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4-07-25 14:11:48 晓丽 数学说课稿 我要投稿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通用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数学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通用15篇)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1

  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华东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拓展延伸,是进一步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是下一节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继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之后,又一次数学建模思想的学习,也是后继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的重要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

  2.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教会学生通过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

  (二)、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考虑多个不等式联合的解法。并总结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之间的关系。

  2.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加深对结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数轴的表示不等式组的解,渗透数形结合这一重要的思想方法。

  2.在解不等式组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解题的直观性和简洁性的数学美。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会用数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情况。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难点

  灵活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知识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容量大、操作简单、形象生动、反馈及时等优点,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且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积极性。

  (五)、说学生的学法: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并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知道了用数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分三步进行:画数轴、定界点、走方向。本节我们要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因此由一元一次不等式猜想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学生易于接受,同时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本节所选例题也真正的实现了低起点小台阶,循序渐进,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七个活动。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通过多媒体图片(选择材料通俗易懂,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

  活动二引领学生探索新知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通过上面实际问题的探究,归纳概括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概念。

  活动三范例讲解学以致用

  例1:借助数轴,求下列不等式组的解集:

  (1)、(2)、

  (3)、(4)、(分析由课件展示)

  例2:解不等式组:(1)(学生板演,教师对照多媒体点评)

  活动四:反馈练习巩固提高

  课堂练习:P48练习(学生板演,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这四道习题的设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概念,会用数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活动五数形结合总结规律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确定规律:

  (1)、多媒体演练

  (2)、总结规律:

  1.同大取大

  2.同小取小;

  3.大小小大中间找,

  4.大大小小解不了。

  活动六:反思小结,体验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体会?

  多媒体设计表格总结。

  活动七:知识反馈,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为了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收获,我把作业分为选做题和必做题。

  (一)、课本P49习题3

  (二)、选做题:能力提升

  1、若不等式组无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

  2、若方程组的解是负数,求的取值范围。

  (七)、教学设计说明与反思:

  本节知识与前一节的知识联系比较紧密,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本节内容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识的联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并能通过数轴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使其了解数形结合的作用。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不等式组解集含义的讲述,让学生做到较深刻的理解,并熟练掌握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从而进一步引入利用观察法、归纳法即可掌握求不等式解集的办法。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2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学习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识及其应用,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之后,进一步探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

  本章通过对汽车行驶速度问题的分析,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抽象过程,体会到现实世界中有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既有相等关系,也有不等关系,使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不等式。

  2、主要知识结构

  不等式的概念—→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以前接触到的代数式及方程等知识都具有唯一性,给定字母的值,能确定唯一的代数式的值,给定方程能得到唯一的解,而这一节所接触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却有无数个解,需要我们去用集合的形式来表示,这对学生形象思维来说是一个大的转变,所以我们将不等式解集的理解和表示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将不等式解集的概念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题学习力求达到如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不等式的意义,不等式解的意义,并能判断出不等式的解。

  2、理解不等式的解集,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经历问题的提出→分析→探索→类比的过程,体会到生活中数量关系的多样性,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

  情感与态度: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师生共同探索不等式的意义及找到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法学法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主要以讲学稿为载体,采用探索发现法,以问题为主线,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求解与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通过情境的分析过程,强化学生的主动探索,加强对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数学建模思想教学,体现新课程标准里,对重要的概念和数学思想呈螺旋上升的原则。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课堂探究

  1、导入新知,解释疑难

  (1)不等式的概念

  通过对前面情境的分析,学生对生活中的不等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对进一步了解不等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此时再引入新的情境,让学生去分析其中的不等关系,学生乐于接受。

  问题: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距A地50千米,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车速应满足什么条件?

  分析:设车速是x千米/时。

  从时间上看,汽车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则以这个速度行驶50千米所用的时间

  不到小时,即①

  从路程上看,汽车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则以这个速度行驶小时的路程要超过

  50千米,即②

  式子①和②从不同角度表示了车速应满足的条件。

  (2)不等式的解和解集

  在了解不等式之后,学生很容易将思维转移到什么样的值才满足这个不等式,光凭想像很难得出结果,此时利用多媒体的交互作用,让学生对未知数的值进行试探。比如:若速度为100千米/时,(多媒体演示)输入速度x的值为100,多媒体中的汽车随之进行运动,观察运动的结果,满足题目的'要求,所以100是这个不等式的解,从中得到不等式解的概念。

  如果学生对这个演示过程感兴趣的话,鼓励学生多进行试探,比如再输入80、75等,同时穿插一些不满足题意的值,如40、50等,便于进行对比,寻找这个不等式的解的范围。在演示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不等式的解到底有多少个?

  2、这些解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

  学生回答后,从中归纳得到:只要是大于75的数都满足这个不等式。用集合的形式表示为,从而得到不等式解集的概念:使不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叫做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解集。

  (3)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多媒体演示)画数轴表示不等式解集的过程。

  然后在黑板上按四步引导学生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画数轴—→找点—→描点—→牵线

  2、归纳类比,寻找解集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四)归纳总结,知识回顾

  师生合作,共同归纳。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老师进行引导、整理。归纳时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什么叫不等式?什么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什么叫不等式的解?什么叫不等式的解集?

  怎样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五、板书设计(略)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题是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平方根”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七年级学习了乘方运算的基础上安排的,是学习实数的准备知识。运算方面,在乘方的基础上以引入了开方运算,使代数运算得以完善。因此,本节课是有助于了解n次方根的概念,为今后学习根式运算、方程、函数等知识作出了铺垫,提供了知识积累。

  2、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了解平方根的概念,会进行有关平方根的运算;理解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和区别。

  ⑵、教学思考

  在具体问题中抽象出平方根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⑶、解决问题

  通过举例使学生明确平方根是靠它的逆运算平方来进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主动参与使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并能够解决困难,发展合作交流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

  重点: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难点:平方根的`概念和表示的理解。

  关键:求平方根(即开平方)运算要靠它的逆运算平方来进行。

  二、学情分析

  根据教学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我从学生现有知识基础、学习现状等方面分析。

  1、学生的现有基础

  在“平方根”的学习中,学生在七年级时已学过了乘方的运算,上节课又学习了算术平方根的运算,初步理解了根号的表示,有助于本节的学习活动进行。

  2、学习的现状

  此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强烈的“自我”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因此对新鲜事物或新内容特别感兴趣,但缺乏学习的方法。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1)情境教学法:目的就是使学生尽快“走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2)对比教学法:即把新旧知识,把二次方与平方根的概念,计算过程等对比起来进行教学,即使他们掌握了概念的本质,又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3)经验交流法:即使学生在独立练习、思考的基础上,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经验共享。

  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应该把过程还给学生,让过程与结果并重。新课程也强调学生的学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据此学生的学法我定为小组交流合作法和自主学习法。这样,既能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学习氛围,又能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个人魅力的平台。

  四、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首先,我动画的形式,用多媒体示出问题情境:

  (1)( )2=9,( )2=9;( )2=,( )2=

  (2)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

  (3)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

  总结得出平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二次方根)。这样的设计,其目的是通过填空,与算术平方根比较引出平方根的概念,沟通二者之间的关系,与乘方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合作交流,理解概念

  1、填空:

  (1)32=( ),(-3)2=( ),22=( ),(-2)2=( ),02=()

  (2)( )2=&

  nbsp;9,( )2=4,( )2=0(3)有没有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负数的?

