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指导成功教案优秀

时间:2024-02-06 11:52:34 浪龙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说课指导成功教案优秀范文(通用8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指导成功教案优秀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指导成功教案优秀范文(通用8篇)

  说课指导成功教案优秀 1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8个字。读“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红马驹成功的原因,教育学生学习红马驹坚持不懈的品格。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红马驹成功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并学习红马驹坚持不懈的品格。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录音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

  1、出示马驹图片。

  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谁能说说它们的样子?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朗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3、哪位同学能把课文朗读给大家听?读后评议。

  4、讨论交流: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课文讲三只小马驹学习赛跑,白马驹因为害羞、黑马驹因为骄傲自满都没能成为赛跑冠军,红马驹坚持不懈、刻苦锻炼,获得了赛跑冠军,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生字词。

  2、交流讨论:

  (1)你从本课中学会了哪些生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相机指导以下生字的识记。

  旁:下面是“方”,不要写成“力”。

  奖:上下结构,下面是“大”,不要写成“犬”。

  插:右下部件的笔顺是:撇、横、竖、横折、横、横

  (2)你从本课中积累了哪些新词?(强壮、夸奖、坚持、乐滋滋、毫不松懈、严寒酷暑等。)

  四、理解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主要讲了什么?

  2、讨论:你从这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

  3、哪位同学能给“强壮”换一个词?

  4、小结:白马驹、黑马驹和红马驹长得都一样强壮,都想长大成为一名赛跑冠军。

  5、齐读。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词。

  2、师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三只马驹都想长大成为赛跑冠军。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是怎样做的。

  二、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2、交流讨论:

  (1)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绵羊说了什么?谁能表演“撇了撇嘴”的动作?

  (3)指导朗读。表演读,感受绵羊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

  (4)听了绵羊的话,白马驹是怎样做的?

  (4)白马驹能成为赛跑冠军吗?

  3、齐读。

  4、小结:白马驹因为害羞,再也不敢跟妈妈学赛跑了,我们都能推断它将来不会成为赛跑冠军。另外两只马驹是怎样做的呢?我们接着学习。

  三、合作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交代学习任务。

  (1)流利、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黑马驹和红马驹是怎样做的.?

  (3)你认为它们做得对吗?

  2、小组合作学习。

  3、检查学习情况。

  (1)讨论下面的问题。

  ①黑马驹是怎样做的?为什么?

  ②理解:乐滋滋。

  黑马驹为什么心里乐滋滋的?谁能用“乐滋滋”再说其他的句子。

  ③红马驹是怎样做的?完成下面的练习。

  红马驹毫不松懈,不管,不管,每天。在运动会上,它像,奔跑,终于夺得了金牌。

  (2)开展朗读比赛。看哪一组的同学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四、指导背诵第四自然段。

  1、回忆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2、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的内容。

  3、下面我们来一次读书、背诵比赛,看谁读书最认真,看谁的记性。

  五、拓展延伸。

  1、白马驹、黑马驹和红马驹三兄弟,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你想对它们说什么?

  3、请问你们的理想是什么?为了实现理想,你准备怎样做?

  4、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刻苦努力、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老师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努力,你们的理想将来一定会实现。

  六、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白马驹和黑马驹听了你们的话,以后会怎样做?请你接着编故事。把你编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说课指导成功教案优秀 2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中经典的文化言论和作者诚恳平实的语言

  2、学习作者旁征博引、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3、准确理解作者的观点,在勤奋中走向成功

  重点难点

  能运用文中的观点对具体现象进行探究。

  能联系生活,对文章的基本观点进行拓展。

  教具学具

  ppt课件

  预习要求

  课外收集有关天资、机遇与成功的事例

  理解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一、复习检查

  议论文常识

  课内名言佳句: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二、深入理解、运用观点:

  请大家运用作者关于构成成功条件的基本观点探究下列材料,看看有哪些发现?并根据探究出来的结果再补充一个材料。

  探究练习一:

  材料一:电视剧《我的太阳》中有位女舞蹈演员,为了艺术上有所成就,不仅天天苦练,而且到35岁还不愿生孩子,搞得婆媳关系很紧张,宁肯离婚也不让步。可是她专业成绩平平,一共也没当过几回主角,这位演员作出了这么大的牺牲,最后却不得不忍痛离开舞台。

  材料二:有人说杨丽萍就是专门为舞蹈而生的,她的好多作品都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学生补充材料三:……

  探究练习二:

  材料一:我国数学家陈景润为解决“哥德巴赫猜想”,坚持每天凌晨3点起床学外语,同时每天去图书馆。有3天中午,管理员临走时曾大声喊问里面是否有人,但全神贯注的陈没有听见,被反锁在里面,后来他毫不在意的微笑一下,又重回书堆中。最终他成为数学大师。

  材料二:贝多芬小时候弹钢琴专注时,手指在键盘上磨得滚烫。为长期弹下去,他在琴旁放一盆凉水,把手指浸在水中泡凉后接着弹,水撩在地板上积少成多,漏到楼下房东家里却浑然不知。

  材料三:一只蜜蜂要酿造1公斤蜂蜜,必须在100万朵花上采原材料,假如花丛同蜂房的距离平均是1公里,那么蜜蜂要酿造1公斤蜜,就得飞行45万公里,差不多等于绕地球赤道行11圈。

  学生补充材料四:……

  (学生各抒己见,参考:勤奋固然重要,但成功路上有时天资也不容忽视)

  (各抒己见,参考:生物界、人类做成功任何一件事都离不开勤奋这一起码的法则。)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探究练习三:

  材料一:王安石《伤仲永》一文中的方仲永,5岁时就认识书写工具,7岁就能指物作诗。邻居家有事常喊他去作诗并给他报酬。其父觉得有利可图,便拉着他到处赚钱,不让其学习,结果到20岁时“泯然众人”。

  材料二:据《青年博览》刊载,少年大学生钱某,12岁时就会微积分,被认为是神童,进入合肥科技大学学习。平时,学生们上课,他却在校园里野逛,成绩一落千丈。老师多次劝说仍无进步,后来退学当了油漆工,从此告别神童生涯。

  材料三:南北朝时的江淹,少时笃志好学,其诗幽丽精工,《恨赋》、《别赋》脍炙人口,晚年满足安逸生活,再也写不出好文章来,人称“江郎才尽”。

  学生补充材料四:……

  探究练习四:

  材料一:比尔·盖茨19岁时看到了电脑软件行业的巨大商机从哈拂辍学,后来成了世界首富。盖茨成了盖茨,我们依旧“微软”。

  材料二: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使人类在认识生命奥秘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当时有很多人提名牛胰岛素的研制者应当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可由于作出此贡献的人多,国内因为报名争议得很厉害,送给评审委员会的名单多达14人,而诺贝尔奖只奖给有突出贡献的一两个人,这样他们与此奖擦肩而过。

  材料三:秦末,刘邦、项羽先后进入咸阳,当时项羽力量明显强于刘邦,消灭他易如反掌,在“鸿门宴”上项羽不听谋士范增之言杀掉刘邦,沽名钓誉,听信项伯仁义之说放走刘邦,最后天下被刘邦所夺。

  学生补充材料四:……

  (各抒己见,参考: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

  (各抒己见,参考:机遇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极大,联系材料略。)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三、拓展延伸,补充观点:

  对于成功所需条件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看可能观点未必相同,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四、老师课前也收集不少名人关于成功的观点,大家不妨一起来欣赏一下。

  1、有人认为成功要耐得住寂寞;有人认为自卑是成功的障碍;有人认为成功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需要点滴的积累、需要大胆的尝试、勇于面对失败。

  如果你想要获得成功,就要以持之以恒为朋友,以经验为顾问,以耐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守望者。爱默生

  2、爱因斯坦的成功公式:W(成功)=X(艰苦劳动+Y(正确方法+Z(少说空话)

  3、李嘉成认为成功靠3Q,IQ(理性智商)EQ(情绪智商)SQ(心灵智商)。

  五、教师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关于成功的观点,构成成功的条件一定有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大家能在以后的学习当中确定好目标,勤奋努力、抓住机遇获取成功。

