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家长发言稿

时间:2024-06-26 22:40:14 美云 家长发言稿 我要投稿

幼小衔接家长发言稿(通用11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使用上发言稿的情况与日俱增,发言稿以发表意见,表达观点为主,是为演讲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大家知道发言稿怎么写才正确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小衔接家长发言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小衔接家长发言稿(通用11篇)

  幼小衔接家长发言稿 1

尊敬的老师、家长们:

  大家早上好!

  很高兴大家为孩子准备上小学这一共同的话题让我们坐到一起。再过几个月,我们的孩子将迈出人生中重要的一步,由幼儿园往小学过渡,在短短的时间里,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有着重大的转变,小学与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是两个不同的天地。也许有不少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因此,今天我们有这样的机会来一起谈谈孩子的成长。我相信在学校与家庭的共同配合下,孩子会走好这一步,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喜欢小学生活。 下面是我以自己的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怎样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幼小衔接与过渡,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及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一、做好心理过渡准备:

  家长帮助教育孩子做好幼小衔接过渡工作,关注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给他讲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多交流。尽量做正面的引导,使孩子喜欢上学。要让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大胆锻炼自己,树立自信,特别是上课大胆发言、平时大胆与人交流。这样孩子就能慢慢进入正常的轨道。

  二、学习用品的准备:

  学习用品是用来学习的,过于贵重复杂,不仅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养成做小动作,不专心听讲的坏习惯,还会助长孩子形成奢华攀比的不良思想。在准备学习用品时,要挑选价廉物美、简单实用的,尤其是不能带有玩具性质的。要培养孩子珍惜学习用品,培养艰苦朴素的意识。这都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三、安全教育准备:

  安全是孩子上学最须注意的事项,近年来校园事故的频繁发生。要及早对孩子进行学校安全教育是入学前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

  游戏安全。小学活动器械高而大,场地硬、学生多,所以一定要及早吩咐孩子课间活动时守秩序,不推挤,不疯跑。

  接送安全。一般小学都规定家长在校门口接送孩子,所以家长要事先同孩子约好接送地点,嘱咐孩子家长没来时原地等待,不乱跑,不跟别人走。

  生活习惯。开学前,暑假可以带孩子尽情地游玩,增长见识。但至少开学前一周要恢复正常规律的生活,早睡早起;遵守作息常规;确保健康的身体、饱满的精神迎接开学。

  学习习惯

  (1)培养孩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为了帮助孩子提高独立性,父母首先要信任孩子,家长不要什么事情都帮他们完要相信他(她)你自己的动手能力,每天要让孩子清理书桌子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这样避免了孩子分散注意力。开始写作业了,让孩子列出一共有多少作业要做,按序完成。这样就避免了孩子不知先做哪一项而浪费时间。作业要求内容正确,书写工整,按时完成。作业要求少擦多练,甚至不擦。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家长不要打扰孩子学习,只作陪伴和适当的提醒便可。写完后学会自己认真检查,不要使孩子产生家长替他检查的思想,产生依赖性,这样他就不会自己检查作业了,久而久之产生依赖心理。家长只看是否写得整洁端正,从而评判孩子的学习态度。要养成复习和预习的好习惯。最后是整理好书包,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具,家长只作提醒让孩子自己完成。

  (2)每天都坚持朗读、背诵。小学生记忆力好,有些东西会背了,可以终生不忘。每天写完作业后,可以引导孩子尽量地多背记一些词汇、古诗、儿歌和课文。家长可能辛苦一点在家里多辅导就是很棒。不能全指望老师,不然会因此拖住大多数的同学。作为老师,不能停下来等少数慢的孩子。我相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成绩(尤其是低年级)和家长的付出成正比。如果你的孩子成绩落后,作为家长要及时与老师及那些成绩好的同学的家长沟通,汲取他人的教育经验。家长更要注意培养孩子看课外书的习惯。这既能培养他们静心,也能增大他们的'识字量。从长远看,提高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书看多了,识字机会就多,对字的理解更全面,更正确,为运用也打好了基础。

  (3)注意孩子的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执笔正确与否,不但直接影响到运笔的灵活、书写的速度,书写的效果,也会形成近视,极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几点建议

  1.向孩子的班主任介绍孩子的基本情况。不要隐瞒孩子的缺点,向老师说清楚了,才能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孩子成长得更好。

  2.多花时间陪陪孩子。孩子是我们每个家庭的全部希望,我们辛辛苦苦地工作、劳动,大部分都是为了孩子,有的家长可能会在孩子身上花钱,给他们优越的物质享受,却很少与孩子交流,这样怎能了解孩子的思想、学习情况呢?