  2、想一想

  (1)正数的平方根有()个,它们互为();(2)0有( )个平方根,它是();

  (3)负数平方根(填“有”或“没有”)

  (三)综合训练,突出重点

  1、出示例3求下例各数的平方根:

  (1)64;(2);(3);(4)(-25)2;(5)11

  2、为了加深对平方根的理解,我出示课本P42页“想一想”:

  (1)( )2=( );( )2=( );( )2=( )(2)对于正数a,( )2=( )

  (四)课后小结

  (五)作业P47第3和第4题

  五、板书设计平方根

  平方根概念

  开平方概念

  法则

  六、设计说明:

  (一)、指导思想

  依据学生已有的基础及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遵循现代教学思想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注意数学思想方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使学生体验数学的“实践第一”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

  (二)、关于教法和学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实例和生活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绪,让学生在乘方运算及其逆运算及平方根性质法则的比较中主动发现问题;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在练习训练中提高解题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同时,采用媒体辅助教学,增大教学密度,更好地揭示了问题的本质,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三)、关于教学程序的设计

  在教学程序设计上,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突出以下几个注重:

  ①注重目标控制,面向全体学生,启发式与探究式教学。

  ②注重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③注重师生间、同学间的互动协作,共同提高。

  ④注重知能统一,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灵活运用。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4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方程是初等数学的基本知识,也是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开端,也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意识的重要题材。本节教材主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可以说是小学与中学内容上的衔接点,方法上的分水岭。

  (二)教学内容

  “从算式到方程”新教材与原教材的显著区别:方程这一部分内容不是按照由定义到解法最后讲应用的纯数学体系编排,而是首先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比较算术方法与方程求解的区别,体会方程的优越性,让学生认识到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一大进步。然后再通过具体实际问题所列方程,介绍方程等概念。新教材的编写更加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已习惯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对列方程不太熟练,为了防止学生仍停留在列算式解题的低层上,所以本节重点确定为:让学生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比较列算式与列方程在分析数量关系上的区别及列方程时相等关系的建立。而本节中学生可能感到困难的仍是实际问题相等关系的建立。

  二、目标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以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方程等基本概念。

  2、会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过程,体会并认识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方程与现实世界的密切关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根据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较紧密的特点,教学中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背景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恰当设计各种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等活动,获得知识,积累经验,体验成功,积极推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努力完成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

  四、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目标①进一步理解用等式的性质解简简单的(两次运用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

  ②初步具有解方程中的化归意识;

  ③培养言必有据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知识难点需要两次运用等式的性质,并且有一定的思维顺序。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复习引入解下列方程:

  (1)x+7=1.2;

  (2)在学生解答后的讲评中围绕两个问题:

  ①每一步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②求方程的解就是把方程化成什么形式?

  这节课继续学习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由于这一课时也是学习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所以通过复习来引入比较自然。

  探究新知对于简单的方程,我们通过观察就能选择用等式的哪一条性质来解,下列方程你也能马上做出选择吗?

  例1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0.5x-x=3.4(2)

  先让学生对第(1)题进行尝试,然后教师进行引导:

  ①要把方程0.5x-x=3.4转化为x=a的形式,必须去掉方程左边的0.5,怎么去?

  ②要把方程-x=2.9转化为x=a的形式,必须去掉x前面的“-”号,怎么去?

  然后给出解答:

  解:两边减0.5,得0.5-x-0.5=3.4-0.5

  化简,得

  -x=-2.9

  两边同乘-1,得

  x=-2.9

  小结:

  (1)这个方程的解答中两次运用了等式的性质

  (2)解方程的目标是把方程最终化为x=a的形式,在运用性质进行变形时,始终要朝着这个目标去转化。

  你能用这种方法解第(2)题吗?

  在学生解答后再点评。

  解后反思:

  ①第(2)题能否先在方程的两边同乘“一3”?

  ②比较这两种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好?为什么?

  允许学生在讨论后再回答。

  例2(补充)服装厂用355米布做成人服装和儿童服装,成人服装每套平均用布3.5米,儿童服装每套平均用布1.5米。现已做了80套成人服装,用余下的布还可以做几套儿童服装?

  在学生弄清题意后,教师再作分析:如果设余下的布可以做x套儿童服装,那么这x套服装就需要布1.5x米,根据题意,你能列出方程吗?

  解:设余下的布可以做x套儿童服装,那么这x套服装就需要布1.5米,根据题意,得

  80x×3.5+1.5x=355

  化简,得

  280+1.5x=355

  两边减280,得

  280+1.5x-280=355-280

  化简,得

  1.5x=75

  两边同除以1.5,得x=50

  答:用余下的布还可以做50套儿童服装。

  解后反思:对于许多实际间题,我们可以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以求出问题的解。也就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问题:我们如何才能判别求出的答案50是否正确?

  在学生代入验算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方法:检验一个数值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可以把这个数值代入方程,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例如:把x=50代入方程80×3.5+1.5x=355的左边,得80×3.5+1.5×50=280+75=355

  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50是方程的解。

  你能检验一下x=-27是不是方程的解吗?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尝试就会有不同的收获:一部分学生能独立解决,一部分学生虽不能解答,但经过老师的引导后,也能受到启发,这比纯粹的老师讲解更能激发学生的积级性。

  这里补充一个例题的目的一是解方程的应用,二是前两节课中已学到了方程,在这里可以进一步应用,三是使后面的“检验”更加自然。

  解题的格式现在不一定要学生严格掌握。

  课堂练习①教科书第73页练习第(3)(4)题。

  ②小聪带了18元钱到文具店买学习用品,他买了5支单价为1.2元的圆珠笔,剩下的钱刚好可以买8本笔记本,问笔记本的单价是多少?(用列方程的方法求解)

  建议:采用小组竞赛的方法进行评议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建议:①先让学生进行归纳、补充。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2)我有哪些收获?

