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1 教学反思

时间:2021-02-08 16:23:1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习作1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习作1 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习作1 教学反思

习作1 教学反思1

  习作教学实在是个谜,让人揣摩不透。当然我更指的是习作课堂教学,一堂40分钟的课,究竟能给学生习作多大作用。

  当然已经明确的是学生习作最主要的关键点是调动和运用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因而习作教学首先树立的是大作文教学观,功夫贵在平时。调动学生旺盛的习作兴趣贵在平时。什么是学生作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当然是兴趣,而这兴趣最主要指的是对习作作品的成绩感,是通过努力劳动获得的汇报体验。因而赏识能唤来持续的进步,而批评得到的是学生习作信心的低落。

  本次习作,学生通过练习,我感觉到学生在叙事上已具备一定的能力,能写自己喜欢的故事,能讲自己想讲的故事。体现在本文中,也就是所写对象的故事。而在状物方面还比较幼嫩,有明显的为写而写的枯涩感,词语生硬,无想象力。

  描写方面的功夫贵在平时的训练,特别是阅读教学中有关细节描写的指导应有目的地加强。

  注重创设情境,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

  传统的作文训练不注重情境的创设,因而写作训练过于呆板、无趣味性,不能吸引学生,学生也就不会乐意去写。。这是因为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的制约,他们的写作往往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等外部条件促使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音像创设情境;可以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可以利用语言创设情境;可以利用作品欣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游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生动的表演创设情境;还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景物创设情境等等,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教师都有应以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最终目的。

  学生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真实体验了其间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然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种痛苦的事。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写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氛围,增加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减少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让学生乐于写作。

习作1 教学反思2

  教学《口语交际·习作一》,考虑到高年级第一次说话写话,便选了“我和书的故事”这相对较简单的主题进行教学。在口语交际课上,学生侃侃而谈,对自己看书发生的糗事趣事说的妙趣横生。可作文草稿交上来后,大失所望——这故事不是硬生生、干巴巴就是空洞洞、高调调的。思考后做如下反思:

  我们都说真情实感是文章的生命。“以我笔,写我心”,这是作文的本质目标。在我看来,其实学生也不是写作没有感情,而是不知道怎样在行文间抒发自己的情感。要想把自己丰富的情感、深刻的体验在作文中表达出来,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呢?下面是我个人的几点设想,也是我接下来要着重去指导的。

  1、重积累,重感悟,激发情感。

  唯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这生动阐明了读书和作文之间的关系。书读得多,读得好,写起文章自然就得心应手,如行云流水了。但对苦于笔不从心的学生,我们也不能让他一味地盲目读书,而是要对症下药,选择一些中外名家的经典作品、一些作文选供他们阅读。

  2、重剖析,重归纳,找到途径。

  古人云“授之鱼,不如授之渔”。写作必须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即让学生扎实有效地一点点学习运用文章的写法。我们班的学生习作基础很差,所以第一单元写书的故事,我就让学生以第一课为例子,指导一个片段:如何写出自己如饥似渴地在读书。教给方法:可以运用一系列动作、心理或修辞方法等等。这样学生进行习作就有了可踏的阶梯。

  3、重鼓励,重借鉴,争取创造。

  书上说:“作文练习,刚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我很认同这句话。天下文章如此之多,多借鉴多模仿对于孩子来说未尝不是好事,在此基础上及时表扬,多鼓励孩子写作的兴趣,日积月累,孩子方能有自己的创造。但借鉴与抄袭之间,也需要把握一个度。

习作1 教学反思3

  这次“口语交际·习作”是本组教材的专题“我爱阅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综合性学习的继续。是对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访问周围爱读书的人,请他们谈读书的体会;去图书馆或书店了解图书的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做书目;做读书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等项活动的一次综合展示与交流。也是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的读写知识和能力的一次迁移,与此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书面表达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活动角度:说写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交流采访经过和体会,整理采访记录;围绕“开卷是否有益”展开辩论,再写下经过或自己的看法。