  六、布置作业:

  1、摘录文中证明观点的论据在积累本上。

  2、请你谈谈学习本文后的收获。

  说课指导成功教案优秀 3

  教学目标:

  1、能有表情的表达歌曲,感受歌曲的内涵。

  2、初步学会二声部合唱。(高声部)

  3、培养学生间合作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唱出歌曲的语气;

  2、体会歌曲,掌握歌曲“声断气连”的方法。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小厨师》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小厨师

  小班音乐活动:快乐的小厨师

  一、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游戏活动,有表演的兴趣。

  2、感受音乐的快慢,并能用相应动作表现。

  二、活动准备:

  1、小围裙、音乐、录音机;

  2、玩过“买菜”游戏。

  三、活动过程:

  (一)律动“买菜”:

  1、师:系上了小围裙,你们是谁呀?(幼:我们是快乐的小厨师)师:小厨师们!(哎!)挎上小篮子!(噢!)一起去买菜!(好!)

  2、听“开汽车”音乐“上菜场”。

  3、律动“买菜”:齐念:走一走、看一看,小菜场、真热闹,荤菜蔬菜样样有,红萝卜、绿青菜,新鲜黄瓜摆一排;小螃蟹、大甲鱼,鸡鸭鱼肉任你挑。(边念边做拍手跺脚等动作)师:红萝卜、绿青菜――妹:我要买!师:小螃蟹、大甲鱼――弟:来两只!师:新鲜的鸡鸭鱼肉――众:我们要!齐:荤菜蔬菜买一篮,开上汽车回家喽!

  4、听“开汽车”音乐回家。

  (二)欣赏音乐“切菜”

  1、师:你们买了什么菜呀?(萝卜、青菜、鱼、肉等)这么大一块肉,该把它切小了才能烧,怎么切呢?(很慢、很用力的)

  2、师随慢音乐做切大肉动作。

  3、幼儿随慢音乐做切大鱼、大肉动作(配上嘿―嘿―)。

  4、听快的音乐,让幼儿进行对比:你们听,这段音乐是在切大鱼大肉吗?是在干什么?(切大鱼大肉可真累,所以很慢、很用力的;现在的.音乐很快的,就象在切蔬菜,因为蔬菜比较嫩、容易切。)

  5、一起听快的音乐切蔬菜。(配上笃笃笃,笃笃笃)

  6、听快慢交替的音乐做相应的切菜动作。

  (三)结束部分:复习歌表演“办家家”。

  说课指导成功教案优秀 4

  一、 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

  《天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名著之旅的首精读课文。《天窗》是我国现代作家茅盾笔下的一著名散文,文章以作者儿时的生活为题材,生动地再现了孩子们透过天窗,了解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景,含蓄地揭示了想象和创新的主题。

  本单元的五课文全都是经典之作,内容丰富、含义深刻、语言精湛。所以本单元课文的训练重点是欣赏名家笔下的艺术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藉、霸2个生字,会写藉、蝙、蝠霸、宙5个生字;积累新词,理解词义。

  (2)、会用也许也许也许写一句话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读、思、议、讨论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感悟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激发学生通过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2)、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

  3、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唤起学生与课文的共鸣。

  4、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进而体会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含义。

  5、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片、茅盾资料。

  二、说教法。

  1、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师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点拨和引导,形成本课教学中师生研讨的主线。

  2、以读为主,重点感悟。茅盾先生的这散文内容通俗而含蓄,文笔生动而流畅,情感舒缓而真挚。许多情节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但也确有难懂之处。因此要以读为主,重点感悟课文的第二部分,读的过程中要以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为主线,展开多种形式的读。从中理解乡下孩子的无奈心情,感受他们透过小小的天窗看到的外面的世界,并由此展开了无穷无尽的想象。

  3、从难理解的句子入手,引导学生读读、议议,结合学生的生

  活实际,在理解中读,在读中感悟。

  三、说学法。

  1、学生通过读、思、议、讨论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唤起自己与课文的共鸣。

  2、以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说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温故质疑。

