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小故事

时间:2024-10-13 10:15:55 毅霖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孝的小故事(通用15个)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肯定对故事都很熟悉吧,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孝的小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孝的小故事(通用15个)

  孝的小故事 1

  汉文帝刘恒,他就以孝闻名。母亲生病了,他一边要处理里里外外的国家大事,一边还要陪着母亲。

  吃药的时候,他总是自己先尝,然后再端给母亲;母亲病了三年,他就三年中没有离开,一直在母亲身边照顾。

  智慧小语:作为一个人,应该重视孝顺父母,平时对父母照顾很重要。

  当他们生病了,需要安慰时,哪怕是一句体贴的`话,也会让他们很开心。

  我们需要一种爱的教育,而这种爱,要在每个人心中生起来。

  孝的小故事 2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明白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就应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职责。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但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样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能够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孝的小故事 3

  从前在一个城市里面,住着一位富人。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爱练武,不懂文;二儿子懂文,不懂武;三儿子什么都不懂,但很孝顺。

  一天,父亲病故与世长辞了,三个儿子悲痛万分。这时大儿子边哭边说:“父亲都死了,哭也没用,俺看,先分财产吧!”“好!”“武器就归俺,你们又拿不动。”大儿子边挑武器边说。二儿子咂咂嘴说:“我是学会计的会花钱,所以珠宝就给我吧”大儿子和二儿子基本上都把好的拿走了,只剩下一些书被三儿子拿走。三儿子想了想,说:“父亲死了,母亲还活着,但母亲又不能自己住,是不是?”二儿子挠挠头,说:“让母亲在三个儿子家各住一个月,习惯了那个,就住哪个!”“好!”

  第一个月,母亲来到大儿子家,大儿子让母亲扎马步,挑水,大儿子在厨房里偷偷吃肉,在客厅给母亲吃硬饼,母亲看了,就走了,去投奔二儿子家了

  二儿子是个文人,但很狡诈,只给母亲喝比水还稀的粥,母亲想吃肉,二儿子说:“我的肉比大哥的硬饼还硬您吃不动。”母亲不敢有怨言,离开了二儿子家!

  母亲来到三儿子家,三儿子看到母亲比以前消瘦了许多,立刻给母亲做了个性多的好吃的让母亲吃!从此,三儿子独自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任务,不仅仅在生活上悉心照料,还天天陪母亲聊天,给他讲书里的故事。母亲在三儿子家里生活的越来越开心,身体也越来越好了,她逢人就夸自己的三儿子。但三儿子应对别人的赞扬,只是笑笑,说:“母亲把我们养大,此刻我所做的不及母亲养育我们的十分之一,没什么可夸的`!”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的耳朵里,他们派众神去迎接母亲和三儿子,把母亲授为吃苦耐劳佛,把三儿子授为孝顺神!从此三儿子孝顺母亲的美德就在人间流传开来。

  孝的小故事 4

  有这样一个儿子,他是个大款,母亲老了,牙齿全坏掉了,于是他开车带着母亲去镶牙,一进牙科诊所,医生开始推销他们的假牙,可母亲却要了最便宜的那种。

  医生不甘就此罢休,他一边看着大款儿子,一边耐心地给他们比交好牙与差牙的本质不同。

  可令医生十分失望的是,这个看是大款的儿子却无动于衷,只顾着自己打电话抽雪茄,根本就不理会他。

  医生拗但是母亲,同意了他的要求。

  这时,母亲颤颤悠悠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布包,一层一层打开,拿出钱交了押金,一周之后镶牙。

  两人走后,诊所里的人就开始大骂这个大款儿子,说他衣冠楚楚,吸的是上等的.雪茄,可却不舍得话钱给母亲镶一副好牙。

  正当他们义愤镇时,不想大款儿子又回来了,他说:“医生,麻烦您给我母亲镶最好的烤瓷牙,费用我来出多少钱都无所谓。但是您千万不要告诉她实情,我母亲是个十分节俭的人,我不想她不高兴。“

  这样的孝心,这样的孝顺,这样的爱是不要回报的。

  孝的小故事 5

  孝顺老人不吃亏

  年初,办公室新来一小姑娘,嘴甜,有眼色,特招人喜欢。

  但她不爱学习。一有空闲,就在网上泡着,哪有活动,哪儿餐馆开张了,哪有好玩的地方,一一摸清楚。“你看看书吧。”我为她着急。她莞尔一笑:“我忙着呢。”

  她所谓的忙,就是频繁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吃饭。她有一辆几万元的小车,每次开车去接老人之前,都耐心细致地打电话:我大概多长时间到,您老穿什么衣服,别忘了保温杯什么的。我惊异于她的细心,此刻家境好的小姑娘,依靠父母的居多,有几个能像她这样孝敬老人?

