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

时间:2023-02-10 12:16:35 宗泽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9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寓思想教育于生动活泼的形式之中。什么样的主题班会才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9篇)

  《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体验和认识到自己是在爸妈的关心下成长的,父母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了无私的爱。从而激发学生感激父母、热爱父母的感情。

  行为与习惯: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从小处学会关心、体贴父母。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搜集、加工、整合信息的能力,知道父母把自己养大不容易,学会回报父母。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寻访、共同回忆等亲情活动,以及诵读儿歌、演唱歌曲、情景体验和孝心行动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父母的关爱的幸福,懂得要心存感激,学会关心父母。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从小处学会关心、体贴父母。

  教学难点

  懂得要心存感激,学会关心父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自己小时候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照片,回忆小时候父母关爱自己的事例,以作示范。

  学生准备:

  1.收集爸爸妈妈关爱自己成长的点滴小事例,以备交流时用。

  2.一些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生活照片及小时候穿过的衣物。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36-P38页内容,话题为“爸爸妈妈都爱我”。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39-P40页内容,话题为“我在长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妈妈的爱在哪里

  1.播放短片《小三三的一天》,老师对画面进行描述。

  一大早,太阳公公就露出了笑脸,小闹钟唱起了歌,可爱的小三三起床了,妈妈赶紧抱起小三三,迅速穿好衣服,替三三刷牙洗脸,涂抹面霜后,把早已准备好的小手帕放进她的.兜里,又从厨房里端出冲调好的美味牛奶,和嫩嫩的鸡蛋,为小三三系上小兜,甜甜地看着她吃着营养丰富的早餐……

  2.大家快来找一找:妈妈的爱在哪里?

  3.学生发言:(配背景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

  (1)妈妈的爱藏在香香的衣服里,每天夜里,在小三三甜甜入睡后,妈妈还在洗手间里用心地搓洗着衣服。

  (2)妈妈的爱藏在美味的牛奶里,每天早晨,全家人还在梦乡里,妈妈就悄悄地起床,为小三三准备好营养的早餐。

  (3)妈妈的爱藏在小牙刷里……

  (4)妈妈的爱藏在温暖的臂弯里……

  4.师小结:是啊,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妈妈默默地为我们做好了太多的准备,其实不只是小三三,不只是妈妈,我们每个亲人都在这样爱着我们。

  活动二爱的火车

  1.举例示范:教师出示自己与家人一起的照片,讲一讲小时候父母关爱自己的故事。

  2.教师引导:老师是在家人的关爱中长大的。在你的成长旅途中,除了爱你的妈妈,还有哪些关心你们的家人?让我们都来讲一个“爱的故事”,把我们“爱的火车”开起来。

  3.教师宣布自己是“火车头”,师生一起诵读儿歌“爱的火车”(见教材38页),火车“呜呜”开动。

  4.同学举手要求“火车请开到这里来”,火车开到他身边,当他讲完一个家人关心自己的故事后,就跟在老师后面坐上一节车厢,这样,“爱的火车”越开越长。

  活动三同样的爱

  1.教师导入:父母长辈总是无微不至地关爱着我们,但他们对我们的爱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爱,有时候会深藏在背后,需要你慢慢体会。

  2.看图思考:当爸爸妈妈批评你时,你还能体会到其中的爱吗?

  3.分组讨论:把你的故事将给大家听,让大家分享你的爱。

  4.欣赏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5.想一想,你有没有像小乌鸦一样也为爸爸妈妈做点什么呢?

  6.竞赛表演,思孝敬之行

  (1)公布比赛规则

  (2)必答题

  ①爸爸加班去了,这时妈妈生病了,你会怎么做?

  ②妈妈过生日,你会怎么做?

  ③爸爸妈妈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照顾你,你会怎么做?

  …………

  (3)抢答题

  ①奶奶烧了一桌好菜,我……

  ②爸爸答应星期天带我去买滑板车。可工作忙,他没有买。我……

  ③早上时间紧张,妈妈忙着做早餐,我……

  …………

  (4)公布竞赛结果。

  7.教师小结:家人的爱是温暖的他们对我们的关爱总是那样无微不至。家人的爱也是严格的,因为他们希望我们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一个知错就改的人,一个懂得体谅、关心别人的人。

  《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爱心卡,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感受节日的感恩之情。

  2.教育幼儿关心妈妈,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心形的各色卡纸(数量与幼儿数量相等)

  2.蜡笔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小朋友,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你们知道吗?

  2.今天是感恩节,我们要感谢帮助我们的人。特别是我们的妈妈和奶奶,妈妈平时照顾我们可辛苦了。每天要做饭给我们吃,还要帮我们洗衣服,陪我们玩游戏,讲故事给我们听。让我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成长。对吗?

  3.那小朋友爱你们的妈妈吗?

  (二)出示贺卡

  1.我要感恩我的妈妈,我给我的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你们想看看吗?

  2.你们想感恩谁,你们想送一份礼物给你们的妈妈吗?

  3.那小朋友要看仔细哦,老师是怎么制作礼物的哦!

  (三)老师教幼儿制作礼物

  1.一边制作一边讲解。我们可以用很多方法来制作礼物。将爱心卡对折,在爱心里画上自己要感恩的人喜欢的各种物品以及食物。

  2.幼儿制作,教师巡视。根据幼儿的制作情况进行指导。

  (四)评价幼儿作品

  你觉得谁的漂亮?

  活动反思

  “感恩”这两个字对于小班孩子来讲,是陌生的。可以说,是在他们的记忆中从来没有过的词汇,当然也完全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所以在开展本次活动初期,本班的.孩子一脸茫然。于是我们首先组织的活动是向幼儿介绍感恩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感恩”的意思。让幼儿的心里萌发“感恩的心”,学着感知父母的艰辛,体会父母的厚爱,尝试着关爱和尊敬长辈。在整个活动进行中,我们和孩子一起制作了感恩卡,通过画爸爸妈妈喜欢的东西,让孩子切身参与到感恩活动中。在感恩节当天,把准备的感恩卡送给爸爸妈妈,让孩子知道原来感恩是这样的,感谢是这样的!