  1、以茅盾爷爷的故乡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2、自读课文,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设计意图:针对题目引导学生质疑,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与教材编排意图产生碰撞,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二)、深入研读,体会课文。

  过度:是啊,这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小小的天窗是神奇的。(课件出示这两话。)慰藉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唯一、唯一的慰藉呢?为什么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是神奇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中去,进一步去体验天窗神奇之处。

  1、找一找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在什么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透过这扇天窗,孩子们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分别用和~~在文中画出来。

  2、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你对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这句话的理解。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汇报交流。

  师相机出示课件,指导朗读、理解句子的意思。指导学生用也许也许也许说一句话。

  5、指导朗读47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理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感悟、品味,恰到好处的突破了课文的重难点,也训练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6、学习8、9自然段。

  也许是天窗外的世界与乌镇美丽风景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在乌镇简陋的房子里他开始了自己文学的创作,从而写下了反映他童年生活的小说《春蚕》、《林家铺子》;优美的小品散文《白杨礼赞》所以茅盾爷爷回忆往事时,这样的夸了天窗:啊唷唷!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1)、出示课件: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学生齐读)

  (2)、为什么说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8、9自然段,思考问题。

  (3)、讨论交流,师相机出示重点句子,指导朗读、理解感悟。

  a、它会使你看见了,若不是联系到的种种事件!

  b、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更复杂,更确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抓住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反复朗读理解感悟,结合生活实际,加深理解。真正体会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无穷乐趣。)

  (三)拓展思维,运用积累

  1.教师启发提问:在你烦闷或无奈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

  让学生谈出自己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也许是读书?看云?也许是收拾整理自己珍爱的小玩意儿)

  2.把自己类似的经历像作者这样记录下来,尽量把让自己释然甚至开怀的那个慰藉写具体一点。

  〔设计意图:把阅读和生活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总结全文

  天窗外的世界是幅永恒的画面,印在茅盾爷爷的心中,也印在我们的心中。想象是首隽永的小诗,想象是悠扬的曲调,同学们愿你们能够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向美好的明天,那么你们的未来也会像今夜的星空璀璨无比!

  板书设计:

  来历

  ∕

  26、天窗 --- 唯一的慰籍(阵雨来临、被逼上床)

  ﹨

  神奇

  说课指导成功教案优秀 5

  一、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了加减法后继续学习的第三种运算,‘教案’说课教案

  由于本单元的重点是4和6的乘法口诀,而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同数连加和乘法的关系,因此,本课的学习应为下一节学习乘法口诀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初步认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会把相同加数和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会读乘法算式。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会把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及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2、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同数连加和乘法的关系。

  四、教学流程预案

  《新课标》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紧紧围绕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展开了大胆的尝试。

  (一)猜谜语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

  首先教师用谜语的形式导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提出问题(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可以用所学的知识解答出来,接着教师继续提问:十只青蛙呢?一百只青蛙呢?此时学生很难一下子得到结果,便认识到简单的同数相加可以用加法,而多个同数相加再用加法就比较麻烦了。这时,教师很快说出多只青蛙有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后,结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反问学生:"我厉害吗?"很快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点燃了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索新知聚集了动力。

  (二)引导探索,操作释新

  为了让学生从兴趣中主动探索新知,教师先问学生会摆什么图形,再让学生动手用小棒摆一个自己喜欢的简单图形,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等。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发展,让我们体会到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不同的知识,再让学生看一看摆这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在学生有了初步印象之后,教师强调"再摆几个这样的图形",其实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对学生渗透"相同加数"与"相同加数的个数"的两个概念,为学生掌握本课的重点做好了铺垫,也分散了难点,教案《‘教案’说课教案》。使每个学生都充分感受到几个几的形成过程,然后教师追问"你摆了几个这样的图形,共用了几根小棒?能列出算式吗?"在学生列出加法算式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加法算式的特点-加数相同,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独立思考获取了数学知识。在弄清同数相加等式中几个相同加数的加数是几和有几个相同加数的问题后,让学生思考算式是几个几相加,潜移默化地把同数连加和乘法联系起来,使难点得以突破,此时,教师介绍新的算法--乘法,因为学生对求相同加数的和与乘法之间的联系已有了深刻理解,很容易便体会到乘法的意义并给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再让学生认识乘号、学习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最后,教师请学生把另外两个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又一次深刻体会到乘法的意义,解决了本课的重点、难点,使学生学到了必须学习与掌握的知识。

