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的论文

时间:2024-09-23 13:03:31 论文 我要投稿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

  在各领域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辅导员的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1

  论文摘要:从幸福感的定义入手,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现状,指出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获取路径:良好的外部支持系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及专业学科建设和心理问题预警机制的建立等。

  论文关键词:职业幸福感;职业价值观;支持系统

  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更多讨论的是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家化的路径,作为辅导员职业化应有内涵的职业幸福感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而主观幸福感的体验不足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进一步影响到职业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因此在此讨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及其获取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幸福感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一)幸福感和职业幸福感

  幸福感又叫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以下简称SW B),这一概念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已经成为心理学的专门术语。韦氏英语辞典1997年版对well—being的解释是:一种良好的或满意的生存条件;一种健康(health)、幸福(happiness)、兴旺(prosperity)的状态,所以从字面意义可以翻译为“主观幸福”或“主观健康”,而我国研究者大都使用“主观幸福感”这一译法。

  关于职业幸福感,JoanE.van.Horn与他的合作者认为,职业幸福感是个体对自身工作的各个方面的积极的评价,包括情感、动机、行为、认知和身心幸福五个方面口]。因为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有社会支持、个体应激水平、价值观、健康状况以及经济因素,同样将幸福感和职业幸福感相对照,笔者认为影响职业幸福感的因素有四:其一,社会支持系统:指的是个人的职业在社会中得到承认的体现。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人,都是某个职业圈子的一份子,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想得到群体的认可和支持更表明了个体的归属感,因此这种爱与被爱、支持与被支持的过程,使得每个个体得到的正向情感多于负向情感。

  这是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其二,个人职业应激水平:即面对工作当中不同的困难和压力,个体的职业应激水平不同,因而内心体验也不同,进而对个体职业幸福感的体验也不同。其三,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职业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是浸透于整个个性之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的一种内心尺度,为个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其四,经济因素:在市场经济逐渐发达的今天,经济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幸福体验。

  根据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给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定义为:辅导员个体根据自己的标准对所从事的工作产生的持续、稳定的快乐体验。由于辅导员的职业特性,其幸福感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精神性,由于劳动对象是青年大学生,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指导、道德交流和人生指引的过程中实现其职业价值和人生意义;延展性,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辅导员对学生的影响是终其一生的,通过学生的成长、发展和进步,辅导员和社会的文明紧紧联系在一起,会影响很长时间和很大的空问,因此辅导员的幸福感具有时间和空间上双重延展性。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福建师范大学廖深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当前的高校辅导员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体验不足,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一)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特点

  高校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工作内容复杂多样,工作对象数量较大,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和压力大,并且工作成效显现过程较长,这影响到辅导员的工作效率,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体验,进而影响到辅导员个体成就感的获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学校的多重管理带来的压力,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一方面要接受高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的领导,另一方面要接受所在院系党总支的直接领导,同时,由于工作原因还要接受学校保卫、总务后勤、团委等部门的工作指导。这种多重管理的体制,势必造成辅导员在工作中接受过多过重的工作任务,极易导致辅导员身心俱疲,无所适从,产生职业倦怠心理。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缺位

  由于当前高校的用人机制和评价体制的缺陷,学生工作者没有稳定的发展路径,对未来发展前途感到迷茫,导致很少有人愿意终生从事学生工作。相当数量的辅导员“身在曹营心在汉”,工作上使命感不强,责任感缺失,影响了学生工作的效果。受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不少辅导员的敬业精神和风险意识开始淡化,“浮躁”的情绪开始蔓延,他们关注的重点不是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而是如何通过“第二职业”赚取外快等。

  在内外因素的双重作用下,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缺失,出现了职业倦怠症状:一是生理方面,经常产生疲劳感、失眠、食欲不振、精力难以集中、思维的逻辑性差;二是心理方面,感到辅导员工作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对工作失去兴趣,情绪波动大,缺少职业自豪感,觉得前途黯淡,没有希望。工作中碰到困难不愿钻研,很难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三是行为方面,对工作敷衍了事,情绪波动大,无进取心,工作主要是为了应付组织的安排,不能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离开辅导员岗位的`想法。"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路径

  (一)建立良好的外部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指的是个体的职业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是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优化社会环境对于促进教师身心健康、缓解教师倦怠压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辅导员外部环境的优化对辅导员的缓解身心疲劳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个环境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社会大环境,要在社会上广泛宣传辅导员的重要作用,使其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其二是高校校园内部的小环境,要在高校内部营造良好的氛围,搭建发展平台,展示辅导员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完善用人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辅导员职业发展良好运作的模式,增强辅导员积极的情绪体验,使辅导员看到个人职业发展的希望。

  (二)建立学生工作的学科体系,加快辅导员的专业化、专家化步伐

  学科体系的建立是提升辅导员专业素质,增强其归属感和使命感,提高个人职业水平和应急水平的重要途径;有了专业的理论体系和科研平台可以大大提高辅导员对自身职业的认可,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加快辅导员的专业化、专家化的步伐,这需要改革目前学校的学生工作组织机构,根据专业化的发展目标,形成专业化的分工和职能分类并根据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和兴趣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分工和开展相关工作。提高其工作效率和专业化水平,增强成就感和主观幸福感。

  (三)培养辅导员良好的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是职业个体对其所从事职业好坏标准的判断,是一种心理倾向性,它指挥个体的职业行为、态度、习惯和思维方式。良好职业价值观是职业幸福感建立的指向标。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良好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辅导员个体始终坚守“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基准,而且“传道”为先、为上,坚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同时,它需要辅导员超越“安身立命”的层面,将自身的职业看成一项“功在千秋”的事业,在为这个事业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

  在培养良好价值观的过程中,辅导员个体道德情感的养成是基础。因为维持辅导员职业化的最大动力还是来自于辅导员内在的情感需求和道德鞭策,主要表现为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正是这种爱与责任感促使辅导员不断完善自我,以使自己适应社会发展对辅导员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正是由这种爱所积聚起来的职业信念,为辅导员职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无穷力量。当然,道德情感的养成不是天然的,要求辅导员在学习的基础上,反省道德自我的不足,然后通过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完善自我、升华自我。

  (四)建立辅导员职业心理预警机制

  为应对高校辅导员心理“高压”状态,对辅导员突发的心理危机给予及时的干预,应该建立由各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牵头的辅导员心理预警机制,动态关注辅导员的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心理危机,排解辅导员的负性情绪,提高正性情绪体验,促进辅导员的身心健康。

  因此,不断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外部条件,尤其是高校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支持系统才能为辅导员获取职业幸福感创造充分的外部因素;同时积极帮助辅导员个体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辅导员获得职业幸福感提供内部的动力支持。在内因主导、外因辅助的共同作用下,辅导员就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归属感和使命感,充分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2

  摘要: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以及为社会服务等职能的机构,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从根本上决定了该所高等院校的综合水平,辅导员的职业道德修养的良莠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辅导员引导学生健康成才的工作成效。本文将针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修养的现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校辅导员已逐渐传递到80后,90后的身上,他们是各类社会思潮和现实汇聚一身的结合体,这就需要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思维敏捷、富有朝气、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时代要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辅导员要对青年大学生的各种表现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敏捷恰当的反应,并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1]只有这样,才是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的未来和希望。

  一、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的现状

  (一)缺乏爱岗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任何一个单位,任何一个个人都需谈及的。何为敬业,笔者认为,就是干一事,爱一事。由于近年来所有高校招聘辅导员的条件都是专业不限,虽然在分配岗位的时候有所侧重专业,但大部分辅导员都缺乏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尤其是非师范大学毕业的辅导员更是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从而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应有的辨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含糊不清,面对新问题只能勉强应付,甚至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长久下去,对本职工作由此产生了厌倦感。

  (二)缺乏责任意识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辅导员所承担的压力和挑战接踵而至,有少部分辅导员由于工作压力大,长时间处于超负荷工作,而成效确甚微,由此导致工作几年后对工作失去了热情,认为做不不做,做好与混日子一个样,工作缺乏动力,甚至产生了厌恶感,对所有工作都表现为无所谓。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辅导员经受不住物质和金钱的诱惑,认为每天从事相同的工作已渐厌倦,为了获取更多的自由和报酬,部分辅导员“开辟”了他们的“副业”,把主要精力放到了校外,或是在外开店、或是在外兼职,或是醉心忙碌于炒期货、炒股等等,个别辅导员甚至是把这些看作比本职工作还更重要,认为带学生是他的第二职业,导致价值观念失衡,注重个人功利。

  (三)缺乏必要的尊重和关爱

  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的影响下,部分高校辅导员得过且过,甚至还有一部分辅导员认为这是对他的不公平,无意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前入校的学生大多为90后,学生富有个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接触社会经验较80后、70后欠佳,作为新时期的辅导员也多为80后,因此在对学生的关爱程度是很不够的,在管理和教学过程中,部分辅导员不愿花精力去主动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缺少与学生的感情交流,乏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了解,对工作也是敷衍塞责,消极应付。部分高校辅导员大多存在按规章办事,学生办事的老套路,在管理创新上总结、提炼较少,对“因材施教”全部归于教学老师,缺乏对学生的引导。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的对策

  (一)加强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辅导员是高等院校教学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讲政治、讲科学、讲师德是辅导员最基本的职业要求和职业素质。首先,师德修养的培养,作为辅导员,应加强自身师德的培养,具体表现为自觉学习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师职业道德理论,并将这些理论转化为自己行为活动的标准,通过理论加实践,使先进的管理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和情感。其次,加强职业道德理论学习,高校辅导员道德情感是辅导员在教育活动中,运用一定道德规范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职业道德行为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它是构成辅导员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辅导员个性的重要因素,也是辅导员职业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2]所以,作为辅导员,只有通过道德理论的学习,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标准,让自己成长为具备优良道德情操的社会人,才能保证时刻都会以无畏、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学生工作的繁琐“大事”。再次,开阔眼界,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辅导员必须具有开阔的眼界,较高的思想境界。[3]面对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新发展,加强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是时代的要求,这与高校辅导员的党性修养和思想道德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是高校辅导员是否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明确的政治观点,在重大的理论和政治原则问题上是否旗帜鲜明、立场坚定,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是否有良好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的前提。[4]

  (二)严格高校辅导员评价机制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要以学生为本,高校教师必须热爱和尊重自己的学生,潜移默化、逐步提高,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也才能完成好国家对高等院校教育培养的工作任务,所以辅导员必须首先热爱学生,这就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5]首先,要结合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就业形式以及学生个性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员招聘和管理,尽量做到才尽其用的目的。其次,为满足等待大学生的成才需求,辅导员自身必须加强自我学习,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通过进修,考察等形式提升辅导员的工作能力,还可以利用网络的虚拟化功能通过高校辅导员群,知道其他院校辅导员之所想、所需,并且可以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6]同时,学校必要时为辅导员提供便利条件,通过讲座、借调、轮岗等方式为辅导员提供专业知识、技能技巧等方面的外围保障。再次,引进辅导员职业化理念,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学校应通过相应的考核机制为辅导员搭建成才之路,通过思想上严要求、业务上高标准、工作上压担子、发展上提供更广阔的舞台的理念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表现自我、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为辅导员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图,对满足条件的辅导员进行相应的岗位调动;同时,健全这一规划图的体系,真正做到学习辅导员能进能退、能上能下的发展,从而培育一批思想上过硬、业务上娴熟、道德修养高境界的辅导员队伍。

  (三)努力营造师德文化建设氛围

  高尚师德的培养需要教师自身在教学实践中持之以恒的自律和修炼,更需要德育文化环境的熏陶和影响,这是教师内心的规范认识不断内生外化的过程。[7]首先,营造“博学、博爱、立人、达人”的育人氛围。作为辅导员,是一个上传下达的执行者,一方面要对学校负责,及时传达学校的方针政策,灌输学校的办学理念;另一方面就是对学生负责,自己的管辖的学生无论优劣,都需要辅导员在自己的原则。职责范围内给予学生认可和关怀,这是处理学生与老师关系的基本前提,也是教书育人的基本需要。其次,应营造““学术自由””的学习氛围。辅导员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应建立起“学术自由”的制度规范,鼓励学生形成自身的学术思想;再次,应营造“民主与和谐”的管理工作气氛。学生可以大胆提出教师需要改进的地方,辅导员也可以直接向领导提出建设性建议,形成学生———教师互动模式,让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班级、个人的管理上来,从而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这必将形成教师和学生对学校与职业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三、小结

  总之,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建设必须通过法律、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充分发挥高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功能。笔者相信,在全社会形成的尊师重教的良好环境下,各位教师会把本职业的职业道德修养内化为自觉行为,彰显人民教师的高尚典范。

  参考文献:

  [1]邓恢煌,李承材.高校辅导员劳动特点浅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2]王平慧,许长才.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J].咸宁学院学报,20xx,(12).

