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朗诵技巧

时间:2022-11-07 16:54:47 朗诵稿 我要投稿

诗朗诵技巧

诗朗诵技巧1

  学习诗歌,朗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一、感知诗文内容

  许多老师把朗读当作初步感知课文的手段,一俟学生对课文有所体认,朗读即刻休止,名义上进行了朗读训练,实际上这项训练近于荒芜。何不采取一种相反的策略,先让学生粗略地默读课文,稍作准备,再来朗读,如此一来似更有目的性、更有成效。

  再有,每首诗的情感倾向在大体一致的前提下,又呈现不同的层次,其间起伏高低参差互见。例如《沁园春长沙》的主体感情是革命豪情,但我们在把握时不能简单化,要认真体会这种豪情在全词中的丰富复杂性。词作上片写景抒情,一开始展现一幅辽阔无比的壮丽画面,革命豪情油然而生,可是一怅、一问表现了词人心中的激昂冲动和疑虑忧思;词作下片叙事抒情,多种情感混杂,既有回忆往事的沉醉,又有蔑视反动派的愤慨,还有要投身时代洪流中激情冲动。在朗读时应该循着诗人的感情基调,努力表达这种基调下的多层次、多向度的丰富诗情,情感和声调时而舒展,时而激烈;时而畅快,时而愤懑

  在对诗作的整体和分段把握之后,朗读起来应该是心里有些底了。无数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不要一上来就快速朗读,要稍事准备,这样可以提高朗读的质量。或许有人说,这样做是否增加教学新环节,降低教学效率不然,这种准备工作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切入课文的时间更短,探入课文更深,何谈效率低下

  二、认真投入感情

  如果说上述感知课文内容属于客观认知、理性思考的话,那么投入情感应属于感兴、感性、感觉的体验,诗歌朗读教学本来就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思维活动。

  许多老师认为诗歌朗读的关键在于技巧,或在于理解力,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又失之偏颇,还有比技巧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情感。情感是诗的基石(如明代谢榛《四溟诗话》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道出了诗歌的本质),情感是诗人创作的出发点(如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诗者,持也,持人情性,这里的人就是诗人),情感是沟通诗作、诗人、读者、听者之间的精神纽带(如唐代白居易《与元九书》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直言情之于诗歌接受、传播的重要性)。如果抽掉了诗歌朗读中的情感要素,朗读将变得索然无味,听众的赏听期待成为负值,也就没有一点感染力。

  三、把握抑扬顿挫

  我们有时听到老师指导学生朗诵诗歌,只有抽象而概略地说好好地朗读要朗读得更好一点,其实对学生并无多大激励和推进作用;不如教学生学会抑扬顿挫地朗读,变粗朴的朗读为优美高雅地朗读。抑扬顿挫不是朗读艺术的全部,为什么在此单独提及因为抑扬顿挫是诗歌朗读的最基本要领,更重要的它是学生进入朗读艺术之门的必备钥匙,老师稍作提示,学生稍作应变,朗读水平应能提高一层。

  抑扬顿挫包含哪些内容大概有语音高低、语调轻重、气息强弱、节奏快慢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语音高低,二是节奏快慢。把握好了这些,抑扬顿挫自然发生,诗歌朗读的艺术效果也自然发生。其实都不必刻意追求,只要顺着诗句的自然语音状态来读,顺着诗句的自然节奏来读,何愁不有抑扬顿挫的效果。

  四、做好各种标记

  一些老师给学生讲授一些朗读的方法、要领,却只停留在口耳之学上,缺少更进一步的有效训练。诗歌朗读训练最好直观化,将训练所得的方法、要领等外化于各种符号标记,这种最简便的训练方法,对学生来说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何止诗歌朗读教学行之有效,那些播音员、朗诵艺术家在处理朗读文本时也必须运用一整套惯用的符号,以确保朗读、朗诵正确无误。

诗朗诵技巧2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的朗诵技巧,体会诗歌朗诵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诗歌名句接龙。

  (2)学习诗歌,朗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

  二、学习诗歌的朗诵技巧

  例1《春晓》

  这是一首格律诗,朗诵这首诗时,应该注意每个字都要吐音清晰,淌出诗的节奏。每行诗句都可处理为三处停顿: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念到“晓、鸟、少”时,字音要适当延长,略带吟诵的味道,使听众能感觉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前两句是写诗人早上醒来后看到的景物,朗诵时要用柔和、舒缓的语调,音量不要过大。“鸟”字的尾音可稍向上扬,表现出诗人见到的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明朗景象。后两句写诗人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不知园子里的花被打落了多少。在读“花落知多少”时,要想象出落花满园的景象。可重读“落”字,再逐渐减轻“知多少”三个字的音量,表现出诗人对落花的惋惜心情。

