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21 08:03:3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意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1、体会面积的意义

  2、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拍手游戏

  (二)比一比手掌面

  二、初步感知,什么是面积

  (一)认识物体的表面的面积。

  1、找一找: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身边物体的面。你找到哪些物体的面?

  2、摸一摸: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物体的面,现在就来摸摸这些物体的面吧!

  3、比一比:同学们,摸了这些物体的面,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刚才同学们发现物体的面有的大,有的小,我们把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的面积。(课件出示: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4、说一说:谁来说说其他物体的面积?

  (二)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

  1、什么是封闭图形

  2、辨一辨:(课件出示五个图形)师:请大家判断一下。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封闭图形,哪些不是封闭图形?(把不封闭的图形隐藏)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的面积。(课件出示)

  (三)总结面积的意义。

  师:现在你们知道什么是面积了吗?(课件先出示: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再出示: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全班齐读两遍。

  (四)基本训练。(课件出示:课本41页练一练第1题。)

  三、合作交流、比较面积

  (一)(课件出示)探密游戏,激发比较的乐趣(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大小)

  (二)小组汇报。师: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来比较的呢?

  (三)师小结比较的方法,比一比哪种方法好

  四、巩固练习

  (一)小小设计师。(课本40页画一画)

  以比赛的形式进行

  1、明确比赛要求,创意要求:在方格中画3个不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7个方格那么大。比一比,谁画得准确而有创意。

  2、小组内交流作品,数数他的作品是不是占七格?然后欣赏他的作品!

  3、投影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4、活动思考:通过这次活动,你发现了什么?(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二)数一数;课本41页练一练第4题。(课件出示)

  五、课堂总结

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2

  一、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什么是面积》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起始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也认识了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了解了它们的特征,也学习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这一单元将让孩子们继续探究、了解什么是面积、面积单位、探究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以及面积单位的换算,到五年级时,他们还将学习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因此这节课至关重要。

  (二)、设计理念

  这节课的设计我紧紧围绕新的教学理念,本着“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最大限度的给孩子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孩子搭建锻炼、探究、展示的平台,除了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探索精神,体会方法的多样性,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验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创设有目的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

  理解建构面积的含义,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五)、教学难点

  理解面积含义,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袋(正方形与长方形每生各一个,剪刀、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小纸片、尺子)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认识什么是面积

  1、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

  (1)、出示人民币

  100元、10元、1元

  (2)、学生回答是什么?

  钱、人民币

  (3)、每张人民币都有几个面?两个面的大小怎样?(演示:摸人民币的表面)

  (4)、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闭眼猜钱”

  ①、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根据老师的描述,猜猜看这张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

  ②、从上摸到下、从左摸到右,面最小的是?面最大的是?不大也不小的是?

  (刚才通过闭眼猜钱的游戏我们了解了原来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表面大小不同。)

  其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面,比如说:书的封面等等,同学们仔细观察,找一找、摸一摸,说出更多的物体的面?

  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这些面有大有小。

  (板书:物体的表面的大小)

  2、感知封闭图形的大小

  (1)、课件展示(判断哪些图形是封闭图形打√)

  (2)、找学生回答,并说出理由

  (3)、师再次点拨:我们把首尾相连或起点和终点重合的图形叫做封闭图形。

  (4)、提问: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一样吗?(封闭图形也有大小)

  (5)、(板书:封闭图形就是它们的面积。)

  (6)、那么什么是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课题就是:什么是面积(板书:什么是面积)让学生齐读两遍课题。

  引导学生总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师生游戏:“物体面积大压小”(老师先说一个面积,如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学生说出一个面积,要大于老师说的面积)

  (二)、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1、刚才游戏时我们通过观察判断物体面积的大小,这种方法叫观察法。(板书:观察法)

  2、出示例题:那个图形的面积大?

  ①、这是什么图形?谁的面积大呢?

  ②、到底谁的面积大呢?我们要用事实说话。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拿出学具,寻找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4、各组汇报比较方法

  (板书:剪拼法、摆方块、画格子)

  5、课件展示比较方法,

  强调规格一致

  说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和理由,提炼出最优化的方法。

  (三)按要求在方格纸中画图形

  1、明确题目要求(在方格纸中画图形,使它的.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面积。

  2、拿出课前下发的方格纸,开始画。

  3、展示学生画的图形,进行点评。

  (四)、巩固练习

  1、说一说那个图形的面积最大,那个图形的面积最小(P50练一练第1题)。

  2、如图,用方砖铺满空地,那块空地用的方砖最少?(P50练一练第3题)

  3、说一说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等于几个方格那么大。(P50练一练第4题)

  引申:第1、2组图形形状相同,面积相等;第3组图形形状不同、面积相等。

  4、数一数下面的图案分别等于多少个方格的面积?(P50练一练第5题)。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拓展延伸,引出新的课题