  她不仅仅请老人吃饭,还带老人出去玩。公园走走,商场转转,温泉泡个澡,野外看个山。几十公里外,春天看杏花、桃花,夏天看郁金香,秋天看菊花,冬天看冰雕。甚至还带老人去寺庙烧香、金顶拜佛。

  “难得啊,孝顺的好孙女!”我夸她。她点头:“哥哥姐姐们出国的出国,创业的创业,就我待在新疆。我的任务就是伺候老人。”

  按说,她两千多的工资,经不住这样花呀,可她的钱似乎不少,短短一年,她淘汰了旧车换新车,卖了旧房买新房,并开始了装修。“哎,你能够呀,男朋友还没有呢,感情的重装装备就搞得这么齐。”我和她逗趣。“呵呵,这算是我的劳动所得吧,都是我爸我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赞助的。”她笑道。

  孝顺老人不吃亏“啊,你请老人吃饭游玩另有目的?”我惊奇地张大嘴。她笑得更开心了:“算是顺便有自己的小九九吧,但我处理得十分艺术。我爸我妈忙着挣钱,没时间管老人。我替他们干活了,犒劳我他们心甘情愿。至于老人,每一天待在家,大把时光,有钱也不花,我带他们吃和玩,陪他们说话聊天,他们心里高兴,看我为他们花了那么多,自然几倍地补偿我。我要把钱退回去,他们还生气。就这次装修新房子吧,我也没说没钱,只是拿着装修图征求他们意见,结果爷爷给我打了5万,外公外婆也打了5万,我爸还说家具归他负责呢。”

  “不错不错。”我夸道。她依然笑:“老人其实很好哄的。说一些暖心话,带他们出去转转,新鲜的.,好玩的,都尝试一下,他们心里比什么都高兴,逢人就说我这个孙女孝顺,在小区院里,骄傲得很。”

  我点头。聪明的小姑娘,既孝顺了老人,也没亏了自己,虽说是很“艺术”地啃老,但其中仍有浓浓的亲情氤氲。其乐也融融,又有何不可。

  孝的小故事 6

  古代有个叫黄香的人,以孝出名。他9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更细心地照顾父亲,一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事。

  到了冬天,他害怕父亲着凉,就先钻到冰冷的'被窝里,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睡下。

  不像现在,可以开电热毯、开暖气,那时候他只能用自己的身体。

  到了夏天,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凉席扇凉,再请父亲去睡。黄香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上了以孝闻名的好官,人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孝的小故事 7

  我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13岁的女孩在一个富裕人家做保姆。

  一天,主人家吃月饼。主人也给女孩一个月饼,女孩没有同主人一道吃,她到另一个房间去了,没有人注意女孩吃或不吃,在只有女孩一个人的房间里,一个香甜的月饼,在女孩陌生的眼里显的很模糊了。有一个熟悉的背影愈来愈清晰:她驼着背,淌着汗……锄草、拾粪……在烈日下,在雨中……艰难地支撑起一个家。她就是小女孩的母亲。小女孩的鼻子酸了,泪水模糊了她的眼睛。于是,她用那双颤抖的小手用旧报纸包了一层又一层,留意翼翼地藏起,小女孩要留着让她的母亲尝尝啊!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小女孩最后获得了回家的机会,稚嫩的小手郑重地捧出月饼,从未有过的喜悦袭遍全身:“妈妈,您尝尝……”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以,心中有孝,才能感悟充满孝心的世界;心存感激,才能体验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孝心--不必须非得是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之心。从我出生以来,每时每刻都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中,同时,我也学会了关爱,做有孝心的孩子。