  [3]郭爱英.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问题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20xx,(8).

  [4]唐青.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素质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xx,(4).

  [5]邓晓霞.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J].科技信息,20xx,(9).

  [6]冉琛.高校网络辅导员工作方法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4).

  [7]王瑜,陈静.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xx,(6).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3

  一、构建网络辅导平台

  网络克服了空间距离的障碍和避免了个别情况下面对面交流的尴尬,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而且缓解了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紧张与大学生心理需求旺盛的矛盾。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技术结合,辅导员通过多媒体技术,建立心理健康咨询、教育网站,制作心理健康教育网页,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划分为不同的信息版块,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在网上和学生交流跨越了时空界限,加强与大学生的对话和沟通,提高了工作效果和效率。

  二、尝试朋辈辅导

  类似于教学活动中常说的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它是指年龄相仿者利用自身积累的生活经验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朋友给予心理疏导,提供等同于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同时通过这种方法促进辅导者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上最亲近的人,通过组织朋辈辅导,一方面可以缓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匮乏;另一方面,朋辈辅导员就是“同在屋檐下”,生活在大学生中间的学生,容易发现问题,能更及时提供帮助,弥补了空间距离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难于获取学生信息的缺陷,提高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黄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辅导员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挑选心理阳光健康、思想素质好、专业素养强、热心帮助同学的学生干部组建“太阳花”、“心桥社”等社团,并及时对组织成员进行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培训,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

  三、丰富辅导方法

  首先,将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日常积累、发酵而来的,一些小的问题一旦遇到茫然、失望、空虚、无助等心理问题的导火索,就有可能酿成不堪收拾的严重后果。但这些小问题只要及时给予引导、沟通、疏散,大多数的心理阴霾很快就会烟消云散。其次,辅导员因为学习、生活上能够密切接触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可考虑从最基础的、最实际的小事出发,信息工程学院利用班级心理委员和班委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并负责解决同学之间的思想小疙瘩,解决不了的随时上报班级辅导员和院系心理辅导老师,棘手的心理问题上报学校心理辅导中心。最后,通过定期召开年级例会、班会,积极开展思想教育,从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及学生敏感的爱情观分析人生、剖析生活,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集中到健康积极学习、生活轨道上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高、见效慢的教育活动。基于心理健康教育预防重于治疗的`特点,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时发现与尽早解决非常重要,仅凭辅导员一个人的工作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高校还要注重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强化辅导员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配合高校从临时处理到常规教育转变心理教育策略,力图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添砖加瓦。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4

  一、辅导员绩效考核的目的及意义

  作为高校辅导员其所具备的岗位职责是非常明确的,绩效考核只是为了更好的强化其职责所在,让辅导员在高校工作中能够做到更好,特别是如今教育体系在不断的进行革新的状况下,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变得更为复杂、多变,绩效考核就使得辅导员在面对工作上的压力时能够自如的应对,能够更加明了自己的职责,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更好。同时加强辅导员的绩效考核制度对于其在工作上的积极性起到很好的作用。由于辅导员在地位及待遇上与实际的工作程度不成正比,因此,很难让辅导员认可自身职业的意义,所以,通过绩效考核能够帮助其总结职位职责,通过奖罚制度来激发其对工作的热情度。在考核中能够清楚的看到自身与其他辅导员之间的差距,通过对比能够激发自身的责任感,同时,对于工作积极,踏实肯干,责任心强的辅导员要予以实质上的奖励,并且这对其自身的发展空间有很大的帮助,而对于那些不负责,怠慢工作而产生较大失误的人员要给予惩罚处理,严重者要进行岗位调整等。通过辅导员绩效考核能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辅导员队伍,对于高校的教学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加强,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也越来越受到了重视,自从中央出台了相关的文件之后,各大高校对于辅导员考核的实施办法都相继出炉,这些方案虽然都有着一定的成效,对建设优质的辅导员队伍这一工作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因为其工作上的特殊性及复杂性,导致这些考核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对辅导员绩效考核的目的认识不够。绩效考核体系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绩效考核、绩效改善、绩效提升等管理系统。但是从各个高校的考核体系来看,很多高校都只是将其作为年度审核来进行,也有些是存粹为了考核而考核的,这就使得其没有太大的成效体现,更无法使其绩效能够改善及提升。

  2.绩效考核方法不合理。从研究可以发现,就目前高校中的考核体系都有着两个极端,一种是注重定性指标的,另一种则是注重定量指标的。这两种考核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先来讲述下定性指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采用定性指标来进行考核,它在公平公正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为其主要是根据考核者的经验及知识等方面的情况来进行的,在考核中会出现很多的主观性判断,并且缺乏横向的比较,所以,这一方法存在的弊端还是较为明显的。而定量指标中同样有不足之处,由于辅导员之间岗位也有所不同,因此职责及工作任务也都不一样,这时采用这一方法能够确保其公平性,但是由于其只注重考核的普通性,对于其岗位的特殊性却没有重视起来,没有指定出合理规范的考核程序,使得其在评定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3.考核过程不够合理。辅导员考核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看出成效的,它需要经过长时间系统的一个过程才能将其成果显现出来,这就需要高校能够坚持日常考核并且将其于年度考核相结合起来,让工作过程与工作结果能够相互融合,让最终的考核成绩更加的公正。但是在实际的考核中,并没有注重其考核的过程,还是局限在最终的结果上。

  4.考核反馈相对缺乏。高校建立辅导员考核体系不是为考核而建立的,因此,在考核完成后需要及时的对考核的信息进行反馈,只有这样才能让辅导员更好的规划职业的发展方向,为以后的考核而做出更大的努力。但是在实际的考核中,各大高校都没有将其考核信息的反馈重视起来,有些高校甚至只负责考核,对于后面的事都置之不理,这就使其失去了考核的作用,对于建立优质的辅导员队伍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三、完善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的对策建议

  1.提高对辅导员绩效考核的认识。在辅导员绩效考核中,需要先提高其对考核的认识。对于其考核的理念需要有所认知,对于考核的重点不应该放在对其考核的评价上及功能上,而是应该要尊重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需求。对于辅导员考核的形式不能因为考核而考核,要让其明白考核的意义。辅导员考核体系应该讲考核与培养相互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考核的目的得到改善及提高,并且能够让辅导员更好的规划以后的职业发展。

  2.完善辅导员绩效考核的方法。虽然高校所采用的定量和定性方法都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如果将这两者相互结合起来使用,能够更好的完善绩效考核的方法。通过定量指标考核能够保证其在考核中的公平性,而定性考核则是需要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素质、工作态度、意志及创新能力上的体现来完成的。在考核指标的设计上,不仅需要能够符合辅导员工作内容,还要确保其是科学、合理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考核的成绩的有效性。能够用于辅导员日常考核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为合适的是360考核法,它是诸多方法中较为全面的一种,并且能够配合其他方法一起使用。

  3.加强过程考核。各大高校所进行的辅导员考核体系都是不一样的,但是都需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需要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相关的理论及技术运用起来,并且需要将“重视管理教育而轻视培养学习,注重考核而轻视发展”的传统观念摒弃掉,建立一个科学先进的管理绩效观,要清楚的认识到绩效管理只是管理中的一部分。面对绩效考核时不能把其只当做是一个单纯的考核项目来进行,而是需要将其作为绩效管理的基本数据,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帮助辅导员的绩效能够提升,从而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绩效管理过程体系。只有拥有了完善的过程体系,才能在考核中注重其考核的过程,实现绩效提高的这一目标。考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并提升其工作的质量。

  4.加强绩效考核的结果反馈和使用。绩效考核只是考核的一个过程,其结束之后还需要能够做到及时反馈考核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合理的使用。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高校对于考核的成绩并不公布,有些只有小范围内的人员能够知道考核的结果,这就使得考核的意义被消除了,只是走走过场而已。由于数据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评析,导致其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辅导员的管理部门应该及时的对考核的成绩进行跟踪,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根据辅导员日常的表现来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反馈,要及时掌握辅导员对于考核结果的反应及想法,要能够与其达成共识,促进其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制定出更好的工作计划,将绩效考核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四、结语

  由于高校绩效考核工作还没有能够完善,所以这就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去不断的完善,作为高校领导,更应该要对其考核的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制定出一套科学的有效的体系,让绩效考核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5

  一、增强高校辅导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性的学习,我们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目标是什么,工作重点是什么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为何。高校辅导员在明确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的情况下,教化别人就显得更加重要。首先我们要明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其次作为辅导员我们自身工作的目标是什么,“目标”和“目的”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从“目标”和“目的”两个词入手分析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和内涵,目标与内容,目的与要求,二者含义相近,但是不能等同。“目标”一般外延要大一点,抽象一点,指向远一点;“目的”较“目标”比较具体,目的往往比较近一点,目标是较长时间想达到的目的,一般情况下,今天、明天或一时一事,或短期内预期达到什么目的,不说目标,目标是某一时期,某一阶段人们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实现预期的目的的一种状态和结果。任务是为实现目标、达到目的,在某一时刻、某一阶段应该做些什么事情。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与人的发展要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在政治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教化、细化的,具体的目标即目的,应该根据不同的时间、空间、对象和社会要求来确定。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好公民,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般目的同时也是总目标。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应该时刻培养自己和学生做新时期的“四有”新人,从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和有文化的四个层面来学习,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也有“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的层次之分;国家法规,一定纪律规章,团内、党内纪律;三个层次之分;还有区分不同的文化。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调动积极性、凝聚人心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主要任务,同时,也是我们高校辅导员的重中之重。其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可以是从事党的工作系统、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统战部、学生工作部、党校共青团系统和工会、妇联,工作内容,说服教育,引导帮助,动员协调等方面,凡是为了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所需要的思想工作都是其工作内容,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

  二、当前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环境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授课过程中,很多情况下采取“灌输”的教育方法,在不了解学生心理,不清楚学生实际所需,也没有分析学生自身特点的情况下,来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抓住、发挥出学生主体性的实效性,因此,教育效果不显著。对教育对象即大学生有一定的了解,是高校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目前,“90后”是大学的主体,与以往学生相比,他们的自主意识、民主平等意识等显著增强,如果辅导员仍采取简单生硬的单向灌输教育方式,则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深入学生中间深入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实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和实践育人。所谓环境,是人的一切活动及人自身顺利发展的基本条件。环境又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条件的总和;社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按其形态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种特殊意义的环境,广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环境因素,指教育活动外部的,自发的环境因素内部的和自觉的。宏观环境,社会经济制度及经济生活条件,社会政治制度及现实政治状况,社会文化及各种文化活动、大众传播媒介等。作为高校的辅导员,我们首先应该高度重视“环境育人”的问题,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其次高度重视环境的“可创性”,环境是可选择,可利用,可改造,可创造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逆境成才。第三优化环境,“自取”而得,“肉腐生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最后,系统化研究,整体性、联动性的研究,充分适应环境整体功能,良性联动功能;高度重视现代传媒和舆论环境。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特征和重要职责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作为辅导员我们不仅教化学生还要了解学生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处理好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保持好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问题。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问题,学生就是学习的,而环境与地位的'错位变化,给他们在学习目的和学业成就带来了很大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也凸显在生活方面,大学生是一个非常大的消费群体,各个方面的消费也相当突出,消费思潮、消费方式、消费金额、消费目的的不同也不断充斥着高校学生的生活。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明确当前形势,提高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全方位教育大学生,多角度提高大学生充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意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摒弃日常生活当中的大花大用,追求名牌与时尚,崇拜个性等消费。最后,大学生存在的问题表现在思想方面,大学生是充满活力有思想的群体,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的见解,但是,在有些时间就会表现出政治信仰的迷茫,在有些方面也会表现出爱国主义精神的缺失,甚至存在着崇洋媚外的思想,或者是自我主义为中心以及拜金主义、价值取向严重扭曲、道德观念淡薄、心理素质较差等问题都存在于当下大学生当中,所以,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当中,应当充分地认识到大学生的成长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密不可分。