  1、课件展示两个学校的操场图,

  2、思考:比较两个学校操场面积的大小该用什么方法呢?(观察法、剪拼法、摆方块、画格子行吗?)该怎么办呢?下节课我们接着探究。

  最后老师送大家几句勉励的话语:学海无涯乐作舟,祝大家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七)、板书设计

  什么是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观察法

  剪拼法

  摆方块

  画格子

  四、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校际之间的展示课,课堂上有很多闪光点,但也不乏有不足之处,现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

  1、用的是外校的学生,因此课前我和孩子们进行了课前交流,为我本节课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2、用人民币导课,让学生闭眼猜钱、一下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课很成功。

  3、设计的找一找、说一说、游戏物体面积大压小、小组讨论、探究比较方法、画图形、谈课堂的收获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思考总结的机会,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4、练习题的设计有层次、有梯度,引导到位,有侧重。

  5、最后的拓展延伸拉近了两校之间的练习,巧妙的引出了新的探究课题。

  不足:

  1、准备的方格纸有些小,展示时后面的部分学生看的不是很清楚。

  2、小组合作学习时极个别学生没有积极的参与进去,个别组推选的组长有些紧张,汇报时不能流利、准确的表述本组的方法,老师及时给予引导。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大胆的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要怕乱,让小组学习秩序化、高效化。

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9页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素材,通过找面、摸面、说面、比面等实践活动,认识面积含义。

  2.经历比较图形大小的过程,探索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积累比较图形面积的直接经验。

  3.在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勇于探索,乐于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实物、学具袋(剪刀、方格纸、小方块)

  【教学流程】

  一、充分感知,揭示概念(认识面积)

  1.复习旧知,直观感知

  (1)复习旧知。

  师:说一说,哪只铅笔长?哪只短?要知道哪只长,需要请出什么工具?(尺子)

  师:这是数学书的封面和新华字典的封面,我们能不能描一描它们的边线?请你伸出手来跟着描。边线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我们把边线拉直,发现了什么?(数学书封面的周长长)

  师:周长有长有短,还有什么不一样呢?(数学书比较大,字典比较小。)

  评价:你观察得真仔细。

  (2)摸数学书的封面,说说面在哪里。

  师:请你拿出数学书,摸摸数学书的封面,像老师这样,把每个角落都要摸到。边摸边说这就是数学书的封面。

  (3)引导学生通过“找——摸——说”感知比数学书封面大(或小)的物体的面。

  师:有比数学书封面大点的面吗?(2个)

  师:那能不能找到比数学书封面小点的面?

  (4)举例说明生活中物体的表面,进而揭示物体表面面积的含义。

  小结:看来面有可能是凹凸不平的。我们刚才找了那么多物体的面,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我们说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实践、探索、思考与交流中逐步建立面积概念。并借助丰富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在找面——摸面——说面的系列活动中理解“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这一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盒子有6个面、苹果、球类表面是曲面的认识拓宽物体表面的概念内涵,使知识的积累更全面。】

  2.追根溯源,深化概念

  (1)从立体图形中请出面,感知面在体上。

  师:这是一个正方体,它有几个面?(6个)嗯,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我们把其中的一个面请出来,接着从长方体中请出长方形,圆柱中请出圆形。(课件演示)

  (2)观察平面图形,区分封闭图形与不封闭图形,进一步完善面积的含义。

  师:我们把这几个图形的边线描出来。像这样首尾来接的图形叫做封闭图形。正方形的面在哪里?(学生指)想象我们的手掌是把有颜色的刷子,“唰”,要把每个角落都刷到。刷长方形、圆形的面。封闭图形也有大有小,我们把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师:判断一下,这几个图形能确定它的面积吗?(能的就刷出它的面)引发讨论:第6个图形能确定他的面积吗?

  生1:行。

  师:请你上来摸一摸。(学生可能摸到边线或者摸一部分)

  生2:不行。

  师:为什么呢?

  生:首尾不想连。没有连起来。

  师:像这样首尾不相连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不封闭图形。我们能把它每个角落都刷到吗?(师用手示范,可以刷一点点,也可以刷很大。如果一直延伸下去,这个面有多大,能确定吗?(没办法)

  小结:所以不封闭图形没办法确定它的面积。封闭图形能确定它的面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什么是面积(板书)现在你能说说什么是面积吗?

  【设计意图: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辅助,从动感的演示中,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面,从实物抽象出面,直观感知面在体上,在点动成面的演绎过程中,拓宽知识内部体系,使学生对面的形成过程有更深入地认识。】

  二、动手操作,积累经验(比较面积)

  1.通过直接观察,比较出情景图中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利用重叠法比较哪个圆形的面积大?