  在学生有了以上的认识后,就可以非常自然地概括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激趣游戏,拓展延伸

  习题设计这一环节,教师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以下几道练习题:

  1、拍手游戏。(教师拍手)每次拍4下,拍3次,共拍几下?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2、找朋友。7+7+7 6+6+6 6×3 1×5 1+1+1+1+1 9+9+9+9+9 9×5 7×3 3、观察教材主题图,根据图中内容列出乘法算式。

  这三道题由浅入深,紧扣重点。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结构严密、层次清楚,而且趣味性特别浓,使学生的知识与思维得到同步发展。尤其第三个问题,让学生自由选择问题解决,给了学生一个想象和发展的空间,使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灵活性、深刻性等品质得到训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全课总结,知识迁移

  教师在总结全课教学时,先回到课前导入时留下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解决12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这样不但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的理解得到深化和升华,又为下节课学习乘法口诀做了迁移。

  五、板书设计

  本节课采用并列式板书,使知识点清晰可见,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解决问题。

  六、教学效果预测。

  教学时,教师与学生同处一个平台,真诚交流、认真倾听、互相接纳、分享,本节课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牢固地掌握知识点,发现、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说课指导成功教案优秀 6

  我今天所说课的目是《背影》,它是人教版九年义务初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文。

  一、新大纲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新大纲对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训练学生阅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思路,了解基本的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二、使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三、初步学习各种阅读方法。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能力训练”的“阅读训练”项中特别强调了“整体感知课文的大致内容”“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用普通话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精读课文”等等。

  二、课文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作品采用记实的手法,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棗背影去写父子之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相爱相怜的感情。写得真挚而动人。此文在新教材中编入第一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文,从编者意图来看,显然出于以下几种考虑:

  1、通过此文去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关注父母的生活与情感。因为新教材的第一册的编辑思想是根据反映生活的内容编排。第一单元即家庭生活,其中第一课《这不是一颗流星》是写祖孙关系,第二课《羚羊木雕》是表现同辈的朋友关系,此课反映父子关系,而第四课《散步》表现的是整个家庭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教材编辑的意图是要示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认识和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美好的情感。

  2、训练学生整体上学习与运用语文的能力,编者将此文的训练重点之一定为“中心与段落的关系”,意在训练学生理解作者如何根据中心去安排段落的能力。

  3、新教材注意到了第一册的特殊的地位,一方面注意到与小学的衔接,另一方面注重第一册教材的学习在整个中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强调语文学法的指导、最基础的语文能力的形成与良好语文习惯的培养。这三方面的要求是体现在每一课文的教学当中的。

  三、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乃至我校的学生语文基础差,特别体现在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背影》这文章反映的毕竟是成年人尤而且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感,因而较为深沉,其中最大的特点“淡淡的忧愁”是很难让这些刚上初一的学生真正的领会。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这样一些内容进行大胆的舍弃,在课堂上不做要求。

  四、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朗读的能力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

  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

  教学重点是目标2、3

  课文2、3两段对于表达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但教材又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它与数理化的例子不同,首先,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性的例子,从不同的方面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其次,这个例子本身也很重要。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将这一例子用好用足用得其所,另一方面,我们还不能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可以说,“言”“荃”更为重要。

  “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主要体现这一点,在处理教材时,先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等方式从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并对重要的字词进行训练;再对文章的大致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重点文段的阅读训练,着重训练词语的运用和关键语句的理解。最后对“中心与段落的关系”进行领会与分析。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

  为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和提高效率,采用投影,播放录音等媒体。

  六、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显得异常的重要,这是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因此,本课十分注重以下四点

  1、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

  2、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

  3、对基本语料的积累

  4、根据间接经验学习感受生活

  七、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教学时数拟为二个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要点有:听读、朗读训练,语汇积累,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文章大致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具体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提问:

  1、在你的生活中谁最令你感动,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2、而在我们今天所学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的《背影》中谁是令他最感动的人呢?而最令他感动的又是什么呢?