  (3)我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②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③思考题用等式的性质求x:-2x=-5x+7引发竞争意识,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表现的机会,以达到激发兴趣,巩固知识的目的。评价包括对学生个人、小组,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投入及学习的效果方面等。

  本课作业①必做题:教科书第73页第4(1)、(2)、(4)题;补充: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①3+4x=17;②4-=3

  ②选做题:教科书第73页第4(3)题,第74页第10题。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设计从新课的引人、例题的处理(包括解题后的反思)、反馈练习及小结提高等各环节都力求充分体现这一点。

  2、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大量地讲解,把学生变成任教师“灌输”的“容器”,学生只能接受、输入并存储知识,而教师进行的也只不过是机械地复制文化知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本设计在这方面也有较好的体现。

  3、为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使学生能有较多机会接触列方程,本章把对实际问题的讨论作为贯穿于全章前后的一条主线。对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讨论始终是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的,即先列出方程,然后讨论如何解方程,这是本章的又一特点。本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5

  一、说教材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第章第课时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而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教学内容分析,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我将制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通过学习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探究过程,体会类比数学思想方法。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及总结概括能。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会类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本节课有两个教学难点:把不等式中的未知数化为1这一步时,应根据不等式的性质确定不等号的方向是否改变;会灵活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解法的知识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四、说教法、学法

  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是觉得很枯燥,接受新知识会比较困难。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我采用了趣事导入法、类比法。

  根据七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太集中,又好动的心理特点我采用了合作讨论法和自主探究法以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将新知识化难为易,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我主要从以下五个环节进行教学的。

  1、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首先通过鲁班造锯的故事引入课题,这个故事也正体现了数学中常用的类比数学思想,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这种类比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再让学生通过解1道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进而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2、探究新知

  在教学新课的过程中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已有知识的实际现状选择合适的教法和学法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首先我设计了4道很简单的小问题题(用不等式表示下列各式)得出4个一元一次不等式让学生观察其共同特点从而很顺利的概括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再给出5个不等式让学生判断是否为一元一次不等式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再启发学生类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步骤,进一步比较知其联系与区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3、巩固练习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解2个一元一次不等式,一个不含分母、不含等号,一个含有分母、含有等号。这样由浅入深的设计让学生更容易注意到在数轴上表示解集时若包括分界点画实心点,若不包括分界点画实心点。

  4、小结

  设计一个问题(议一议):解不等式移项时应注意什么?系数化为1时应注意什么?在数轴上表示解集时应注意什么?是本节课的知识系统化。

  注意:解不等式移项时要变号但不改变不等号的方向;系数化为1时不等式两边同除以或乘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在数轴上表示解集时若包括分界点画实心点,若不包括分界点画空心点。

  5、作业布置

  让学生把教材第126页第1题和第2题写在课堂作业本上以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总之,本节课在教学时我采用的是故事导入法、类比数学思想方法。由古代著名的工匠鲁班经过茅草割手的事实类比发明了锯子导入课题,让学生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和创新性。从而让他们通过回顾和练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借助类比思想探索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深刻体会温故知新的成就感,进而轻松愉快的获得新知识。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是人教实验版数学八年级(上)教材第十一章《数据的描述》的第三节。这一节是在学习了用统计图表描述数据以后的一节活动课,它是对七年级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及本章数据的描述等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是对所学的有关数据处理知识的综合运用。在这一活动中让学生感受统计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通过对数据的直观描述尽可能多地获取有用的信息,同时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及环保意识。

  2、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新课程理念和认知水平,特制定如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巩固处理数据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灵活选用统计图对具体问题的数据进行清晰、有效地描述,并获取有用信息并作出合理决策。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团结合作、互相交流的学习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合理处理信息,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感受统计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节水及环保意识。

  3、重点和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统计观念。

  (2)难点: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并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二、学情分析

  我今天所授课的班级,应该说学生的数学素质参差不齐,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乐于参与数学活动,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学习基础较差,会被动参与,因此应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学习的兴趣,使之获得成就感。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枯燥的数据是令人乏味的,首先可采用激趣法:恰当收集选取图片和视频资料,为课题学习营造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吸引学生,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分层安排活动,能力强的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完成,能力差的学生分组分工合作完成,然后全班交流。例外,提供更多的学习扩展资料供学生浏览。这样可让所有学生有信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尽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成功,让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让他们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就感。

  四、教学形式和课前准备

  本课题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学习。学生在课前也收集了一些有关水资源的资料,准备直尺、铅笔、圆规、量角器等作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说明

  新课引入

  资料展示(投影)当前世界淡水资源及我国有关缺水的形势的资料图片问题:(1)看了这些图片,你有哪些感受?

  (2)你了解世界及我国有关水资源的现状吗? 借助图片展示,是学生对我国国有资源现状有直观感受,触发他们的节水意识!

  探究新知活动一:

  阅读课本80页的“背景资料”,从中收集数据,画出统计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淡水资源分布情况怎么样?

  (2) 我国农业和工业耗水量情况怎么样?

  (3) 我国不同年份城市生活用水的变化趋势怎么样?

  (4) 根据国外的经验,一个国家的用水量超过其可利用水资源的20%,就有可能发生“水危机”,依据这个标准,我国1990年是否曾出现“水危机”?

  学生阅读资料,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完成活动一。

  活动二:收集全班同学各家人均月用水量,用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描述这些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家庭人均月用水量在哪个范围的家庭最多?这个范围的家庭占全班家庭的百分之几?

  (2)家庭人均月用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各有多少家庭?各占全班家庭的百分之几?

  (3)全班同学家庭人均日用水量的平均数是多少?按生活基本日均需水量(BWR)50升的用水标准,这个平均数是否超过用水标准?

  (4)如果每人节约用水10升,按13亿人口计算,一天可以节约多少吨水?按BWR标准计算,这些水可提供给1个人多少年的生活用水?

  (5)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教师巡视,指导各小组开展调查实验活动)

  活动三:资料展示:(投影)我国水资源利用情况的有关资料,讨论工农业生产及生活节约用水的好办法。

  课堂小结:

  1.当前水资源状况,

  2.节约水资源带来的价值,

  3.节约水资源的办法

  布置作业

  整理本节课内容,统计相关数据;查找有关“节约水资源”的课题报告;并分析课题报告的写法。

  通过具体数据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现状,更深刻体会节水的重要性!