  三、加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当前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思考。我们既要在重视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上下功夫,又要注重实际和社会相结合。充分发挥辅导员所起到的作用以及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通过知、情、意、信、行时刻提醒我们,我们不仅能够做到,还要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习惯成自然的做,来提高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知”是前提,是情、意、信的基础,是行为先导;“情”是知、信、意的催化剂,是行的推动力;“信”是核心,是知、情、意的“合金”,是行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意”是知、情、信的必然体现,是行的杠杆,“行”则是知、情、意、信辩证运动的外在表现和一般结果,是进一步强化、巩固知、情、信意的基础。首先将高校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业化转变。学校的稳定发展和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我们要重点建设一支高校辅导员的队伍,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高素质、职业化、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理论与辅导员工作紧密相连,辅导员在掌握相关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下,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管理层面、教育层面和学习层面都要深刻认识到心理学知识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重视加强对辅导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的培养,提高心理学知识的专业水平,增强每一名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在认识上自上而下全面保持统一,在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部署下,在组织上给予有力的保障,在实施策略上采取科学的方法,加强辅导员自身素质,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全面发展。增强辅导员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加强对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和岗位职责的研习,认识到自身工作当中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缺失,主动通过多渠道、多途径,来加强对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的学习,在工作当中积极吸收和运用心理学知识,增强自身的工作经验、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因此,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着重提出了对辅导员培训、培养工作的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制定辅导员、班主任培训规划,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坚持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第一,要建构一个心理学知识构架,在构架当中积极运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使心理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得到彰显;第二,辅导员应重点掌握有针对性的和大学生心理发展息息相关的知识;第三,注重实践教学,将学习内容实际化,将教学内容实践化,针对不同特征的学生,不同类型的学生,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不同而选择有效的技术开展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再者,应注重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运用案例的不同来进行研讨分析、角色的不同来进行不同的扮演探讨、现场突发情况的不同会展示出事情的突发性、危险性和影响性的不同,根据不同的状况来进行模拟处理等等效果分析和培训形式,同时还应将身边发生的事情融入辅导员的工作中去,凸显出辅导员工作的及时性,延续到辅导员的行为中来,彰显出教师教书育人的华彩,进行与高校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开展业务交流、案例研讨和心理沟通等,解决在培训过程当中的存在的问题,了解辅导员在培训过程中的满意度、感受和体会等,为向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迈进的过程当中提供可靠翔实的数据,真正了解辅导员掌握的实际情况,根据培训后的测试结果,这既是培训本身的内在需要,也是对参与培训辅导员的一种外在推动;此外,还应将评估延续到辅导员绩效考核中,为奖励、晋升、综合考核提供可靠依据。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6

  焦虑作为一种心理疾病,是个体目标不能实现或障碍难以克服,致使自信心受挫和失败感剧增而形成的情绪状态,是以发作性或持续性焦躁情绪和紧张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神经症状。焦虑心理是高校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往往影响大学生的一系列行为,干扰他们的学习生活秩序,并抑制正常成长和发展。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教育和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克服焦虑心理问题,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完成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心理学教育健康辅导和班级管理的工作要求。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压力的加大,当代高校大学生生活在这个节奏加快、学习负担加重,以及人际交往复杂化的环境之中,各种烦躁心情便容易在大学这个特定的阶段显现出来,陷入焦虑情绪之中。被焦虑情绪所困扰的大学生,由于对其心理问题认识不足,未能得到及时疏导,便会给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大学生的焦虑心理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课题。

  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教育是先导,政治教育是核心,道德教育是重点,心理教育是基础。心理教育作为最初级的起点教育内容,它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接班人,如何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避免或消除心理危机与障碍,增进身心健康,以积极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社会环境,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关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下:“要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要制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

  2.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呈现出来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1)受教育程度高、接触社会较少,缺乏生活经验和辩证思考能力。大学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接受群体,他们思维活跃、智力发达。但是由于在校大学生和社会接触较少,所以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对事物的辨识能力不强,思想认识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容易走极端,出现认知失真。另外,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思想易脱离实际,出现心理困惑,产生不满情绪。

  (2)竞争意识强烈,但意志力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当代大学生在理想的实现途径上,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竞争意识较强,成才愿望强烈,目标明确,勇于挑战。但是,由于缺乏自控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缺少承受挫折的能力和担当的勇气,在现实中谈到理想,他们往往把关注投向自身,强调自我设计和自我发展,带有浓重的功利色彩。

  (3)情感丰富强烈,但情绪波动比较大,依赖心理较强。大学生是一群正在成长的青年,其内心体验极其细腻微妙。有些大学生在交往中往往具有双重心理特性,他们既珍惜友谊,渴望交际,但又感到孤独,不愿与人交往,渴望独立又难以摆脱依赖,富有理想又容易脱离现实,渴望理解又自我封闭。由于这种不良的心理也导致人际关系障碍,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同时,由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迅速扩大,各种心理还会交织在一起表现出来,因此,这时段的心理还具有波动较大、跌宕起伏的特点:胜利时得意忘形,挫折时垂头丧气,喜欢时花草皆笑,悲伤时草木流泪,情绪的反应摇摆不定,易产生各种相应的心理问题。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的焦虑心理

  1. 高校大学生焦虑心理问题的分类

  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他们受市场经济大潮和外来新文化思想的冲击,伴随着学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际关系的日益复杂、就业压力的加剧和恋爱心理的影响等,心理上往往有巨大的压力。他们的心理压力不断加大、加重,严重的甚至会处于不知所以然的提心吊胆与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产生各式各样的焦虑心理。

  (1)学业焦虑心理。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学习任务、内容、方法等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有些大学生往往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平时学习不努力,考试前临阵磨枪,匆忙上阵,导致成绩下滑,出现自卑自责、厌倦恐惧考试等学业焦虑心理。另外,考试成绩与大学生学业荣誉如奖学金、政治前途如入党、学业前途如研究生保送等密切相关。所以,有些大学生对考试外在价值过分重视,产生考试心理压力,容易出现焦虑心理问题。

  (2)社交焦虑心理。生活在大学校园里的每一个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无论是情感还是交际都考验着学生们的随机应变和接受能力。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的成熟,渴望爱和被爱的情感以及与异性交往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但大学生的心理并未达到完全成熟的状态,对突然降临的爱情或者瞬间即逝的情感缺乏成熟的应对策略,造成在人际交往场合被动孤立的境地。心理一旦无法承受,便会引发各种精神困扰,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问题。

  (3)就业焦虑心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的扩展,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面临就业时心理准备不充分,创业空间的狭窄以及高期望值与低就业率的巨大反差,使得很多求职大学生担心自己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引发一种复杂的负性情绪,不可避免地产生心理危机感,陷入迷茫的就业焦虑心理情绪之中。2. 高校大学生焦虑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

  (1)社会因素。当代社会改革与对外开放激发了人们的竞争观念,推进了政治民主和经济发展。但是,改革开放过程有时也可能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分配不公、拜金主义及裙带关系等。这些社会问题的出现,使学生心理受到冲击,出现疑虑和价值取向的迷茫,从而引起心理上的矛盾与冲突,造成烦恼和焦虑。另外,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以及对未来就业前景的担忧,不少学生焦躁不安,这也是焦虑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2)学校因素。高校是对大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专门机构,也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基地。然而,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心理健康关心不够,使学生的焦虑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加上有时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学生思想实际,忽视人文学科的教育作用等,也阻碍着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学生在大学这样一个大家庭中,人际交往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一旦处理不当,便会产生焦虑心理。

  (3)家庭因素。家庭作为学生生活实践的主要场所,其教育方式对学生个性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很大。现在很多学生,在家里是独生子女,自幼娇生惯养,独立生活能力差,花钱无计划,意志薄弱,挫折承受能力低,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容易出现焦虑心理。另外,一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由于高额学费和生活开支的压力,他们感到苦闷和压抑,容易出现焦虑心理问题。

  (4)个人因素。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虽然达到了生理的成熟高峰,但部分学生心理发育相对滞后;同时,现在学生一般是在颇为顺利和受宠的环境中长大,社会生活阅历浅。这就决定了他们心理素质敏感而脆弱,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低,适应手段少,产生心理冲突而难以缓冲和解决,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另外,大学校园是群英荟萃、人才济济的地方,随着学生自身地位的改变,也会出现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冲突,使一部分学生变得不知所措而逐渐产生焦虑心理。

  总之,焦虑心理问题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都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要认真分析大学生焦虑心理问题形成的具体原因,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有针对性地及时加以教育和引导。

  三、缓解高校大学生焦虑心理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一致的,都是作用于大学生,其目的都是引导大学生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大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防御和缓解高校学生焦虑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面对大学生表现出来的种种心理问题,作为教育主体的高校,应该立足现实,紧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实际,根据学生特点需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让学生正视问题、发现根源,引导学生合理宣泄负面情绪,提升克服困难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摆脱思想困扰,保持心理健康。同时,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和引导,引导学生合理评价自我,从根源上消除学生的焦虑心理问题。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很强,他们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注意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导大学生敞开心扉,探求适合自身成长的道路,树立切合实际的理想目标。利用他们自身所具有的潜能,去克服和修复自身的焦虑心理问题。

  2. 加强安全型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抵抗焦虑心理的承受能力

  (1)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防御、缓解高校学生焦虑心理问题。“校园文化是借助学校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既包括课外文化、娱乐活动的文化氛围和精神,也包括学校制度、精神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它能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和良好心理的形成与发展。从高校角度来说,要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为大学生增进交往、接触社会、锻炼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促使他们健康心理的形成。

  (2)积极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锻炼大学生的动手和实际工作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以及自立能力。因此,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义务劳动和生存锻炼活动,鼓励学生在双休日和闲暇时间勤工助学,培养劳动观点,指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个人完善的人格,并在未来能够有良好的发展,对社会做出贡献,这也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3. 采用关怀型工作方式,帮助解决困难,疏导学生的焦虑心理

  (1)通过各种途径为大学生排忧解难。大学生作为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个体,其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解决大学生焦虑心理,应该消除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为学生保持健康心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此,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对于经济困难的贫困生,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帮困助学体系,解决学生在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对于毕业生,要做好择业与就业指导工作,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提高就业率。同时,要帮助学生实现心理上的转变与适应,根据市场的需要灵活调剂课程,提高学生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通过这些方面的工作,学生将会以积极的心态、健康的心理去面对市场的挑选,顺利完成学业,早日成才,走向社会。

  (2)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将解决心理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焦虑心理问题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思想行为,理解、尊重、爱护学生,增强其自信心,激发其自主向上的积极性。同时,要尊重他们的进取心,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际困难和疾苦,教育他们正确对待困难,提高思想境界及心理承受能力,从客观上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心,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大学生尽快树立人生远大目标和价值评判标准,引导大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4. 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科学合理地培养人才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开展心理咨询指导活动。心理健康课程对一个人健康心理的形成,有重要的教育指导作用。作为高校来说,首先,应该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普及和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知识。其次,还要积极开设心理健康主题讲座和开展心理咨询指导活动,配合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疏导来询学生的感情,协助来访学生改善认知结构,树立对自己、他人及其他事物的正确观点和态度,指导与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缓解其焦虑心理压力。同时,要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以便于他们在产生心理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治疗和疏导。

  (2)引导竞争,强化心理适应能力,教会学生进行自我调适,学会正确对待焦虑。大学是知识分子思想自由奔放的家园,身居其中的大学生也不知不觉地受校园文化的影响和熏陶,而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质。虽然大学生在生理上已成熟,独立性和自主性有所增强,但是随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不断激烈,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与阅历还比较缺乏,心理成熟程度还不高,容易感到困惑和迷惘,从而导致出现焦虑心理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设计,尽快实行环境与角色的转换。与此同时,应指导学生重新探索学习方式,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和自我教育,为今后的就业、创业做好准备,培养和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同时,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正常的焦虑是一种动力,要正确认知焦虑心理,切不可为焦虑而焦虑。要加强以磨炼意志和品质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引导学生立足现实环境,合理调适自我,从而保持一种比较轻松自在的心态。

  四、结束语

  总之,现今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责任。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学业顺利、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克服焦虑心理问题,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早日成为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7

  【论文关键词】辅导员 就业指导 作用 方法

  【论文摘要】当今大学生就业困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成员,本文论述了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及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应如何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一、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国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党的十七大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并把扩大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之一。如何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党、国家、各级地方政府以及高校都面临考验。