  3.父母的教育方法要一致。家长都有深切的体会,当孩子不听话时,如果父母的意见一致,那孩子唯一的做法就是听大人的话,但如果一个说,一个护,那孩子可就不听话了。如果两位家长在教育方法上有不同意见,两人可以私下商量,达成共识教育好孩子。

  4.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建立在一定的学习氛围和基础之上。家长在工作之余要积极建立家庭学习氛围。引导孩子有主动学习的习惯。不要在孩子做作业时大声讲、大声笑、以及看电视剧。应该看些有用的书或培孩子作业。古人有说“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氛淘”。

  5.要培养孩子有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要每天孩子放学回家就问今天在学校学到什么。这时候要讲够方法,在低年级时让他(她)来当小老师向你提出问题,此时你要回答不会做,那么孩子就会去归纳总结回答问题。此时家长应从孩子回答问题中寻找不足,提出问题与孩子共同讨论学习。此时孩子就会主动在课本上寻找更多的问题去问家长。家长要注意学校的教学进度以便更好辅导孩子。

  6.训练必须持之以恒。毕竟孩子年龄小,自制力不强,比如说要培养孩子仔细认真写作业的习惯就要天天检查,直至养成习惯后再放手。要知道习惯教育是个长期工程,养成一个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需要长期抓。

  7.要及时与老师加强联系。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对任课的老师们品头论足。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孩子只有信任了老师,才能听从老师的教导。当然,这并不是说老师是批评不得的,如果对老师的工作方法等有意见,可以用合适的方法提出来。

  总之,家长要及早为孩子的过渡做充分准备,使孩子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休息、学会书写、学会守纪、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在此我代表大二班的家长们、孩子们衰心感谢从化区第三幼儿园全体老师及工作人员。祝各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幼小衔接家长发言稿 2

尊敬的领导,幼儿园园长,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和大家一起聊聊幼小衔接这个话题。人的一生有许多次衔接,而幼小衔接是最难的一步,孩子从幼儿园跨入小学,这一步跨的好,将为孩子未来的学习生涯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我也是一位家长,所以我特别能体会大家此刻的心情,有幸福,有期待,还有一些担心,担心孩子不适应小学生活,担心交不到朋友,担心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关心不够,担心成绩不好等等。不了解就会担心,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小学生活,看看小学和幼儿园存在哪些方面的不同。

  教室环境的不同。幼儿园比较小,吃饭、睡觉、上厕所都在教室里,小学空间比较大,不同的活动有不同的.场所,甚至上课也会有不同的教室,平时语数英就在自己的教室,美术,音乐,信息又有专门的教室,体育课还要去操场,孩子刚去会不适应。(例子:记得有一年,已经打上课铃了,一个小男孩还在走廊里转悠,我就过去问他,已经上课了,你怎么还在外面,他可怜巴巴地告诉我说找不到自己的教室了,原来他去上厕所,出来后方向走反了。)

  作息时间的不同。幼儿园一般8点半左右才进园,中午孩子能睡到2个半小时,时间上比较宽裕,也比较随意,晚一点也没关系。而在小学,有严格的时间规定,一般是8点到校,有的学校会更早一点,上午4节课,下午2节课,时间上非常紧凑,而且不能迟到。

  课程设置的不同。幼儿园以活动、游戏、手工为主,娱乐性比较强,在小学开始学习知识,有语数英、体音美、信息、书法等等,在这里想提醒一下各位家长,语数英重要,其他科目对孩子的成长同样重要,要同等对待,而且上小学后每天还有作业需要完成,期末还会有考试。

  老师的关注点不同。在幼儿园老师关注的更多是生活细节,有没有喝水,有没有出汗,有没有上厕所等等,20多个孩子一般配有3、4个老师,可以关注到每个人。在小学,老师会更多关注孩子的文明礼貌、日常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在一节课的时间里40多个孩子只有一个老师,老师不可能照顾到孩子的方方面面,更不可能只关注一个孩子。

  上面我们所说的每一个不同对孩子来说都是需要克服的困难,我们家长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做些准备,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度过。

  幼小衔接家长发言稿 3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上午好!

  时光飞逝,我们的孩子即将走出幼儿园,走进小学校园,开始新的成长历程,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家长对辛勤工作的大一班三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孩子的点滴进步都汇聚着老师们的努力与智慧。今天,作为孩子的家长,也作为一名教学教育工作者,今天,我想从每位家长该树立的育儿观念和该做的心理准备来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我的交流开始之前,我想和各位家长分享于丹老师的一段话:

  这个世界上多数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我认为中国的家长是世界是所有家长中最勤快的,列举一些我所司空见惯的情景,你或许就会认同我的观点。上学路上,学生的家长背着书包、拿着水壶进行护送,孩子已经进入校园了,家长还是不肯离去,原因是怕孩子忘带了东西;每年九月份的放学时间,学校门口一定是最混乱、最忙碌的,因为总有一年级的孩子没有跟自己的家长接上头,于是,急哭了孩子,吓坏了家长,忙坏了老师;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有限,家长每天进教室帮其记作业,更有甚者,因为怕孩子受到老师的批评,就主动替孩子写作业;轮到自己孩子值日,嫌孩子动作慢,又扫不干净,于是自告奋勇,主动承担起清扫教室的工作;孩子在学校和同学闹了矛盾,家长请假来到学校,批评加恐吓,为自己孩子撑腰;回到家中,变着花样,绞尽脑汁给孩子准备饭菜,辛苦老半天,才发现孩子没吃两口,于是威逼加利诱地让孩子多吃饭;开始写作业了,全程陪护,一会儿纠正孩子的坐姿,一会儿指出孩子的错误,没完没了的唠叨,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给孩子洗漱完毕,孩子安然入睡,才开始清洗一家人换下的衣服……