  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利用好一些节日来进行教育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由于是家里的“”,身上免不了有些不良习性,只靠日常的教学活动,或者老师的言语教导来实施教育是不够的,教育效益也不一定高,所以结合好的节日来进行,教育效益就大大提高了。而作为教师本身,要充分考虑利用的方式方法,以达到效果,同时通过每一次的活动,进一步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是老师们的节日,了解教师工作的意义。

  2.大胆尝试用美工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爱戴。

  3.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增进爱老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一天与家长一起参与过幼儿园黄色横幅上的教师节祝福留言活动。

  2.物质准备:各色心形卡纸、水彩笔、蜡笔幼儿人手一份、黄色横幅上祝福签名的活动摄像。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引导幼儿观看祝福签名活动片段。

  2.谈话:刚才你们从录像里看到了什么?你和爸爸(妈妈)参加了吗?在那上面写了些什么?这些祝福语是谁写的?是写给谁的?为什么要写这些祝福语呢!

  3.教师小结:9月10日是教师节,是老师的节日,老师工作很辛苦,所以每当教师节来临时小朋友和家长们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

  二、做颗爱心给老师

  1.昨天你在黄色的.横幅上给老师留下了什么祝福语,是谁帮你写的?为什么需要爸爸(妈妈)来写呢!(因为我们还不会写字)

  2.今天是9月10日教师节,你们准备怎样来庆祝老师的节日呢!

  3.出示彩色心形卡纸,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让祝福呈现在爱心上。

  4.幼儿自选彩色卡纸,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装饰爱心来呈现对老师的祝福。(如画一朵花表示一个字,一句祝福语有几个字就画几朵花等等)

  三、送上甜甜的祝福

  1.鼓励幼儿把装饰好的爱心送给老师,送上爱心的同时要大胆的说出自己“画”的祝福。

  2.教师把幼儿装饰好的爱心一一呈现在主题墙上的人。)

  《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为班级家庭贫困、学习有困难的小朋友送爱心,引导学生为社会、为他人、为有困难的小伙伴献一份真诚、献一份真情,帮助少先队员从小树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主义精神;帮助队员在关心他人、服务他人的同时,形成友爱待人的情感,乐于助人的品格,教育学生懂得珍惜优越的生活环境,

  二、活动主题

  “手拉手”献爱心

  三、活动方针

  以班级为主导,以师生为主体,以“手拉手”互助活动为纽带。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

  1、时间:星期四下午

  2、地点:一年一班教室

  五、活动前期的.准备

  1、提前一天确定参加人员及人数。

  2、参加活动,自备捐献物品。

  3、全体学生穿冬季校服,佩戴红领巾。

  4、遵守活动纪律,保持会场的秩序,展示出一名优秀小学生的精神面貌。

  5、建议学生提前准备一张代表友谊的,自己亲手画的小卡片或者图画,活动中送给小伙伴。

  6、捐献物品以实物为主,每个孩子准备2——3本书(请用红丝带认真捆绑),铅笔不限,这些物品将由学生自己亲手捐赠与小伙伴。

  七、活动环节

  1、在班级里开展一次“手拉手”的活动动员,鼓励学生节约出零花钱,赠送贫困小伙伴最需要的学习用具。

  2、了解小伙伴学习的情况,了解小伙伴家庭的生活状况,交流学习和生活的感受。

  3、学生代表发言,小伙伴之间捐赠物品。

  4、给小伙伴送一张励志小卡片,可邀请“手拉手”小伙伴互留通信方式,形成长久的互帮互助小伙伴、

  《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10元钱进行购买年货。

  2、通过看看说说,了解过春节人们购年货的习俗。

  3、体验购年货的快乐,并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过新年的期盼。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购年货的快乐。

  难点:用10元钱购买年货了解钱数多少。

  配套课件:大班社会课件《分年货》PPT课件

  大班社会教案《分年货》含PPT课件

  1、小结:买新年里需要的东西叫做“买年货”,购买年货是我们中国人过春节的习俗。

  2、你想不想也学学爸爸妈妈买年货。

  3、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多少钱?(出示钱币,幼儿计算),对了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10元钱,我们用10元钱到超市去购买我们想要的年货好吗?把老师送给你们的钱用完好不好?不过在买年货时可要想一想,你为什么要买这些年货,你打算怎样享用这些年货?

  三、幼儿购年货幼儿手提购物篮进超市购年货,师适时指导。

  四、介绍自己所购的年货。

  1、自由交流自己所购的.年货。

  2、请个别幼儿交流买的年货。

  活动延伸:

  请幼儿家长带领幼儿到超市一同进行采购。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应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残疾人,让他们从小学会关爱、帮助他人。而这次生成的主题活动—爱心传递,正符合了这一要求,我们就是要让幼儿去了解、感受、体验到同情,从内心激起想帮助他们的欲望。孩子们在参观特校生学习、生活时孩子们不但带去了自己省下来的水果,还自发地向他们赠送自己亲手画的图画呢!而且为了跟他们交流,孩子们还认真地跟着手语老师象摸象样地学起了手语呢!在返校以后的活动中,孩子们更是对学手语越发了兴趣,在活动中孩子们拓宽了对残疾人的了解,还从残疾人的身上学到了那种身残志不残的顽强意志,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孩子们由感而发地对残疾人产生了一种同情和尊重,有的孩子在课上竟情不自禁地说:“老师,比起他们来我觉得我们幸福多了!”最后我和孩子们还一起深情地唱响了手语歌《感恩的心》。课后有不少孩子都跑来对我说:“老师我以后再也不讨厌残疾人,嘲笑残疾人了。”“老师我再也不叫盲人是瞎子了”“老师,我要把今天我学到的手语去教会更多的人。”听着孩子天真的话语,我觉得自己的教育很成功。是啊,感恩是人生最大的智慧,感恩又是人性最大的美德,因为我们知道:只有爱才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 篇6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很多,家庭贫困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完成学业都产生了较大影响,还有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为帮助这些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学校研究决定,在全校学生中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捐资助学”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学习困难而失学为目标,通过建立多渠道、长期、稳定的助学帮扶机制,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手拉手,帮扶活动。

  二、活动目的:

  为弘扬“爱心助学,扶贫帮困”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广泛动员全校力量,发扬中华民族“扶贫帮困”优良传统,援助寒门学子,帮扶学困学生,培育民族栋梁,

  三、活动形式:

  以班级为单位

  四、活动时间:

  3月31日

  五、实施过程

  1、制定活动方案

  2、各班上报困难学生名单

  3、根据困难学生的`需要,认真制定帮扶方案,定期开展帮扶活动,每季度至少为困难学生办一件实事,每学期至少对帮扶对象进行家访一次。

  4、学校通过班主任电话沟通、家访等形式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捐助活动。根据留守儿童、贫困学生的具体状况,确定结对帮扶爱心助学活动资助对象及资助方式。

  5、上报捐款名单。

  五、活动要求:

  1、各班要高度重视“手拉手献爱心捐资助学”活动,积极做好贫困学生情况摸查和建档。

  2、各班要认真组织开展“手拉手”活动,使团员在活动中受教育、作贡献,团干部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3、各班要积极挖掘“手拉手”活动中涌现的好人、好事、先进典型,及时对活动总结,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宣传报道,大力营造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良好社会风尚。

  《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置身绘本情境,展开丰富想象,激活言语思维,强化言语表达,丰厚绘本内容。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阅读习惯。(这条怎么修改?)

