《《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初刻版》读后感_700字

时间:2021-09-14 17:40:0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初刻版》读后感_700字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初刻版》读后感_7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初刻版》读后感_700字

  与佛教的超越轮回、道家的长生久视相比,早期的儒家在超世精神上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儒家在早期更多关注现世的人际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推己及人,克己修身以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

  相信不少人都有一个错觉,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便如日中天,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然而事实是自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土开始,直到北宋理学兴起前,实际上是佛老盛行、儒家衰微的一个时期。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很大的冲击,以至于这期间发生三武一宗灭佛。

  面对这种情况,首先扛起捍卫道统大旗的是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一篇《原道》写得着实精彩,但应对手段低劣了些,直接将佛教归为异端,说不过就打,正谓是快刀斩乱麻。

  继任者是北宋五子,源于对《易经》的重新诠释,并将原来闲散的富有超世精神的言论重新整合,通过重塑儒家,让其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应对手段的确高明很多,通过借鉴学习佛老的优点,同时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在超世精神上不落下风,兼具入世精神,所以更具吸引力。

  只是走到南宋这里,新儒家在路线上发生分野,朱熹和陆九渊分别是理学和心学的代表人物,阳明先生走的是陆九渊路线,但自身理论要完备得多。心学和理学的异同,则在《大学》的诠释上体现地比较明显。

  近期也重读了下朱熹、吕祖谦的《近思录》,相信大家对“存天理、灭人欲”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都耳熟能详,以至于有些心里排斥理学。但仔细看心学根子上还是理学,《传习录》中很多议题都来自这本书,因此推荐大家也读读。

  心学和理学,更像是看世界的不同角度,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发现居然还能这么玩。而且我相信,阳明先生是一个真正获得精神自由的人。

【《《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初刻版》读后感_700字】相关文章:

林清玄《千里皆明》读后感12-24

季羡林《月是故乡明》读后感4篇11-12

童年初中读后感(精选5篇)04-17

季羡林《月是故乡明》读后感范文3篇11-28

韦应物《夏花明》10-27

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初中读后感范文06-23

清 明_550字01-24

非凡的明涵12-22

【推荐】童年初中作文集合六篇01-15

【精华】童年初中作文集合六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