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明五气篇》原文

时间:2023-08-03 08:45:39 丽华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宣明五气篇》原文

  《宣明五气篇》是《黄帝内经·素问》中的第二十三篇文章,承接上篇《藏气法时论》五脏之气法象四时的理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宣明五气篇》原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宣明五气篇》原文

  黄帝曰:愿闻谷气有五味,其入五脏,分别奈何?

  谷气津液,味有五种,各入其五脏,别之奈何?

  伯高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于胃。

  胃受水谷,变化以滋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皆受其气,故曰皆禀①也。

  平按:《甲乙经》“伯高曰作“岐伯对曰;无“水谷二字。“禀下,《灵枢》有“气字。

  ①“禀,萧本作“秉,今据仁和寺本改。

  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

  五味所喜,谓津液变为五味,则五性有殊,性有五行,故各喜走同性之脏。

  平按:《甲乙经》自“谷味酸以下至“走肾,文法与此不同,而义意相类。

  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

  水谷化为津液,清气犹如雾露,名营卫,行脉内外,无所滞碍,故曰大通。其沉浊者,名为糟粕。泌别汁入于膀胱,故曰以次传下也。粕,颇洛反。

  平按:《甲乙经》“谷气下有“营卫俱行四字;“糟粕上无“化字。

  黄帝曰:营卫之行奈何?

  因前营卫大通之言,故问营卫所行。

  平按:《甲乙经》“之行作“俱行。

  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既五脏,别出两行于营卫之道。

  精微,津液也。津液资五脏已,卫气出胃上口,营气出于中焦之后,故曰两行道也。

  平按:“既《灵枢》、《甲乙经》均作“溉。“行上,《甲乙经》有“焦字。

  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咙,故呼则出,吸则入。

  搏,谤各反,聚也。谷化为气,计有四道:精微营卫,以为二道;化为糟粕及浊气并尿,其与精下传,复为一道;搏而不行,积于胸中,名气海,以为呼吸,复为一道,合为四道也。

  平按:《甲乙经》“命曰作“名曰。《灵枢》“咙作“咽。

  天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天之精气,则气海中气也。气海之中,谷之精气,随呼吸出入也。人之呼也,谷之精气三分出已,及其吸也,一分还入,即须资食,充其肠胃之虚,以接不还之气。若半日不食,则肠胃渐虚,谷气衰也。一日不食,肠胃大虚,谷气少也。七日不食,肠胃虚竭,谷气皆尽,遂命终也。

  平按:“天之精气《灵枢》、《甲乙经》作“天地之精气。

  黄帝曰:谷之五味,可得闻乎?伯高曰:请尽言之。

  充虚接气,内谷为宝,故因其问,请尽言之。

  五谷:

  五谷、五畜、五果、五菜,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是以脾病宜食粳米,即其药也;用充饥虚,即为食也。故但是入口资身之物,例皆若是。此谷、畜、果、菜等二十物,乃是五行五性之味,脏腑血气之本也,充虚接气,莫大于兹,奉性养生,不可斯须离也。黄帝并依五行相配、相克、相生,各入脏腑,以为和性之道也。案神农及名医《本草》,左右不同,各依其本具录注之,冀其学者量而取用也。