  然而,家长的辛勤付出是否都换来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呢?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孩子刚准备进入小学的校园,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不想重蹈曾学梅的覆辙,那么,就让我们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为了我们的孩子能够像于丹老师说的那样”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做个”会勤会懒“的家长吧。

  针对我们孩子的年龄特点,我给出如下建议:

  1、懒于比较让孩子在轻松的心理氛围中成长

  在中国,有一句话极大影响了许多家长的行为,那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很多家长特别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然而,我们在坐的不少家长在今年的九月份就要面临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由于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有的上了学前班,有的没有,所以,在短时间内,孩子的表现是会有差异的,有些家长当意识到这种差异后,会表现出一定的焦虑,有时会把这种焦虑转为对孩子的指责,总喜欢拿自家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严重者还直接影响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孰不知,自家孩子与别人家孩子原本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又有什么可比性呢?刚入学这个阶段,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什么都重要,这将决定孩子的求学之路能走多远、能走多长。我想告诉各位家长的是,孩子的起点并不能决定最后的成功与否,家长不能只关注眼前,不着眼于未来。我想起我女儿上大班后学习跳绳的情景,该开始的时候,我女儿一点儿也不会跳,手和脚根本不懂配合,特别是看到班上许多孩子已经会跳,心理挺着急的,但我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回家后不断给孩子示范,教其要领,只要有时间就让孩子跳一会儿,并不断鼓励她,她要累了,就不让她跳了。一学期快结束时,孩子终于会跳了,我内心特别激动。我想说的是,这一件事再次提醒我,每个孩子的优势不同,有时我们要给孩子成长的时间。总是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往往适得其反。如果真想要比,可以拿自己孩子的今天和昨天比,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让她对自己的自我认同不断加强,从而对自己的明天充满信心。

  2、懒于陪读让孩子自己完成功课

  一上学,我们家长还要面对孩子有作业的现实,虽然现在国家自上而下已经明确要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没有书面作业,但我们有时要面临孩子在学校的作业没有完成,需要回家补好,或者孩子有一些口头作业需要完成的'情况。于是,很多家长都会选择陪读、陪写。我的建议是:与其我们陪孩子写作业,不如让其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功课。我们应根据孩子的作业量来给孩子规定完成作业的时间。包括检查作业的事,也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做。虽然,我们一开始的时候会面临孩子作业书写不认真,作业有错题的现象,但与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目标相比这都算不了什么。为了更快、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采用”由陪到放“的方式,逐步过渡,找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让孩子感觉并不是妈妈不想陪你写作业,而是妈妈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孩子都喜欢被夸奖,”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会支持妈妈的,对吗?”“妈妈手头的这个工作如果今晚不做好,明天就会受到领导的批评,你愿意妈妈受批评吗?“这样的话一出口,孩子定会不忍拒绝。总把自己置于很忙的状态,是我培养孩子自立能力的法宝。如果遇到需要孩子查阅资料的作业,我们可以交给孩子查找资料的方法,而不要取而代之。在写作业方面,有一种做法要不得,那就是给予孩子物质奖励。写完今天的作业,妈妈给你买根雪糕,请你去吃肯德基。我们要明确,写作业只是孩子分内的事,是为了巩固今天的所学,不要让孩子误以为写作业是为了换取物质奖励。这会让学习变了味道。

  3、懒于动手让孩子有双巧巧手

  我们许多家长喜欢对孩子的事情包办,认为这是自己爱孩子的表现。而我们忽视了一点,我们的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不能用不变的教养方式来教养已经变化了的孩子。我的观点是: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我们都不帮忙。就拿孩子刚上学就要面对要包书皮这样的事,我们可以选择先给孩子包一个,让孩子在旁边看着,然后,让孩子和自己一起包,最后让孩子自己练习包,每学期都坚持这样做,我们的孩子一定能胜任这项工作。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让孩子自己给自己洗袜子,收拾书包,准备出游的物品等等。不要小看这些事情,这些小技能很可能在未来帮其赢得同龄人的认同。要知道,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认同,不论年纪的大小。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还可以让孩子帮助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扫地、擦桌子、洗碗、收拾房间等等,让孩子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懂得自己是这个家的一份子,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对家庭有所付出。正所谓:权利与义务应当对等。

  4、懒于干预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

  我们学校的校长这两年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她在与我的交流中,指出了现如今孩子的最突出的问题,那就是交往问题。由于许多孩子是独生子女,父母就成了孩子最固定的朋友,而时间一长,许多家长跟孩子也玩不到一块儿,于是,一系列电子产品变成了孩子最固定的玩伴,殊不知电子产品对孩子的交往能力的形成造成极大的障碍。到了学校后,孩子会遇到很多的同龄人,他会很激动,但交往过程中,也会问题百出。有些孩子总也融不到同学当中,有些孩子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总是会伤害到其他孩子,导致其他孩子都对其避而远之,有些孩子就喜欢一个人玩。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更喜欢上学。比较可取的做法是:鼓励孩子与家庭周边的孩子不接触,大的小的均可,但年龄差距不宜过大,跟大孩子玩,她可以知道许多她不知道的东西,学会许多丰富的词汇,跟小的玩,她会努力做一个大哥哥、大姐姐,懂得关心照顾弟弟妹妹。另外,鼓励孩子结识新朋友,每天晚上可以问孩子是否认识了新朋友,欢迎小朋友来自己家来做客,当孩子与朋友发生矛盾时,特别是孩子受到轻微伤害时,不要替孩子出头,要教给孩子自我保护和化解与小朋友矛盾的方法,这样,孩子才会拥有越来越多的朋友,期待与好朋友见面也会成为孩子想要上学的重要原因。我们学校有些班的家委会成员,就定期组织本班孩子开展外出活动,增进了孩子的友谊和家长们之间的沟通了解。作为家长,要尽可能多的创设孩子与孩子交往的机会,让她在交往中学会交往。