  一天,我放学回家。刚进门,就听见妈妈在呻吟,咦?妈妈怎样没去上班?我感觉不妙,奔进卧室,只见妈妈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此刻,我眼睛充满泪花。妈妈微笑着说:“没事,先做作业吧。”“妈,怎样会没事啊,吃药没有?”“待会吃。”我学着平时妈妈的样貌,用手摸妈妈的额头。啊!好烫啊!我十分果断的说:“不行,让我来吧!”但是,我的脑海一片空白,该怎样办呢?突然,我想到我以前发烧的情景。于是,我跑到洗手间,又用水把毛巾浸湿,拧干放在妈妈的额头上,并把温度计夹在妈妈的.腋下。放完一切,我坐在床边问妈妈病情。我帮妈妈撑着身子坐起来。妈妈笑着说:“好多了,去学习吧。”但是我心里涌起一股力量和职责,务必坚守在妈妈身边。

  在等待漫长的十分后,我一看体温计,妈呀!三十九度!我赶紧在药箱里翻出几瓶退烧药,认真地看说明书,上面写着:饭后服用。于是,我决定先给妈妈做饭。妈妈曾在我发烧时,给我做了面汤,并告诉我:发烧喝面汤比较好。好!就决定做面汤,并在汤里下了一个荷包蛋,面汤的香味扑鼻而来。这是,我的肚子开始抗议了,但我忍住饥饿把面汤端到妈妈面前,对妈妈说:“妈,先喝碗面汤吧。”妈妈激动地点点头。我轻轻地舀了一勺汤,用嘴轻轻地吹了几下,感觉不烫时,才喂给妈妈喝。妈妈平时就是这样照顾我的。妈妈服了药睡下后,我一向守在妈妈身边,给妈妈换毛巾。渐渐的,妈妈的烧退了,我这才想起作业没写,便赶紧去写作业。第二天早上我一起来,就来到妈妈的屋里,问她怎样样了。她说好了,她和爸爸不停地夸我:“我们的孩子长大了,会照顾妈妈了,是个有孝心的孩子。”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孝”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奉献的伟大。同时,我也了解“孝”的真正含义――就是发自内心的关爱。

  孝的小故事 8

  小时候,夏夜纳凉,爷爷喜欢给我们讲这样一个关于孝道的故事:

  一对夫妻父母早逝,家中无长,憾缺承膝之欢,妻子便责令丈夫外出寻亲。另外一对夫妇,家中有一耄耋老母,口流涎眼生疮,越看越令人生厌,于是妻子责令丈夫将老人送至野外,盼其“自然”死亡。

  不孝之子反复斗争,无奈“妻管严”严重,只好照办。老母被抛弃后,恰被寻亲者遇到,于是背至家中,精心侍奉。

  有老人的日子没有闹饥荒,善良的夫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天气少雨,旁人无收,他们的稻谷依然粒粒饱满。如此循环,日子便越过越安、越过越好、越过越殷实。

  爷爷说:真是善有善报啊!

  而送走老娘的夫妻,没有因节省了口粮而舒坦,反而越过越紧张,最后一场天火将房屋烧尽。无奈,夫妻只好双双出门讨饭。

  好心人家富足,决定放粥三天救济周边穷人。第一天从队伍的东首发放,排在队尾的忤逆(wǔnì)夫妻没有分到;第二天,忤逆夫妻赶了个大早抢至东首,但好心人家思考到前一天西首的人没得到就从西边放起,忤逆夫妇又没得到;第三天好心人家从两头放起,花了心眼排在中间的忤逆夫妻又没得到!三天没有分到粒米,好心人家甚感愧疚,就把他们请至家中,预备食物招待。忤逆夫妻走进好心人家殷实的堂屋,发现自家耳不聪目不明却满脸红光的老母,顿时羞愧难当……