  3、在阅读中,理解“给予”的崇高含义,感受爱与被爱,懂得感恩。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了解故事主人公

  1、今天的这节课,穆老师要和给大家一起来读一本图画书,它的名字叫——《爱心树》,指名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去看看里面的人和事吧!

  (播放整本故事)

  2、老师看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那谁能告诉大家故事的主人公有几个?分别是谁?

  生:大树和小男孩

  二、感受故事

  (一)感受快乐

  1、师:从前有一棵大树,他喜欢上一个小男孩。看,小男孩来了。他同大树玩些什么游戏呢?快打开你的图画书,在书中找一找,记得要边看图,边读文字。谁找到了,来说说、

  生:采集树叶,做成皇冠,爬上树干,在树枝上荡秋千,吃树上结的苹果,同大树捉迷藏?

  师:如果你现在就是这棵大树,你现在觉得怎么样?(快乐)

  师:你知道大树为什么会这么快乐吗?

  生:因为它喜欢小男孩,小男孩也爱他,还天天陪它玩耍,所以它很快乐。

  2、师:我们仔细看看图,你一定能体会到大树此时此刻心情的快乐。(出示大树的形态图)

  孩子跑到了树下,大树那柔嫩的枝条,就像?

  小男孩采集树叶做成王冠,大树的枝条?

  小男孩爬上了树干,大树的枝条?

  小男孩和大树玩起了捉迷藏,大树的枝条?

  小男孩累了在树下睡觉,大树的枝条?

  小结:透过这一幅幅画面,我们走进了大树的内心,感受着在它心底流淌着的快乐。(板书:快乐)

  (二)品味“给予”

  师:但是,时光流逝,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孤寂。画面上只有这孤零零的.大树了,大树的树枝交叉着下垂,那么落寞,枝条底下的树干上,分明是男孩小时候与大树最亲密时刻画的爱心,然而爱心仍在,却惟独不见男孩的踪影。

  1、有一天,男孩来看大树,他没有再和大树一起玩耍,他来干什么了呢?(从故事中找一找画下来读一读)

  生:孩子爬上大树,摘下了树上的苹果,把它们拿走了,(板书苹果)

  生:男孩就把大树的树枝砍下来,把他们拿走,盖了一栋房子了(板书树枝)生:孩子把树干砍断,做了一条船,驶走了。(板书树干)

  2、师:那么强壮的大树,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了小男孩,自己却变成了一截树桩,多可怜呀,可大树还是很快乐,这又是为什么?你知道原因吗?

  生:大树觉得能帮助小男孩就很快乐。

  生:大树觉得能给小男孩这么多东西,所以很快乐。

  师:可此时,大树的快乐和以前一样吗?这份快乐中还有些什么呢?

  生:伤心,心酸,难过?

  师:为什么?(孩子每说完一种感情,马上追问他为什么,然后再问其他人你们又觉得大树现在的心情怎样?)

  生:因为小男孩每次回来只是跟他要东西,不再跟它玩耍。

  生:因为小男孩拿走了它那么多东西,也不感激,也不说谢谢。

  师:但大树却那么无私地宽容了男孩,尽自己所能去帮助男孩,他是那么爱男孩,所以看到男孩快乐,大树的心中也充满了快乐。

  3、又过了很久,孩子又来了,在他与大树的对话中,有了这样一句话:“非常抱歉。”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从故事里找一找。

  师:大树为男孩做了那么多的事情,为什么还要说抱歉?

  生:因为他什么都没有了,无法再给小男孩任何东西。

  师:小男孩这时候也老了,不能吃苹果,不能荡秋千,不能爬树玩,只是想找个安静的地方休息,大树用他仅有的矮矮的身躯尽量的挺高给孩子提供了一个休息的地方。这时的大树,依旧很快乐。为什么?

  生:他觉得能让小男孩坐在他身上休息。

  师:大树能为男孩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让男孩坐在他的身上休息,他已经为了他深爱的男孩付出了一切,但他依然快乐着。

  4、师:孩子们,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

  生:很好,无私奉献的,很爱小男孩,给了小男孩那么多,也不图回报,它觉得给予就是一种快乐。

  5、师:大树和小男孩比较你更喜欢谁?

  生:大树

  师:为什么不是小男孩?

  生:因为他只知道跟大树要东西,却从来不关心大树

  6、现在,男孩已经是白发苍苍,一身疲惫;他就坐在这棵原本挺拔的老树墩上。此时,你们想男孩会想些什么呢?

  《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总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关怀和爱心,但却缺乏对他人关爱的体验。如何让孩子更好的学会爱,学会去关爱别人,帮助别人,学会对别人奉献爱心?在中班的时候,我们结合节日进行了“爱妈妈”“爱爷爷奶奶”“关爱小动物”等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从关爱身边的人到关爱身边的事和物,小朋友已经有了一定的情感经验。在一次大班《让爱住我家》的音乐欣赏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录像中的手语表现除了极大的兴趣,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在活动结束后,还有小朋友问我:“老师,如果我碰到聋哑人,怎么来和他们打招呼?”“老师,手语的我爱你是怎么样的?”可以看出,小朋友开始对聋哑人这个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产生了关注,因此,结合感恩节,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对聋哑人产生同情心和爱心,知道聋哑人的非语言交流方式,初步学习用手语表达情感。

  活动目标

  1、知道聋哑人的交流方式,初步学习用手语表达情感。

  2、对聋哑人产生同情心和爱心,乐于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

  活动准备

  1、手语动画

  2、手指偶一个

  3、录像:千手观音

  4、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活动过程

  一、引入:音乐活动《让爱住我家》

  教师:前段时间我们一起欣赏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让爱住我家》,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唱一唱吧。

  教师:小朋友,刚刚我们一边唱歌,还一边做了什么?