  5、懒于唠叨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

  我在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家长,送孩子上学的路上,还不忘对孩子的教育:上课要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不要上课看课外书。回到家中,这样的唠叨还在继续: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不要边写作业边吃东西,这回考试又粗心了吧,爸爸妈妈这么辛苦地工作就是为了你,你怎么就不懂事呢?等等等等。孰不知,家长的苦口婆心能获得多大的效果,孩子又能否真正把这些话放在心上呢?到头来,效果没起到,还让孩子厌烦自己,这么做,又是何苦呢?中国有句老话:话说三遍淡如水。我们要努力思考的是,如何让自己的话更有分量,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让孩子不老犯同样的错误。让孩子知道:犯错并不可怕,谁的童年不犯错?又有谁一辈子不犯错?孩子很多时候需要的是理解与帮助,而不是不厌其烦又毫无效果的唠叨。

  6、懒于动脑让孩子的小脑筋转起来

  孩子在上小学后是他的语言和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要想让其获得理想的发展,恐怕还要求我们的家长在孩子面前示弱,装懒。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许多家长往往会很认真、很耐心地给孩子讲解,久而久之,孩子把自己当成了字典和万事通。问家长就能知道答案,又有谁会自己寻找答案呢?就像我们自己,每天有人给自己变着花样做饭吃,谁还会自己做饭呢?而真正高明的教育者应当”授人以渔“.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让孩子体会自己寻找答案的过程乐趣,让她的脑子越用越活。以后,孩子再问你生活中的问题,你就对他说,”妈妈也不知道,咱们查查百科全书吧。妈妈老不写字,忘了怎么写了,咱们查查字典吧。“当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越来越多时就不会总麻烦你了。

  我刚才讲了那么多,是不是说一味的”懒“就能教育好孩子,当然不是,我是想让各位家长知道,我们过去的很多做法耗费了我们许多时间,却并没有取得我们想要的效果,属于”乱勤快、乱使劲“,结果是孩子没有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自己也变得很疲惫。事实上,我们在教育孩子上,仍需要”勤“,但”勤“的着力点要有所改变。

  1.勤于观察孩子的身体、心情我知晓

  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定期给孩子体检,注重孩子的饮食卫生,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身体变化,孩子身体不舒服要早发现早治疗。从观察孩子的表情体察孩子的心情,由于孩子的年龄比较小,她的心情往往都会写到自己的脸上,帮助孩子化解消极情绪。

  2.勤于倾听孩子的喜悦、烦恼我了解

  很多时候,代沟的产生是因为我们并不真正懂自己的孩子,工作的疲惫,家务的繁重常常使我们一回到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只想休息。而如果此时,孩子正有一些他认为极其重要的事想对你说,你却选择了不屑一顾。要知道,孩子有时只是需要一个忠实的听众,他或许并不需要你的意见,当他把想要说的话都说出来,你会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你会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得稳定许多。所以,我建议家长努力做孩子忠实的听众。

  3.勤于沟通做孩子的贴心人

  孩子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问题,家长要尽可能站在孩子角度考虑问题,理解孩子的感受,教给孩子处理问题的方法,不让负面情绪成为学生身体内的”毒素“,让孩子能够正确面对挫折、烦恼、变化,积极乐观地迎接生活的每一天。

  4.勤于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人们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老师。作为老师,我们常说,”谁家孩子像谁家的家长。孩子身上总有家长的影子。“作为家长,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好的师范,这样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5.勤于阅读家长爱阅读,孩子才会爱阅读

  犹太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他们的阅读量在全世界遥遥领先。犹太人有一种传统,让孩子从小甜食书上的蜂蜜,让孩子感觉书是甜的。著名教育家朱永新也曾经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其精神成长史。“而我们的许多家长并非不知道阅读的重要,他们也给孩子买了许多书,但发现,孩子就是不喜欢阅读,书成了家长的摆设。而我们必须把自己变成读书人,才能要求孩子成为读书人。每天,家中应有自己固定的读书时间,家长要阅读不同类型的书,和家人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让全家在交流中思想得到碰撞,精神得到成长。有时间还可以多带孩子到图书馆去,感受浓厚的读书氛围。在孩子在书香的沐浴下享受成长。

  6.勤于整理记录孩子的点滴成长

  现在,我看着自己的女儿,都无法想象她是如何从刚出生时的52厘米、8斤3两,长到现在的120厘米,48斤的,倍感孩子的成长之快。她学说话、学走路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一转眼却已成为昨天。而我们该如何留住那一个个美妙的瞬间,如何记录孩子的点滴成长呢?有些家长选择拍照片、拍视频,也有些家长喜欢给孩子及成长日记、做成长记录袋,我觉得都很好。但最重要的是坚持。我敢说,这才是我们送给孩子最好的成年礼物。毕竟,孩子跟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是有限的,孩子在我们身边的日子应该是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做这件事即为孩子,也为自己。

  最后,送大家我喜欢的一段话作为我今天发言的结束语吧。”父母可以把孩子作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过独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围绕孩子转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这样的父母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成长。有时候,并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智慧的父母。

  谢谢大家!