  (一)把握作品的内容

  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是作品朗诵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固然,朗诵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离开了准确透彻地把握

  内容这个前提,那么,艺术技巧成了无源之水,也就无法做到传情,无法让听众动情了。

  要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内容,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正确、深入的理解

  朗诵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需要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

  首先要清除障碍,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词、成语典故、语句等的含义。 其次,要把握作品创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的基调,这样才会准确地理解作品。

  (师生共同朗诵例2《海燕》片段)

  n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n 一堆堆乌云,象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象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n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n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n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2.丰富、逼真的想象

  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就好象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一样。以《囚歌》为例,在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可以设想自己就是叶挺,当时正处在这样的情境中:皖南事变,被民党逮捕,在狱中饱受折磨,但信仰毫不动摇,满怀对敌人的愤恨和藐视,满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自豪地写下了“怒斥敌酋”式的《囚歌》。这样通过深入的理解、真挚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使己动情,从而也使人动性。

  例3.朗诵叶挺同志的《囚歌》,要有想象,并注意语调的处理: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想一想:

  朗诵诗歌时,想象和语调有关吗?

  (二)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

 u 语调

  语调是指一个句子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不同的句调,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反映说话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句子尾音的抑扬是句调的主要标志,按照句子末尾非轻声音节的抑扬变化,句调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平调——全句没有明显的高低升降变化,调子始终保持同样的高低。常用来表示严肃、冷淡或叙述等语气。

  (2)升调——调子由平升高,句末明显上扬。常用来表示反问、疑问、惊异、号召等语气。

  (3)降调——调子先平后降,句末明显下抑。常用来表示肯定、感叹或请求等语气。

  (4)曲调——调子升高再降,或降低再升,常用来表示含蓄、讽刺或意在言外等语气。

  例3.朗诵叶挺同志的《囚歌》,注意语调的处理: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平调)(冷眼相看)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平调)

  一个声音高叫着:(↗曲调)(嘲讽)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曲调(诱惑)

  我渴望自由,(→)(庄严)

  但我深深地知道——(→平调)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升调)(蔑视、愤慨、反击) 我希望有一天(→平调)

  地下的烈火,(稍向上扬)(语意未完)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降调)(毫不犹豫)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降调)(沉着、坚毅、充满自信)

  u 重音

  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

  1.语法重音

  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语法重音。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

  ①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②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

  ③动词后面由形容词。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④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⑤有些代词重读

  2.强调重音

  例3.朗诵叶挺同志的《囚歌》,注意语调、重音的处理:

  u 节奏

  该轻快的要朗诵得轻快些,该沉重的要朗诵得沉稳、稍慢些。就一首诗来说,朗诵速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表现作品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并具有一定的变化。

  例3.朗诵叶挺同志的《囚歌》,注意语调、重音、节奏的处理:

  三、 课堂小结:

  说一说:朗诵诗歌,需要掌握哪些技巧?

  u 把握作品的内容:理解、想象。

  u 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语调、重音、节奏。

  四、 朗诵《过雪山草地 》

  歌颂长征的作品有很多,《长征组歌》就是其中的优秀作品。今天,我们要来处理、朗诵学习《长征组歌》中的一首——《过雪山草地》。

  1、把握作品的内容,运用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来处理《过雪山草地 》。 红军长征时环境险恶、条件艰苦,不仅粮食药缺乏,而且处处遭到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虽然困难重重,但是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最终取得伟大的胜利。

诗朗诵技巧3

  一、节奏

  古诗的诵读节奏的划分,通常有两种依据。或按音节划分,或按语意划分。也就是说在朗读时停顿的单位可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音节或意义。例如:“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依音节可划分为“劝君/更尽/一杯酒”;按意义可划分为“劝君更尽/一杯酒”。

  一般来说,诗歌中按表音节奏划分多,按表意节奏划分少。四言为“二二”节奏,如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五言有“二二一”节奏,也有“二一二”节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晨兴/理/荒秽”(《归园田居》其三),“夕露/沾/我衣”(同上),这主要是因为中间的这个词是动词,与后面的构成了动宾结构。七言有“二二三”也有“二二二一”节奏,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另外还有“二二一二”节奏和“四、三”式,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如“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同上);“水面初平/云脚低”(同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他们的区别在于意思的连贯性和成语的连读上。“水面初平”是主谓结构。

  同时,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诗歌的韵味。

  词主要是按意义单位来划分。如“无言/独上/西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这是按照动宾之间划分。更应注意词中“一字领”的句子,如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其中的“对”“渐”字必须停顿并重读。