  教师 :你知道这些手语是谁用的?为什么要用手语呢?(多让幼儿发言)

  小结:对了,聋哑人听不到声音、也说不出话,只好用手做动作和别人“说话”,这就是聋哑人的语言,叫手语。

  二、初步认识手语

  师:现在呀,老师就做几个手语请你们猜一猜,我做的手语是什么意思,好吗? (好)

  (教师做手语:你、我、爱)

  师:小朋友你们可真聪明,都猜对了。你们想不想也来学一下手语啊?今天老师还专门请来了“小熊教授”,请他来教我们手语,好吗?

  三、学习手语:

  1、见到别人打声招呼,我们应该说什么呢?你好

  幼儿学习手语“你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熊教授是怎么做的(看两遍)。小手拿出来,我们一起跟着小熊来学一学。(两遍)小朋友之间相互来打招呼看看(注意老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2、当别人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说什么呢?(说“谢谢”)

  (幼儿学习手语“谢谢”)

  3、世界需要和平,人人都要互相关爱,那么我爱你的手语是怎样的呢?

  (幼儿学习“我爱你”的手语)

  4、放学了,该回家了,我们和老师、小朋友们说什么呢?(再见)

  幼儿学习“我要走了,再见”

  见面说声你好、你好,

  得到帮助说谢谢,

  我爱你,你爱我,

  离开说声再见,再见。

  四、讲述故事,有帮助聋哑人的想法

  1、故事情境感染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看看她是谁呀?她的表情怎么样?为什么她会这么伤心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音乐开始)故事:有这么一位先天聋哑的小女孩,在她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来。每天,小女孩都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妈妈回家。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很晚了,可妈妈还没有回来。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望啊,总也等不到妈妈的身影。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她走啊走啊,走了很远,终于在路边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妈妈。她使劲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回答她。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妈妈已经死了。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她好害怕,也非常伤心。她大声叫着,却说不出话,她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教师伴以叫、哭的神情,慢,定格一会儿)

  2、提问:

  小女孩为什么发不出一点声音?

  小朋友你们听了这个故事以后,心里有什么感觉?(难受,为什么觉得难过)

  小女孩一出生就是个聋哑人,后来爸爸妈妈有都去世了,现在只剩下她孤零零的一个人,很可怜。在生活中,她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请小朋友想一想

  如果你遇到这个可怜的小女孩,你想不想帮助她? (想) 怎么来帮助她?你有什么办法去帮助她呢?

  幼:(幼儿自由回答)给她唱歌、送她礼物、和她说话安慰她......

  师:可是,她是个聋哑人,听不到声音,怎么办呢?

  幼:我们和她做手语啊

  师:对了,虽然小女孩听不到声音,可是我们可以用手语和她说话。你想用手语和他说些什么呢?小朋友可以先想一想,和旁边的小伙伴商量一下。也可以用我们刚刚学过的手语

  3、幼儿讨论

  4、谁愿意先来帮助小女孩,你想对她说什么?(幼儿回答)

  说的真好,我们一起来做做看。

  教师帮助幼儿用手语把想说的话表达出来。

  5、现在,我们一起对小女孩说:不要哭,要勇敢;不要怕,我来和你做朋友,我和你一起玩,你来住我家……(复习手语动作)

  6、教师小结:刚刚我们用手语帮助了聋哑小女孩,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有了你们的帮助,小女孩就不会太孤单了,她得到了大家的帮助,一天天长大起来,她 用心学习,终于出现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五、欣赏“千手观音”

  小朋友,她们跳得好不好?(好)她们都是聋哑人,什么声音都听不到,可是她们却随着音乐得节奏跳得这么好,可见她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啊!!她们棒不绑啊,我们用手语来表扬她们一下:“你真棒!”

  六、结束:欣赏《让世界充满爱》

  在生活中,在我们身边除了聋哑人还有一些残疾人需要我们的帮助,你知道他们是谁呢?(聋哑人、盲人、弱智人、肢体残疾等)我们怎么去帮助他们呢?(很多残疾人很穷,我们可以省下零用钱,捐给残疾人,让他们去治病;在日常生活中,不嘲笑他们,帮助他们;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他们的生活会更快乐,我们的生活也会更加幸福美满。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首爱的歌曲,让我们听着音乐互相拥抱,互相关爱,让我们做一个有爱心的好宝宝,让世界充满爱。

  反思:

  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颗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爱心,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当孩子们有了爱家人,爱老师,爱同伴等等这些感情时,我们更应该引导他们去关爱,去帮助生活中实际存在但又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从而让孩子的爱更加广博。 今天开展的社会活动《爱心手语》中,始终交织着一条爱的情感线。手语作为一种交流的符号、工具、一直服务于爱心这根主线,运用手语认识与情感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孩子们进一步关爱聋哑人,并逐步引导孩子们的心灵更加美丽、友善。在活动中,我以《让爱住我家》的手语录像作为导入,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同时有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接下来运用手语动画、讲故事、欣赏音乐录像等形式作为教育手段,每一环节都围绕着目标而展开,在活动中通过学习一些基本的手语的动作,让孩子有了与聋哑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欲望,并进一步引导孩子对聋哑人产生同情心和爱心。通过活动使孩子知道,应该正确对待残疾人,同情、照顾、关心、帮助残疾人,从身边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

  本次活动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活动开始的时候孩子比较紧张,老师没有及时调整课堂氛围,以至于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孩子们想说而不敢说。讲故事的过程中,老师自身的情感激发还不够到位,如何能更好的与幼儿做好互动,更大的调动出孩子的积极性,是我在今后教学中还需要不断反思和学习的地方。

  《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 篇9

  活动背景:

  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收获一个命运。我常常用这句话来励志我和我的学生。的确,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对其性格塑造和后天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处在幼年期的孩子,老师榜样引导是促使孩子健康成长的催化剂。教师应该成为孩子的引路人和导航灯。这几天我们班的彬彬住院了,大家在点名时常常念到他,于是我结合感恩课题组织孩子进行“你有难,我来帮;你生病,我关心。”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谈话,学会用简短的.语句介绍自己的想法。

  2.与老师共同装饰、制作“爱心”。

  3.是幼儿增进对同伴之间的交情,培养幼儿关心和热爱班内小朋友的情感。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一些彩色纸张、小剪刀、浆糊、抹布。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师:“近段时间小朋友们老问老师彬彬怎么不来幼儿园上学,今天老师告诉你们彬彬住院了。”

  师:“彬彬住院了,我们大家想想能帮助做些什么?老师正在组织孩子进行“你有难,我来帮;你生病,我关心。”相互关心小班教育活动中的一句提问。

  二、小朋友间共同商讨帮助彬彬办法。

  师:彬彬生病了,大家都很想念他,好我们一起来组织“你有难,我来帮;你生病,我关心。”相互关心小班教育活动。

  师: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想我们用什么办法探望一下彬彬?

