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听课记录

时间:2024-10-09 11:33:18 志华 记录 我要投稿

(荐)初中听课记录范文10篇

  教师听课记录包括教学实录以及教学评点。根据听课的类型,有些记录应该全面一些,有些记录则要突出某一个方面。一般来说,记录要简明扼要。讲课中符合教学规律、有创新、有特色的好的做法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可以详细地记录,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或见解也可详细记录,以免遗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荐)初中听课记录范文10篇,欢迎阅读!

  初中听课记录 1

  一、复习

  教师复习上一单元知识(青春期要注意事项)

  二、导入新课

  1、看待问题的方法:

  (1)全面的看问题:包括二分法、正反、内外

  (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教师举例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不使用一次性卫生筷子、用塑料袋等。(优点)

  三、进行新课

  (课题)日新又新我常新

  一、自我新认识。

  1、学生默读课文。(看完后举手,好方法)

  2、教师提问:用看问题的两种方法评价一下优点、缺点。

  学生:优点爱劳动、干家务活等,缺点市学习不好。

  教师:学习不好不能说是缺点,可能是你的方法不对,要挖掘自己的潜能。(优点:随时鼓励学生提高学习自信心)(学生积极发言,教师作点评,并鼓励女生发言,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

  3、回到课本第46页小故事并分析:

  教师:我看她不是美女而是“霉女”(幽默的语言,全班同学哈哈大笑)从而引出衡量“美”的标准:内在美和外在美,并举例自己认为央视十套《百家讲坛》中的美女,大家可以猜猜是谁?

  学生:xx。

  教师:她就是我心目中的.美女,她外在虽然不是特别美,但内在、言谈学识等却非常美。(优点:举了一个内在美和外在美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让学生从理性上懂得了这个问题)

  教师提问: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自己上初中后的变化。(行为习惯等)

  学生:爱帮助人、学习认真、不断进步等。(在学生回答问题说自己的优点的时候,其他同学嘲笑并发出“嘁”的声音,教师幽默的说,你们在发出这样的声音,我就说“吧”了,这样婉转的指出了学生的错误,并使课堂气氛活跃,非常好)

  点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即使在其他同学嘲笑的情况下也不怕,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平时的课堂气氛一定更活跃。

  二、认识自我的途径。

  4、教师点名认识自己的方法,并通过课本故事逐个分析。

  (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2)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3)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5、分析“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句话。教师和学生一其分析。

  6、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并填空完成50页的小活动。(学生非常积极、讨论的也比较激烈)

  7、教师点评,并总结课本内容。(时间有些紧)

  评课优点:

  一、魏老师讲课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先讲解哲学中认识问题的两种方法,在后来的教学中在运用它来分析怎样“认识自己,认识自我的途径”无疑这样使学生首先在认识问题的方面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并能很好的理解课本内容;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运用。

  二、语言幽默、风趣,尤其是在面对学生错误的时候,不着急、不生气;用这种语言即点明了学生的错误,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比如:告诉学生,你们在说“嘁”我就说“吧”、“霉女”等语言是非常巧妙的教学智慧。

  三、能够将课本内容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不使用一次性卫生筷子、用塑料袋等。

  四、能够运用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实例教育学生并明了的讲解了课本内容,使之通俗易懂的同时,还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比如在讲解“内在美和外在美”时举了“xx”教授。

  五、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回答问题积极,能够很好的处理突发问题,比如:一女生上课途中要上厕所,魏老师一个手势让其出去,即维护了学生的尊严,又保持了课堂纪律。

  六、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运用讨论,提问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并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缺点:

  一、课堂时间安排的有些不够紧凑,最后略微有些托堂。

  二、如果能够更加注意点明课本主要教学提纲就会更趋于完美。

  初中听课记录 2

  一、前一阶段听课的回顾

  在开学一个多月的听课实践中,我们大体总结出了以下三种课堂

  教学模式

  ①讲述—领悟型。这种课型主要针对那些基本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难度较大,逻辑性较强。我们在课堂上首先采取以教师讲述为主,让学生理解这些基本原理和规律,然后再让学生结合教材和练习进行自我领悟,最后再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索,从而使学生达到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基本知识的目的。