  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全班学生共同交流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学生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要求后,商量一下对哪个话题最感兴趣,能够使用大多数同学在综合性学习中的资料,就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深入的交流。还可先让学生对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加以整理,根据自己在课外的收获选择一个角度,然后再请选同一个角度的同学组成小组进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说互评,互相启发感染。教师也可参与其中,了解学生在课外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情况。然后选代表性的在班上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议。最后,在交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写下来。

  本次口语交际与习作还可以与“回顾拓展”中的“展示台”结合起来进行,如,在口语交际课中展示自己的采访提纲或采访纪要;在辩论时,引用搜集到的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以及展示自己的阅读记录卡等。

习作1 教学反思4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开端就是新课的导入部分。其赋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精心设计的导入,能牵动学生的思绪,立疑激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欲的振奋状态,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分析,归纳总结,推理判断的抽象的逻辑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导入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但最成功的导入是建立在熟悉教学内容,掌握教学大纲,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之上的。

  在初次设计这一习作教学时,我煞费苦心。如何才能设计一个成功的导入,孩子既能激发对习作的欲望,又能调节课堂的气氛呢?为了寻找一个最合适的答案。我每天下课后都会深入到孩子的中间,去跟他们聊天谈心,让他们告诉我一些新鲜事以及他们最感兴趣的事。但是学生给我的提示是五花八门的,让我一时无从下手。后来,在一个偶然的课间,我看到学生正在饶有兴趣地玩橡皮擦,在它上面画画、用尺子把橡皮擦锯成一块块、把橡皮擦戳一个大洞等等。看他们脸上的表情,似乎还很开心,对自己的“杰作”很满意。于是,一个灵动的念头从我脑海中闪过“何不就利用这个来作导入?”。将计就计,我在教学设计上便打下了这一些文字。

  上课的日子终于来临了!我像一个导演正在等待自己的剧本上演效果如何的忐忑不安的心情开始讲课了。当我问学生“你平时是怎么欺负小橡皮擦”时,孩子静寂的课堂开始有一些躁动起来,从他们脸上那得意、神气的模样,我猜想,他们“中招”了。他们童真的回答更是让我惊讶、欣喜不已!接下来的课就顺利多了,整个课堂也活跃起来,让我享受其中。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点,因此,导入的设计在知识深度上必须具有可行性,在实施教学目标上要把握方向性,在设计的形式与内容上要增强趣味性,在思维的训练上要具有启发性,在情感意志的培养上要具有引导性,为完成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及思想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习作1 教学反思5

  本次“习作”教学,是围绕秋天的一幅图画进行描绘,写出秋天景物的特点。这篇写景作文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对于很少到野外去的城里孩子来说,困难可想而知。如何训练学生按总分的顺序写一段完整的话,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具体、形象就成为本次习作的难点。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感受秋天

  由于学生对秋天的景物了解很少,本节课,我运用大量的多媒体动画、图片,展示乡村的田野、果园、森林,丰富学生的认知,弥补了地域方面的缺陷。看着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学生惊叹、赞赏着、陶醉其中。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用一个最贴切的词说说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学生众说纷纭,各有千秋,让人可喜。我乘胜追击,让学生用一句话写出自己对画面的感受,为写好中心句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有序观察,丰富想象,把景物说活。

  由于小学生思维发展还不完善,“作前”指导要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能有方向、有线索地抓住重点、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思考,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犹为重要。我重点引导学生对果园的观察,在学生对果园有个整体印象之后,展示葡萄园,引导学生从葡萄园进行观察葡萄的色、形、数量、味道入情入境地去体验,一句一句地练习把看到的、感受到的,把自己要描述的景物练习说完整、生动。景色描写要有选择,抓住最突出而又独特的现象,写出景物的形状、颜色、声音、运动和变化。若在写作中运用想象,就可以在“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通过想象表现出来,还要运用恰当的打比方和拟人方法,才能把景物写得生动具体,有真实感。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抓住学生说话中比喻句和拟人句,加以鼓励赞扬:“瞧,他多会想象,竟然把晶莹剔透的绿葡萄比作美丽的珍珠。丰富的想象,精彩的比喻,把葡萄的样子写活了。”这鼓励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兴趣,教会了学生联想,让他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