  来源于同学们身边的数据更有说服力,同时让同学感受到节水应从我做起。

  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是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梳理所学知识,培养理性思维能力,加深对资源现状的理解。

  学会整理、归纳所学知识;分析课题报告。

  六、自我评价

  这个课题学习,应该用比较长的时间,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问题进行学习、探究。这需要学生的充分准备,然后可安排学生一起进行探讨、交流。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这个课题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各方面才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7

  一、课时安排说明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共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认识近似数和精确数;第二课时,掌握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等相关知识。

  二、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本章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对生活中的较小数据以及近似数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经历了一些探索、发现的数学活动,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并且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任务分析

  在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近似数;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近似数的作用,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取近似数;结合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认识有效数字的概念,能按照要求取近似数,并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中所采用的问题情境尽可能来源于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与数据有关的素材,使他们体会所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掌握精确度及有效数字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

  2.提高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和能力。

  本节的教学重点:掌握精确度及有效数字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

  本节的教学难点:如何确定一个数据的有效数字。

  四、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回顾复习、学习新知、例题讲解、课堂练习、拓展提高、知识小结、布置作业。

  第一个环节:回顾复习

  活动内容:

  1.阅读报道

  中国是世界面积第3大国;中国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中国共划分34个省级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人口约12.9533亿,占世界人口的'21.2;共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600万人。

  2.回答问题

  你能找出这篇报道中的精确数据和近似数据吗?

  3.知识回顾

  1.认识精确数和近似数,明确近似数产生的原因。

  2.会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并能进行合理比较。

  活动目的:改变原有的直接复习知识模式,通过阅读一篇报道,找出其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达到复习上一节内容的目的。其一可以改变枯燥的概念复习,使复习环节变得更加有趣;其二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例如此报道可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我们的祖国。

  活动注意事项:

  (1)复习过程中虽然不直接的对概念进行复习,但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仍应对上节所学概念加以巩固

  (2)复习一方面是对上节课的回顾和总结,同时也应为新课的学习和探究作和铺垫和作准备工作。

  第二个环节:学习新知

  活动内容:学习新概念

  (1)精确度:

  利用四舍五入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时,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2)有效数字:

  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digits).

  活动目的:通过学习精确度和有效数字两个新的概念,为下面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工作。

  活动注意事项:

  (1)对于精确度概念的理解,要做到把精确度和四舍五入法有机的统一。让学生明确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2)对于有效数字的理解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从那个数字起,到那个数字止;

  (3)这两个概念是这节课的基础和关键,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两个概念,才能更好的去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个环节:例题讲解

  活动内容:

  例3按要求取右图中(见教科书)溶液体积的近似数,并指出每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1)四舍五入到1毫升;(2)四舍五入到10毫升

  解:(1)四舍五入到1毫升,就得到近似数17毫升,这个数有两个有效数字,分别是1,7;

  (2)四舍五入到10毫升,就得到近似数20毫升,这个数有一个有效数字,是2.

  例4据中国统计信息网公布的20xx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的人口总数为1295330000人。请按要求分别取这个数的近似数,并指出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1)精确到百万位;

  (2)精确到千万位;

  (3)精确到亿位;

  (4)精确到十亿位。

  活动目的:通过对例3的学习让学生对精确

  度和有效数字的应用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对这两个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例4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近似数。

  活动注意事项:

  (1)在例3的学习中,第二个问题得到近似数20毫升,部分学生会误认识有效数字的个数是两个,这时,教师一定要对该知识分析透彻,从定义的角度让学生明确如何正确的判断有效数字。

  (2)例4中对于较大数据,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出近似数的有效数字,例如:例4中,若不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近似数据,则(2)和(3)的结果均可表示为1300000000,除非用文字加以注释,否则难以区分,因此,教师最好要求学生对于某些数据要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第四个环节:课堂练习

  活动内容: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03精确到百分位,有一个有效数字B.1423精确到个位,有四个有效数字

  c.87.4精确到十分位,有三个有效数字D.5.670×10精确到百分位,有三个有效数字

  2.下列各近似数精确到万位的是()

  A.35000B.4亿5千万c.3.5×104D.4×104

  3.0.03296精确到万分位是,有个有效数字,它们是。

  4.近似数0.8050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是。

  5.近似数4.8×105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是。

  6.近似数5.31万精确到位,有个有效数字,是。

  7.一箱雪梨的质量为20.95㎏,按下面的要求分别取值:

  (1)精确到10㎏是㎏,有个有效数字,它们是;

  (2)精确到1㎏是㎏,有个有效数字,它们是;

  (3)精确到0.1㎏是㎏,有个有效数字,它们是。

  活动目的:通过课堂练习巩固落实学生对精确度和有效数字这两个知识点的应用。

  活动注意事项:

  (1)前六个练习题是没有实际背景的基础练习,要求学生应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第七题是实际应用问题,要让学生学会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间的互相转化。

  (2)例如近似数4.8×105精确到哪一位的这类判断精确度的题目要强调先还原数据,再判断精确到哪一位。

  第五个环节:拓展提高

  活动内容: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可以粗略的看成是一个长方体,撒哈拉沙漠的长度大约是5149900m,沙漠的深度大约是3.66m。已知撒哈拉沙漠中沙的体积约为3345km3。

  (1)将沙漠的沙子的体积表示成立方米,并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2)撒哈拉沙漠的宽度是多少?(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3)如果一粒沙子体积大约是0.0368mm3,那么,撒哈拉沙漠中有多少粒沙子?(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解:

  3345km3=3345×109m3=3.345×103×109m3≈3.3×1012m3

  活动目的: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掌握精确度及有效数字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这个环节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要通过数据的计算,再按要求取近似数据。

  活动注意事项:

  (1)要提醒学生注意单位的换算,数据计算必须在单位统一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2)计算过程提倡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3)对于能力达不到的学生在这一环节不做过高要求。

  第六个环节:知识小结

  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总结本节课上应该掌握的相关知识:

  1.掌握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

  2.会按照要求利用科学记数法取近似数。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进行强调与补充,学生畅谈个人的学习感受。

  活动目的:一方面通过小结对今天所学知识进行一个概括和升华,对学生易错的知识加以强调和补充;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活动注意事项:在总结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仔细聆听,对于学生的错误和漏洞要及时作出纠正和补充。