  ②自主学习探究型。这种课型主要围绕那些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学生易于理解的章节而进行。其基本组织形式是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阅读、讨论等形式自我学习(有时也在课前先布置学生提前预习或搜集相关资料),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学或课前预习提出相关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教材上的,也有可能是教材外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等对问题进行探究,最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归纳与小结。这种课型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③实践活动型。这种课型主要是针对新教材上的一些探索、案例研究等内容而进行。新教材与以往教材最大的一个不同点就是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这些内容有的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或在教室内完成的,那么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活动课就可以解决这类问题。这种课型主要就是让学生动手、动眼、动耳等,此外,结合其它课型的学习内容,有时也可以适当地组织一些活动课。

  二、今后教学的几点想法

  经过一个多月的摸索,我们对新课程改革已由陌生逐渐适应,后一阶段的教学主要是在心得前一学段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为此地理备课组经过认真研讨,对后一阶段的教学达成以下共识

  1、作为教师,继续加大对新课程改革理论学习的力度,同时加强备课组内、备课组之间的相互听课活动,充分调动备课组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后一阶段要重点在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课堂上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认识、如何进一步落实分层次教学等方面下功夫。

  2、在总结、心得前一阶段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后一阶段的教学要重点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这几方面的关系主要包括

  ①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与落实基础知识的关系,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并非意味削弱知识的学习,而是强调能力的培养要以知识为依托、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割裂,更不能对立;

  ②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不否认教师的重要作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无论课堂教学、还是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教师的作用依然是十分重要的;

  ③关于不同学习模式与课堂形式的关系,新课程改革针对现行教育的弊端而强调研究、探究性学习,并不排除接受性学习的必要和重要,一堂课究竟采取何种学习方式或课堂教学模式,要因人、因时、因课程内容制宜,不能一刀切。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言堂”、“满堂转”不对,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参与是正确的,但要注重区别学生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参与还是形式参与,真正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才是有效的;

  ④各类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普通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应该还是在课堂,因此任何忽视课堂教学的行为都是错误的。

  3、进一步开展各类实践活动,通过前一学段的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对各类实践活动兴趣浓厚,期望也较高。因此后一阶段我们将继续强化这方面的工作,如加强研究性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适当组织学生走出校门等。

  总之,新课程改革已走到我们面前,作为实验者,我们只有加强研究,努力实践,积极应对,这样才能抢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制高点,也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真正有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初中听课记录 3

  一、 听课时间:

  20xx—4—5

  二、 授课老师:

  王xx

  三、 授课学校:

  xx市北大附中南山分校

  四、 授课年级:

  初中

  五、 授课题目:

  《岳阳楼记》

  六、 教学过程

  (一)全班分组收集岳阳楼记对联,利用多煤体展示图片及对联。如“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并解释对联的涵义。

  (二)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与以往的作家所写的岳阳楼记进行对比。

  (三)导入

  (四)齐读课文

  (五)提问,这首诗作者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思想内容。

  学生:(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已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是什么意思?

  (六)、自由讨论课文结构划分法。

  文章有几个段落,怎样划分,划分的原因。

  (七)、播放岳阳楼景色片段录像。(对岳阳楼的介绍)。

  (八)、提问:为什么不写岳阳楼的盛况而刻画岳阳楼洞庭的'烟波浩荡的景色,为什么这样选材。(选材要为中心服务)

  (九)、解释“以物喜,以已悲”,人生有两种情景,提问“你赞同还是反对”,联系实际,“不为外物所动”表现了哪种品质。

  (十)、忧国忧民之士,古往今来,有哪些人物。

  (十一)、总结,一切景语皆情语,背诵全文。

  (十二)、作业:学习古人抒发感情的方式,写一点抒情文字。

  七、 教学板书

  岳 叙事作记缘由; 悲——阴 }

  阳 范 描写景色 喜——晴 }以物喜,以已悲

  楼 仲

  记 淹

  八、教学评析

  (一)、是注重朗读感悟和背诵积累。这首词语言简练,节奏感强,感情丰富,教师没有一味的分解剖析,而是设计了充足的朗读。以读会意,以读悟情。同时还注重让学生当堂背诵,积累语言,真正作到一节课下来有所收获。

  (二)、是善于创设教学情景感染学生如让学生观察画面,让学生观看课文录象,很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从而使教学生动而深刻。