  三、师生共同一起制作“爱心”

  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分工合作进行,共同制作“爱心”。

  四、商议探望病人的人员分工安排。

  小朋友们想想我们请谁去探望彬彬?

  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老师作为代表去探望彬彬,并将这颗满载师生情谊(想念、祝愿)的“爱心”一起送给彬彬,愿彬彬早日恢复健康,回到集体中来。活动中,大家的参与意识极浓,孩子们虽动手能力很弱,但积极性很高。

  《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学习沿着色纸上的心形轮廓撕出心形,并将小的心形贴在大的心形底图上。

  2.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和小肌肉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幼儿有撕纸的经验。

  2.大的心形底图两张。

  3.小篓子,画有心形图案的色纸(用缝纫机给图案打上细密的洞眼)、糨糊、抹布等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观察制作材料,讨论制作方法。

  (1)出示大的心形底图,这是什么?像什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爱心?(大大的、红红的。)

  (2)寻找小爱心图。

  1.这个大的爱心就像妈妈一样,宝宝的爱心在哪里?

  2.藏在桌上的小蒌子里,大家找一找,找到了吗?

  3.在哪里?(一张方方的纸里面。)

  (3)是什么样子的?(小小的、红红的。)

  2.讨论撕纸的方法并进行尝试。

  (1)出示幼儿操作用纸。

  1.怎么把这个爱心从方方的纸上取下来?

  2.仔细看看爱心旁边有什么?(轮廓线。)

  3.要沿着这个线撕,你们会吗?怎么撕?(小手捏着线的`两边,一前一后慢慢撕。)

  4.幼儿说,教师演示。

  (2)幼儿尝试自己撕。(多提供一操作用纸,给幼儿多次练习的机会。

  3.经验分享。

  (1)哪个小朋友的爱心撕成功了?你撕了几个?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撕的?

  (2)再次尝试,满足部分没有成功的幼儿需要。

  4.爱心送给谁

  (1)爱心送给谁?你想把爱心送给谁?(妈妈。)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妈妈,我把爱心送给你。)

  (2)操作。这是爱心妈妈,怎么把小爱心贴到妈妈的爱心上?(每个幼儿选择一个爱心,抹上糨糊,将小爱心贴到大爱心上。)还要对妈妈说些什么?(妈妈,我把爱心送给你。)

  (3)拓展。爱心还可以送给谁呢?(把剩余的爱心收起来,送给你心爱的人。)

  《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手语关爱聋哑人、不歧视聋哑人,体验爱与被爱的情感交流。

  2、知道通过手的不同动作可以表达多种情感,感知聋哑人的非言语交往和表达方式。

  活动准备:

  1、《感恩的心》、《千手观音》vcd各一;讲述的背景音乐磁带一本;

  2、小熊教授头饰一个、小女孩图片一幅;

  3、手语动作:你、我、她、哭、感谢、勇气、命运......

  活动过程:

  一、教师配乐讲述,引入活动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介绍位小女孩给你们认识,好吗?? (好)

  (出示小女孩图片,教师讲述)

  (这是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来。每到日落时分,小女孩就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妈妈回家。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候,因为妈妈每天都要给她带一块黏糕回家。在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黏糕就是无上的美味了啊!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的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望啊,总也等不到妈妈的身影。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她走啊走啊,走了很远,终于在路边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妈妈。她使劲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回答她。她以为妈妈太累睡着了,就把妈妈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让妈妈睡得舒服一点。但是这时她发现,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妈妈可能已经死了!她感到恐惧,拉过妈妈的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的手里还紧紧地撰着一块黏糕......她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师:小朋友,这个小女孩好可怜是吗?(是)那么,如果你遇到这个可怜的小姑娘,想不想帮助她呢? (想)你想怎样帮助她呢?

  幼:(幼儿自由回答)给她唱歌、送她礼物、和她说话安慰她......

  师:可是,她是个天生失语的聋哑人,听不到你们说话,怎么办呢?

  幼:我们和她打手语啊

  师:小朋友你们可真聪明啊!虽然小姑娘听不到声音,可是我们可以打手语和她交流。

  二、初步认识手语

  师:小朋友,你们会打手语吗?(不会)现在呀,老师做几个手语请你们猜一猜,我打的手语所表达的意思,好吗? (好)

  (师示范:你、我、他、哭。)

  师:小朋友你们可真聪明,都猜对了。今天老师还专门请来了“小熊教授”请他来教我们手语好吗? (好)

  小熊教授:小朋友,你们好啊?(小熊教授好)今天我来教你们一种非言语的表达方式“手语”好吗?(好)

  小熊教授:①当别人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说什么呢?(说“谢谢”)

  谢谢的手语是这样的(幼儿学习手语“谢谢”)

  ②世界需要和平,人人都要有一颗爱心,那么爱心的手语是怎样的呢?

  (幼儿学习“爱心”的手语)

  ③勇气的手语是

  ④命运的手语是

  ⑤花开花落的手语是

  ⑥珍惜的手语是

  ⑦再见的手语是

  ⑧老师的手语是

  ⑨好朋友的手语是 小熊教授:小朋友,你们可真聪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了简单的几种手语的表达方式,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需要帮助的聋哑人的时候,你们会用简单的手语与他们交流了。好了,我还要去教其他班级小朋友们学习“手语”,小朋友,再见!!(加手语动作)

  幼:小熊教授,再见!!(加手语动作)

  三、激发幼儿有帮助聋哑人的想法,懂得不应该歧视聋哑人

  师:我刚才看见小朋友们学习手语的时候可真认真,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是个有爱心的好孩子,小朋友已经学会了几种简单的手语,那么请你对这个可怜的小姑娘说一句话,好吗?(好)谁先来??(幼儿用手语的方式讲自己的话语表达 出来)

  师:有了你们的帮助,小女孩就不会太伤心了,她得到了很多好心人得帮助,一天天得长大了,她努力的学习,用功得练习舞蹈,终于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 联欢晚会上,

  (观看“千手观音”录象一段)

  小朋友,她们跳得好不好?(好)她们都是聋哑人,什么声音都听不到,可是她们却身残志不残,随着音乐得节奏跳得这么好,可见她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啊!!我们为她们精彩的表演鼓掌!!!