  二、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在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中,辅导员工作既包括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还包括对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习指导、心理疏导、生活辅导和成才向导的任务,尽管国内各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各自的就业指导中心,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但是细化并最后落实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还是处于学生管理第一线的辅导员。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成员,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1.职业指导作用

  对于正在求职的大学生来说,求职方法与技巧是比较欠缺的。辅导员运用就业指导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结合每位学生的个人特长、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表达能力等因素,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求职方案,掌握恰当的求职技巧,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正确认识社会客观需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拓宽就业渠道。

  2.政策宣讲作用

  紧密结合社会就业形势与政策,为学生做好就业指导。一方面积极宣传和贯彻毕业生就业方针和政策,进一步确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使毕业生做到熟悉政策、了解市场、参与竞争、诚信就业。

  3.发布就业信息的作用

  辅导员为毕业生搜集和发布大量准确的就业信息,在举办人才市场笔试、面试、签约办理、派遣手续等诸多环节上,为毕业生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一是以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和心理个性特征测量为主要内容的网上就业测评服务;二是网上就业信息及时发布,学生可以及时上网了解最新就业信息。

  三、辅导员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方法

  1.对学生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改变就业观念。

  受传统观念误导,大学生往往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择业过程中,他们过分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好高骛远,重名利,轻事业,轻贡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2]辅导员要教育学生改变就业观念,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全面衡量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应聘走上就业岗位前,对自身素质有多高,专业知识有多少,实际工作能力有多强,自己能干什么、会干什么;在步入市场经济社会后,如何寻求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找到自己较理想的位置,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不应好高骛远。对大学生来说,要切实认识到从“学生”走向“社会人”,进而走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变,把社会的职业需求和个人的职业理想、职业素质很好的结合起来。

  2.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意识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长期工程,而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辅导员在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时,要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理念,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3]辅导员应指导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一年级,初步了解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二年级,提高基本素质。主要内容有: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主要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具有坚持性;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三年级,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主要内容有: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四年级,工作申请,成功就业。主要内容有: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预习或模拟面试、参加面试等;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

  3.重点帮扶就业困难群体

  在做好就业服务的同时,辅导员应该重点对特殊群体的就业进行帮扶。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造成自身在就业竞争环境中处于劣势或在竞争能力上不足的群体被定义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4]对因家庭经济困难或心理欠健全等因素存在就业困难的毕业生,辅导员应采取提供重点指导、优先提供就业信息、优先推荐就业岗位等措施,保障就业困难群体学生充分就业。

  4.建立有效的信息发布途径

  辅导员要起到企业和毕业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就必须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通过学院与企业产学研结合的机遇积极与企业联系,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利用校园宣传栏发布就业信息;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最新的招聘信息,利用校园就业信息网、班级QQ群、博客、邮件、飞信等发布就业信息,可及时、便捷的将就业信息发布到学生手中。

  5.做好跟踪调查工作

  学生就业并不意味着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结束,辅导员要做好加强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反馈工作,及时了解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工作情况,听取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意见是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既是对前阶段就业工作的检验,又是指导今后就业工作的依据,因此辅导员要对毕业生做好跟踪调查的工作。

  目前,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关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乎学生的切身利益的大事。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姜 霞.浅谈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6)

  2 刘红斌.浅谈辅导员如何做好就业指导工作[J].商场现代化,20xx(10)

  3 黄 芳.就业困难学生职业发展指导[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xx(6)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8

  辅导员在高校管理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现如今的高校对于辅导员的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相关资料表明,在学校日常工作中,有很多因素影响着高校辅导员的教育及管理水平,例如,辅导员自身的能力、知识量、心理素质等。另外,学校内少数民族学生由于自身的生活习惯、饮食、语言等方面的不同,在校园集体生活中属于特殊群体,因此,学校辅导员应采取公平对待的原则,确保少数民族学生能够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中。

  一、离校辅导员教育管理中的公平原则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公平问题。教育公平就是要确保我国的每位公民都能享受到教育的权利[11。所以,对于高校的辅导员来说,在教育及管理过程中,遵循公平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当前学校内的学生年龄较小,生活阅历不够,人生观与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因此,需要教师与辅导员在平时的学习中给予引导,为学生创建平等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创建公平、和谐的校园环境

  (一)对“道德性”公平的追求

  在讨论教育公平问题时,通常重视的是“教育政策上的公平”,就是确保我国的每位公民都具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且能在可能的情况下接受不同的教育。但实际上,对于很多人来说,教育权利上的公平不仅表现为求学的.需求,同时也表现为享受适合身心发展的教育需求ra。少数民族学生能否享受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接受适应自身发展、满足自身需求的教育,都取决于教育者能否在教育及管理工作中追求“道德性”公平。“道德性”公平指的是教师在教育中能够贯彻公平原则,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少数民族学生可能会在性格及行为上存在差异,所以,需要辅导员针对学生的性格及行为差异,明确可塑方向。另外,在日常的教育与管理中,不能盲目追求公平而导致平均主义。

  另外,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饮食、语言等方面的不同,不能很好地融于集体中,从而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只和自己民族的同学聚集。因此,学校更应强化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力度。教师及辅导员应当为其创造平等的学习环境,提供与普通学生相同的教学资源,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之处,应予以充分地帮助与讲解,并鼓励其他学生多与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集体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可以为少数民族学生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使少数民族学生获得平等的权利。如果少数民族的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犯错,教师及辅导员不能因为是少数民族的学生,就采取厚此薄彼的原则进行处罚,这样不公平的待遇会导致其他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集体的团结。

  (二)“权益性”公平的确定

  学生的权益,既包括国家教育法规定的受教育权,也包括宪法规定的每位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在日常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应确保少数民族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为少数民族学生谋取更多的公平,尊重学生权益。另外,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要做好相关的管理。因为少数民族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具有一定的压力,可能在心理上也有很多负担,所以教师及辅导员应多与他们进行沟通,减少他们的心理障碍[3]。而且,在面对生活、饮食习惯与普通学生不同的少数民族学生时,辅导员可以建议学校设立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开放,并具有民族特色的食堂窗口,这样少数民族学生就能和普通学生一起去食堂吃饭,不仅有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集体凝聚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结语

  在曰常教育与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应提升自身及教师的公平意识,帮助全体师生树立正确的公平观念。少数民族学生只有受到了公平对待,才会不断增加对教师与班级的信任感,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情感,才会增加班集体的凝聚力。而辅导员只有对少数民族学生采用公平的相处原则,才会在教育管理的工作中逐渐渗透公平、公正与公开的“三公”原则,才会在日常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教学环境,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9

  摘要:高校辅导员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有指导作用,但是当下高校学生的行为状态反应出了辅导员工作质量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本文首先指出了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难点,然后讨论了管理工作对策,希望本文为高校辅导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学管工作

  一、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难点

  1、学生管理的能力和经验不足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政治思想教育的实施者、指导者和组织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必须掌握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以及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具有良好的沟通、组织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目前,我国很多高校辅导员在能力方面极大的欠缺,所学专业与辅导员工作并不贴合,在学生管理上存在很大的问题,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极大的影响了工作质量。

  2、管理方式不当

  高校生源逐渐增多,但质量却有所下降,现代90、00后学生问题突出,给辅导员管理增添了难度。现阶段,一些高校辅导员在管理方式上存在偏差,一方面,管理方式过于严格,不尊重学生们的主体地位,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未能及时给予正确疏导。另一方面,对待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处理问题时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上,态度生硬、冷漠,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师生间的'矛盾,也给学生带来了新的心理问题,无法达到最佳的教育和管理效果。

  3、工作热情不高

  一些年轻的辅导员对职业前途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认为辅导员这个岗位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情绪比较消极、工作热情不高、缺乏责任心,他们的职业能力和敬业意识就很难提高,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对策

  1、强化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意识

  辅导员的工作热情不高,学生管理工作效果就很难有提升。所以,要强化辅导员的管理意识和管理理念。在管理意识方面,要对辅导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通过明确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意义来强化辅导员关注学生生活,指导学生行为,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生活意识。在管理理念方面,要对辅导进行职业培训,让其了解当下学生群体的沟通方式和主流意识形态,了解当下高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此,学校要采用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辅导员工作热情不高的问题。首先,在辅导员入职后,要对辅导员进行岗位培训和考核。经过考核后的辅导员才能够进入工作状态。第二,对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要进行绩效考核。只有当工作效果与工作绩效挂钩,切实影响到了辅导员的自身利益,才能够提升辅导员的工作热情。第三,学校要对辅导员工作进行评比,这样可以激励辅导员发动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工作热情。

  2、采用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方法

  良好的学生管理工作方法能够让工作事半功倍,无效的管理方式只能让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学生管理必须以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帮助和引导学生们更好的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难题。首先,辅导员可以经常去班级和学生宿舍,与学生们沟通交流,了解学生近期的思想动态,发现情绪波动较大的同学应及时做好疏导工作。其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注重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关心学生日常生活,与学生做朋友,理解和支持学生。第二,采用学生习惯的方式来进行思想层面上的沟通和交流。当下智能手机和网络是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学校和社会都没有能力让学生戒掉网瘾,也不能让学生离开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网络。所以,辅导员老师要充分利用微信和微博平台来与学生互动。发放各种通知,学生未必能够收到,但是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学生很快就会回复。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班会是一种方式,但是学生容易逃课,如果在微信群中讨论相关话题,学生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班会讨论话题当中。第三,辅导员对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引导工作要创新工作形式。互联网时代的学生,因为物质和精神生活环境都非常优越,所以学生的生存危机和道德观念都与以往不同。多元文化对学生三观的影响很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所以,老师采用说教的方式来灌输各种传统思想总是收效甚微。老师需要从学生自己既定的价值观念,通过时事热点来让学生的思想自相矛盾,然后老师在为学生分析利弊,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3、建立和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

  由于辅导员的工作经验不足,工作能力较弱,在短时间内又无法快速提升。所以,学校要建立和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这样辅导员就可以按照相关制度来开展工作,维持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节奏。在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时,应建立和五女山精细化管理制度,并依照制度办事,将制度落实在工作中。学生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新时期的学生心理变化较大,辅导员更应该严于律己,首先自己应遵章办事,才能够要求学生们遵守学校规定。辅导员在工作中可以根据学校要求,制定班级考核制度,礼仪制度,作息制度和安全制度等。学生群体特点随着时间改变而改变,所以精细化管理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进行动态修改的。所以,学校要阶段性地与辅导员老师开会讨论,根据管理成效来对既定的精细化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在不断的摸索中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学生管理工作方案。任何管理工作最终都是要依靠制度管理,学生人数众多,辅导员人数相对较少,庞大的管理工作量和很高的管理难度系数,确实会让辅导员产生寡不敌众的工作状态,当学生管理工作有精细化的制度作为依据,各项工作必然会顺利进行。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能力、方法、态度是影响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只有解决了辅导员老师的能力问题、工作方法问题和工作态度问题,才能够让学生管理工作顺利有效开展。因此,辅导员自身要通过有效途径提升能力,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相关教育部门则要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和辅导员入职培训,从而让辅导员在入职之前掌握基本的学生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杜俊玉.高校学生管理听证制度的现状及提升途径探析[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xx(02)

  [2]张洪敏.浅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其改进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xx(06)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10

  摘要:本文试图将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以关注个体优越性为主的积极取向研究应用于辅导员的实际工作中,从两者的基本思想和结合意义上分析得出积极心理学应用于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提出积极心理学对辅导员工作的几点运用建议和整合探索的具体途径,肯定了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情绪体验、培植积极人格特征和营造积极组织环境对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积极心理学 高职高专 辅导员

  由于学生群体的差异性,高职高专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上,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需要更具体、更周到,对学生的引领和指导也更费时费力。面对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医学高职高专辅导员如何帮助综合能力较弱的大学生正确面对和有效应对学习生活压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一直是每一位医学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共同探索的课题。

  美国20世纪来的积极心理学以一种更加开放和欣赏的角度去看待人的本质、潜能和能力,提倡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去解读和引导。我国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开始于20xx年,20xx年后才逐渐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在教育界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学从纠正问题为中心的消极取向,转变为关注个体优越性为主的积极取向,对医学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 基本思想