  第七个环节:布置作业

  活动内容:

  教材习题3.3知识技能1,2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8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科学记数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六章的内容。之前,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10万有多大等内容,本节课进一步学习大数的表示——科学记数法。同时为六年级下册学习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数”打下基础,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知识的有力工具,并在实际生活中起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并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10大的数。

  能力目标: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空间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科学记数法的作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爱国热情。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进一步感受大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难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二、教学法设想

  1、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问题性教学模式。并结合实验、计算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实施教学。

  2、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预设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问题

  1、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为题材。

  2、以光速、中国人口、太阳半径中的数据为切入点。(引例)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民族自豪感,体会大数“读”“写”的困难,从而导出课题。

  (二)尝试探索,解析问题

  1、探究:让学生观察回答10n的数的特征。

  师生共同比较各种记数方式的优缺点后,

  由教师给出定义

  3、师生共同合作解答引例。(略)

  4、小组探讨:10n的指数n与原数的整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引出科学记数法的表示作好铺垫。体现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找一找:找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并把其它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

  2、比一比:比较用科学记数法的数的大小。

  3、乐一乐:要求全班分男女两队,由一方为另一方挑选题目,答对加10分,答错扣10分,每题答题时间为40秒。

  设计意图:采用“活动促发展”的基本思路,面向全体,落实概念。

  乐一乐:营造课堂气氛,使每位同学积极投入。

  (四)探究归纳,分析问题

  1、做一做

  将下例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数是什么?

  2、测一测

  你每分钟脉搏的次数,并计算出你从出生到现在约跳了多少次脉搏。

  3、试一试(书P128)

  教学中采用边演示边询问每幅图小立方块的总数。体现直观性,发展学生数感、空间感。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设计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估算能力,会用计算器处理较复杂的数据。

  (五)回顾小结,布置作业

  1、谈一谈:今天这节课你的收获与体会!

  2、分层作业:①课本第128页,习题6.1。

  ②搜集报刊、杂志上较大的数据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它们。

  设计意图:理清知识脉络,强化重点,内化知识,培养能力。

  面向全体,注重个性差异

  四、教学效果预测与反思

  我想: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在课上,同学们都将以全部的热情和精力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乐学、爱学、会学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是生活中存在的`,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难、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两点。

  (1)图文并茂,条理清楚,层次明确。

  (2)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

  六、说评价

  数学教学应提倡“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学和用事一个整体。这节课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我所设计的每一个教学游戏活动始终将学生置于一种自主、和谐、轻松的自然学习氛围中,从而使学生在不断地习得中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我求知、自我获取知识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才能的发挥。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9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提高,又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另一种方程及方程组,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类比,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概念,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例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能力目标:会判断一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的解。会在实际问题中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获取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二、教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学法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活动是数学教学中的灵魂。所以我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设置并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参与度,力求学生在“双基”数学能力和理性精神方面得到一定发展。

  四、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复习旧知,温故知新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设计意图:构建注意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方程是本节课深入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认知基础,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这个问题中包含了哪些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你能用方程把这些条件表示出来吗?

  由问题知道,题中包含两个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

  胜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

  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

  这两个条件可以用方程

  x+y=22

  2x+y=40

  表示:

  上面两个方程中,每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

  x+y=22

  2x+y=40

  像这样,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3)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满足方程①,且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的x、y的值有哪些?把它们填入表中。

  x

  y

  上表中哪对x、y的.值还满足方程②。

  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

  这里,通过学习用坐标表示平移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

  (4)分析思考,加深理解

  例1(1)方程(a+2)x+(b-1)y=3是二元一次方程,试求a、b的取值范围。

  (2)方程x∣a∣–1+(a-2)y=2是二元一次方程,试求a的值

  例2若方程x2m–1+5y3n–2=7是二元一次方程,求m、n的值。

  例3已知下列三对值:

  x=-6x=10 x=10

  y=-9y=-6y=-1

  x-y=6

  2x+31y=-11

  (1)哪几对数值使方程x-y=6的左、右两边的值相等?

  (2)哪几对数值是方程组的解?

  例4求二元一次方程3x+2y=19的正整数解。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论指出,数学知识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条件、结论、应用范围等),通过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几个重要方面的阐述,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五个环节。

  (5)强化训练,巩固双基

  课堂练习:

  教科书第102页练习

  习题8.11、2题

  设计意图:几道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升华知识。

  (6)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习的指示、方法、体验是那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

  (7)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教科书第102页3、4、5题。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五、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思想,依次经过比较、归纳等活动,最终探索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下面是关于本节课的几点说明:

  1、本节课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优化处理,为跳跃较大的知识点作充分的铺垫,密切联系新旧知识,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知识结构,发展能力,完善人格,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思想为导向、知识为载体,以方法为中介、训练为主干,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中心、操作为动力的教学理念。

  2、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注重引导学生分工合作,独立思考,形成主见并进行交流,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同时进行实验操作,使课堂教学灵活直观,新鲜有趣,从而使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思想的先进性、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教学过程的有序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效果的可靠性。

  3、注重量化评价与质怀评价相结合,充分利用课堂观察评价、问题讨论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多元化评价,通过几组习题,将学生水平层次记录在案,为学生的学习评价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从而综合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的理解,以及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在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10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从标有刻度的温度计表示温度高低这一事例出发,引出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来理解有理数的有关问题。数轴不仅是学生学习相反数、绝对值等有理数知识的重要工具,还是以后学好不等式的解法、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等内容的必要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特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使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2、能将已知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理解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确定:

  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数与形的结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学情分析:

  ⑴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⑵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学生对数轴概念和数轴的三要素,学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画图中掉三落四的现象,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⑶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⑷心理上,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老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课的科学性,学好数学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科知识的渗透性。

  五:教学策略: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他们往往需要依赖直观具体形象的图形的年龄特点,以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也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教学中积极利用板书和练习中的图形,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辅助作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

  (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六:教学程序设计:

  (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 首先复习提问:有理数包括那些数?学生回答后让大家讨论:你能找出用刻度表示这些数的实例吗?学生会举出很多例子,但是由于温度计与数轴最为接近,它又是学生熟悉的带刻度的度量工具,所以在教学中我将用它来抽象概括为数轴这一数学模型,于是让学生观察一组温度计,并提问:

  (1)零上5°C用 5 表示。

  (2)零下15°C 用 —15 表示。

  (3)0°C 用 0 表示。 然后让大家想一想:能否与温度计类似,在一条直线上画上刻度,标出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呢?答案是肯定的,从而引出课题:数轴。结合实例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同时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了期待,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教师设问:到底什么是数轴?如何画数轴呢?