  二、语速

  朗读速度的快慢是根据所表达的作品的具体内容来决定的,要与语意感情相协调。内容决定速度,一般地说,诗词特别是古典诗词要读得慢些,给人以体味的余地,景物描写也应读得慢些,给人清晰的印象。与此相反,快速的动作、紧张的场面、引人入胜的情节,都应该读得快些。在表达欢乐、兴奋、惊惧、激动情绪时语速较快,在表达忧郁、悲伤、痛苦、失望、迟疑情绪或心情沉痛及回忆往事时,语速比较缓慢。语速的快慢可根据诗文中作者情感的抒发或情节发展灵活处理。一般情绪欢快、情节紧张时快,情绪悲伤、情节舒缓时慢。例如,杜牧的《江南春》、朱熹的《春日》诗中充满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语速可稍快些;陆游的《示儿》表达出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热情,情绪悲伤,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抒发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诵读语速可稍缓。

  三、语调

  语调的抑扬变化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感受和效果。依据感情内容的不同,采用升降平曲四种曲调,可形成朗读中的声音变化,表现各种感情态度。一般地说,表达高昂激动的感情或疑问、命令的语句,用升调;表达低沉平缓的感情或感叹、祈使的语句,用降调;表达内容分量较重的文句或仅是叙述、解释的话,用平调;表达复杂的情绪或隐晦的感情等,用曲调。

  语调和语速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调的抑扬升降和语速的快慢缓急往往连为一体:语速缓慢的,语调往往下降而平抑;语速急切的,语调往往随之上升而高扬。反之,语调低沉平抑的,语速就较慢;语调激昂高扬的,语速就较快。

  四、重音

  在词或语句里念得加重的音叫作重音。重音又可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语法重音是句中的主要动词和表性状和程度的状语。逻辑重音是读者随情感的需要突出和强调的词语。诗歌朗读要处理好这两方面的重音。

  例如: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朗读时要处理好如下重音:“破吴归”“尽锦衣”“满春殿”“只今惟有”。“破吴归”“尽锦衣”“满春殿”等重音的处理能极尽勾践踌躇满志、耀武扬威、荒淫逸乐的神态,“只今惟有” 重读且作停顿,再将“鹧鸪飞”慢慢吟出,诗人对盛衰无常的慨叹、人事变迁的思考、在朗读中就能将其慢慢放大,并且清晰地显现出来。

  古诗的重音的处理,要结合句子找出规律,以更好地表情达意。它可根据语句所要表达的重点决定的,也可出现在表现内心节奏强烈,情绪激动的情况中,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诗中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以一个“绿”字写活了初春江南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色。诵读时用重音来突出“绿”字,使朗读的作品色彩丰富,充满生气,有较强的感染力。

  古诗因为押韵,音节整齐均称,句调抑扬顿挫,所以朗诵时用得最多的技巧是重音、停连、语调和节奏。在朗读时需要强调或突出的词或词组,甚至某个音节叫重音。突出重音的方法很多,重读、重捶只是其中一种,轻读轻吐、拖长、快中显慢、高低相间、虚实互转、前后顿歇都是突出重音的方法。停连,指的是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声音中断处是停顿,声音延续处是连接。语调是由语气决定的,大致可分为平调、升调、降调和曲调四类。在有声语言的表达上所显示的快与慢、抑与扬、轻与重、虚与实等等和(去掉)回环交替的声音形式,就是节奏。节奏并不完全等于速度,而速度是构成节奏的主要内容。朗读所形成的节奏种类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紧张型——急促、紧张、气急、音短;轻快型——多扬少抑,轻快、欢畅;高亢型——语势向高峰逐步推进,高昂、爽朗;低沉型——语势抑闷、沉重、语音缓慢、偏暗;凝重型——多抑少扬,语音沉着、坚实、有力;舒缓型——气长而稳,语音舒展自如。这几种技巧常常是综合运用的。

  诗文的韵律音乐性首先体现在音顿的疏密、音尾的长短、音高的抑扬、音量的强弱几个方面有明显的对比,吟诵时应该有所变化。

  一般来说,每个节拍的后一个字遇到平声时,可适当延长,遇到仄声时宜作停顿,可以达到抑扬顿挫的效果。

【诗朗诵技巧】相关文章:

古诗朗诵技巧08-22

现代自由体诗朗诵技巧04-03

毕业诗朗诵05-18

爱国诗朗诵04-04

道德的诗朗诵01-25

爱国的诗朗诵06-14

护士的诗朗诵02-23

父爱的诗朗诵08-22

梦想的诗朗诵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