  (第一问的设计体现语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由生活中的具体形象出发;第二问旨在激起学生的阅读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对预习的要求)

  二、朗读训练

  1、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调感伤的音乐)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

  2、正音练习(幻灯出示,见附一)

  教师对这些词领读两遍

  3、朗读

  1、2段一组同学读,3、4段二组同学读,5段全班同学读,6段三组同学读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我们学生最薄弱的也是这一点,是顺其自然,还是切实去改变,我选择后者,初一时期是训练朗读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不加以强化,到了高年级再去补已经很难有成效,心理学认为人发展某种能力具有关键期,朗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就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根据学生实际,初一第一学期朗读要求为正确,对一些学生读不准的词语,采用英语学习中学单词的方法,教师进行领读。)

  三、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1、阅读全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

  批注要点

  1)、词语:不能理解的用横线,认为用得好的用框框

  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3)、有疑问的地方,用括号再加问号

  4)、用双竖线和单竖线划分文章层次

  (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个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当然毕竟是初一的学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够有所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

  2、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绩好的同学,旨在给其它的同学做出示范,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得较好的同学发言。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聩信息)

  3、词汇积累——课堂练习二

  (写完后对照课本,找出写错的字并改正)

  (词汇是语言的材料,切实落实,此练习一方面设计听的能力,一方面练习词的意义,一方面练习正确书写,一石三鸟)

  4、阅读尝试练习(提问讨论)

  1)“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理解记叙要素)

  2)我与父亲是在一种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从文中找出写见面的背景的句子。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背景。

  3)文中一共写了几个背影?

  4)文中一共写了作者几次流泪,找出这些语句?

  5)对本文的中心有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简要说明理由。

  A、表现父亲疼爱儿子

  B、表现父亲的生活艰难和老境颓唐

  C、表现儿子体谅父亲

  D、表现父亲怜爱儿子,儿子体谅父亲,父子之间的美好亲情

  (重点讨论解决2、5)

  (尝试练习的设计的目的是检测整体阅读的效果,同时解决一些次要的目标。提问5的设计可视作是对此课的总结

  四、作业布置

  1、将预习提示中的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抄写在作业本上。(语料的积累,习惯的培养,这类练习表面上看较为机械,但对低年级学生是有效的,所以是必要的)

  2、完成课后练习七(不借助其它参考书,做错没关系,做在书本上)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的教学要点是重点段落研读、关键语句意义的品读、理清本文的层次与结构体会中心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比较阅读训练。如果说第一课时侧重于基础能力和基本习惯,是整体感知课文,那么第二课时主要是突破重点难点、完成主要目标并进行迁移训练。第一课时的铺垫,第二课时是发展。

  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一、重点研读第五段(朗读、讨论)

  1、上节课我们知道作者一共写了四个背影,那么作者写得最详细的是那一个?朗读这一段,注意其中的一些词语,等一下要求大家写出来。

  引导学生研究删后补出的词语的含义和作用,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拔

  A、两个“黑”字

  B、三个“布”字

  C、“蹒跚”“肥胖”

  D、“两手”“两脚”

  E、不要“向左”两字行不行,为什么?

  2、为什么“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而不是“轻轻的”或是“小心地”?请一位同学表演一下?

  3、父亲为什么“扑扑身上的泥士,感到很轻松似的”,“似的”二字去掉可不可以?

  4、作者为什么看到这个背景“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又为什么赶紧拭干了泪?

  5、这一次流泪与第一次流泪有什么不同。与第三次、第四次呢?

  三、关键语句的'品味

  1、前面我们通过第五段的阅读,体会了父亲对儿子的一片疼爱之情,那么,文中还有那些句子表现了这种感情?

  引导学生分析以下句子,并进行点拔

  A、第二段父亲说“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B、第三段棗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送我去。

  C、他嘱我路上要小心·····

  2、作者是否一开始就体会了父亲的这种朴实的疼爱之情呢?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那些语句是互相呼应的?