  (1)画直线,取原点(这里说明在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这点表示0,数轴画成水平位置是为了读、画方便,同时也为了有美的感觉。)

  (2)标正方向(这里说明我们在水平位置的'数轴上规定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是习惯与方便所作,由于我们只能画出直线的一部分,因此标上箭头指明正方向,并表示无限延伸。)

  (3)选取单位长度,标数(这里说明任选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标数时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1、2、3…负数反之。单位长度的长短,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量要相同。) 由于画数轴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板书这三个步骤,给学生以示范。 画完数轴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怎样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数轴?”(通过教师的亲切的语言启发学生,以培养师生间的默契) 通过讨论由师生共同得到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至此,我们将一个具体的事物“温度计”经过抽象而概括为一个数学概念“数轴”,使学生初步体验到一个从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1、让学生讨论:下列图形哪些是数轴,哪些不是,为什么? A、 B、 C、 D、 E、 F、 A、B、C三个图形从数轴的三要素出发,D和F是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给学生足够的观察、思考的时间然后展开充分的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去接触学生,认识学生,关注学生。

  2、为进一步强化概念,在对数轴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数轴,(请同学画在黑板上) 学生在画数轴时教师巡视并予以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画完后教师给出评价,如“很好”“很规范”“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语言来激励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强调: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画数轴时这三要素缺一不可。 我设计以上两个练习,一个是动脑想,通过分析、判断正误来加深对正确概念的理解;一个是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有了数轴以后,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表示在数轴上,那么反过来,数轴上的点是否只表示有理数呢?作为一个问题我让学生去思考,为后面实数的学习埋下伏笔,这里不再展开。 安排课本23页的例1, 利用黑板上的例题图形让学生来操作,教师提出要求:

  1、要把点标在线上

  2、要把数标在点的上方 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可以加深对数轴的理解,进一步掌握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当然,此题还可以再说出几个有理数让学生去标点,好让更多的学生去展示自己,并进一步让学生从中感受已知有理数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从而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为巩固本节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独立完成:

  1、课本23页练习1、2

  2、课本23页3题的(给全体学生以示范性让一个同学板书) 为向学生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讨论:

  3、数轴上的点P与表示有理数3的点A距离是2,

  (1)试确定点P表示的有理数;

  (2)将A向右移动2个单位到B点,点B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

  (3)再由B点向左移动9个单位到C点,则C点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 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果,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达到灵活运用,形成一定的能力。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根据学生的特点,师生共同小结:

  1、为了巩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数轴吗?你会画数轴吗?这节课你学会了用什么来表示有理数?

  2、数轴上,会不会有两个点表示同一个有理数?会不会有一个点表示两个不同的有理数? 让学生牢固掌握一个有理数只对应数轴上的一个点,并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为面向全体学生,安排如下:

  1、全体学生必做课本25页1、2、3

  2、最后布置一个思考题: 与温度计类似,数轴上两个不同的点所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大小关系如何? (来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

  七:板书设计: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不足之处请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1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是在学生已熟练地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分式四则运算等有关知识的基础进行学习的。它既可看成是分式有关知识在解方程中的应用;也可看成是进一步学习研究其它分式方程的基础,因此它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学习了分式方程后也为解决实际问题拓宽了路子。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我将本课主要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理解分式方程增根的含义和产生原因,会检验分式方程的增根;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分式方程解法的过程,掌握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提高学习兴趣和数学创新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关健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解分式方程的思想方法与基本步骤,以及对增根概念的理解。

  难点:对增根产生的原因的理解以及验根的方法的掌握。

  关键:“化未知为已知”的数学学习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在掌握了分式的意义、分式的混合运算和熟练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学习本节内容的,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丰富的想象力、好奇心和主观能动性。但对于解分式方程过程中会出现增根,部分同学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强调如何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和解分式方程过程中产生增根的原因及如何验根。

  三、教法与学法

  1、说教法:

  本节内容从实际问题出发引了出分式方程的概念,介绍分式方程的求解方法。采用了设疑引导、协助总结的教学方法,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学生的回答所出现的.一些问题给出及时的纠正,练习时,除了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板演以外,要及时的发现并总结学生所出现的问题,比较典型的全班讲评。

  2、说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指导学生采用了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学习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得参与到教学过程,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探索的快乐,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为了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我国铁路部门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在相距1600的两地之间运行一列车,速度提高25%后,运行时间缩短了4,你能列出列车提速前的速度吗?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设计意图: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分析入手,列出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有关的量,并进一步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为探索分式方程及分式方程的解法作准备。

  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对所得方程观察其形式,不是整式方程中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提出分式方程的概念。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议论后在全班交流。

  学生归纳出:该方程的特征是分母中含有未知数。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2)对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让学生探究方程的解法,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求出,并检验解的正确性。

  师生活动:鼓励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学生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学生自然会想到“去分母”来实现这种转变,求出方程的解,并要求学生验根。

  设计意图:怎样解分式方程,这是本节的核心问题,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本次活动中用“转化”思想,把函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化归到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的问题中去,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3)进一步探究:仿照上例方程的解法,解方程并检验。

  学生发现不能作为原方程的解,时原方程中的分式无意义,从而引出增根的概念:是所得的整式方程的解,但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是因为在解方程的过程中的一些不合理变形造成的。

  对增根产生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只有在第一步去分母时,可能出问题,两边同乘以的最简公分母的值不能为零。

  解分式方程时,去分母后所得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也可能不是,这是为什么呢?如何进行检验呢?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小组讨论,在学生讨论期间,教师应参与到学生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实践,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懂得在解分式方程时一定要进行验根。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探究,并进行充分的讨论,最后统一认识,用分式的意义及分式的基本性质解释分式方程可能无解的原因,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达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4)总结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并比较其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异同点。

  教师活动:提示学生对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总结分式方程的解法,并探查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化归思想的逐步形成,提高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新知应用、联系拓广:

  投影展示例题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指名2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①例题的作用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严格的解题规范格式,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②评价时采用生生评价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

  4、课堂练习、检查验收: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判断题点名由学生口答,解方程请4名学生板演,教师强调步骤,特别是检验。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5、课堂总结、落实新知:

  师生活动:学生个体小结,小组归纳,集体补充。

  设计意图:

  ①让学生以反思的形式回忆本节的学习内容与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②注重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养成“爱提问、敢质疑、富联想、善应变”的好习惯。

  6、布置作业、复习巩固

  设计意图:分层次布置作业,让基础差的学生能够吃饱,基础好的学生吃好,使每位学生都感到学有所获。

  五、评价分析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严格遵循由感性到理性,将数学知识始终与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提高他们应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重视课本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注重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课堂中也尽量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在发现中创造的认知过程。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1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最简单的多元(未知数的个数不止一个)方程组,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了解的多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解法的基本思路。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是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本节课是在七年级上册已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方程(组),为学生初中阶段学好必备的代数,几何的基础与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同时提高学生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方面有独特的意义,同时,对后续教学内容起到奠基作用。

  2、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会把二元一次方程化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使学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含义,会检验一对数是不是它们的解。

  3、重点、难点

  重点:是学生认识到一对数必须同时满足两个二元一次方程,才是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掌握检验一对数是否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书写格式。

  难点: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含义。

  二、教法

  启发诱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多媒体增加课堂容量。

  三、学法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活动是数学教学中的灵魂。所以我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设置并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参与度,力求学生在“双基”数学能力和理性精神方面得到一定发展。

  四、教学过程

  1、教与学互动通过“篮球比赛积分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能够很好的刻画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为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做准备。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合作交流,解读探究:通过上述的两个方程对新的知识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呼应新课标理念中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进行新课的.学习。

  3、课堂练习:用幻灯片展示的习题,学生通过习题巩固本节课知识,更加充分的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内容。

  4、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通过小结及做习题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

  五、教学反思

  生命在活动中丰富,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础,是活动教学的终极价值追求;课堂在活动中精彩,强调通过师生之间丰富多彩的主体活动“唤醒”沉睡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重建;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教师在活动中成长。由于我能力有限,还请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附:板书设计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xy=222xy=40

  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13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也学生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含义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后,通过分析图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认识方程模型的重要环节。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不变量”,建立方程解决问题

  ②让学生明白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并建立数学模型

  2、能力目标:设未知数,正确求解,并验明解的合理性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在探索问题中学会合作

  三、说教学重点:

  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后如何验证它的合理性

  四、说教学难点:

  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

  五、说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自探式

  六、数学思想方法:

  方程的思想、化归数学思想

  七、说教学过程:

  引入:

  情景1、放映“朝三暮四”的动画(附内容:从前有一个叫狙公的人养了一群猴子,每一天他都给足够的栗子给猴子吃,猴子高兴他也快乐,有一天他发现如果再这样喂猴子的话,等不到下一个栗子的收获季节,他和猴子都会饿死,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并且把这个办法说给猴子听,当猴子听到只能早上吃四个,晚上吃三个栗子的时候很是生气,呲牙咧嘴的,没办法狙公只好说早上三个,晚上四个,没想到猴子一听高兴的直打筋斗)请大家谈自己的看法!

  1、设疑自探

  动手把自己的橡皮泥做作圆柱压一压,看看有什么变化!手压前和手压后有何变化?你发现了一个相等关系没有?能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吗?

  ①我为什么会变胖?变胖过程有那些量在变化,那些量没有变化?

  ②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怎样解决等体积变化问题?

  ③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等周长变形问题?

  ④列方程的关键是什么?

  ⑤周长不变,围成长方形图形和正方形,那种面积最大?

  ⑥应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2、解疑合探

  问题1:

  将一个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为36厘米的“瘦长”形圆柱锻压成底

  面直径为20厘米的“矮胖”形圆柱,高变成了多少?

  第一步:引导学生审题

  第二步:假设未知数

  第三步:找等量关系

  第四步:列方程

  第五步:解方程

  第六步:解释其解的合理性

  第七步:答

  3、质疑再探

  问题2:

  ①把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有多少种围法?它们的周长改变了吗?它们的面积都相等吗?

  ②用一根长为10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使得该长方形的长比宽多1.4米,此时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米呢?面积是多少?

  ③使长方形的长比宽多0.8米,此时长方形的长、宽各为多少米?它所围成的长方形与第一次所围成的长方形相比,面积有什么变化?

  ④若使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即围成一个正方形,此时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围成的面积与前两次围成的面积相比,又有什么变化?

  4、拓展运用

  ①墙上钉着用一根彩绳围成的梯形形状的饰物,如图实线所示。小颖将梯形下底的钉子去掉,并将这条彩绳钉成一个长方形,如图虚线所示。小颖所钉长方形的'长、宽各为多少厘米?

  ②若小明用10米铁线在墙边围成一个长方形鸡棚,使长比宽大5米,但在宽的一边有一扇1米宽的门,那么,请问小明围成的鸡棚的长和宽又是多少呢?

  八、知识小结

  本课学了如何在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并建立方程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之后如何验证它的合理性

  1、等体积变化:

  锻压前体积=锻压后体积

  锻压前重量=锻压后重量

  2、等周长变形:变形前周长=变形后周长

  3、列方程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等量关系

  4、列方程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等量关系

  5、线段长度一定时,不管围成怎样的图形,周长不变。

  6、长方形周长不变时,长方形的面积随着长与宽的变化而变化,当长与宽相等时(即正方形),面积最大

  7、应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审、设、找、列、解、检、答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14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引进了负数及分析了有理数的分类后给出的。数轴是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与运算的重要工具,利用这个数学工具不但可以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大小比较等,还可以利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包括绝对值,有理数的运算等,非常直观地把数与点结合起来,渗透着初步的数形结合的思想。对以后的知识概念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习任务分析:

  1、要求学生会正确画出数轴初步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2、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3、通过观察数轴上的点的位置关系初步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并能通过数轴上点的移动说出表示点的数

  三、目标分析:

  1、通过回忆和实例使学生掌握数轴的概念,并理解其三要素。

  2、通过动手画数轴和数轴的概念,观察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了解点与数之间的关系。

  3、通过图形与数量的对应关系了解数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数形结合。

  4、通过实例启发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充分体验实践生活离不开数学

  四、教法选择:

  创设情景、动手操作、模拟演示、启发引导、学习应用、发展能力。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学中注意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鼓励学生团结协作、大胆猜想、动手操作。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思维活动提供具体、直观、感性的支持,所以本节课的设计借助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启发诱导,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本节课的引入采用先回忆再从实例引入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概念的得出采用比较探索式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中,让学生自已动手画数轴,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改变原来的"听数学"为"做数学"。