  (一)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理念

  积极心理学强调引导者着重于挖掘和调动个体的积极力量,做到个体的自助。具体而言,就是将重心放在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质上,通过培养和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人真正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健康幸福的人。它的研究主要有三个内容:1、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学注重人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这是与他人友好相处、较好适应社会和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的基础。2、积极人格特征。积极心理学相信人们自身拥有足以应对外界的能力和智慧,拥有爱的本能和各种积极的心理特征和品质。个体之所以出现问题,在于这些积极的特征和品质未能有效发挥作用,甚至未被发掘。3、积极组织系统。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对个体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外部系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 辅导员的工作理念

  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社会需要人才,成就学生美好未来为办学宗旨,辅导员主要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开展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格特征,培养独立自觉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实现合理合适的自我规划。辅导员通过注重和引导学生的价值目标、动力思维、路径思维和方式方法,以达到教育和管理的最佳状态。辅导员工作对象主要有两大形式:1、集体性工作。辅导员依托班级和宿舍为单位的活动设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提供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外部环境,从而影响个体。2、个体性引导。辅导员通过与学生的日常谈话和观察,对每位学生的特性有所了解,并筛查出一些有潜在问题的学生,或是自我发展不健全的困难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和引导,让后劲生们能认识问题,转变思想,改正不良言行。

  总之,新时期的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已不能仅仅停留在被动的治疗型应对上,而应注重积极的有效防预,这与积极心理学所推崇的理论与实践不谋而合,二者在尊重客体的积极能动性上,在构建优良外部系统中都有着很大的关联性。

  二、积极心理学应用于辅导员工作的意义

  (一)从医学高职高专学生特点看积极心理学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实用性

  从医学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特点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内心的落差感。由于入学的分数差,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相比本科生存在自我价值感较低、自信心不足的问题,甚至不愿意别人拿自己与本科生比较,这种落差感寄存于他们的内心深处。2、学习能力较弱。大多数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或学习能力存在不足,而医学专业的高要求和高难度,难免又给学习能力较弱的高职高专学生增加了学习压力。这种来自学业的压力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得到化解,自然就会转化为一种心理负担,甚至最终选择自暴自弃。3、自律性较差。自律意识薄弱给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监督和管理学生常常需要耗费辅导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4、自主性不够。由于学生的自主独立性不够,凡事往往较依赖老师,缺乏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处事的能力。这与高校所提倡的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有明显差距。

  这种由于入学差造成的内心消极体验和人格特征差异,将对大多数高职高专生的大学学习生活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他们容易埋没自身优点,遗失自我价值,潜能得不到较好的挖掘。在此情况下,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如果能借鉴积极心理学提倡的理念,注重引导学生以“积极体验”来发掘和塑造学生潜能,以一种鼓励式、激励式的方式来引导和启发学生,让他们在正视自我、接纳自我的和谐愉快中慢慢调整心态,拓展自身优势,更好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技巧和策略,以最佳的状态应对未来。

  (二)从医学高职高专院校特点看积极心理学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必要性

  从医学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特点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制少。医学高职高专学制一般为3年,有些专业甚至在大二年就开始进行临床实习,在1-2年的时间里,辅导员要摸清学生特性,并有效加以引导,对辅导员工作是项挑战。2、重专业。虽然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希望能借助大学生思想政治、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但学科和学校特点是医学高职高专必须面对的,专业课程的设置占据着学生的大多数课程,学生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更是所有高职高专院校视为的生存根本。大部分医学高职高专的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相对于综合性大学较弱。3、课业压力大。课业压力是所有医学专业学生肩上的'“大山”,学生的课外娱乐时间较少,单一和高强度的学习生活难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辅导员如果能有意地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扭转学生枯燥乏味的消极心理,并化压力为动力,这将对医学高职高专学生人才培养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医学高职高专的院校特点给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难度,如何克服这种“先天不足”,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觉悟和心理健康三者的引导相互融合,发挥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笔者认为辅导员应善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学生,增加师生间的亲近感,增进辅导员个人的威信力和感染力,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应对学习生活的各种困扰。

  (三)从高校学生管理看积极心理学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可行性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和自我明辨,这其中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关键,这也是近几年高校一直倡导的“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内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落脚点在于重视人自身的发展,而积极心理学所认为的,人虽然会因内心的冲突产生破坏性的消极影响,但人自身也有修复能力和自我完善的功能,这与学生管理工作中强调和重视人自身发展相互切合。辅导员在认识到学生个性的差异性上,应当避免传统的“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巧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学生优点和价值。

  三、积极心理学对辅导员工作的运用建议

  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和学历背景各不相同,非心理学专业的辅导员对心理学知识了解甚微,对积极心理学的内容可能从未耳闻,这就需要辅导员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不断加强自身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紧跟时代主旋律和青年特点,与时俱进,以学生为本,转变工作理念、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技巧,才能作学生的知心人和指路人。

  (一) 加强自身学习,提升职业素养

  辅导员面对的客体是青年学生,每一届的莘莘学子们身上都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个性,辅导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才能较好地应对学生事务和思想教育,才能激发学生潜能。对此,除了高校需要为辅导员提供培训机会外,还需要辅导员能切实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断自学,广纳各种新思潮,有所学、有所思,从中提炼和内化成自己的职业素养,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行为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形成合力,共促学生成长成才。

  辅导员作为在校大学生的第一管理者,与学生的接触最为密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特别是对学习生活相对单一和繁重的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辅导员的为人处事理念、态度和方式对他们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辅导员通过了解和学习积极心理学相关知识和技能,不仅能促使自己成为一个拥有积极心态、积极品质、积极人格的人,而且还能更好地帮助和引导学生以欣赏、开放、创新、包容的姿态调动自身潜能,应对各种周遭变故。

  (二) 转变工作理念,注重积极预防

  积极心理学相对于传统心理学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所提出的积极预防的理念。这种肯定人的价值、能力和潜能的积极做法能有效避免对他人不自觉地“贴标签”和减少对方的抵触情绪,有利于彼此之间关系的建立。辅导员在尊重、关爱和接纳学生基础上,将重点落脚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越性,从而引导学生以自己乐于接受、社会普遍认可的方式自我发展,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和不良行为的发生,不仅能有效弱化消极因素的破坏作用,还能增进师生情谊,为辅导员日后的进一步引导提供了重要基础。辅导员树立积极防御的理念还能改变传统学生管理过程中过多关注问题本身,忽视学生优点的不足,化管理被动为主动。

  (三) 提高工作技巧,为激发学生潜能提供可能

  理论和理念唯有转化为方法和路径,才能为达到理想状态和结果提供可能。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理念要运用于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还需要辅导员不断探索和总结,一方面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和爱好进行量身定做式的个性化引导,另一方面则发挥群体效应,通过一系列的优良学风创建活动和党团教育为学生的学习生活营造良好地外部环境。

  四、积极心理学在辅导员工作实践中的整合探索

  结合医学高职高专院校的特点,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切实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选择正面的、积极的评价和引导方式,帮助他们调动自身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健康向上的认知观,通过自身积极情绪体验,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应对繁重课业,并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中接受校园管理规定和专业要求,培养和发掘自身积极品质和能力,顺利圆满完成学业和养成良好地社会道德与社会适应能力。

  (一)倾听和理解学生,为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情绪体验提供基础

  包容学生的不良行为。辅导员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特别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经常会陷入“站在所谓的道德高地指点学生”的误区,这样脱离学生的单项思维,不仅达不到理想的管理教育效果,还极易造成学生对辅导员的反感,产生内在的排斥心理,甚至不愿与其交谈交心。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辅导员以开放、包容和理解的姿态倾听学生和尊重学生。大部分学生发生不良行为背后所折射出的是他们潜在的认知观和价值观,辅导员应该充分倾听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让学生体会到师生之间的平等沟通,从“被要求”的心态转变为“我可以”、“我需要”,增进对辅导员的信任感和向心力,从而以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接受辅导员的引导,改变“辅导员为管我而来”的消极情绪,逐渐建立起成熟的认知观。这与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倡的“情感启迪”不谋而合,所有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建立在学生对引导者和行为对象的情感接纳基础上,一切脱离情感的教育只会是空中楼阁。对此,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应注意谈话技巧,以正向和共情的技巧来避免学生的抵触情绪,多采用“你这样做是种选择,但是你也可以尝试一下这样做”、“你这么做我有点遗憾,因为”、“你认为如果这样做会不会更好呢?”等语句来代替传统的质问、刻板的谈话语言。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品质创造条件

  高校教育者一直强调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重要性,但也要避免教育工作者单纯地向学生下达工作任务和简单地要求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高职高专辅导员更需要借助学生工作任务的安排、活动的指导和行为管理等一系列实质性工作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不断肯定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将学生的自我关注转移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能力、智慧和品德等积极品质上,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自我价值,从而提高自我认知和悦纳程度,产生信任、安全和满意的积极情绪,培养和拓展积极品格,达到弱化消极因素的破坏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辅导员相信人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过程,为学生的成长留有足够的探索和改进空间,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持宽容的态度,而不是依赖于惩罚手段来遏制学生不良行为,或对学生的优点采取保守默认。辅导员在肯定学生优点的同时,应当适当地赋予更高的评价,从仁爱、责任、诚信、友善、朴实、文明等精神层面和价值层面肯定和激励学生,让学生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与思想品德相关联,加强对价值观的理解,也更能实现积极价值观对自身言行的指导作用。

  (三)主题教育体系化,为学生积极探索创新驱动

  与综合性大学的学生活动形式和内容相比,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存在明显差距,不少教育活动存在“上级布置,下级应付”的问题,或者只是视为单纯的活动简单开展,忽视教育的体系化和自主化意识。辅导员平实忙于应对各种学生事务,要求他们一一指导各项学生教育活动现实可能性较小。笔者认为,当前辅导员对主题教育的引导上应充分凌驾于一堆校级或院系级的活动计划上,整合提炼出有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主题教育内容,根据各个阶段学生成长需求设计出一套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主题教育体系,即结合党支部立项和团总支立项、结合教学实训需求、结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结合学校学生活动等有计划、有针对、有成效地开展,避免主题教育活动受众面狭窄、过于分散和流于形式。在开展活动上,辅导员在发挥好前期策划后,可大胆地让学生自行组织,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让他们自行制定目标、确立活动内容和形式、开展评估等一系列体系式探索,来增强自主意识和自我体验,达到自我启迪和自我发展。辅导员在这一过程中只需要扮演观察者的角色,为进一步引导学生寻找更佳的方式方法。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辅导员还应注意鼓励和肯定那些内向的学生和存在不良行为的学生,让他们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下慢慢地参与活动,在不断地成功经历下增进与他们的交流,增强自信心,提升集体意识,弱化消极心理和行为,不断拓展自身的积极品格。

  (四)注重学风建设,为培植学生积极人格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所在的组织环境,学校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它的精神文明建设情况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对此,辅导员应切实重视将学风建设同文明班级创建和文明宿舍创建结合起来,以创建的形式来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主人翁精神,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成长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在融入集体的同时也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感召,促进自己的不断探索。另外,有些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家长并非赞同其上高职高专院校或者不赞同其就读的专业,这种来自家庭的负面情绪和消极言论将对一个成长关键期的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辅导员需及时了解情况,尽量做通其父母的思想工作,赢得学生家长对学生选择的尊重,引导家长持有不赞同也不反对的态度,避免学生因为家人的不理解产生的心理负担,从而影响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品格养成。学生只有在一个较为轻松和谐、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环境中,才能更好更迅速地挖掘自身潜在的积极品质,促进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静 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论丛,20xx,(2):173.

  [2] 张建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J].教育与教学研究,20xx,(2):16-17.

  [3] 李刚 于海宁,宁云童等.积极心理学对于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8):37-38

  [4] 包文婷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研究 [J].党建思政德育,20xx,(309):223-224.

  [5]. 林静.积极心理学对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xx,32(10):86-88.