  (三)、是让学生收集课文的图片及对联,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是设疑,突出课文的重难点,把握文章的中心。

  初中听课记录 4

  一、 首先于老师设置了Presentation 环节,让学生上台通过PPT展现欧洲城市。两个组各派一名学生代表上台展现他们组的PPT. 同时于蕾老师让台下的学生在观看PPT 的时候做好笔记。

  二、 第一位学生呈现PPT后,于蕾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回顾PPT内容,并把回顾的内容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如place,tourist attraction, building, celebrity ; 对于第二位学生的PPT, 于蕾老师带着学生总结出了关键词,如location, population, climate, festivals.

  三、 于蕾老师引导学生在介绍城市时可以包括的内容有 history, culture, customs, landscape.

  四、 于蕾老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重新组织城市介绍内容,选择关键点和介绍顺序。同时请学生表达她们的想法。

  五、 于蕾老师给学生准备了Pre-writing的内容。拓展气候、地域、人口等方面的英语表达,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词汇,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型。

  六、 接着于蕾老师给了学生一篇写作范文,通过分析欣赏范文,带动学生一起总结欧洲城市介绍话题的写作要点。

  于蕾老师的发音很清晰,跟学生互动很自然,课堂设计很有逻辑性,在与学生互动和教学设计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初中听课记录 5

  一、导入

  看狼的图片,倾听狼的嚎叫。提问:你能联想到哪些有关狼的成语?

  学生交流成语,老师点拨:人们对狼的印象都是不佳的,我们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齐读成语:狼子野心、引狼入室……

  今天,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小小说《狼》,作者蒲松龄。

  二、简介作者

  老师准备了一张作家名片:

  名:蒲松龄,字留仙,号 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时:清代文学家

  地:山东淄川人

  作: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一、朗读

  1. 自由自在朗读文章,要求读得字正腔圆。

  书声琅琅真好。有没有注意这些字的读音呢?(出示生字词)

  2. 对于文章,谁能自信地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并给予评价。

  3. 正确停顿,我能行

  其一/犬坐于前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哪些语句要快速读?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指导朗读:久之,目似暝,……/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语速快慢结合)

  二、译读

  译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门槛。在朗读过程中,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画出来。

  先在同桌内交流,看你的疑难问题谁能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全班共同解决。

  其,在文章中有代词的作用。老师准备了几个句子,看看这些“其”在文章中代指什么?

  (句子略)

  三、理清故事情节

  请你用简洁的话概括一下,这篇文章介绍了什么故事?

  再精炼一下,在下面的箭头里填上动词,概括故事情节。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这篇小说在情节上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四、读出形象

  细读文章,采用勾画法找出描写屠户与狼的地方,分析评点它们的形象。

  如“仍从”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狼的贪婪。

  学生交流,老师指导总结。

  老师有声有色地朗读,台下掌声。

  蒲松龄写这篇小说的目的,仅仅是带给我们一个生动的故事吗?

  郭沫若有云:“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作者想借这篇文章讽刺什么呢?

  学生交流,老师总结。

  五、结束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初中听课记录 6

  1、教学目标切合实际,整个教学过程设计精巧,环环相扣。

  2、能将图、文、声、像等各种表现方式有机结合,表达辅助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完成了特定的教学任务,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3、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发言积极,整个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得到较充分发挥。

  4、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培养。

  课堂上教学时间分配合理,重点知识和技能通过情景创设,理解点拨到位,并有相应的练习进行巩固和强化,符合教学规律。提问具有思维含量和针对性,把“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贯穿课堂始终,使课堂达到“三动”:动口、动手、动脑;“四活”:用活教材、盘活课堂、激活思维、学活知识。

  5、讲练结合,相得益彰,体现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不足:

  1、本节课稍显不足的是,课堂互动的形式较为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稍显沉闷。教师要给出时间和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互动,把教学建立在更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2、虽然地理课堂力图体现教学的“双边性”,学生也参与了课堂教学,但是从总体的感觉上看,学生整体的参与度不高。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大胆的对教材进行整合,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现实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上,改变了地理学习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形成了主动学习的态度。评语

  1.引课:教师在这个环节中用“你对台湾的了解?”这个问题,让同学们畅所欲言,一方面考察学生的预习情况,一方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生从历史,地理,人文,政治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台湾。