  粳米饭甘,

  味苦平,无毒。稻米味甘温生。

  平按:《灵枢》“粳作“秔,音庚。《灵枢》、《甲乙经》均无“饭字。注“生,原钞作“生,原校作“平。

  麻酸,

  胡麻味甘平,麻子味甘平。

  大豆咸,

  大豆黄卷味甘平,无毒。生大豆味甘平。

  麦苦,

  大麦味咸温微寒,无毒,似穬麦无皮。穬麦味甘微寒,无毒。小麦味甘微寒,无毒。

  黄黍辛。

  丹黍米味苦微温,无毒。黍米味甘温,无毒。

  五果:枣甘,

  大枣味甘平,杀乌头毒。生枣味辛。

  李酸,

  人,味辛甘平,无毒。实,味苦。

  平按:注“人,别本作“李。

  栗咸,

  栗味咸温,无毒。

  杏苦,

  核,味甘苦温。花,味苦,无毒。实,味□酸。

  桃辛。

  核,味苦甘平,无毒。实,味咸。

  五畜:牛甘,

  肉味甘平,无毒。

  犬酸,

  牝犬肉味咸酸,无毒。

  猪咸,

  肉味苦。

  平按:《甲乙经》“猪作“豕,下同。

  羊苦,

  味甘大热,无毒。

  鸡辛。

  丹雄鸡味甘微温微寒,无毒。白雄鸡肉微温。乌雄鸡肉温也。

  平按:《甲乙经》“牛、犬、豕、羊、鸡下,均有“肉字。

  五菜:葵甘,

  冬葵子味甘寒,无毒,黄芩为之使。葵根味甘寒,无毒。叶为百菜主。心伤人。

  韭酸,

  味辛酸温,无毒。

  藿咸,

  案《别录》:小豆叶为藿。

  薤苦,

  味辛苦温,无毒。

  葱辛。

  葱实味辛温,无毒。根主伤寒头痛。汁平。

  五色:黄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

  养生疗病,各候五味之外色,以其味益之也。

  平按:《甲乙经》“黄、青、黑、赤、白下,均无“色字。

  凡此五者,各有所宜。所言五宜者:脾病者,宜食粳米饭、牛肉、枣、葵;

  脾病食甘,《素问》甘味补,苦味为泻。

  平按:“所言五宜者,《灵枢》作“五宜所言五色者。

  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

  心病食苦,《素问》咸味补,甘味为泻。

  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

  肾病食咸,《素问》咸味泻,苦味为补也。黄卷,以大豆为之。

  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

  肝病食酸,《素问》酸味泻,辛味为补。

  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

  肺病食辛,《素问》辛味泻,酸味为补。

  平按:《甲乙经》“黍上无“黄字。

  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五味所克之脏有病,宜禁其能克之味。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饭、牛肉、枣,皆甘;

  肝者,木也。甘者,土也。宜食甘者,木克于土,以所克资肝也。

  平按:《素问》无“饭字。“枣下《灵枢》《素问》均有“葵字。

  心色赤,宜食酸,犬肉、李,皆酸;

  心者,火也。酸者,木也。木生心也,以母资子也。

  平按:“食酸下,《素问》有“小豆二字。新校正云:“《太素》小豆作麻。应依新校正补入。“犬肉下,《灵枢》有“麻字。“李下《素问》、《灵枢》均有“韭字。

  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皆咸;

  脾者,土也。咸者,水也。土克于水,水味咸也,故食咸以资于脾也。

  平按:“栗下,《素问》、《灵枢》均有“藿字。《素问》此段在“肺色白段之下。

  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皆苦;