  练习:完成课后练习五

  四、总结讨论

  1、文章的标题改为“我的父亲”“浦口别父”好不好,为什么?

  2、讨论上节课课后练习2、教师板书总结

  3、讨论中心与段落的关系

  A、2、3两段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B、第四段为什么不详写作者在南京与朋友的游逛?

  五、比较阅读训练:见附四

  六、小结

  七、作业布置

  1、你也一定被你的父母深深的感动过,也许是一次送别,也许是一次谈话,也许是一份特殊的礼物,也许是······请你叙述一次让你让你最为感动的事。

  2、背诵文中描写父亲背影的一节文字。

  (着眼于迁移与巩固)

  附一:课堂练习一(幻灯出示)

  选择正确的读音

  差使交卸

  奔丧迂腐

  琐屑栅栏

  举箸

  附二:课堂练习二

  根据教师所说的意思默写出该词语

  1)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2)奔赴亲人的丧事

  3)乱七八糟的样子

  4)把自己的财产、衣服出卖和典当出去

  5)凄惨暗淡,不景气

  6)有了空闲的时间,指失业在家

  7)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8)精神不振作

  9)细小而繁多的事

  10)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

  附三:课堂练习三

  不看书凭记忆补充下面这段文字中删去的词语。

  我看见他戴着小帽,穿着大马褂,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攀在上面,再向上缩;他身子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附四:阅读课后练习八的文段,完成下列练习

  1、这个文段中所描写背影的语句是,从文中划出来。这一背影与朱自清在课文中描写的背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朱文通过父亲的“背影”表现了父亲对自己的疼爱,最后表达的是一种对父亲的思念和老境不好的一种淡淡的忧伤,而此文的结尾两段表现的是作者对自己的负疚的心情。

  附五、板书设计一

  背影

  朱自清

  圈点批注字词、名句、段落层次、疑问

  见面的背景祸不单行祖母死了,回家奔丧

  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失业)家中光景惨淡

  开头

  四个背影去买橘子时

  告别时

  泪光中的

  三次流泪第一次见父亲,睹家境,想起祖母悲哀

  第二次见背影感动

  第三次别父亲

  第四次想背影

  附六、板书设计二

  难忘背影——点题

  父家境:祸不单行父亲疼爱儿子

  子描写背影别前:细心关照儿子怜爱父亲

  情买橘子:体贴周到

  深再现背影——思念

  注:这是为一个镇级中学老师所写的说课稿,学生底子较差!

  说课指导成功教案优秀 7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的读音、书写。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对黄河源头奇景的迷恋之情。

  3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所描绘的黄河源头的景色之奇,领悟作者写作上的特点,学习作者写景抒情的方法。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并能运用收集的信息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比理解黄河源头景色的“奇”。

  5通过学习加深学生对黄河源以及黄河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迷恋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和资料的收集理解黄河源头景色的奇特。

  2感受作者情感,感受作者对黄河源头奇景的迷恋之情。

  学前准备:

  收集有关黄河源头和黄河的相关资料;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CAI播放黄河的视频,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

  师:请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景象

  (预设:壮观、雄伟、波涛汹涌、气势磅礴……)

  师:是呀黄河就是这样气势磅礴、一泻千里,十分壮观,那想必黄河源头是否会更加壮观呢?多想去看一看呀!

  CAI显示“向往已久的黄河源头就要到了。”点读句子,适机评价

  二整体感知:

  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向往已久的黄河源吧。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想一想哪一句话最能表现作者到黄河源后的感受。

  学生自由读课文。(预设:找到的语句“蓝天,白云,鲜艳的花,清澈的水,源头的奇景真使人迷恋。”)

  解释“奇景”和“迷恋”

  三解读文本,体会情感。

  1师:再读一读这句话,作者所说的奇景指的是哪些景物呀?(预设:蓝天,白云,鲜艳的花,清澈的水)这些景物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常见呀,怎么到了黄河源头就变成“奇景”了呢?

  2体会“蓝天,白云”构成的奇景。

  请默读课文1—2自然段,感受一下这里描绘了黄河源头怎样的奇景。

  点学生谈感受,带着感受读语句,教师适机评价

  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师:听了老师的朗读你的`头脑里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呢?