  师:现在对面积是不是有点感觉了?现在你能判断出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吗?(三角形)

  师:你是怎么一下子判断出来的呢?

  生:看出来的。

  师:也就是直接观察就能比较出来了是吧?我们把它叫做观察法。(板书)

  师:接着能判断哪个圆形的面积大吗?

  (学生可能有不同想法)

  ①师:(如果说不出重叠法)现在没办法观察比较出来,其实老师有个好办法,把这两个圆形重叠起来,瞧,它们的面积是?(一样的)

  ②师:(如果说出将它们重叠在一起)你的想法真独到。也就是说将这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来比一比,是这样的吗?

  师:我们可以把这样的方法称为(重叠法)(板书)

  2.通过合作学习,在操作中探索比较面积相近的两个图形大小的方法。

  师:猜一猜长方形与正方形哪个面积比较大呢?(有意在图中标出它们的长、宽、边长)

  生1:长方形面积比较大。

  生2:正方形面积比较大。

  生3:一样大。(可能有学生觉得周长相等,面积就相等)

  师:数学不能只停留在猜想上,需要进行科学的验证。出示活动要求:议一议:怎么比较?用哪些工具?做一做:选择工具和比较的方法,比一比。说一说:你的比较方法。可以选择的工具有剪刀、方格纸、和小方块。请拿出信封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小组四人动手操作。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将学生代表请到讲台上。

  3.各小组代表分享比较方法,在交流中感受比较方法的多样性。

  师:(整理课堂)亮闪闪的眼睛看过来,分享是件快乐的事。我们来认真听听这几组同学的想法。在听的过程中,如果你有什么想法或疑问可以举手提问。

  生1:将长方形和正方形放在一起,多的部分剪下来,再比一比。得出正方形的面积比较大。

  师:这组同学用到的工具是?(剪刀)这两个图形的形状变了吗?他是将两个图形重叠起来将多余的部分剪下来进行比较。我们把这样的方法叫做剪拼法。我们通过剪、拼改变图形的形状,这是种好办法,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还会经常用到。掌声送给这组同学。

  (有的学生可能剪完后再摆方块)

  生2:我们是在长方形上摆方块,然后数一数有15个方格,同样地,正方形有16个方格。

  师:我们也把掌声送给这一组,他们也提供了一种好办法,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摆方块。(板书)通过摆方块我们知道长方形有几个小方块大呢?(15个)正方形呢?(16个)

  师:原来面积还可以度量出来啊!

  (可能有学生只摆一行有几个,有几行,再用计算的方法)

  生3:我们直接在方格纸上数一数。……

  师:掌声也送给这一组。这种方法也很巧妙,我们把它叫做数方格。

  三、体会周长相等,面积可能不同;面积相同,形状可能不同。(深化理解)

  1.师:同学们方法真是多种多样!可是笑笑和淘气是这样做的:

  笑笑的做法:正方形有4个方格,长方形有15个方格。

  师:所以长方形面积比较大,你同意吗?

  生:我不同意。它们用的方格不一样大。

  师:也就是说用方格比较大小时,单位要统一啊!

  淘气的做法: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加起来就能比较了。

  长方形:(6+10)×2=32cm正方形:8×4=32cm它们的面积一样大。

  师:怎么淘气和我们得出的结论不一样呢?

  生:他比的是周长,不是面积。

  师:是啊,周长是边线一周的长度,而面积是面的大小,周长相等,不一定面积一样呢!

  演示用一条同样长的绳子,围成大小不一样的图形,让学生直观感受,周长相等,面积不一定相等。

  2.体会面积相同,形状可能不同。

  师:这节课老师发现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你们玩过这个游戏吗?(俄罗斯方块)这里面也藏着数学知识呢,请你认真观察这些落下来的方块。

  师:比一比,谁的面积大?

  生:一样大。

  师:都有几个方格的面积呢?

  生:4个。

  师:对此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面积都一样。

  生:形状不一样。

  师:是的,我们又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秘密:面积相等,形状可能不同。

  3.完成书本49页画面积为7个方格的图形。

  师:翻开书本49页,请在方格纸上画出3个不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7个方格的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地合作、大胆地思考积累比较图形面积的直接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比较的过程中,有意设计错例,引导学生体会用方格比较图形大小时要用统一的度量单位,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埋下伏笔。】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是的,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面积,比如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你能不能也像这样说一说,什么面的大小就是它的大小?

  最后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点到线,研究的是长度;线到面,研究的是面积;那么面到体,会研究什么呢?

【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什么是面积的教学设计07-04

《什么是面积》的教学设计范文07-04

《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范文06-29

《圆的面积》数学教学设计08-15

《什么是面积》小学数学教学反思06-20

小学数学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11-25

小学数学《面积的变化》教学设计02-04

小学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05-18

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