  肺者,金也。苦者,火也。火克于金也,以能克为资也。

  平按:“杏下《素问》、《灵枢》均有“薤字。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皆辛。

  肾者,水也。辛者,金也。金生于水,以母资子。

  平按:“桃下《素问》、《灵枢》均有“葱字。

  辛散,

  肝酸性收,欲得散者,食辛以散之。

  酸收,

  肺辛性散,欲得收者,食酸以收之。

  甘缓,

  脾甘性缓,欲得缓者,食甘以缓之。

  苦坚,

  心苦性坚,欲得坚者,食苦以坚之。

  咸濡。

  肾咸性濡,欲得濡者,食咸以濡也。

  平按:“濡《素问》作“耎,下同。

  毒药攻邪,

  前总言五味有摄养之功,今说毒药攻邪之要。邪,谓风寒暑湿外邪者也。毒药俱有五味,故次言之。

  五谷为养,

  五谷五味,为养生之主也。

  五果为助,

  五果五味,助谷之资。

  五畜为益,

  五畜五味,益谷之资。

  五菜为埤,

  五菜五味,埤谷之资。

  平按:“埤《素问》作“充。袁刻作“稗,恐误。

  气味合而服之,以养精益气。

  谷之气味入身,养人五精,益人五气也。

  此五味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坚或濡,

  五味各有所利,利五脏也。散、收、缓、坚、濡等,调五脏也。

  平按:《素问》“五下无“味字。

  四时五脏病,五味所宜。

  于四时中,五脏有所宜,五味有所宜。

  平按:《素问》“病下有“随字。

  黄帝问少俞曰:五味之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

  力中反,淋也,篆字癃也。

  平按:□《汉书·高祖本记》“年老□病勿遣,作“□,乃古文“癃字也。

  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

  大贡反,心气流泄疾。

  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欧;甘走肉,多食之令人心悗。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闻其故。

  五味各走五脏所生,益其筋、血、气、骨、肉等,不足皆有所少,有余并招于病,其理是要,故请闻之。

  平按:《灵枢》“欧作“呕,下同。

  少俞对曰:酸入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

  涩,所敕反,不滑也。酸味性为涩收,故上行两焦,不能与营俱出而行,复不能自反还入于胃也。

  不出则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即下注膀胱,膀胱之胞薄以濡,得酸即缩卷约而不通,水道不通,故□。

  既不能出胃,因胃气热,下渗膀胱之中,膀胱皮薄而又耎,故得酸则缩约不通,所以成病为□,□,淋也。胞,苞盛尿也。

  平按:《灵枢》“濡作“懦。

  阴者,积筋之所终也,故酸入走筋。

  人阴器,一身诸筋终聚之处,故酸入走于此阴器。

  黄帝曰: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少俞曰: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血涘,血涘则胃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干善渴。

  肾主于骨,咸味走骨,言走血者,以血为水也。咸味之气,走于中焦血脉之中,以咸与血相得,即涩而不中,胃汁注之,因即胃中枯竭,咽焦舌干,所以渴也。咽为下食,又通于涎,故为路也。涘,音俟,水厓,义当凝也。

  平按:《灵枢》“血涘,血涘四字,作“凝,凝二字;“汁上有“中字;“舌下有“本字。

  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

  血脉从中焦而起,以通血气,故味之咸味,走于血也。

  黄帝曰: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少俞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

  洞,通泄也。辛气剽悍,走于上焦,上焦卫气行于脉外,营腠理诸阳。

  姜韭之气薰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

  以姜、韭之气辛薰,营卫之气非时受之,则辛气久留心下,故令心气洞泄也。

  辛者,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矣。

  辛走卫气,即与卫气俱行,故辛入胃,即与卫气汗俱出也。

  黄帝曰: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欧,何也?少俞曰:苦入于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管,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欧。