习作1 教学反思6

  本次习作通过学生对周围事件发表个人看法,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的良好品质,是对学生道德观念、社会公德、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一个考察与教育。提供的范文,分别从发现生活中的现象谈起(第一节),引出蜻蜓对人类的贡献(第二节),发出保护的倡议。教学时,首先我从19课陶行知和小朋友的对话中,让学生谈谈对蜻蜓的了解。并结合实际让学生谈谈对伤害蜻蜓这种现象的看法。学生在反刍课文情境,角色体验后,真切地感受到作为弱小者的痛苦与辛酸,唤起了对动物们的怜悯和同情之心,为动物们呼喊的责任意识也就呼之欲出了。然后通过例文指引使学生明白如果想表达自己的观点使之有说服力,还需运用一些相关资料使文章更具体,更有力。并以课本中的插图为例,引导学生抒发保护青蛙的心声,提供思路上的引领和模仿。最后,在明确了习作要求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己的看法,以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及表达能力。

  在本节习作指导课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暴露出不少问题。一是学生筛选、运用材料的能力欠佳,课前我已经布置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但学生往往抓不住重点,搜集了许多不能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并且多数学生不能有效利用这些资料。二是学生的思维太过局限,在学习过例文后,对某件事的看法仅仅局限于保护小动物方面,纯粹模仿而表达自己观点的较少。

  以上不足既有学段及学生年龄特点的原因,也有我在指导上的欠缺。习作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提高的,习作指导课也应在实效上下功夫,并且应课内联系课外。平时培养学生爱观察、勤思考、多练习、乐表达等,从生活中汲取素材,而不是生搬硬套。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水平才能有更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正所谓“功夫在诗外”。

习作1 教学反思7

  写人的文章看似简单,然实属不易,看完学生的作文发现问题不少:

  1、没有内容可以写。大多数学生想不到与老师之间发生的事。(询问才知:老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体贴才是事情,那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想不到内容可写了。)

  2、不知道用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来刻画人物,让人物鲜活起来,而是把自己知道的一股脑儿地说完。

  3、对于细节描写还比较的陌生。许多同学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不是典型事例,惊天动地的事才能体现老师的品质,这也是造成学生没有内容可写,文章空洞的主要原因。

  4、学生的词语匮乏。学生原先的词语、句子的积累少,也造成学生写不出好文章;学生平时的阅读量少,“肚子”中没有东西,又怎么能好文章?

  针对这些问题,我 加强了对“用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来刻画人物,让人物鲜活起来”“用小事刻画人物”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用细节描写去刻画人物,用小事刻画人物,让自己笔下的人物活起来,掌握最基本的写人方法。另外:教学中教给学生编写提纲的方法,这也是写好作文的捷径。

习作1 教学反思8

  以习作板块为精品课程研究是为了突破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定习作5为精品课程模块研究的目的是:以一课辐射出中高年级其他作文中习作教学的新理念,新模式。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习作5的教学中,我的教学理念是:“以练为主,随文写作;营造自主、童趣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喜欢学习习作,主动练写习作的愿望。”

  一、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是:

  (一)巧妙导入,课始引趣。

  (二)四读文本,读解结合。

  (三)脱离文本,自主练笔。

  二、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是:立足文本,关注学生、易于操作、效果显著。体现在:

  (一)运用了这种教学模式,教师的备课可以如行云流水,运用自如。

  (二)课堂上学生全员参与每一个环节,没有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学生是课堂的真正快乐学习的主人。