  幼小衔接家长发言稿 4

各位亲爱的老师、小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

  背上小书包,迈入小学的大门,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无疑是走进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境地。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所以说,这既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是孩子走向成功的起始阶段。那么,作为家长,如何让孩子在这个起点上走得更好呢?

  一、认识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

  小学的学习环境和活动条件与幼儿园有许多不同,因此,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也要经历一系列重大变化,其中最本质的变化是:幼儿园的孩子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处于受成人保护的情况下,他们对社会还不负有任何责任。而小学则以学习为主要活动,学习成为儿童对社会承担的义务。新的教育条件和生活条件对孩子们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对新入学的儿童是有一定难度的。家长必须了解这种变化,及早伸出温暖有力的手,扶助孩子度过这个转折期。

  1、学习时间不一

  很显然,上小学后“时间”这个概念会更多地出现在孩子身旁周边。较之幼儿园的相对松散的作息时间,小学的作息时间更为紧密和严格。从早上起床时间到路上交通时间,再到上课时间、活动时间、作业时间、休息时间、上床睡觉时间等等都环环相扣。从作息时间的变化看,幼儿园的入园时间并不十分严格,早来一点,晚来一点都可以,但是学校要以时间来保证各个环节的严格执行,所以很显然孩子要比上幼儿园时要起得更早了。幼儿园每天上午有1小时左右的集体教学时间,其它全是游戏、劳动、生活时间,小学每天有3-4小时的集体教学时间,较幼儿园多出3倍。一年级学生除每周上20多节课以外,还有较多的集体活动,如晨会午会、班队活动、早读、早操、眼保健操和课外活动等等。从休息时间上看,幼儿园集体活动与自由活动交替进行,而小学课间只有10分钟休息,儿童自由活动量明显减少。入学后,睡眠时间也受到压缩,小学生中午不再有午睡的时间。这些“时间差”的突然出现,自然使年幼的儿童在生理上、心理上都难以承受。小学的生活节奏明显快于幼儿园。这些都要求儿童具备承受重任务和快节奏的良好的身心素质。

  2、学习制度不一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在做做、玩玩中积累经验,所学的只是周围生活中浅显的知识和技能,而小学有严格的大纲,教师要按教育教学计划严格实施,教学方法虽然也力求直观性、趣味性,但较少采用游戏等形式,而以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等为主。在游戏中,心理活动的无意性和具体形象占较大比重;而进入小学的学习对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抽象概括性要求较高。

  3、人际关系不一

  幼儿园一个班教师是二教一保配备,每时每刻都有一位教师、一位保育员伴随左右,随时解决孩子的困难。而小学是一个班至少5、6位课任教师,一节课一轮换,孩子遇到一些困难需要自己解决,所以家长们常常担忧一些以前不必担忧的小事,如孩子要上厕所怎么办?口渴了怎么办?遇到困难如何向老师同学寻求帮助?等等

  4、要求不一

  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只要孩子白白胖胖、快快乐乐就满足了。到了小学,父母常会提出,作业要写好,考试要100分等要求,孩子就会觉得爸爸妈妈以前很关心我,现在这样要求,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因此,情绪受到影响。另外,小学生每天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得拖延,孩子也会不适应。此外,小学学习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作业量,且要有一定的质量,这样的硬性规定与幼儿园的学习要求是明显存在着不同的。

  面对这些,我们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

  一、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

  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

  此时,作为家长应该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和孩子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比如,夫妇俩一起故意用羡慕的口吻对孩子说:“康康长大了,真了不起,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

  再如,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孩子到校园转一转,熟悉熟悉环境,乘机诱导孩子:“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

  再如,当孩子拿着书,缠着你讲故事时,你乘机告诉他:“等你上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到那时,你就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千万不能用学校和老师来吓唬自己顽皮的.孩子。比如说:“等你上学了,看老师怎么管你”。还有家长片面强化学业的沉重和艰辛。比如说:“玩不了几天了你,上学了你就没时间玩了”。学龄初期的儿童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这些话会引发孩子的恐慌和厌恶心理,恐惧老师、恐惧学习。有些孩子甚至还会引发生理上的不适症状:比如发烧、失眠等,这样会更加影响孩子的学业,形成恶性循环,家长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避免这样的不当言行。

  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九十年代初,中国和日本曾共同举办了一次中日学生夏令营活动,活动中,中国儿童暴露出的最大弱点是生活能力差。一时间,日本新闻媒体便大肆鼓吹日本学生在二十一世纪将战胜中国学生,贬低中国学生的能力和德行。姑且不管日本人贬低中国学生的动机是什么,但这一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家长和老师的深思。