  2.授课:教师熟练运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大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以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引出台湾周边的地理事物,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回答问题并记录分数,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组织的去学,增加了学生集体意识。在介绍台湾的特产时,以游戏导入,更加吸引了学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脑筋。游戏连线后引出这些水果的生长环境,从而引出台湾的气候类型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并紧紧抓住北回归线这个重要地理线索。通过展示台湾农作物分布带,引导学生讨论并分析台湾的气温降水对植物的影响,以及地势对工业农业分布的影响。最后在总结本节课时,老师引用余秋雨先生的诗句,不但增加了学生的知识,而且准确的引出两岸人民是一家的爱国主题。

  从知识与技能看,本节课上学生充分的理解并掌握了本课的知识点,熟练的加以运用,从课本知识向外延伸,真正做到了举一反三。

  从过程与方法看,老师在本节课中充当的引导者启发者,并没有象以往的老是那样,过多的.讲解,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本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从引课到授课,再到总结,每个环节都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在思考后,积极回答,打破了以往教师包办的常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看:本节课老师在总结时能够选用恰当的文学材料,让学生朗诵,使得诗句的意义直达学生内心深处,勾起学生对祖国统一,两岸一家的爱国情怀。

  纵观本节课,的确是一节成功的地理课,不但教会了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从中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以本课为榜样,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胡老师执教的初二地理《地势和地形》一课,属第二章第1节,教师由复习导入,引出新课;由观图册入手,导出中国地形“西高东低”的特点;由教师板画,说明中国地形阶梯状特点。整节课环环相扣,教师条分缕析,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这节课另一个特点就是讲练结合,胡老师注重学生知识的反馈,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如看图例,填图,填充图。新授课前讲评上次作业,点评、简要讲解答案;课中布置学生在图册三阶梯示意图上填出三级交界处的山脉名称;新授课后思考活动课,指答并要求学生予以记录答题要点,教学过程较为严谨。

  略感不足的是:课的最后,完成思考练习一环节,要有学生的互动交流就好,如让学生猜全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中国地形对交通的影响?在指名回答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意见(理由),不要全是“

  一言堂”。另读图部分,如果有条件,教师可出示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地形图,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看地色)练习说出不同的地形特点,再出现国别,这样既能增加趣味性,又锻炼了学生读图能力,还学到了一点课外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初中听课记录 7

  1、课上得很成功,给人耳目一新,无论比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

  2、老师课堂激情高,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教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不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5、课前准备充分,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7、教师语言表述能力好,课堂讲解层次清晰,注重启发拓展,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解中注重知识的记忆整理,结合习题在授课中及时巩固,并做到精批精讲,板书相当清晰规范。但做为复习课,对学生能力要求可再提高一些,课堂上可适当给予学生互动的空间。

  8、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教学中无科学性错误,详略得当,布局合理,字迹工整规范。仪表端庄,教态自然,举止大方。对教学内容分析、处理恰当,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容量适度,环节连贯、紧凑。能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重点突出,难点把握准确,课堂结构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

  9、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10、抓住了本年级的特点,所以教师在学法与写法上注重了指导,把课文当作了写作的范例,教学落实、清晰。教学过程平实,虽然不精彩,但很扎实。

  11、本节课学习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课题,教师授课中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学生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教学中能密切结合校园内及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件开展教学,深入浅出,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开展讨论。教师语言表述清晰精要幽默。建议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提炼总结问题的能力加强培养,提高要求。

  12、刘老师教学内容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学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运用灵活的方法,适应学生的实际和内容的要求,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

  13、以“演”入情境。朗读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流利、有感情”、要轻重起伏,力戒唱读和一字一顿地朗读。

  14、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体味,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发现的品质。

  15、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

  16、老师的课堂中,教者都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17、老师的课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

  18、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课堂中,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初中听课记录 8

  讲授新课:

  一、分析美国独立战争原因

  1、出示地图说明英国在北美的扩张。

  2、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教师指导学生看教材后,学生归纳:统一文化、地域、市场等的形成。

  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政策。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后总结,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

  二、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

  学生看教材相关内容了解过程,教师归纳总结:

  莱克星顿的枪声

  1776年《独立宣言》

  1787年宪法

  教师分析内容强调“三权分立”