  苦是火味,计其走血以取资骨令坚,故苦走骨也。苦味坚强,五谷之气不能胜之,故入三焦,则营卫不通,下焦复约,所以食之还出,名曰变欧也。

  平按:《灵枢》“管作“脘。

  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而走骨,

  齿为骨余,以杨枝苦物资齿,则齿鲜好,故知苦走骨。

  故入而复出,知其走骨。

  人食苦物,入咽还出,故知走骨而出欧也。

  黄帝曰:甘走肉,多食之令人心悗,何也?少俞曰:甘入于胃,其气弱少,不能上于上焦,而与谷留于胃中,甘者令人柔润者也,胃柔则缓,缓则虫动,虫动则令人心悗。

  甘味气弱,不能上于上焦,又令柔润,胃气缓而虫动。虫动者,谷虫动也。谷虫动以挠心,故令心悗。悗,音闷。

  平按:《灵枢》“弱少作“弱小;“于上焦作“至于上焦;“中下无“甘字;“心悗作“悗心。

  其气外通于肉,故曰甘入走肉矣。

  脾以主肉,甘通于肉,故甘走肉也。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淡入胃,是谓五味。

  五味各入其脏。甘味二种,甘与淡也。谷入于胃,变为甘味,未成曰淡,属其在于胃;已成为甘,走入于脾也。

  平按:《灵枢》无“所入二字。《素问》无“淡入胃三字,新校正云:“《太素》又云:淡入胃。与此正合。

  五走: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

  《九卷》此文及《素问》皆苦走骨,咸走血。此文言苦走血,咸走骨,皆左右异,具释于前也。

  五裁: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口嗜而欲食之,不可多也,必自裁也,命曰五裁。

  裁,禁也。筋、气、骨、肉、血等,乃是五味所资,以理食之,有益于身;从心多食,致招诸病,故须裁之。

  平按:《素问·宣明五气篇》注:新校正云:“按《太素》五禁云: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名此为五裁。杨上善云:口嗜而欲食之,不可多也,必自裁之,命曰五裁。按:新校正所引《太素》经文,与此小异,所引杨注,乃本书经文,与此亦异。

  作品注释

  1、五气所病:张隐庵:“五脏气逆而为病。”

  2、心为噫:噫,即嗳气。张隐庵:“阴气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上走心为噫。盖此因胃气上逆于心,故为噫。”张景岳:“……是心脾胃三脏皆有是证,盖由火土之郁,而气有不得舒伸,故为此证。”

  3、肝为语:姚止庵:“语者,所以畅中之郁也。肝喜畅而恶郁,故为语以宜畅其气之郁。”

  4、脾为吞:张隐庵:“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气病而不能灌溉于四脏,则津液反溢于脾窍之口,故为吞咽之证。”丹波元简:“吞,即吞酸酢吞之谓。”酢同醋。

  5、肾为欠、为嚏:姚止庵:“欠,呵欠也,神气昏惰之所致。盖肾藏精,精虚则神气昏惰而欠焉。嚏,喷嚏也,肺气外达之所致。肾乃寒水,气易冰凝,肾为肺子,上达于母,则发而为嚏,不独外寒风寒为嚏也。”

  6、胃……为恐:张景岳:“恐,肾之志也,胃属土,肾属水,土邪伤肾则为恐,故皆涉于胃也。”姚止庵:“肾虚则恐,恐非胃病也。然胃本多气多血,其火最盛,火盛则烁水,水虚肾弱,肾不敌胃故为恐。胃病亦恐,不可不知也。”

  7、胆为怒:张景岳:“怒为肝志而胆亦然者,肝胆相为表里,其气皆刚,而肝取决于胆也。”

  8、五精所并:五精,五脏之精气。并,张景岳:“并,偏胜也。”《素问·调经论》有“气血以并,阴阳相倾”句。五精所并,意指五脏之气的偏胜。

  9、五脏所恶:恶(wù),厌恶。张隐庵:“金木水火土,五脏之本气也。风寒热燥湿,五行之所生也。五脏之气,喜于生化。故本气自胜者恶之。”由于五脏生理特点各不相同,五脏对于六气的反应也不同。心本属火,过热则病,姚止庵:“肺合皮毛,寒气易入,故曰形寒饮寒伤肺也。”张景岳:“肝属木,其应风,感风则伤筋,故恶风。”姚止庵:“脾本湿土,而性则喜燥,盖湿极则气滞而不能运化(矣)。”张景岳:“肾属水而藏精,燥胜则伤精,故恶燥。”

  10、五脏化液:张隐庵:“水谷入口,其味有五,津液各走其道。五脏受水谷之津,淖注于外窍,而化为五液。”由于五脏生理各有特点,故其化液有五:心主血,汗乃血之液,故汗为心液;涕出于鼻,鼻为肺窍,故涕为肺液;泪出于目,目为肝窍,故泪为肝液;涎出于口,口为脾窍,故涎为脾液;唾生于舌下,足少阴肾脉循喉咙挟舌本,故唾为肾液。

  11、五病所发:张隐庵:“五脏之病,各有所发。”即各有好发部位及时间。

  12、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王冰:“骨肉阴静,故阳气从之。血脉阳动,故阴气乘之。”马莳:“阴经之病发之在骨与肉,以骨属足少阴,肉属足太阴也;阳经之病发之于血,以血生于营气,营气属阴经不胜阳,故阳经有病而血随以病焉。”