  自我管理能力。一位家长说:“我一年差不多要给他买100块橡皮,买了就丢!”还有的家长说孩子的书包像“废纸篓”;乱得要命。小学生这种毛病形成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学前期家长包办—切,未能培养起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大班家长要注意让孩子自己整理图书、玩具,收拾小书包和生活用品等,以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小学的生活模式,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了。如课间10分钟,需要孩子自己安排活动,包括喝水、上厕所、解决简单的问题等。孩子到小学后,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如身体不舒服了,或不会与新同学相处了等等。要使他们适应那里的新生活,首先要加强孩子独立生活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过了关键期,儿童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孩子上学了,还要一口一口给他喂饭;作业做完了,总是亲自帮他订正错误;进出们总是帮着孩子整理书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如此这般,做父母的的确很辛苦,可孩子却越养越无能了。

  可见,为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管理,我建议家长们谨记: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应让孩子自己去做,包办代替不是爱。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舞,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此外,还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孩子掌握克服困难的技巧,少走弯路。

  在物质准备上,主要是准备好必要的文具用品。一切用品以舒适、简单、美观、大方为主。过于花钱的东西,孩子弄丢弄坏很可惜,复杂的用品孩子小还不会用,为时过早,功能复杂,玩具化的文具也是不太适合孩子的,容易在上课时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或造成孩子之间的攀比。也不一定完全要买新的,家里有旧的也可以利用,不要造成孩子对物质的过分追求。

  三、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幼儿教育是在游戏和活动中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表现出很强的趣味性,容易吸引孩子,而小学教育是有一定的教学任务的,教师是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教学的,与幼儿园教育相比,知识性较强。刚入小学的孩子心理上的幼稚性,依赖性,行为上的无意性仍然很突出,不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给学习带来一些困难。例如,我们发现有这样一些学生,刚入学几天,因好奇心强,上学特别积极,浑身是劲,可是没过多久,热情就冷淡了,特别想念幼儿园,哭着要上幼儿园,不愿意上学。这就是我们小学教育中常见的“恋园”现象。“恋园”现象表明这部分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在怀念幼儿园的生活方式。此时,做家长的千万不要置之不理,或者把孩子大骂一顿,而应该关心孩子,关注孩子的点滴变化,静心耐心教育、引导孩子,从心理上和思想上与孩子取得沟通,帮助孩子调整心态,调节生活规律。可以带他去幼儿园看看,请教过他的幼儿园老师做做思想工作;可以跟孩子谈谈心,了解他遇到的困难,帮他解决困难。

  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浓厚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方法一样,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孩子一旦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受益终身。

  1、养成课前准备的好习惯

  比如课前预习,准备好第二天需要的学习用具,告诉孩子,打了上课铃,老师就要给小朋友们上课了,准备好当堂课的书本或当相应的教师等候。

  2、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要防止三种读书现象。一是“念经书”,就是眼睛看着别处,和尚念经似的,有口无心;二是“看时书”,就是读书时老是看时间,你让我读半小时,我就读半小时,看看时间到了没有;三是“数量书”,就是读书的遍数为标准,你让我读三遍,我就读三遍,读一遍数一遍。这三种读书都是没有质量的读书。

  要常常带领孩子涉足书店、图书馆等处,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的习惯,一种主动的需求。这种兴趣越早培养越好,一经养成,受益终生。

  3、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

  要告诫儿童学会倾听,别人说话时,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听,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学会在公众场所如饭店、超市等处能主动与他人交往,口齿清楚,语速适中,使对方能听懂自己要表达的意思;遇到困难知道在什么场合寻求什么样的人的帮助。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据有经验的教师说,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在小学低年级。所以,孩子入学后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专心做作业,不磨蹭;作业本保持整洁,不乱涂、乱撕等。生活不要包办,养成孩子自己查看课表、整理书包、带好一切学习用品;放学后与孩子多交流在校学习了什么,以便家、校的配合,督促孩子更好学习;鼓励孩子学儿歌、听广播、看课外书和新闻节目等,为孩子准备几本有益的课外书籍并督促他每天定量阅读,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大有益处。

  很多家长在孩子升入小学之后,都沦为“陪读”、“侍读”,而且对这种状况感到无可奈何,“孩子小,记不住作业”;“不看着她,她就不写作业!”孩子初上学在家做功课时,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帮助是必要的。但有的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时总是陪在旁边,一切准备工作由家长给做,有了困难家长马上予以解决,做作业时家长盯着,做完作业由家长检查、改错。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一种依赖心理,不陪就不读,这样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都难以形成和发展。而磨蹭与等待的恶习会随着增长。

  总之,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不同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到了小学,许多方面都要求我们的家长付出更多的心血,这不仅仅是提供物质上的贮备就可以的了。因此最后给家长提个醒:

  1、有些事情在成人看来非常简单,但孩子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才能做到,因此家长一要耐心细致不急躁,二要严格要求不替代,三要持之以恒不心软。

  2、孩子的教育最忌“不一致”,家庭成员之间,包括父母与祖辈之间一定要在教育观点、教育行为上保持一致性,否则将事倍功半。

  3、孩子要入学了,家长要尽可能少看电视,多看书读报,为孩子营造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学习氛围。注重家长以身作则。

  4、正确的分析自己的孩子,不要好高骛远或轻言放弃。

  5、别在孩子的面前开一些容易误导孩子有损自己形象的玩笑。

  最后,预祝咱们一幼大一班的孩子都能迈好人生这最关键的一步。

  幼小衔接家长发言稿 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很荣幸和大家坐在一起学习交流!为孩子们上课,是我的荣幸,谢谢领导对我的信任。刚接到这个通知,说实话我有些忐忑,也许在别人眼里教一年级很简单,也最简单,但只有从事低年级教学的老师才知道,教一年级是最难,最累人的。别人也最不了解的工作。