  (三)习作效果好。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习作时间,能养成正确习作的良好习惯。

  (四)教师不用花大量的时间制作花俏的课件。课件制作只用在突破难点上。

  三、这种教学模式的缺点与解决方法是:

  1、教学环节简单,当学生熟悉了会倦怠。

  解决方法是: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教师课堂情感的奖励,创设的氛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2、在“读例文,自练笔”时,考验教师在课堂中睿智的一个环节,部分学生的思维被限制住了,难以打开。

  解决方法: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特点,适当地调节这一环节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写作时候更好的展开思维,不要局限在文具或者仅仅就是在教室之内,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事物,合理想象、思考。

习作1 教学反思9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写出作品的梗概。需课前准备阅读完整本书及相关资料。首先让学生读懂作品,梳理情节发展,了解剧本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训练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整体把握和基本概括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一、教学效果:

  读懂原作,先列提纲,理清起因、经过、结果,了解人物性格。

  二、指导写作:

  首先了解什么是梗概。然后指导具体的写作方法:

  1.读懂内容,把握脉络。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

  2.筛选概括,合并成段。保留“主干”,去除“枝叶”。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3.锤炼语言,表达连贯。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4.学会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与同学交流讨论,并进行修改。最后,学生自由习作,多种形式进行评议。通过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发挥学生的概括力、创造力,培养文字表达能力。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过观察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不足之处:有些学生对于作品内容的整体把握不够,有些情节梳理不够清晰。同时,语言不够简练,过于啰嗦冗长。正是年级低练笔缺乏的原因,影响成文效果。

  四、改进措施

  1.阅读教学不能把理解课文内容作为唯一的目标,应与习作教学有机结合起,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使阅读与写作不脱节,激发学生的阅读主动性。

  2.多注意引导学生锤炼语言,简化语言,平时强加训练。

  3.学生在阅读作品的同时,多思考,多交流,整体把握作品的文学性,人文性。

习作1 教学反思10

  1、激发兴趣,导入习作。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本次习作教学从学生乐于接受的谈话开始,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引发学生情感倾吐与交流的欲望,做到“情动而辞发”,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这次习作。

  2、用好例文,指导习作。首先,新闻“主体”部分的写作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受以往写记叙文的影响,往往会把主体部分写得详尽具体,绘声绘色。教学中,利用两段文字,一段是记叙文式的详细描写,一段是新闻式的`概括描写,让学生进行品读、比较,使学生感悟到新闻主体的写作要领是:用概括的语言写出大体经过,为学生后面的习作练习做好铺垫。其次,新闻报道的“题目”是画龙点睛之笔,先对例文上的标题进行品评,再在后面练说遇难时,运用“刘翔夺冠”的几个标题进行品读,发现其特点。这样以后,学生对于标题的拟定就找到了一块摘果子的跳板。

  3、取材生活,落实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这次习作正是遵循了这一理念,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周围的生活。由准备时的看新闻,到上课伊始的说新闻到品析标题,再到最后写新闻,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的习作学生不会为“无米之炊”而愁煞。

  4、作文讲评,放扶有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修改习惯和修改能力,因此,对习作的修改,老师只是提出提示性的修改建议,具体的修改过程,交由学生自主思考、操作,并提供生生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学会修改。

习作1 教学反思11

  描绘秋天的美景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对自然景物进行描写,传达给读者,必须能够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这样的描写才是成功的。要想生动形象地把所描写的对象勾勒出来,必须借助一定的修辞手段。

  三年级的孩子懂得如何欣赏句子。基于这一点在教学《五彩池》我就让孩子们好好的赏读文中优美的语句。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景物描写的对象如果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接着让学生观察秋天,让孩子真切的融入到大自然中。法国诗人阿拉贡诗云:“什么事物最妙?善良的人,睁大眼睛瞧。”就是告诉我们要细心观察,全面观察,留心各种景物。学生只有观察才能感悟。才能将具体的景物进行想象、融入自己的情感。才能真正体会到----秋天真美、我爱秋天!这种真实的情感。也才能将这种情感融入到自己的习作。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不会让人感到虚假做作、无病呻吟。学生正是在我的这种指导思想下,写出了一篇篇优美的习作。这次习作指导,孩子们的确写出了高水平的习作,对于刚起步的孩子来说,这是一次成功。