  三、北美独立战争的意义

  教师分析并说明其双重性质

  四、自由问答:

  评价华盛顿

  五、小结本课

  评课:历史线索清晰,教师分析点拨到位,对一些知识点能进行拓展延伸,符合中考历史趋势借助多媒体形象生动,补充材料较多,课堂内容充实,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不够,课堂气氛不够浓。

  初中听课记录 9

  一、听课过程

  1、导语:

  如今有不少关于皇帝的电视剧:(学生说)《汉武帝》、《朱元璋》、《雍正王朝》、《武则天》……请同学思考一下,这些电视剧能当历史来看吗?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有多少区别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吴汉何尝杀妻》,进一步认识什么是历史的真实,什么是艺术的真实。

  2、作者简介

  学生阅读注释,教师提问:福建的文人你知道哪些?引导学生明白:福建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选入初中课本的文人有冰心、郑振铎、林嗣环、余光中、舒婷………

  3、解题

  让学生明白用“何尝”加强反问语气,设置悬念,引发思考和阅读欲望,突出中心内容。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以下两个问题听同学朗读,边听边思考:

  (1)作者要反驳的观点是什么?

  (2)作者通过批驳错误的观点后阐明了什么观点?

  (3)通过批驳作者得出什么结论?

  2、整体把握课文

  (1)字词落实:学生课后自主完成,注意结合注释掌握字词的音、形、义。

  (2)检查听读设计的'三道思考题

  三、进一步探究课文

  1、作者提出了哪些论据来批驳对方错误的观点?

  方法:学生再次阅读文本,然后学生相互讨论、探讨,交流

  讨论明确:

  (1)四则具体史料,分别从吴汉的生平、吴汉的家庭关系、吴汉夫妇关系、吴汉的为人来批驳“吴汉杀妻”的错误观点。

  (2)从对史料的整体把握:在汉代的历史典籍中完全找不到“吴汉杀妻”的说法。

  3、在这些论据中,哪个论据是最有说服力的?

  方法:教师提示:就历史考证而言,“说有容易说无难”…….

  4、既然如此,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四则史料呢?

  方法:学生讨论,从反驳观点角度考虑。

  5、上述论据是如何推理出吴汉未尝杀妻的结论的?

  方法:教师要学生用“如果……那么…….,既然……所以……”关联词语把推理过程写出来,然后教师讲述:这是一种“演绎推理”的方法,与“归纳推理”相对应。

  四、总结全文:

  听课反思: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作者批驳的论点及批驳方法,理解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的区别。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独立精神

  初中听课记录 10

  上课教师:张xxx

  上课内容:鲁教版六年级数学 《有理数的加减混和运算》

  上课时间:10月9日 星期四 第一节

  上课地点:初一教师

  听课参加人员:赵校长、王校长(业务校长)、董主任(教导处主任)、王瑛(语文组教研组长)、李莉(英语组教研组长)、刘岩(政史地组教研组长)、郭慧(理化生组教研组长)、任凭(音体美组教研组长)、刘霞、赵燕、马元峰

  评课过程:

  1、上课教师讲解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目的,

  2、各位领导及教师点评

  (1) 对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培养较好,重点把握好,学生都掌握好了,难点突破自然

  (2)本节课难点在于正确进行计算,课堂环境好,使学生静下心来认真做、思考方法

  (3)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到位,整节课贯穿其中

  (4)学生对出错的地方能及时找到并谈一下,教师即发现了学生知识的薄弱点,也使学生总结了错误的原因,吸取教训

  (5)整节课关注学生,题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急不躁,教师具有亲和力,师生的交流融洽

  (6)与小学时比较,学生的精力集中了,跟着教师思路走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严密的'数学思维,解题习惯好了

  (7) 课堂驾驭能力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课时保证了学生能够参与课堂,学生主体参与是提高课堂实效性有了保证。

  3、 针对点评中提出的困惑讨论

【初中听课记录】相关文章:

(精选)初中听课记录09-24

初中听课记录09-19

初中听课记录范文06-30

初中化学听课记录07-12

听课记录07-29

初中物理听课记录范文推荐09-11

听课记录听课心得05-16

初中化学课听课记录05-09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范文最新09-08

小学听课记录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