  [6] 吴正龙,张婕.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模式探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29(6):89-92.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11

  一、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不全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新老辅导员的工作方式上。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形势下,年长的辅导员工作方式陈旧,依靠单向的教育灌输,缺乏实际灵活的教育方法。他们难以掌握复杂的媒体技术,缺少时代感。相比之下,年轻的辅导员群体工作方式新颖,效率高,懂得利用多种技术手段,然而,他们大多数是刚毕业的学生,自身工作经验不足,同时也缺乏理论性的指导,尤其是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上,并不能很好的协调学生老师学校之间的关系,由于社会实践经历较少,自身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政治素质也有待提高,在学生工作中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空有热情,难以实现自身进步,更难以带动高校学生整体思想教育水平的提高。随着新老辅导员的交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显混乱。

  (二)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滞后。教育模式的滞后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当前辅导员在教育活动上缺乏计划性和组织性,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指向性,教育方式缺乏多样性和生动性的问题,无法广泛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辅导员自身事务较多,精力有限,难以以一人之力,促进整体教育计划有序的进行,精力与时间的投放呈现不规则性。当然,最重要的问题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同一化与青少年思想状况个性化之间的矛盾。现有教育模式依靠于传统的规章强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参与性,不能很好的适应90后个性化的发展要求,也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与管理。冲突产生于互不理解之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就不能顺利展开、有效推进。

  (三)网络时代带来的问题与挑战。网络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为辅导员工作提供了许多新途径与新方法,但是也使学生的诉求变得更加难以捕捉和控制,新型平台的出现,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是挑战:一是大学生容易沉溺于媒体的虚拟网络空间中,而忽略现实的真实性发展。二是媒体传播手段的泛滥,导致传递出来的信息的复杂性较大,容易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产生误导,这时候政治辅导员的引导和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

  二、探析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模式

  (一)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实现新老辅导员工作方式的交流与创新。政治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首要前提。要坚持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道路,针对不同的辅导员群体,在制定好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计划之后,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思想和技能。特别是对于新任辅导员,一定要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专项培训。对于老的辅导员,要使他们了解新事物,主动接受新事物,鼓励工作方式与方法的创新,定期组织辅导员工作方法交流会,树立先进典型,只有将新老辅导员的工作优点结合起来,将工作经验与工作方法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辅导员队伍的全面建设。

  (二)创制精细化教育模式,强化学生干部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要制定系统的教育规划、完整的教育体系、精细的教育方案,建立常态化教育机制,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规划性、全面性[1]。我国高校既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单向灌输的模式,与青少年的个性化要求格格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在于精英教育,以精英带动大众,通过进步群体的带动和辅助,点燃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所以,我们应该注重日常对学生干部的管理、教育甚至是考核,加强学生干部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在此过程中,辅导员的'角色应转为指导与监督,定期查看思想政治教育进程,并做好反馈信息的统计,真正实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以原则服务,以规则要求,以情感交流。

  (三)善用新型媒体,打造权威信息平台。如今,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已经成为青少年大学生活的必备产品,平板电脑也逐渐走进更多人群。掌上办公、网络办公已成可能。这就有必要把新型网络媒体引进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来,以提高效率,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而权威信息宣传平台的打造,需要在辅导员的指引下由一批专门团队进行管理,常规化运行,同时更要注重平台宣传的内容。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很多同学是学而不精,特别是时事政治、国际形势,很多人只是停留在了解层面,而不去更深入地思考,权威信息平台的打造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引领同学肩负起时代使命。

  三、结语

  青少年是祖国改革发展的有生力量,大学生是青少年人中的先进集体,高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也就成了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在高等教育的推进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于科学文化的学习和个人道德素质的培养,而辅导员老师的引导在这一过程中处在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只有采取新的适合社会需求和青少年思想状况的工作模式,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才能更好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推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发展。辅导员工作要始终坚持教育、管理、服务的理念,确保辅导员工作不失职,不出错,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立场,经得起考验,承担起引导青少年人的重责[2]。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12

  一、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隐性教育蕴涵

  (一)以厚德育人为表征的品德修养教育

  辅导员在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滋养中成长,时代赋予其职业劳动培养“理想信念坚定、思想道德过硬的高质量人才,着力提高大学生服务国家、人民和社会的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以及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职业特点造就了辅导员“厚德育人”品德修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在辅导员身上是既理解学生又坚持原则、既热爱学生又严格要求、既教育学生又以身作则、既服务学生又兢兢业业、既宽以待生又严于律己、既是非分明又立场坚定的良好道德品质。辅导员的这些高尚人格品质和育人本领赢得学生的信任和认可,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既和谐了师生关系又提升了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水平,使其自觉完善人格、全面发展。

  (二)以敬业爱生为旨向的价值观教育

  人生价值观是以人生活动中客体与主体的价值关系的反映,产生于一定社会环境和长期的生活实践并经过经验总结和社会的认同而形成。“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决定了人必须受到社会关系的规定。辅导员为高等教育办学目标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性质,决定了其“关爱学生、倾心育人”的价值追求。辅导员的价值观特质成就了辅导员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身心素质、过硬的专业能力融入校园文化活动的各个环节,使人格的感染力、生命的表现力、工作的创造力展现在勤勤恳恳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奉献之中。传递给学生作为一名教师的历史责任感和作为一名公民的勇于担当。使学生在师生共建的校园文化中,正确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责任和担当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以励学笃行为基石的专业素养教育

  励学是“知”的过程。笃行是“行”的过程。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崇尚新潮的青年学生,作为人生导师和心理健康指导者要“知行合一”。要具备敏锐的政治素质明确党的方针政策、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学生的求知重点、具备渊博的学识水平和踏实务实精神,以学识渊博、处事干练、经验丰富等人格魅力特质吸引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使学生形成自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科学技能本领,勇于探索和实践的良好素养,为今后投身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

  二、辅导员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一)校园文化是培育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载体

  文化是社会的“精神链结物”(黑格尔语),因为有了文化人类才能不断自我总结、自我继承、自我扬弃和自我完善,从而不断进步和发展[6]。发展文化、创造良好地文化环境,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基本前提。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的历史和大学精神的积淀,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校园内全体人员共同遵守的道德信念、价值标准,是凝聚人心、展示形象、提高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对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从培育辅导员核心价值观角度出发,校园文化是培育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载体。“人是一种文化存在,”[6]建设什么样的校园文化给辅导员内在的精神世界和精神需求以合理的定位和应有的价值。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制度文化是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确立的支点。第一,校园物质文化是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基础。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校园文化设施、校园文化媒体、校园文化环境等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一个个实体,以及各实体间结构的关系,表现出校园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反映了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社会学家科尔鲁指出“物体在空间里的摆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房间以其物质形式表示着该场所与机构的精神与灵魂。一位教师的房间可以告诉我们他的性格以及他正在干什么。”[7]因此,校园物质文化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渗透于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及管理等校园实践活动,是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条件。第二,校园精神文化是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核心。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是通过学校成员共同的实践活动并经历史的积淀、选择、凝练发展而成,代代传承的校园精神文化,是激发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内在动力。全体员工实事求是、团结协作、艰苦奋斗、高效严谨、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全体教师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耐心细致、严谨求实、开拓进取的教风;大学生积极向上、勤奋学习、尊师重教、求真求善、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优良学风和班风,集中体现学校成员共同的目标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感、行为模式,激励着辅导员成长。校园精神文化所传载、倡导的道德价值赋予辅导员特有的个性魅力,形成辅导员群体文化,是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文化核心。第三,校园制度文化是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形成的保障。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完善的规章制度(包括学校领导体制、组织管理模式、奖惩评价制度)体现着学校成员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学校的各种制度对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不仅起着导向、约束、矫正、激励、保障作用,而且学校的管理体制是否民主,集体生活制度是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合理都对辅导员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是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制度保障。

  (二)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助推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第一,辅导员的核心价值观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必然影响。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是辅导员个人价值观的群体化,辅导员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校园文化的主导价值观,校园文化建设是形成校园文化主导价值观的过程,辅导员在组织校园文化建设中,必然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筛选、扬弃,倡导正确的价值观,辅导员的这种行为过程受到其自身价值观的支配。校园文化所承载的德育内容,本质上是教育者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校园文化建设是辅导员的德育活动之一,辅导员必须根据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指导大学生建设相应的校园文化,使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向和目标。因此,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必然影响。第二,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提升起到助推作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出了现实要求。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有滋养健全人格、充满高尚理想的真、善、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辅导员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创造者。(1)以矢志忠诚的理想信念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信念作为人的主观意识核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辅导员矢志忠诚的理想信念的重要价值在于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和有效传递正确价值观念的方式。(2)以厚德育人的职业追求滋养学生健全人格。师德是辅导员人格的实质性体现。师德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辅导员厚德育人的高尚德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潜移默化滋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作用。(3)以敬业爱生的奉献精神提炼校园文化的核心。我国现代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辅导员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体现的是对祖国和民族的“大爱”,敬业爱生是辅导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并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而表现出来的行动,这种行动具有超功利主义的“独特魅力”。(4)以励学笃行的专业素养凝练校园文化的真善美。辅导员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不仅要钻研学生而且要博览群书;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而且要身体力行,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从而凝练校园文化的真善美。因此,辅导员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育人活动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辅导员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举措

  (一)以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正确方向

  在当前社会大变革、大转型,社会形态多元化、社会群体多元化、社会思潮异常活跃、价值取向复杂多样的形势下,校园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交融、交流的特点。因此,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方向,成为了辅导员的重要任务。以矢志忠诚的坚定信念引导学生的政治思想。通过采取多种形式与学进行政治理论、国家政策、国际国内形势的探讨、交流;通过对学生党员、团员、积极分子、学生干部的培训及组织开展党支部、团支部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深化学生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理解并内化为坚定的政治信仰、正确的思想方向。以厚德育人的品德修养引导学生的道德修养。通过加强校园优良文化传统活动(尊师活动、感恩活动、义工活动、大手拉小手等)的开展,引领学生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首先学会做一名合格的公民。以敬业爱生的价值追求引导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辅导员活跃在学生中间,既是师长、又是家长还是学长,他们以自身的率先垂范和身体力行甚至大爱无疆的敬业爱生精神铸就校园文化精神。在学生日常管理中,哪里有学生那里就有他们,学生什么时候需要他们就出现在学生面前,工作时间没有“八小时”之分。他们表现出的敬业、无私、沉着、睿智、果敢、坚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励学笃行的专业素养引领学生的和谐人格。辅导员兼具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作为教师要博学,作为管理者要多才多艺,其人格品质还要博得学生的敬佩,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以励学笃行为基础,才能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及和谐人格塑造上发挥出应有的育人作用。

  (二)以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指导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开展

  校园文化常常以校内外文化建设活动作为载体,辅导员首当其冲是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开展的整个过程中,辅导员以自身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理论水平,把控着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发展方向朝着健康向上的态势。例如:指导党支部、团支部开展政治学习;举办理论学习沙龙;举办时事政治知识竞赛;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内容的活动。以厚德育人和敬业爱生的高尚品德和奉献精神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例如:利用网络加强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参加学生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行动等和学生亲密接触,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把握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从而有效地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效果。以励学笃行的专业素养指导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辅导员以自己“知行合一”的表现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指导学生开展物质文化建设(如:教室的布置、宿舍的建设等)、精神文化建设(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制度文化建设(公平合理的奖惩制度),培养道德情感和民主意识,磨炼耐受挫折和勇于克难的坚强意志。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成才本领。通过指导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提高育人实效。

  (三)以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培育校园文化精神养成

  校园文化精神是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凝聚成的价值取向、信念追求和精神气质,是学校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校园文化精神透视着一所学校的传统,凝聚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及价值追求。辅导员和学生共建的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彰显校园文化精神的平台,也是凝练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每位辅导员的理想信念和日常行为养成中,并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传递给学生。通过辅导员评价学生、学生评价辅导员;星级班集体、十佳大学生、优秀辅导员评选;优秀学生标兵、品牌辅导员设立等制度体系的建立,均体现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精神养成中的科学态度、人文关怀和实践效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洋溢着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的熏陶和感染,形成求真求实的严谨态度、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健康向上的理性人格、开拓进取的创造精神。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13

  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实际意义,这一政策的出台必将会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地位增强他们的专业认同感,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整个教育的发展。但是如果操作不当它的弊端和隐患也会对教师队伍以及教育事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送审的条件的设置、评审过程的操作、评审后续的管理和监督都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才能让这一政策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20xx年8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这无疑是一次破冰式的重大改革,突破了建国60多年以来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所设置的上限的瓶颈。《纲要》一经颁布便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重大反响,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相关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的中小学一线教师都对《纲要》中有关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的问题发表了看法。大家对这个问题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设置正高级职称的意义和作用;二、正高级职称送审的标准以及评审的过程。下面,笔者将从一位在基层从教十几年的一线教师的角度,对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的这个问题从这两个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1有利的方面

  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是自1986年以来我国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制度之后的又一项重要的制度改革。它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待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等在制度上做了保障。它是国家向社会、向教育部门释放的有关中国教育未来走向的一个信号,对于推进中国现代化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教师这个职业的未来发展走向都具有巨大的作用。这是出台这一制度在国家和社会成面上的意义所在。而对于教师这个群体或教师个体而言,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则具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和实际意义。