  13、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张景岳:“阴胜则阳病也。阳胜则阴病也。”姚止庵:“阳病何以发于冬?冬阴气敛,阳不能安,阳邪恶郁故也。阴病何以发于夏?夏阳气泄,阴乃外达,阴泄必随阳而出故也。”

  14、是谓五发:高士宗:“肾为阴,其藏在骨,故肾阴之病发于骨;心为阳,其主在血,故心阳之病发于血;脾为阴,其主在肉,故脾阴之病发于肉;肝为阳,于时为春,冬失其藏,春无以生,故肝阳之病发于冬;肺为阴,于时为秋,皮失其长,秋无以收,故肺阴之病发于夏。”张隐庵:“谓五脏皆有所发之处,各有所发之因。”

  15、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瘖:张景岳:“搏,击也。巅,癫也。邪搏于阳,则阳气受伤,故为癫疾。上文言邪入于阳则狂者,邪助其阳,阳之实也。此言搏阳则为巅疾者,邪伐其阳,阳之虚也。故有为狂为巅之异。《九针论》曰:邪入于阳,转则为癫疾。言转入阴分,故为癫也。邪搏于阴,则阴气受伤,故声为瘖哑。阴者,五脏之阴也。盖心主舌,而手少阴心脉上走喉咙系舌本;手太阴肺脉循喉咙;足太阴脾脉上行结于咽,连舌本,散舌下;足厥阴肝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而筋脉络于舌本;足少阴肾脉循喉咙系舌本,故皆主病瘖也。《九针论》曰:邪入于阴,转则为瘖。言转入阳分则气病,故为瘖也。按:《难经》曰:重阳者狂,重阴者癫。巢元方曰:邪入于阴则为癫。王叔和云:阴附阳则狂,阳附阴则癫。孙思邈曰:邪入于阳则为狂,邪入于阴则为血痹。邪入于阳,传则为癫痉;邪入于阴,传则为痛瘖。此诸家之说虽若不同,而意不相远,皆可参会其义。”

  16、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张隐庵:“阳分之邪而入之阴,则病者静,盖阴盛则静也。阴分之邪而出之阳,则病者多怒,盖阳盛则怒也。”

  17、是谓五乱:张隐庵:“谓邪气乱于五脏之阴阳。”

  18、五邪所见:马莳:“此言五脏之邪有所见之脉也。”

  19、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张隐庵:“春弦夏钩秋毛冬石,五脏阴阳之正气也。反得所胜(疑为所不胜之误,引者)之脉者,邪贼盛而见于脉也。”马莳:“春得秋脉,金克木也;夏得冬脉,水克火也;长夏得春脉,水克土也;秋得夏脉,火克金也:冬得长夏脉,土克水也。”

  20、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新校正》云:“阴出之阳病善怒,已见前条,此再言之,文义不伦,必古文错简也。”张景岳:“《阴阳别论》曰:所谓阴者,真脏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凡此五邪,皆以真脏脉脉见而胃气绝,故曰阴出之阳。阴盛阳衰,土败木贼,故病当善怒,不可治也。”张隐庵:“夫内为阴、外为阳,在内五脏为阴,在外皮肉络脉为阳。在内所伤之脏气,而外见于脉,故名曰阴出之阳。邪出于脉,则血有余。经曰:血有余则怒。此正气为邪气所胜,故为不治。”

  21、是谓五邪,皆同命,死不治:《内经释义》:“此六字(指皆同命死不治,引者),疑是后人旁注,传抄误入正文者。”马莳:“是谓五邪皆同名,曰死不治耳。”张隐庵断句为“是谓五邪皆同,命死不治。”注云:“此言上文之所谓不治者,谓五脉皆为邪胜也。如五脏之气,为邪所胜,见四时相克之脉,皆为死不治矣。”姚止庵认为“皆同命"为衍文,注云:“此相克之定例,所谓制于其所不胜,鬼贼相刑,未有不死者也。”