  她们得到了许多许多好心人的帮助,才有了今天的精彩,为了感谢天下所有的好心人,今天她们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感恩的心》,让我们和她们一起来唱一唱,做一做,感谢天下所有的好心人!!!好吗?? ( 好 )

  《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 篇12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亲人给予的爱,理解"互爱"的重要性。

  2、萌发爱的情感,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3、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4、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难过或疼痛时不哭。

  重点:感受亲人给予的爱,理解爱的相互性。

  难点:学习如何关爱他人

  二、活动准备:

  课件,调查表

  三、活动过程:

  (一)观看多媒体故事《爱心树》,了解施与受的道理

  1、听了故事,你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2、你觉得大树爱这个男小朋友吗?,你是怎么知道大树非常爱这个男孩?

  3、那个男小朋友爱大树吗?又为大树做了什么?

  4、大树和男小朋友之间,你喜欢谁?为什么?

  (二)回忆生活经验,感受生活中的爱与被爱

  1、你身边有像大树一样爱着你的人吗?都有谁?

  2、他们为你做了什么?

  3、你爱过谁?你为他们做了什么呢?

  (三)爱心调查,体验付出与获得的.比例

  1、集体调查:记得家长生日的小朋友有多少?

  2、分组调查:为家长做过小事的小朋友有谁?(四组)

  (四)爱心行动,表达对亲人的爱

  分组商量一下,我们的能把爱给谁?我们在平时能做些什么?

  语言上,行动上,看看其它的感恩方法。

  课后反思:

  这个活动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因为:

  1.我敢于挑战了自己,战胜自我。说实话,语言领域的绘本教学,我一直没有勇气挑战,但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向曾经的朝思暮想的“它”靠近,付出行动,并取得了成功。

  2.本次活动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因为我采用了以情带情,以情激情的手段来教学。《爱心树》讲述的是一棵苹果树和一个男孩之间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它讲述了耐人寻味的故事,这种深沉的爱,是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爱”的哲理,非常的感人!因此我是运用妈妈的口吻来对孩子们讲述这个故事的,并且全程我都配有轻柔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我把自己先融入到角色当中去,以情带情,深入孩子内心世界,激发幼儿对家人和朋友的关爱之情!

  整个活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设计上有突破,有创新。因此,我在组织和引导上感觉非常的轻松和流畅,可以说是一气呵成。

  《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理解爱心毯的来历和意义。

  2、与同伴合作制作爱心毯,体验合作的乐趣。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碎布若干、底纸板、双面胶。

  2、幼儿用书第13—16页。

  3《美工》第17页。

  4、语言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块百家布(图片),引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瞧,这儿有一块毯子,你觉得这块毯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引导幼儿发现这块毯子是用很多布拼成的。

  2、教师;哦,这块毯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爱心毯。小朋友们猜一猜才为什么要叫它爱心毯呢?

  ——幼儿自由讨论片刻。

  ——教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

  二、教师讲述故事至"我成了一块没人要的小碎布"。

  1、组织幼儿讨论。

  ——教师;故事里的小花布有一个什么样的美好心愿?这个心愿实现了吗?为什么没有实现?

  ——教师;小花布被剪去做什么了?小花祅、布娃娃送给谁了/

  ——教师:小花布越变越小,还能做成裙子吗?成了一块没人要的小碎布,你觉得小花布现在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教师;如果你是小花布,你愿意被老奶奶、阿姨剪走吗?

  三、教师讲述故事至结尾。

  1、教师:小花布最终被做成了什么?小花布喜欢现在这个样子吗?为什么?

  2、教师:你喜欢爱心毯这个名字吗?为什么?

  3、教师:如果你有这块小碎布,你会拿来做什么?你会为它取个什么名字?

  四、结合幼儿用书,幼儿边看边听故事《花布旅行记》。

  五、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制作爱心毯。

  1、介绍制作爱心毯的材料。

  ——教师:这些都是做衣服剩下的'小碎布,我们把它拼起来,可以成为一张美丽的爱心毯。

  2、幼儿分组,在纸板上粘贴碎布(碎布不要重叠)

  六、我们的爱心。

  1、请每一位幼儿说一句表达自己爱心的话,教师收集整理并记录在爱心毯的下方,幼儿之间可互相交流。

  活动延伸;

  1、美工活动:剪剪贴贴

  活动重在通过故事帮助幼儿理解爱心毯的意义,鼓励、引导幼儿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因此活动的材料——小碎布,幼儿亲自去收集和准备为宜。

  2、幼儿已经有了粘贴的经验,粘贴碎布会增强幼儿新鲜感。但是教师事先讲解粘贴的技巧,特别要鼓励幼儿相互之间的合作、

  3、本活动可以扩展到认识"百家布"的社会领域活动,一方面让幼儿了解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通过欣赏一些"百家布"风格的包、窗帘、和衣服,感受"百家布"特殊的美。

  《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 篇14

  设计意图

  我们周围存在很多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我们大家的关爱。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去理解关心他人,服务他人,培养幼儿的爱心、责任心;让残疾人与我们一起携手超越残缺,营造一个完美的世界。让每一个幼儿都拥有一颗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爱心,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当幼儿有了爱家人,爱老师,爱同伴这些情感时,我们更应该引导他们去关爱,去帮助生活中实际存在但又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从而让幼儿的爱更加广博。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手语关爱聋哑人,体验爱与被爱的情感交流。

  2、知道通过手的不同动作可以表达多种情感,感知他们的非言语交流和表达方式。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电脑一台。

  2、课件(做手语的人、聋哑小女孩、舞蹈千手观音图片)3、音乐《感恩的心》、伴奏型《天使的翅膀》。

  4、视频舞蹈《千手观音》、大字卡、聋哑人故事。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一猜"、"捂耳朵"体验当聋哑人引入活动"猜一猜"让一个幼儿到黑板后面看字卡,然后把看到的内容用动作来表示,嘴不能说,让大家来猜。大家都捂上耳朵,教师来说一句话,看看小朋友能不能听见

  二、看手语图片提问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学习一样新的'本领,看,图片上的阿姨在干什么?对了,这个阿姨是在做手势,你知道这手势是做给谁看的吗?