  1.1象征意义

  1.1.1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有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认同感、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专业认同感是专业素质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从业者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专业品质和社会价值的肯定。一般来说,一个人的专业认同感越高,他的专业自尊心和专业自信心就会越强,对自己的要求也就会越高,工作的动力也就越大。专业认同感的程度的认定,虽然在本质上由行业本身的性质所决定,但是它却取决于社会或外界对这一职业的专业性的评价结果。这里的专业性指的是这个行业之外的人(没有受过有关这个行业的专业化培训的人员)不能胜任这一职业。国家这一政策制度的出台,无疑给出了一个最具权威的导向。它引领着社会舆论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性给予重新的审视,从而改变对中小学教师的社会价值的评价,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小学的教师队伍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绝大多数的教师是出身于正规的师范高校,无论是学历层次、专业水平和教科研能力都是今非其比,不能和以往相提并论。近年来在中小学的教师队伍中硕士生的出现已经见惯不怪了,甚至有些学校还出现了博士生。这些人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无论是教学能力还是科研水平都有着坚实的基础,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锻炼和发展,他们的专业水平完全可以达到正高级专业人員的水平。所以,现在在中小学增设正高级职称是时代发展的象征也是现实的需要。既是对全体中小学教师的社会价值的肯定,也是对中小学基础教育中教师专业品质的尊重。同时,还可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提升他们的专业认同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1.2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可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魅力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这个职业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没有文凭的人进不来,而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却很少会选择到中小学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在《纲要》出台之前,小学的最高职称是副高相当于中学的一级,中学的最高级是中学副高相当于大学的副教授,职称直接和薪资水平挂钩,这也就意味着学段每高一级,从事这个学段的教师的`地位和收入就高人一等。所以,长期以来,本科生选择去中学做老师而不会去小学,研究生选择而大学而不会去中学。出现这种现象不是个人的意识问题,而是一个社会共识。如今,中学和小学的职称并轨之后,基本打破了中学和小学中由于学段的不同而造成的天然隔阂,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这个同行而不同业的职业具有了相同的职业魅力。所以,相信在中小学中设置正高级职称也必将打破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隔阂,中小学教师具有了和大学教师平起平坐的平台和制度保障。这势必会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魅力,必将会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走上基础教育的岗位,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2实际意义

  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除了具有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提高教师的专业认同感等象征意义之外,还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2引领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价值,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个人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从而促进整个教师这个专业岗位的专业化。其实即使不从教师的专业化角度去看,自古以来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也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一直保持进步的状态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正所谓教学相长。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如今,在中小学教师中设置正高级职称,势必会强烈的刺激中小学教师们那根麻木已久的神经,在他们的身心中重新注入了活力。借助于这种来自于制度上的保障,他们会重新对中小学教师这个职业的存在价值进行审视,从而脱掉消极的帽子,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对自己的要求提高了就会产生学习进步的动力,促使自己不断的去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修养。所以,这一政策的出台势必会提升教师的继续学习进步的动力,帮助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1.2.2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增加活力,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

  正高级职称的设立提高了对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同时也对此提出期望并提供了平台。中小学教师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尝试,工作之余不断地反思,在实践中对基础教育从科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从而将实践的成果形成理论反过来指导教育教学活动。他们不再满足于教教书、批批作业、考考试,不再满足于考试得了高分后的喜悦,他们需要自身的价值得到更大的实现。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自身价值的实现是需要的最高等级,因此这种需要势必会让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产生兴趣和动力,从而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增加活力,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搞了这么多年,但是一直被人诟病。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教师自身的责任不可推却。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直接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自然促进会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

  1.2.3增强基础教育中的教师的学术氛围,催生出更多的专家型教师

  钱学森先生曾经发出感叹“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建国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民的素质普遍提高。然而,在创新领域的杰出人才却寥寥无几。原因自然也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翻开历史可以看到,民国时期的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非常光辉的一页,李政道、杨振宁、李远哲、崔琦等几位华裔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接受的都是这一时期的基础教育。这些人之所以能够在科技创新的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需注意到民国时期在基础教育领域有很多专家型的大师级人物对这些成功人士的培养。像陶行知、梁漱溟、晏阳初、夏丐尊、叶圣陶、朱自清等等都曾经从事过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工作。大师的出现需要环境的影响和生长的土壤。走进中小学教师的办公室,我们可以看到各位教师忙碌的身影,确实非常忙,甚至连坐下来喝杯水的功夫都没有。然而他们忙碌的层次却很低,仅限于怎样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没有意识或者不想有意识去思考研究教育教学的深层次问题,不去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不去钻研教育教学的规律,教师的成长基本靠零散的经验的积累,科研能力低下,学术氛围非常差。试想这样的学术环境怎么能产生基础教育的专家和大师,这样的学校又怎样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杰出人才。。所以,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固有观念,增强学术的氛围,催生出更多的专家型教师或者大师的出现,这将非常有益于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2存在的弊端和隐患

  在中学校增设正高级职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促进我国的教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和隐患。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送审的条件的设置

  中小学正高级职称送审条件的设置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条件过高,则会导致正高级职称成为了极少数人的专利(试行几年来评上中小学正高级职称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学校长或教研员),对于整个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激励作用不大;条件过低又会造成“伪教授”泛滥,名不副实——头衔和实际的专业素质不相称,导致正高级这个职称的地位和含金量下降,不能在实际上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不能准确的反映出教师的专业素质层次。另外,我国的教育资源分布的很不平衡,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而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则非常的贫乏;同一个地区,城市和乡村的教育资源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果设置统一的条件,薄弱地区的教师则基本永无出头之日,这势必会引发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教师流向教育资源丰厚的地区,就会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所以在设置送审条件的时候需要考虑这些不平衡的因素,要适当的对教育资源薄弱的区域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2.2评审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

  虽然中小学正高级职称的评审过程要求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但是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却是很难控制的。其一,中国的人情文化对评审的过程具有腐蚀作用;其二,行政管理部门会对评审的过程或多或少产生干扰;其三,评审标准很难做到具体化,很多教育成果的评估缺少量化的条件,因此评审的结果争议难免。其四,既定的指标对评审过程具有导向的作用,会产生“矬子里面拔大个”或“大个里面去矬子”的现象,将资格性的评审变成了“选美”。

  2.3职称和义务的对等性

  中小学的正高级职称不能成为一劳永逸的“封号”,要将职称和需要承担的义务相挂钩。不然就会导致未评上时积极上进,评上后消极怠工的反差现象发生。纵观那些评上副高的教师们,本来是可以利用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为本校和整个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高级职称成为了他们自以为功德圆满而倚老卖老的资本。他们会在工作中挑三拣四、拈轻怕重,好像他们评上了高級之后就有了这样的特权,就像“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一样。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风气,不仅仅是他们个人对教育事业应有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而且,他们的言行还在时刻传递着一种负能量,对青年教师有着一种错误的导向,非常不利于教师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对于正高级职称要设置相应的义务,在规定期限内未达标的要取消资格。这样才能保证正高是真正的能力和作用的体现,而不只是一个空虚的头衔。

  2.4基础教育评价体制的改革

  中小学基础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未成年人,自觉性和主动性相对较弱,所以教师在对这个群体的教育和管理中牵扯了绝大多数的精力,他们用来自我学习和提高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对教育科研的兴趣和动力明显不足。而基础教育的评价体制又紧紧的将教师束缚在学生的身上,无法脱身。考试成绩成了唯一的决定性的评价标准,这让中小学教师们为之疲于奔命。这种导向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巨大的限制性,虽然设置了正高级职称,这个光环的诱惑力在唯成绩论的压力面前依然显得苍白无力。所以,正高级职称的设置需要相应的教育评价体制与之对应,让教师们从繁琐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方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激励作用。不然,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中小学教师对此的漠视,那么这个职称等级也就形同虚设了。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14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形势发展,高校学生工作内容不断发生变化、更新,普遍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但对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如职业倦怠等,却少有关注。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中的特定角色,被赋予了特殊的工作性质,承担了较多的特定任务,承受了更大的心理压力,要求更高的心理素质。重重的压力,重重的任务,虽然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主流毋庸置疑,但也应充分认识到有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存在或多或少的职业倦怠。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

  ( 一) 职业倦怠的界定。

  职业倦怠,最早于 1974 年由费登伯格提出,他用“burnout”一词来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随后相继有学者进行研究,从各方面对职业倦怠进行界定。比较普遍的认识是,Maslach 和她的同事们从理论角度对职业倦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三因素模型,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降低。这三方面的具体表现,成为较为普遍采用的职业倦怠的定义,成为衡量辅导员是否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依据。

  ( 二) 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由于工作性质特殊性,工作任务比较重,工作压力大,同时管理、服务的学生也多,很多时候工作没有计划性,疲于应付,长此以往,很容易产生身体和情绪的疲劳状态,可能产生职业倦怠感。但是,关于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众说纷纭,一直是不断讨论和探索的话题。

  1. 职业兴趣与职业倦怠。初入职场,职业兴趣和热情是相当高的,但由于任务繁重,既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又要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既要负责学生的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又要负责年级事务性工作,既要参加学校和上级安排的培训、学习和工作例会,又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培训、管理和引导,既要迎接各级检查,又要负责对学生的检查和考评。平常工作繁杂,任务繁多,事情琐碎,若碰上突发事件或者危机事件,要求辅导员的临场处事能力和应激水平更高,心力交瘁。长期处在这种工作状态职业兴趣会降低,感到疲惫、烦恼,产生职业倦怠。

  2. 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最初步入职场,抱有强大的自信和期望,认为只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付出大量的精力,做出辛勤的努力,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但有时事与愿违,期望值很难达到。工作繁琐,工作时间不固定,真正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很少,服务和管理的对象都是极具个性、灵活性的学生,很难让学生的各方面表现都统一达到自己的理想高度,所以一旦考核结果不理想或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辅导员会对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质疑,到底是否适合继续从事辅导员工作。长此以往,辅导员的自尊和认可需求得不到完全满足,找不到工作动力,产生职业倦怠。

  3. 职业定位与职业倦怠。在高校中,对辅导员的定位是多重的,给其自身很多压力以及心理冲突。在高校中,辅导员的职责定位首先是教育,其次是管理,还有引导。作为教育者,辅导员肩负着教书育人责任,必须知识渊博,为人师范,成为大学生的成长道路上的良师; 作为管理者,又必须身正为范,遵守和践行学校的规章制度; 作为引导者,有责任引导学生,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忧学生所忧,成为学生的益友。

  4. 组织结构与职业倦怠。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建设员工良好的情感和认知。如果组织结构中的职业发展的阶梯和通道狭窄、晋升过快或过慢、分配不公平等因素都会使员工动作热情消减,甚至产生职业倦怠。当今高校,普遍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辅导员的地位不如专业教师突出,关于辅导员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没有形成有效的体系。

  二、心理资本简介。

  ( 一) 心理资本概念的提出。

  在管理研究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引起人们极大关注。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掌握特定知识与技能的员工是改善组织绩效的必要条件,但却非充分条件,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心理资本强调个人的积极性,建立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理论和研究基础上,超越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具体来说,心理资本强调个体认知,关注的是“你是谁”,或者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你在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见,心理资本的内容广泛,是一种积极结果的心理和行为,是可以开发、提升和管理的。

  ( 二) 心理资本概念的内涵。

  从心理学的发展来看,对健康个体的成长培养和自我实现很少关注。在 Seligman 和其他一些心理学家号召下,心理学研究又重新承担了两项已经被遗忘的任务: 使人变得更幸福、更多地发挥人的潜能。根据 Luthans 等人于 20xx 年对心理资本概念的最新定义,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状态,其具体表现为: ①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 自我效能) 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 ②对现在与未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 乐观) ; ③对目标锲而不舍,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调整现实目标的途径( 希望) ; ④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 坚韧) ,以取得成功。

  因此,根据 Luthans 等人的定义,心理资本具体包括了以下四个关键要素,即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坚韧。这四要素是员工发奋向上、努力工作的动因,也是激发员工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力的核心因素。

  三、加强心理资本管理,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

  正如上文所说,心理资本是建立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基础之上,且慢慢占领主导地位。职业倦怠是一种消极的心理体验,限制了辅导员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功能。结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综合心理资本的四个因素,对心理资本进行有效管理,从而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