  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将秋天的景物按照我的指导从树林、果园、田野等方面写的有条理、对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方面居然还写出了一种意境。读学生的习作虽说没有厌倦之感。但是总觉得孩子的习作在描写上缺乏新异。虽说语句表述不一样,可是总是在你设计的框框内在填写。如何让孩子们在以后的写作中,能标新立异,写出自己独特体验,感悟的习作,我想这将是我在以后的习作指导中为之追求的目标。

习作1 教学反思12

  生活是习作源远流长的一汪水。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年级指出:“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所感的及时写下来。”创设情景,激发情感,引发学生写作冲动,表达真情实感。语文教师要是生活的有心人,才能引导学生要平时多一双慧眼,做生活的有心人。在这一阶段,应培养学生体验活动,才会让学生感到有材料可写,习作课也就不会再有那么多的枯燥与乏味,再加上激励性的语言和批语,帮助学生建立起写作的信心和勇气,拥有成功的体验,真正做到让快乐伴随学生的习作,激起学生习作的欲望,使习作成为学生记录心声的需要。因此,本课后,我做了如下反思:

  一、把写作和生活联系起来,写实实在在的事情,写最想表达的感受,讲真话,而这些,取决于学生作文素材的来源,学生的手中总是握有一支善于发现的笔,及时地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发现,不仅如此,还有那些好词佳句、精彩片段,都会想源源不断的泉水一样,涌进他们的小词库中,成为以后写作最有力的武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引起质的变化。我相信,如果学生能长此以往地坚持下去,久而久之,在他们记忆的小闸门里,会有取之不尽的创作题材,不仅是现在,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努力为学生创设生动而活泼的习作课堂,从课前导入,到作中指导,再到讲评,都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尤其是评价以鼓励为主,在评价中引导学生怎么样去观察场面,记录场面,丰富自己的习作内容。

  三、问题与不足。纵观自己的快乐习作教学,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尤其是落实到一个“改”字上,做得还很不够。在中高年级作文评改中,要多引导学生自我评改,相互赏评,提高习作批改的实效。但自我评改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鉴赏能力。给学生一些权利,让学生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片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习作1 教学反思13

  1、通过一个游戏“问答猜”导入课堂,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又能与本次习作的内容相契合,落实了行文中先问后答的设问表达形式,以及问题的分类意识和整合信息意识。

  2、联系了本学期“昆虫备忘录”与第一单元“我的植物朋友”习作中的“植物备忘录”两方面的知识,唤醒学生已有学习经验,为学习者构建知识块链提供帮助,既能温故,有益于知新。

  3、学生提问时就要有意识地强调、引导学生将问题进行分类,可以先提问再一起分类,也可以先一人提问,引导其他同类问题接着提问,进而总结问题类别。

  4、第二课时的学习活动逻辑线比较明确。围绕“把熊猫介绍书”写清楚讨论写作方法,学生先回顾单元文本《我们奇妙的世界》和《海底世界》的写作特点,得出秘诀一“确定写几个方面”,于是引导学生排列表格中的表栏目信息,简单交流分享,如先写外形,再写食物,最后写价值。进而结合两课再讨论秘诀二“围绕一句话写清楚一个方面”,先回顾课文,再借助园地中的例子练习,然后回归习作主题,简单说说你会如何设计中心句。