  小结:

  聋哑人和我们一样也需要交流,他们听不到也说不出来,只好用手势做手语和别人交流。

  三、初步认识手语提问你们会做手语吗?

  老师做几个手语让你们猜猜。(老师示范:你、我、他、哭、帮助、叫、什么、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等)四、讲述故事,有帮助聋哑人的想法教师配乐《天使的翅膀》讲述聋哑人的故事,出现小女孩的图片。

  提问如果你遇到这个小女孩,想不想帮助她?你想怎么帮助她?可她是个聋哑人,听不到你们说的话,对了,我们可以用手语来和她交流,谁先来?

  (幼儿用自己想出的手语动作将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小结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有了你们的帮助,小女孩就不会太伤心了,她得到了大家的帮助,一天天长大起来,她用心学习,终于出现在联欢晚会上。

  五、出示《千手观音》的图片,观看录像《千手观音》

  小结:

  她们都是聋哑人,什么都听不到,但她们却跳得这么好,她们真棒。

  她们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才有了今天的精彩,她们要感谢大家,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手语歌《感恩的心》。让我们一起唱一唱,做一做。感谢天下所有的好心人。

  延伸活动

  继续学习手语歌《感恩的心》,通过手语表演的学习,进一步关爱聋哑人,让幼儿的心灵更加美丽、友善。

  《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1、制做爱心卡的方法,体验乐趣。

  2、激发对纸工的兴趣。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纸工第4页《爱心卡》、幼儿照片、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我们来看一看这是什么啊?(爱心)

  2、拿出纸工材料,我们看看这上面有什么啊?(小爱心、人……)里面有什么啊?你们想不想做漂亮的爱心卡啊?

  二、讲解示范。

  1、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接下来要干什么啊?作剪的动作。

  要沿着什么剪啊?(黑色的.实线,剪的时候要小心一点,不要把边缘剪破了。)

  剪下来之后呢,我们就要开始做漂亮的爱心卡了。

  2、沿实线剪下图形及纸条,剪去心形图中的圆形(教师示范操作)。

  3、沿着中间的对角线,把两边都往里折轻轻地往两边压,将两个变成一个?在爱心卡内两侧两面粘贴上纸条,再在?中贴上照片,一张可爱的爱心卡就完成了。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保持良好的纸工常规,引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2、贴上照片后可将爱心卡画上自己的东西再赠送他人(用幼儿的作品装饰教室),让幼儿欣赏他人的作品。

  活动反思:

  手工活动是通过对各种材料的加工,手工教学活动中,教师起到引领的作用,制作出富有美感的物品的过程,激发孩子制作的兴趣。培养幼儿的集体精神,把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贺卡送给亲人、朋友,使学生懂得感受爱、领悟爱,同时也学会爱别人,让幼儿充分体验到制作的快乐,做一个有爱心的好少年。

  《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 篇16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了解母亲节的意义,体验母亲节文化。

  2.让孩子懂得体贴、关爱妈妈,为妈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让妈妈过一个开心的节日。

  3.通过活动增进亲子感情,共同度过全世界母亲共同的节日,教育学会感恩。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6.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7.训练幼儿的绘画能力。

  活动准备:

  1.小泡沫垫32个,在教室里摆放成U字形,并在上面贴上幼儿姓名。

  2.《默契大考验》家长自备材料:A4白纸5张,签字笔或圆珠笔一根,贴片若干。

  3.亲子游戏《找妈妈》准备材料:眼罩6个,奖励小贴片若干。

  4.制作《爱心花朵》材料:剪刀、卡纸、双面胶、水彩笔。

  5.音乐:《我的好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1.幼儿搬小椅子入活动室,面对家长站好,一起向家长说一句感谢的话。

  2.母亲节介绍:以谈话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母亲节的时间、意义等。

  3.感谢妈妈:

  (1)引导幼儿回忆父母爱护、照顾自己的难忘事情。如:自己生病时,妈妈如何照顾自己。

  小结:小朋友从一生下来就开始照顾着你,爱着你,妈妈为我们做了那么多的事情,那小朋友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给妈妈捶背、给妈妈唱歌、给妈妈倒水……)

  小朋友身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清清楚楚地印在妈妈的脑海里,小朋友的一点进步都会使妈妈高兴、喜悦好久。小朋友的每一句温暖的话语,都会让妈妈感动很久很久。

  4.游戏《默契大考验》

  (妈妈和孩子相对站成两排,妈妈坐着,主持人提问:妈妈和孩子同时答题,妈妈在纸上写好答案,孩子口述,揭晓答案。答对了就给孩子小小的奖励。)

  5.亲子游戏《找妈妈》

  6个家庭为一组,6个妈妈坐在椅子上,6个孩子眼睛被蒙上,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妈妈面前,通过触摸,找到自己的妈妈。选定妈妈后,同时摘下自己的眼罩,看看结果。(游戏时,妈妈不可以发出声音提示,找到妈妈的可得贴片一个)

  活动反思: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你们的健康成长是父母最大的愿望,父母为了孩子们辛辛苦苦一辈子,我们应当感谢父母为了我们所付出的辛劳。我们每个人都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

  《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 篇17

  活动目标:

  1.懂得为朋友准备适宜的礼物,能带来愉悦,增进友谊。

  2.尝试简单地包装礼物,更好地表达对朋友的心意。

  3.感受赠予与接受礼物的愉悦心情。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各种包装好的礼物图片;幼儿用书:每人准备一个送给好朋友的小礼物。

  材料收集:卡片组(各种彩色卡纸、绉纸、油画棒、水彩笔);纸盒组(各种大小的纸盒);花布组(各色花布头);配件组(瓶盖、纽扣、彩色小木棒、剪刀、双面胶等)

  经验准备:会玩音乐游戏“找朋友”(音乐见CD)

  活动过程:

  一.准备小礼物

  1.谈话引入,说说收到礼物的感受。

  ——出示各种包装好的礼物图片。

  ——这是什么?小朋友一定收到过很多礼物,你收到印象最深的礼物是什么,收到的心情怎样?

  ——收到礼物一定很开心,要准备一份礼物可需要花根多心思,今天我们就要尝试给你的.好朋友准备一份礼物。

  2.猜想好朋友喜好。

  ——你知道你的好朋友喜欢什么?