  22、五脏所主:张隐庵:“五脏在内,而各有所主之外合。”

  23、劳:张隐庵:“劳,谓太过也。”

  24、五脉应象:张隐庵:“五脏之脉,以应四时五行之象。”

  25、脾脉代:王冰:“软而弱也。”张景岳:“代,更代也。脾脉和软,分旺四季,如春当和软而兼弦,夏当和软而兼钩,秋当和软而兼毛,冬当和软而兼石,随时相代故曰代,此非中止之谓。”

  作品译文

  饮食五味入胃后,各归其所喜的脏:酸味先入肝,辛味先入肺,苦味先入心,咸味先入肾,甘味先入脾。这就叫五入。

  五脏之气失调各自产生不同的病变:心气失调则嗳气,肺气失调则咳嗽,肝气失调则多言,脾气失调则吞酸,肾气失调则呵欠、喷嚏,胃气失调则气逆、呃逆、恐惧,大肠和小肠之气失调则泄泻,下焦之气失调,水溢肌肤则为水肿,膀恍气化失职则小便不利,其不能约束则为遗尿,胆气失调则易发怒。这就叫五病。

  五脏之精气相并于某一脏所发生的病变:精气并聚于心则喜笑无常,并聚于肺则悲哀,并聚于肝则忧愁,并聚于脾则畏惧,并聚于肾则恐慌。这就叫五并,是由于五脏精气虚弱而引起相并的。

  五脏各有厌恶:心脏厌恶热,肺脏厌恶寒,肝脏厌恶风,脾脏厌恶湿,肾脏厌恶燥。这就叫五恶。

  五脏各有化生的液体:心化液为汗,肺化液为涕,肝化液为泪,脾化液为涎,肾化液为唾。这就叫五液。

  五味各有禁忌:辛味能入气,气病病人不可多食辛味;咸味能入血,血病病人不可多食咸味;苦味能入骨,骨病病人不可多食苦味;甘味能入肉,肉病病人不可多食甘味;酸味能入筋,筋病病人不可多食酸味。这就叫五禁,不要使之多食。

  五脏疾病的发生:肾病多发于骨,心病多发于血,脾病多发于肉,肝病在冬季就会埋下病根,肺病在夏季就会埋下病根。这就叫五发。

  五脏被病邪扰乱而发病:邪气侵入阳分则发生狂乱,邪气侵入阴分则发生血脉阻滞的痹症,邪气搏击于阳分则发生头部病变,搏击于阴分则导致音哑之疾,邪气由阳入阴则病人较安静,由阴出阳则病人多躁动。这就叫五乱。

  五脏受邪所见的脉象:春天出现秋天的毛脉,夏天出现冬天的石脉,长夏出现春天的弦脉,秋天出现夏天的钩脉,冬天出现长夏的软脉。这就是五邪脉。其预后相同,都是不治的死症。

  五脏各有所藏的精神活动:心脏藏神,肺脏藏魄,肝脏藏魂,脾脏藏意,肾脏藏志。这就叫五脏所藏。

  五脏各有主宰的五体:心主管血脉,肺主管皮毛,肝主管筋,脾主管肌肉,肾主管骨骼。这就叫五主。

  五种过度的劳作对人体造成的损伤:长久地用眼则耗伤血,长久地睡卧则耗伤气,长久地静坐则损伤肌肉,长久地站立则损伤骨骼,长久地行走则损伤筋脉。这就叫五劳所伤。

  五脏之脉相应的物象:肝脉像弦,心脉像钩,脾脉像代,肺脉像毛,肾脉像石。这就是五脏的平脉。

【《宣明五气篇》原文】相关文章:

内经宣明五气11-03

气出唱原文及赏析08-24

关于论衡·卷一·气寿篇原文及翻译12-05

诉衷情近·雨晴气爽原文及赏析08-16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意思及原文是什么10-01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原文和译文11-04

五蠹原文及翻译04-11

液化气与天然气的区别08-12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01-27

加气站加气员个人总结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