  5、给学生看范文,是为他稍后的习作提供借鉴。直接条条框框出示写作秘诀,学生的印象不深刻。我采用“这是张老师写的文章,大家读一读,夸夸我呗”,学生说“老师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张老师把中心句写在每一自然段的第一句,我们一读就知道这一段在写什么”“张老师用了许多积累的词语,非常新鲜”“老师为了把中心句中的慢吞吞写清楚,写了熊猫吃饭、行走、玩游戏三件事情,是有顺序的”,由此,强化了上一环节回顾教材梳理出的“文章结构”“围绕中心句”和“顺序”三个要点,同时又加入“运用积累的词句”这一先行要求。

习作1 教学反思14

  三年级的孩子对“作文”二字感到很陌生,一听说写"作文"好像觉得遥不可及,不是他们能够做得到的事似的.我告诉孩子们,作文不是今天才会写的,以前我们写的话都是作文,今后我们积累更多、经历更多、感受更多,我们的作文就会写得更好。学生兴趣高涨,都想伸手试一试。

  第一课时讲了作文宗旨:用自己的口说自己的事,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情。从三个方面入手,和学生讨论了三个问题,1作文材料从哪儿来?从每个人的生活中来,一花一木皆入文。2作文中好词句哪来的?无字词典与有字词典中的,就是积累。3作文中的感情哪来的?心中所感,抒发胸意.之后孩子们饶有兴致地交流了自己的课余生活,看来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很好,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很有意义.接着分析了例文《金色的草地》一文中,抓住了兄弟俩的神态、动作进行细致描写,把他俩在草地上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景写得有童趣。《槐乡的孩子》一文,抓住槐乡的孩子劳动的愉快场景,写出了孩子们劳动的快乐。《爬天都峰》一文中也体现了孩子们去野外登山,战胜困难后的那种快感。

  接下来的第二课时,我用来给学生小组交流学习,交流后要求孩子们也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出参加课余生活后的感受.并指导修改。宗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讲了托尔斯泰改小说的故事作为范例。修改入手的几个方面: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不会改,可以请教老师同学。2、添词句。方法:小组讨论,互提建议。修改效果自评办法:自己读读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互评办法:请小组其他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有进步就给打朵红花,看谁得的红花多。

  这算是开了个好头,有兴趣就要保护,今后如何保护这种兴趣,是我作文教学的关键。

习作1 教学反思15

  通过上这节写作课,我感到习作指导课要取得成功,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全面考虑到各种教学因素,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中我觉得有几点做的比较到位

  首先,在这节课,我通过让学生猜谜语,小鸭子图片,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发言。并教给学生写作方法,让学生有规律可循。

  其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了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动物,那就是从头写到脚,先写小动物的头、身子、四肢和尾。在指名让学生完整的说小鸭子的可爱样子时,学生领会的非常好,综合了前面几个同学的优点,一下子抓住了小兔子的特点,并概括出了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第三,生活习性方面的特点指导细致到位,,让学生知道从哪入手。教师出示下水文对学生是一种激励。

  第四,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修改有助于让孩子将作文写得更生动。让学生们拿出笔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学生基本能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的比较具体,能把小动物可爱的样子一一呈现出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本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在一些小的细节处理上不够合理,例如我问学生谁能完整的把小鸭子可爱的样子说说,我应该找几个好的孩子说一说,这样效果会更好。

  2.教师语言组织比较琐碎,不够精炼,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预设环节少,以至于有点前紧后松的感觉。

  3.本单元的习作应该对学生有更高的要求。

  4.给孩子留出一定的时间去写。

  5.教师多用一点心思,就能创造出不同的课堂.

  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改进自己的不足,不断地提高自己。

【习作1 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识字1》教学反思09-28

习作我的理想教学反思范文12-23

Culture1 Hobbies教学反思03-13

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1课时10-19

人教版初二英语下册Unit1教学反思03-01

《毕业赠言》习作教学设计01-24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1和许多》09-22

《七年级下册Unit 1 Reading》教学反思01-25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序数1-5》09-23

《太空“清洁工”》习作教学设计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