  ——昨天你们已经给好朋友准备了一份小礼物,你觉得他会喜欢么?

  (设计意图:活动通过谈话导入“准备礼物”,激发为好朋友准备礼物的愿望,为下一个环节做积极的铺垫。)

  二.包装礼物。

  1.激发幼儿为朋友包装礼物的心思。

  ——礼物准备好就直接送给好朋友吗?还需要准备什么呢?

  ——如何进行包装呢?可能需要用到什么材料呢?

  2.介绍材料,幼儿自主选择,分组包装礼物。

  ——提示:请小朋友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不同材料开始动手包装礼物。

  1.幼儿包装礼物,教师观察并适当指导。

  (设计意图:第二环节“包装礼物”,通过自主选择材料,用简单的方法来包装礼物。)

  三.赠送礼物。

  幼儿跟随《找朋友》的音乐,玩送礼物的游戏。体会到收礼物的快乐。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唱完后念白:朋友,你好,送你一个小礼物。

  ——继续游戏直至礼物全部送出。

  (设计意图:第三环节以音乐游戏的形式“赠送礼物”,在音乐背景烘托下,将包装好的礼物送给朋友,感受赠予与接受礼物的快乐。)

  延伸:

  在区域活动美工角中提供更丰富的材料,供幼儿继续发挥想象,制作不同的礼物。材料包已提供部分制作礼盒的材料,包装步骤可参考幼儿用书(第1册27-28页)。

  《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 篇18

  活动目标:

  1、在听听、看看、说说中欣赏文学作品,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以及故事所蕴含的深刻寓意。

  2、能大胆清楚的用语言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3、感受爱与被爱,懂得感恩。

  活动准备:

  音乐:《做好的朋友》、《爱之祝贺》、《奉献》

  视频:《爱心树》

  《爱心树》大图书

  活动过程:

  1、(出示大图书《爱心树》告诉幼儿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好看又很有意义的书,一起看看。

  封面上有什么?

  介绍作者

  猜猜书里讲的是关于大叔和男孩的一个怎样的故事?

  2、教师翻动图书,开始讲述:放音乐《最好的朋友》

  “从前,有一颗大树,它喜欢上一个男孩”男孩在哪里呢?

  “男孩每天跑到树下,采集树叶,给自己做皇冠想象自己就是森林之王。”

  你看他还怎么做的?(爬上树干)小男孩在哪里呢?

  (吃苹果)你怎么知道他再吃苹果的?

  还会怎么和大树玩?(和大树捉迷藏)

  玩累了他怎么做的?(累了的时候就在树荫里睡觉)

  总结:大树和男孩玩的真好,他采集树叶、爬上树干荡秋千、吃苹果还和大树捉迷藏真开心,男孩爱大树。现在老师就是这棵大树,谁来做这个男孩,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大树的爱。

  我们看看书上的男孩是怎么表达他对大树的爱的?

  4、但是时光流逝,孩子逐渐长大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5、看视频(00:56——02:14)放音乐《爱之祝贺》

  有一天孩子回来了,他是来干什么的?

  大树怎么帮助他的`?

  为什么大树把满树的苹果都给了孩子,心里却还很快乐?

  6、很久很久孩子没有回来看望大树,大树心里怎么样?

  终于有一天那孩子回来了。他回来以后又怎么样了呢?(看视频2:25——3:05不关掉视频中的声音)

  幼儿回答后看视频2:16——3:36

  为什么大树的树枝都没有了还是很快乐?

  7、孩子把树枝带走了,又有很长时间爱你没回来看望大树,但他终于又回来时,大树心情怎么样?猜猜这次孩子回来是为了什么?

  8、我们看看故事里是怎么说的?(看视频3:37——4:55)

  总结:大树把苹果、树枝、树干都给了孩子,大树很快乐,但是心里却有些,,,,,,,有些什么呢?为什么?

  9、现在大树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一个老树墩了,孩子又回来了,(看视频4:56——结束)

  故事听完了你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想问的?

  是呀,当大黄素只有一个树墩时,它还愿意给孩子当凳子坐,当孩子在这凳子上坐下时,他会想到什么呢?

  10放音乐《奉献》

  在我们的生活中,谁就像这棵大树?为什么?

  爸爸妈 妈为我们付出这么多,我们该为爸爸妈 妈做些什么呢?让我们今天回家就大声的对爸爸妈 妈说一声:“妈 妈我爱你。”

  《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 篇19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一种无私的爱。

  2.能积极地思考问题,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3.能理解妈妈对自己无私的爱,并交流分享爱妈妈的情感。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作品课件;妈妈的头像画一幅。

  2.小图片五幅:树叶王冠、苹果玩具、树枝房子、轮船、树桩(辅以快乐与伤心的表情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倾听故事的兴趣。

  1.呈现绘本。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上面有什么?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2.简略介绍作品中的主角。

  (二)阅读并理解故事,感受大树无私的爱。

  1.边观看课件边倾听故事第一小节。

  教师:大树为什么感到很快乐?

  2.倾听故事第二小节。

  教师:孩子摘走了树上的苹果,大树为什么感到很快乐?

  3.倾听故事第三小节。

  教师:没有了树枝,大树为什么还感到快乐呢?

  4.倾听故事第四小节。

  教师:没有了苹果、树枝、树干,只剩下树桩了,大树为什么还感到快乐?

  5.理解大树无私的爱。

  教师: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三)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1.引导幼儿说说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

  2.组织幼儿讨论:大树心坎里会想些什么?

  3.幼儿交流分享爱妈妈的方式。

  结束:教师鼓励幼儿大声说出对妈妈的爱,进一步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爱心卡上将爱妈妈的方法画下来。

  家园共育:回家说句妈妈爱听的话,做件让妈妈高兴的事。

  活动反思:

  讲述了耐人寻味的故事,这种深沉的爱,是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爱”的哲理,非常的感人!因此我是运用妈妈的口吻来对孩子们讲述这个故事的,并且全程我都配有轻柔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我把自己先融入到角色当中去,以情带情,深入孩子内心世界,激发幼儿对家人和朋友的关爱之情!

【《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相关文章:

传递爱心的主题作文12-15

爱心传递主题班会心得体会08-04

主题班会教案:爱心与责任06-12

爱心传递教案07-28

爱心传递教案07-28

爱心传递教案07-28

爱心传递教案07-28

爱心传递教案07-28

爱心传递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