  所以教学安排时,我再三犹豫,如果只上拼音,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上识字对于他们有难度,所以再三考虑,我选择了一年级上一片故事性很强的文章《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作为教学内容,并进行修改,降低教学目标,在听说上,感知认识上训练学生,及了解孩子们的情况,也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小学课程的过程。

  孩子马上就要从幼儿转变成一名小学生了!我们都知道,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即将开始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但根据教育专家调查研究发现,对于孩子来说,最不适应的,就是孩子从幼儿园毕业到小学。这是人的学习阶段中最大的转折,也是当前教育界很关注的一个教育课题: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老师家长今天怎样教育孩子,明天孩子就会成为怎样的人。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开始,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好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说明对幼儿的教育非常重要。

  一、注重幼儿养成教育与幼儿道德教育。

  幼儿期是儿童是非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然而,人们往往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哭是孩子们的一种手段,当他们要什么就会用哭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大人无原则地满足,孩子就会形成以哭作为武器,一旦家长不能满足孩子时,孩子就会表现非常任性,而家长无奈之下就会采取打骂,对于孩子没有形成正确是非观念,幼儿从小就应该了解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

  幼儿应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怕困难,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应讲文明、懂礼貌,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二、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现在大多数幼儿都是由爷爷奶奶在家带,父母则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对于孩子特别的溺爱,而导致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性格脾气倔强,不放手幼儿做任何一件事情,让幼儿形成对大人的一种依恋。经常有家长打电话问我,孩子在学校有没有吃饭,说孩子在家不喜欢吃饭,在幼儿园对孩子的零食控制很严格,到了吃饭的时间,肚子饿,自然吃得香香的,而回到家后这样的饮料,那样的糕点,这么小的一个肚子能装多少,自然就不喜欢吃饭,再说零食好吃但没有米饭有营养,而且还不健康,对身体也没好处,所以从小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总之,万事开头难。幼小衔接意义重大,要想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做父母的还得多多学习,多多实践!为了孩子能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吧!最后,再次感谢领导,给我提供这个跟大家交流的机会,同时也感谢各位家长能这样用心听我的介绍!但我相信,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只要我们家园合力、家校合力,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这个共同心愿。最后祝愿我们的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祝愿家长朋友永远幸福!

  幼小衔接家长发言稿 6

尊敬的园长、老师们,亲爱的家长们:

  大家好!

  我是xx班xxx小朋友的家长,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幼小衔接的一些想法和体会。

  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他们即将从温馨的幼儿园生活迈向全新的小学阶段。这是一个既令人期待又充满挑战的转变。作为家长,我们深知幼小衔接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心理准备的重要性。孩子们即将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学习方式。我们家长需要与孩子一起,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可以与孩子谈论小学的生活,让他们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同时给予他们足够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充满期待和信心。

  其次,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幼小衔接的关键。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生活技能。在即将进入小学之前,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孩子的学习能力训练,如阅读、数学、书写等方面的能力。同时,我们也需要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此外,生活习惯的养成也是幼小衔接不可忽视的方面。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已经养成了许多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自己整理物品等。在即将进入小学之前,我们需要继续巩固这些习惯,并培养孩子更多的好习惯,如合理安排时间、独立完成作业等。这些好习惯将伴随孩子一生,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最后,我想说的是,幼小衔接不仅是孩子的事情,也是我们家长的事情。我们需要与幼儿园和小学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的表现和需要,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总之,幼小衔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长、幼儿园和小学共同努力。让我们一起携手,为孩子们的未来铺就一条坚实而光明的道路!

  谢谢大家!

  幼小衔接家长发言稿 7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好!

  我是[孩子姓名]的家长,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重要的时刻,和大家一起探讨幼小衔接的话题。

  作为家长,我们都深知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这段时间,孩子们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生活规律。我们既期待着他们能够顺利地迈出这一步,又不免有些担忧。

  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幼小衔接不仅仅是孩子的事情,更是我们家长需要积极参与和支持的重要阶段。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按时完成作业、自己整理书包、专注地阅读等。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让他们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合作分享。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的生活,我们在家也做了一些努力。我们会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空间,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孩子进行阅读、写字等练习。我们还会鼓励孩子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挑战。比如孩子偶尔会出现抵触情绪,不愿意配合学习。这时,我们会耐心地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通过一些有趣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深知,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辛勤付出。在此,我要向幼儿园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为孩子们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期待在未来的小学阶段,老师们能够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爱和指导。

  最后,我想说,作为家长,我们会全力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工作,与孩子一起度过这个重要的过渡时期。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一定能够顺利地适应小学的生活,开启他们人生的新征程。

  谢谢大家!

  幼小衔接家长发言稿 8

尊敬的园长、老师、亲爱的家长们:

  大家晚上好!