  ( 一) 辅导员个人层面。

  1. 培养和提升自我效能感,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

  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是在教育工作中,对自身的教育能力与影响力的自我判断与感受。因此,为了培养和提升自我效能感,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与影响力。

  第一,充实自己。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辅导员应该把握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在理论学习中,积极构建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体系的知识结构,在实践中,践行自己的认知理论,提高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能力,从工作中找到自信,提高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得到正向强化,心理资本得到提升,有利于消除辅导员的职业倦怠。

  第二,劳逸结合。积极拓展身心素质,合理地宣泄。积极地融入团体活动,参加各类活动,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融入其中陶冶情操,发展技能。学会调适压力、宣泄情绪的方法,从而缓解工作带来的职业倦怠。

  2. 形成合适期望,保持乐观心态。

  辅导员自身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形成一个合适的期望。保持一个适度的、切合实际的工作期望,平时注意积累平时的成功经验,学会运用积极的心理调控方法。在碰到问题或者遇到难处时,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心理资本增加,职业倦怠就相应地减少。

  3. 明确自身职责,保持坚韧的态度。

  明确自身职责,明确自身的工作目标与范围,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越权或者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偏离工作目标的其他工作中,努力做好职责之内的工作,集中精力处理更重要的工作。秉承坚韧的态度,保持心理弹性,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尽心尽力地做好辅导员工作。

  ( 二) 社会、学校层面。

  1. 建立基于激励机制的岗位职责管理体系。减少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就要减少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明确岗位职责体系。对于辅导员的工作业绩和水平能力的考核,应通过科学有效的业绩考核体系来加以认定,客观地对辅导员的劳动给予积极认可和高度评价,根据职责范围,明确目标、任务、权限、范围及责任,做到各尽其责、分工不分家。激励辅导员主动工作,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价值,体验到学生工作的乐趣,增强工作的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增加心理资本的积累。

  2. 提供有效的教育和培训,保持适度的期望。根据辅导员工作的需要,结合其职业发展规划,制定培训进修计划,设计个性化的培训内容,使他们能在短期或长期的工作中提高承受能力,满足提升人力资本价值的期望,产生积极工作心理。另外,平时开展心理讲座和心理知识培训,让辅导员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处理应激,怎样及时化解心理危机,保持身心健康发展。对于辅导员队伍中的优秀典型进行表彰和宣传,使辅导员看到前途与希望,增加心理资本,消除职业倦怠。

  3. 改变评价机制,实行情感支持计划。在学校环境下,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比较复杂多变,很难以某个标准来衡量思想道德水准,因此,高等学校在评价和考核辅导员工作时,需要减少一些临时性的量化考核指标,因为量化考核指标虽然表面看上去是客观的,但其实主观因素存在更大,并且完全用量化考核指标来评价,未免太过单一。改变评价机制,重点考核辅导员的工作热情、态度、责任心以及付出的实际努力、学生的满意度等方面,正确评价辅导员的工作,保证考评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个体内心世界的发展变化,精神需求慢慢地成为大家的主导需求,学校也是如此。从辅导员个人层面和社会、学校层面开展心理资本管理,并以此探索出新的方法,预防和减少职业倦怠,对辅导员对高校对社会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鲁虹,葛玉辉。 加强心理资本管理,减少员工工作倦怠[J]. 企业管理,20xx( 3) : 121 -122.

  [2]丁敢真,廖梅杰。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及其调适[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xx,31( 2) : 112 -116.

  [3]梅娇。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 台北医学教育,20xx,6( 3) : 473.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15

  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层面、思想认识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产生的心理问题远远超越了过去任何_个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为学生知、情、行等方面的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勿庸置疑地要承担起调适学生心理、引导学生心理健康的任务,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1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是_项跨世纪的工程,是关系到民族未来、祖国兴衰的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充分认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才能坚定工作信念,才能感受到工作乐趣。

  1.1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教育的重要内容面向21世纪的教育,更注重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自我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未来民族的素质好坏和祖国的兴衰。

  1.2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社会、学校、家庭等环境中的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随着社会变革进程加快,来自学业、情感、人际关系、就业等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构成学生无法回避的心理压力。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并没有被广大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所掌握,以至于在工作中常常把学生出现的某些心理问题当作思想品行问题来处理,结果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还会进一步给学生造成心灵的误伤。

  1.3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心理背景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素质的培养,首先应该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即大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对环境刺激反应适度,成功地与人交往;有协调控制情绪的能力;具备较强的挫折耐受力等,这是实施思想教育的基本心理条件。

  2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具备的条件

  2.1良好的心理素质辅导员在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定要确保自身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辅导员首先需要建构好自身积极健康的内心世界,树立起适应时代的'、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与世界观。这样辅导员才能承担起有效辅导学生,使其心理健康的责任。

  其次,辅导员要做好心理辅导的工作,就需要在认识上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更好地理解自己与学生,自己与学校相关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在工作中学会从他人的视角看世界,学会正确认识出现的矛盾根源和问题的性质。

  2.2良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辅导员要做学生的表率,就必须首先要求自己有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辅导员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无私的奉献精神和良好的性格特点。其次要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要进行专业领域的研究,保持学术上睿智的思索与创新,这是新时期辅导员人格魅力中必备的因素。

  2.3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辅导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每一个学生的品德、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性格、兴趣爱好等要了如指掌;要掌握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特殊群体发展的_般规律,以便对大学生的相关心理障碍进行敏锐的判断,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千预;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的原理与沟通技巧,包括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原理,心理咨询过程中的技巧,并注意方法的灵活性,采取适当的工作方法,做到事半功倍。

  3高校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1加强心理投入和心理沟通生活阅历不等、环境影响不同、性格特征各异的学生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集体。能否激发他们对集体建设目标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特别是辅导员的心理投入。心理投入是心理沟通的基础前提,是集体内每个成员出于对集体的关心,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实现集体目标时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心理状态。因此,辅导员要加强集体目标建设和集体日常管理的心理投入,从而产生师生间的心理相容、认识一致,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和依附感以及对教师的崇敬感和亲切感。

  3.2注意心理换位我们需要用青年学生的眼光和思维去看世界,去欣赏他们的游戏,去理解他们的思想,去体验他们的感情,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的朋友。作为辅导员,平时就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在处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问题上,其具体的做法就是“心理换位”学着用对方的观点去分析考虑问题,这样,许多矛盾便会被化解、消除。

  3.3加强对学生的自主性、自律性和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多途径、多方法地指导和训练学生学会独立探索、规划自己的学业和生活,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和课余生活;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觉抵制生活中尤其是网络中的负面诱惑、消极影响,做自我的主人,指导他们在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有意识地磨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刻意培养个人的心理适应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

  3.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1世纪的大学生经受着成长的压力、时代的压力和环境的压力。这三重压力构成了对个人心理健康最严峻的考验。此时,他们尤其需要心理疏导和帮助,但多数人主动求助的意识较弱。因此我们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广大学生的兴趣。

  3.5规范突出心理问题学生的档案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指导工作,深入调查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隐患(例如:学习压力大、经济特困、男女交友、上网成瘾、性格怪异等)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化解学生心理问题。突出心理问题学生的管理以名册、档案、重点案例分析等形式为主,进一步规范,并要求各系对重点问题学生进行定期追踪观察。摘要: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21世纪,计算机作为现代工具已非常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生活工作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对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也堤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本文就针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如何堤高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质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以网络资源检索的新的信息获取方式变革,客观要求学生应在同样时间内掌握比过去更多的知识和技术,同时有了更为方便的信息获取方式,使得原有的学习方式也应该适应新的时代背景的特点,以进_步提高学习效率。当前计算机学科的总的特点是知识的更新与应用的紧密结合。知识的快速更新要求不断的掌握新的知识,与应用的紧密结合又要求能快速的消化所学知识,而按照传统的教育方式短短的三年时间内这两个目标的实现是困难的,这是导致毕业生所学知识陈旧和实际应用能力差的原因,解决这_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改革计算机学现有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效的获取优势,提高学生知识获取和消化吸收的效率。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在这一教学模式改革中起导火索的作用,能让学生一踏入高校校门就与这一浪潮同步,即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又提高高校资源的利用率,使得三年的学习真正与社会接轨。

  4教学改革的意义与当前面临的问题

  4.1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方向及意义在高等学校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我国高教司明文规定的各专业必修课程要求。主要内容是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学会简单的使用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表格处理功能和初步的网络应用功能。但现阶段,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和计算机专业学习的培养目标,它在计算机系课程中的作用应是:让学生较为全面的了解计算机学科的发展,清晰的把握计算机学科研究的方向,发展的前沿及每一个课程在整个学科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搞清各学科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应用领域。使学生在学科学习初期就对整个学科有_个整体的认识,以做到在今后的学习中清楚要学什么,怎么学。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的位置应当放在第二位或更靠后,因为对于本学科的学生应当有这个摸索能力,这_点很重要。

  4.2面临的问题近些年来,随着高等学校的不断扩大招生,职业学校生源的素质不断下降,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学生。另外对于企业来说,他们越来越希望录用的新员工能够直接上岗参加企业的日常工作,而不用进行培训。为此,必须想办法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其能够符合企业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5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5.1结合系统化教学,构建立体化的网络教学平台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不仅要有传统的书面教材,而且需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的网络教学平台拓展教学资源,这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我们应开发和完善基于网络的数字教学平台,将课程的电子教案、网络课件、视频录像、实践工具软件、实践指导以及试题库进行网上发布,配合网上答疑、讨论、网上作业提交等,从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可供自主选择的学习方式。网络教学平台使每个学生可以自主确定学习的时间、内容和进度,随时上网学习。网络教学平台构建了课堂教学与自学、师生双向互动、校内与校外资源共享的教学支持环境;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

  学习提供了保障,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网络教学平台给不同地点、不同空间的学生和教师带来了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机会,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2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结合教学、合理规划实验要上好计算机基础课,必须将实验和教学紧密结合。首先要合理分配教学时数,规定教学计划及实验教学大纲,按照河南省计算机等级考试要求,达到计算机应用知识和能力考试_级水平,_学年不能少于60学时,(其中上机实验为20—25学时根据我校文理科专业学生实际情况,目前学时为72学时。在合理分配学时的同时,采取了上机上课各为36学时的方法,即满足了规定学时的要求,又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除此之外,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还会再有的放矢地增加上机时间。实践证明,这样对增强学生的创新发展能力大有好处。事实证明,实验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离开了实验,计算机课程就变得单调枯燥。所以,我们确定了实验教学目标,并对教学内容统一安排,进一步确定实验模式,选择实验软件,安排实验内容,制订实验步骤。

  5.2.1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紧跟科技发展步伐随着电脑软件的不断更新,计算机实验教学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在操作系统方面,淘汰了DOS,引入了WindowsXP在应用软件方面,淘汰了WPS及Basic语言,FoxBase数据库系统,引入了Office20xx以及网络基础知识、C语言程序设计及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等我院理科专业学生必须开设的课程,以便使学生尽快掌握计算机的新的应用软件、新技术、新方法。

  5.2.2根据学生特点,循序渐进地安排实验内容我校是是市属高职高专院校,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计算机领域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因此,开始的入门实验很简单直接,使学生即有收获又有兴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实验进行中对初学者首先分组熟悉计算机构造原理,了解外设、主机、键盘、驱动器等硬件概念,然后熟悉开关机,启动CAL应用软件、练习打字;然后熟悉掌握WindowsXP操作系统,再熟悉Office20xx办公系统,Word文字处理、Exce丨表格处理、PowPoint电子幻灯、C语言、高级程序设计及FoxPro数据库程序,这样逐步深入,让学生迅速而牢固地掌握计算机知识的技能。

  5.3考核方式的改革考核是改变期末一次书面考试定成绩的做法,注意对学生学习状况及过程检查评价。在本门课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讨论、作业、实践及平时测验中的表现,计入课程总成绩。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比例_般不超过60%,提倡开卷式、部分开卷式、论文式、口语式的考核方式,也可以按过程检查评定成绩,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整个高职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辅导员的论文02-27

高校辅导员学期总结12-05

高校辅导员计划范文12-01

高校辅导员述职报告01-11

浅论辅导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论文(通用13篇)10-13

高校辅导员工作计划11-03

高校辅导员教学述职报告06-13

高校辅导员述职报告最新05-17

高校辅导员培训学习总结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