  数轴应用采用分层式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特别注重基本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现数学应用于生活的一面。

  五、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和突破:

  1、正确画出数轴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首先回忆小学生学过的知识直线上用点表示数量数轴的三角形,再通过实物如:标尺、温度计等,要求同学们通过观察能建立数轴的概念模型通过提问:标尺及温度计上的数据有什么规律?从而引出数轴的方向性及数轴的原点和单位长度,上面的过程可以由学生讨论,教师补充从而概括数轴的概念即三要素。

  2、变式;从而也可归纳出数轴商店表示即,数与点的对应关系。

  通过例题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画出数轴并描述点

  说明:

  (1)可能有不少学生会忘记正方向

  (2)原点左边的数的表识会发生标反的错误。

  (3)数轴上的正方向,同时也表示由小到大的方向。

  (4)单位长度的截取可以是任意长度,不是唯一的。

  (5)数轴的方向也不是唯一的,如温度折线图等,方向也可以是向上的。

  3、正确画出数轴后,即使点在数轴上的表示,整数的表示学生很容易理解,强调一下,分数和小数的表示是这一节课的难点,首先通过例题:

  通过在数轴上描点:4,-2,-4,5,1/3,0

  先对数进行分类,正数,零,负数,负数在0(既原点)的左边,正数在原点的右边再按整数和分数描点,通过练习巩固能说出数轴上的点表示什么数?

  P23练习中第3题为下节课的内容做下了铺垫,即数的大小比较,这里要求学生能在新排列一下,使学生能了解数轴哂纳感,负数、0、正数,之间的关系。

  4、提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在+3和+4之间没有正数

  (2)在0和—1之间没有负数

  (3)在+1和+2之间有无穷个正分数

  (4)在0、1、和0、2之间没有正分数

  这题通过数轴的直观描述进一步说明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 15

  我说课的内容是

  泰山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教科书数学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数轴”。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从温度计表示“温度高低”这一事例出发,引出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来理解有理数的有关问题。

  数轴不仅是学生学习相反数、绝对值等有理数知识的重要工具,还是以后学习不等式的解法、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等内容的重要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出如下的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2. 能将“已知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理解“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 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数与形的结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学情分析:

  ⑴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正负数,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可以给与适当的巩固复习。

  ⑵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对数轴概念和数轴的三要素,学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画图中掉三落四的现象,所以教学中教师应给以深入浅出的分析。

  ⑶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的局限性,以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五、教学方法:

  七年级学生往往对直观具体的图形很感兴趣,因此我使用了教具—温度计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让整节课以观察、思考、讨论的形式贯穿始终。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多动脑、大胆猜、多交流”的合作式学习方法。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同时获得体验和发展。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七个教学环节:

  (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六、教学程序设计:

  下面是教学过程的具体设计-------------

  (一)温故知新,激发兴趣:

  首先复习:有理数包括那些数?

  学生回答后让大家思考:你能说出一些用刻度表示这些数的例子吗?

  (学生会举出很多例子),但是由于温度计与数轴最为接近,它又是学生熟悉的带刻度的度量工具,所以在教学中我将用它来抽象概括为数轴这一数学模型,于是让学生观察一组温度计(展示准备好的教具),并提问:

  (1)零上5°C用 5 表示。

  (2)零下10°C 用 -10表示。

  (3)0°C 用 0 表示。

  然后让大家想一想:能否与温度计类似,在一条直线上画上刻度,标出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呢?答案是肯定的,从而引出课题:“数轴”。结合实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从而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了期待,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教师设问:到底什么是数轴?如何画数轴呢?

  (1)画直线,取原点(这里说明在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这点表示0,数轴画成水平位置是为了读、画方便,同时也为了有美的感觉。)

  (2)标正方向(这里说明我们在水平位置的数轴上规定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是习惯与方便所作,由于我们只能画出直线的一部分,因此标上箭头指明正方向,并表示无限延伸。)

  (3)选取单位长度,标数(这里说明任选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标数时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1、2、3…负数反之。单位长度的长短,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量要相同。)

  由于画数轴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板书这三个步骤,给学生以示范。

  画完数轴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怎样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数轴?”

  通过小组交流得到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至此,我们将一个具体的事物“温度计”经过抽象而概括为一个数学概念“数轴”,使学生初步体验到一个从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1、让学生讨论:下列图形哪些是数轴,哪些不是,为什么?

  (1)------(8)

  (3)(6)(7)三个图形从数轴的三要素出发,学生可能出现错误判断,给学生足够的观察、思考的时间然后展开充分的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去接触学生,认识学生,关注学生。

  2、为进一步强化概念,在对数轴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数轴,(请同学画在黑板上)

  学生在画数轴时教师巡视并予以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画完后教师给出评价,如“很好”“很规范”“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语言来激励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强调: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画数轴时这三要素缺一不可。

  我设计以上两个练习,一个是动脑想,通过分析、判断正误来加深对正确概念的理解;一个是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有了数轴以后,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表示在数轴上,那么反过来,数轴上的点是否只表示有理数呢?作为一个问题我让学生去思考,为后面实数的学习埋下伏笔,这里不再展开。

  安排课本30页的例1,

  利用黑板上的例题图形让学生来操作,教师提出要求:

  1、要把点标在线上

  2、要把数标在点的上方

  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可以加深对数轴的理解,进一步掌握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当然,此题还可以再说出几个有理数让学生去标出点,好让更多的学生去展示自己,并进一步让学生从中感受已知有理数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从而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为巩固本节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独立完成:

  1、课本30页练习1、2

  2、课本30页3题(给全体学生以示范性让一个同学板书)。

  为向学生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讨论: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我采用引导式小结)

  1、为了巩固本节课的重点,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数轴吗?你会画数轴吗?这节课你学会了用什么来表示有理数?

  2、数轴上,会不会有两个点表示同一个有理数?会不会有一个点表示两个不同的有理数?

  让学生牢固掌握一个有理数只对应数轴上的一个点,并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为面向全体学生,安排如下:

  1、全体学生都做课本32页1、2。

  2、最后布置一个思考题:与温度计类似,数轴上两个不同的点所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大小关系如何?(来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

  七、板书设计:(略)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

  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和学习习惯,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老师的引导价值才会得到体现。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01-09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06-14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05-29

数学的说课稿11-30

七年级数学《整式加减》说课稿12-17

七年级数学评课说课稿02-06

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09-22

七年级数学有序数对说课稿03-18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09-21

七年级下册数学《实数》说课稿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