  我是xxx小朋友的家长,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幼小衔接的一些想法和感受。首先,我要感谢幼儿园全体老师对孩子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是你们的耐心引导和精心教育,让我们的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关爱中成长。

  关于幼小衔接,我认为这是一个需要家长、幼儿园和小学三方共同努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准备,让他们能够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

  首先,心理准备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我们需要让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和信心,告诉他们小学是一个新的起点,他们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会。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他们的抗挫能力和自信心。

  其次,学习准备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幼小衔接阶段,我们需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可以通过亲子阅读、讲故事等方式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孩子的数学、科学等方面的学习,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生活准备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早睡早起、自己整理书包、独立完成作业等。这些习惯将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来支持孩子的幼小衔接:

  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

  与孩子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与他们沟通,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与幼儿园和小学的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最后,我想对即将步入小学的孩子们说:小学生活是一个全新的阶段,你们将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和机会。请相信自己,勇敢地去探索、去尝试、去努力。同时,也请珍惜这段美好的时光,与同学们一起度过快乐的校园生活。

  谢谢大家!

  幼小衔接家长发言稿 9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家长们:

  大家晚上好!我是xx班xx小朋友的家长,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关于幼小衔接的话题。

  首先,我想对所有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是你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度过了快乐、充实且富有意义的时光。你们的教诲和关爱,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更让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面对困难,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他们即将踏入小学的校门,开始新的学习旅程。作为家长,我们既感到欣慰,也感到一丝丝的担忧。如何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在此,我想分享几点关于幼小衔接的`看法和建议。

  一、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相比,更加独立和自主。因此,我们需要提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他们学会自己整理书包、穿脱衣物、洗手洗脸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却是孩子们适应小学生活的重要基础。

  二、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

  小学生活有着严格的作息制度,需要孩子们按时起床、吃饭、上学、放学。因此,我们需要提前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让他们逐渐适应这种规律性的生活。同时,我们也要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的时间。

  三、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动力。我们需要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尝试各种学习活动,如阅读、绘画、音乐等。同时,我们也要与孩子一起探索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和自信心。

  四、加强家校沟通

  家校沟通是幼小衔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需要与老师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最后,我想说的是,幼小衔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耐心引导和陪伴。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谢谢大家!

  幼小衔接家长发言稿 10

尊敬的园长、老师们,亲爱的家长们:

  大家晚上好!

  我是xxx小朋友的家长,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幼小衔接的话题。

  首先,我想对幼儿园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温馨、快乐的成长环境,感谢你们用爱心和专业为孩子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说到幼小衔接,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家长都深有感触。这是一个既充满期待又略带焦虑的阶段。孩子们即将告别幼儿园,迈入小学的大门,开始全新的学习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作为家长,既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也是他们最亲密的伙伴。

  幼小衔接不仅仅是知识的衔接,更是能力、习惯、情感的衔接。因此,我认为我们家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要调整好心态,保持平和、乐观的态度。我们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我们要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第二,我们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比如,按时作息、独立完成作业、整理书包等。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第三,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进入小学后,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难,我们要多倾听他们的心声,多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第四,我们要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和合作。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与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同时,我也希望学校能够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在课程设置上,能够更加注重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在教学方法上,能够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合作学习;在师生关系上,能够更加注重平等、尊重和信任。

  最后,我想对孩子们说:小学是一个新的起点,你们将在这里学到更多的知识,结交更多的朋友,体验更多的精彩。请相信自己,勇敢地去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爸爸妈妈永远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我们会一直陪伴你们成长。

  谢谢大家!

  幼小衔接家长发言稿 1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家长们:

  大家好!

  我是xxx小朋友的家长,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关于幼小衔接这一重要阶段的话题。

  首先,我想向在座的每一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是你们用爱心和耐心,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快乐、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幼儿园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同时,也是你们的专业教育和悉心引导,为孩子们未来的学习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转眼间,我们的孩子们即将告别幼儿园,迈向人生的新阶段——小学。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期,也是我们作为家长需要格外关注和支持的时期。幼小衔接,不仅意味着孩子们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更意味着他们要在身心、情感、认知等各个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此,我想分享几点关于幼小衔接的看法和建议:

  一、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

  小学的学习生活有着更为严格的作息制度,我们需要引导孩子们逐渐适应这种规律性的生活。可以从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定时锻炼等方面入手,帮助孩子们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进入小学后,孩子们需要独立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和日常生活事务。因此,我们需要提前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如自己整理书包、穿脱衣物、洗手洗脸等。这不仅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还能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独立自主。

  三、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动力。我们可以通过陪伴孩子阅读、观看教育类动画、参观博物馆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要鼓励孩子们多尝试、多探索,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四、加强家校沟通

  幼小衔接阶段,家校之间的沟通尤为重要。我们需要与老师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最后,我想说的是,幼小衔接是一个需要家长、孩子和学校共同努力的过程。让我们携手并进,为孩子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共同迎接他们人生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

【幼小衔接家长发言稿】相关文章:

幼小衔接家长的感悟(精选5篇)08-24

家长怎样做好幼小的衔接工作04-13

幼小衔接家长培训活动简报11-27

幼小衔接毕业家长感言(精选8篇)07-06

幼小衔接家长简短感悟(精选19篇)06-08

幼小衔接家长的感悟(通用8篇)08-24

幼小衔接家长感悟(通用17篇)05-10

幼小衔接家长会活动总结12-09

幼小衔接家长心得体会12-14

幼小衔接家长培训活动简报【热】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