  学生谈,教师适机评价。点读第二自然段。

  3感受鲜花、清泉构成的奇景。

  师:蓝天,白云在黄河源头竟然变成了如此美妙的奇景,那鲜艳的花,清澈的水又会构成怎样令人迷恋的奇景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5自然段,边读边批注你的感受。

  学生默读自学——分小组交流自学所得——点读谈感受,教师适机评价

  随机教学。

  第3自然段教学:抓住泉“细”的特点,感受黄河源头泉形成的奇景,并通过描写体会到作者此时的感受“有趣”。

  第4自然段教学:在学生感受朗读的基础上,想象构图,感受此时景物的奇和美。

  第5段教学抓住“啊!这就是黄河源头吗?捧起水,洗洗脸吧!这是多么值得纪念的呀!”来体会作者由疑惑,惊异到兴奋感慨的情感变化,从而感受作者对于黄河源的迷恋。

  四 深化情感。

  1 师:是呀,置身于蓝天,白云之中,欣赏着鲜艳的花,喝一口清甜的泉水,谁会想到这里竟是汹涌澎湃,气势磅礴的黄河的源头呢?这源头的奇景的确使人迷恋呀!请你再读一读作者的这句感慨吧。(点读,评价

  2 引导朗读最后一句。

  五 总结

  板书设计:    

  蓝天,白云,

  源头的奇景真使人迷恋。

  鲜艳的花,清澈的水,

  说课指导成功教案优秀 8

  一、活动目标

  提醒幼儿在阳台上注意安全,增强安全意识。

  二、活动准备

  1、录像机,录像带,电话机

  2、幼儿操作卡片

  三、活动过程

  1、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谈谈阳台的主要功能。"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阳台?你们都在阳台上做些什么?"小结:阳台是一个伸向屋外的平台,它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空气和阳光。有的人家在阳台上晒衣服,养花,养鱼,有的人在阳台上活动身体,锻炼。夏天,还可在阳台上乘凉。大家都需要它。

  2、观看录像,讨论在阳台上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

  片段一:小朋友在阳台上看书、折纸。

  片段二:小朋友在阳台上锻炼身体。

  片段三:一幼儿将头和身体伸向阳台外喊楼下的小朋友。

  片段四:一幼儿往阳台外抛东西。

  片段五:一幼儿将身体伸向阳台外拿手帕。

  片段六:一小朋友在阳台上玩,忽然风将阳台门吹上了,怎样办?

  教师引导幼儿分段观看录像片,每看完一段,提议提问:这位小朋友的行为哪里对,哪里错,为什么?应当怎样做?

  讨论小结:在阳台上取晒在衣架上的东西时,不能将身子探出护栏,应当用衣钩将衣物钩到能够拿到的地方再取回。否则,不细心会发生危险。不能往阳台外扔东西,会砸伤他人。如果遇到阳台上的门被吹上,应向屋里的大人求救,请他们帮忙。

  3、幼儿讨论:在阳台上还有哪些危险的事情不能做?

  4、幼儿操作,确定图片上的`幼儿安全行为对与错,并说出原因。

  四、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孩子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了解阳台的主要功能及安全常识。明白不爬阳台,不往阳台外扔东西等。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我首先带领幼儿观看图片,引导孩子发现图片中人物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谈谈自我的想法和见解。孩子们都发表了各自的意见,有的孩子说"在阳台上我们不能往下扔东西,会砸到下头的行人",还有的说:"小孩子不能爬在阳台上晾衣服,会摔下去的"等等,经过出示图片充分的调动了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播放录像时小朋友都能分辨出是对是错,并能说出其中的理由!此活动对小朋友的安全教育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对小朋友的一生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说课指导成功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阅读指导课教案03-07

《识字1》说课教案03-14

快速跑说课教案08-16

《揠苗助长》说课教案07-13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04-18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03-10

阅读指导课教案三篇03-08

《说课的基本步骤》说课稿优秀10-18

《大林和小林》阅读指导课教案02-14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