  爷爷说:人老了,对晚辈总是有用的……越老的人越是家里的福星。

  这样的教化故事带有太多的离奇色彩,爷爷的思想里也掺杂了太多的因果报应,我读书比他多,自然不全信。但我相信那句话:人老了,也是有用的'。

  不谈其他,只谈夫君家年近九旬的祖母。在我们全家离开的日子,她老人家每一天从大伯家赶过来照看我们的院子。鸡来赶鸡,狗来撵狗,碰到陌生人进来了,还能瞪上昏花的老眼骂上几句,实在无事就扫上两帚……只是一把老骨头,却持续了我们老家院子的整洁与安宁,同时赐给我们后人一种对家的向往和亲近。

  之后,奶奶越过越老,越过越糊涂,不认识邻居,不认识亲友,甚至不认识自己的儿子。但我那不常回家的女儿走至她身边时,她却惊喜不已,伸出枯瘦的手摸摸女儿花一样的脸蛋,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慈祥:“这不是我们家的孩子吗!”这样昏聩的老者,有时如老僧入定,有时如大仙跳场,有时如巫师宣法,但她见到亲人的这一句话,我立即感受到了一种骨肉亲情,我这个孙辈媳妇立即拥有了家族的回归感。看来,老人的一句话抵得上一本书的宣传教化啊!

  5岁的女儿说:“太奶奶什么也不晓得了,没用了,要死了。”童言无忌,一家人都发笑,而我赶紧制止:“太奶奶有用,太奶奶往那儿一坐,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就成立了,一颗漂泊不定的心就安定了,一段匆匆赶路的旅程就吉祥了。”逢年过节,家中有一高寿老者硬朗地坐着,就彰显出家庭的安然、宁静和吉瑞。这样的气氛,对联贴不出,窗花剪不出,鞭炮的轰鸣创造不出。所以,怎能说太奶奶没用呢?

  因为奶奶的存在,我的公公婆婆需要定期回家照顾,年近半百的他们搀扶着走过许多路,经过许多事,此刻又一齐回家照顾老人,共同的担子愈发凸显出他们相濡以沫的感情。

  奶奶年轻时对我婆婆很苛刻。而此刻婆婆不计前嫌,替她洗头洗澡剪指甲。老人家清醒时说尽好话,为当年事羞愧不已。婆婆听了自然舒坦,多年的心结因此打开,心结打开了便愈发活得简单愉悦。而我们晚辈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对待他们也尽心尽力。这样的良性循环,不能不说是一种善报,就像故事中的好心夫妇。

  所以,那个关于孝道的故事,我会继承爷爷的习惯,继续讲,讲给我的弟妹听,讲给我的女儿听,此刻写下来,讲给亲爱的你听。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讲故事的爷爷早已作古,但爷爷的那句话依然是至理:善有善报。

  我相信。聪明的你也必须相信!

  孝的小故事 9

  三国时期有个人叫陆绩,他特别孝顺父母。6岁那年,一次他到袁术家里做客,袁术命人取出蜜橘招待他。但他没吃,而是悄悄藏在怀里。

  后来他向袁术行礼告辞,叩头的时候,怀里滚出三个蜜橘来。袁术大笑道:“你吃了不够,还要拿呀?”他回答说:“我没见过这么好的蜜橘,舍不得吃,想拿给母亲尝尝。”

  袁术听了大为惊讶,心想一个6岁孩儿便懂得克制自己,孝敬长辈,实在难能可贵。

  他感叹道:“小陆郎有这样的.品德,来日必成为报效国家的栋梁!”的确,据有关历史记载,陆绩长大后对国家的贡献相当大。

  孝的小故事 10

  仲由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字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他非常孝敬父母。因为从小家境贫寒,为人非常节俭。经常吃野菜度日。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

  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必须要走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百里之外是非常远的路程,也许现在有人也可以做到一次,两次。可是一年四季经常如此,就极其不易。然而仲由却甘之如饴。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不论寒风烈日,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

  冬天,冰天雪地,天气非常寒冷,仲由顶着鹅毛大雪,踏着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地往前走,脚被冻僵了,抱着米袋的双手实在冻得不行,便停下来,放在嘴边呵口气,然后继续赶路。

  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浃背,仲由都不停下来歇息一会,只为了能早点回家给父母做可口的饭菜;遇到大雨时,仲由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里,宁愿淋湿自己也不让大雨淋到米袋;刮风就更不在话下。

  如此的艰辛,持之以恒,实在是极其不容易。

  后来仲由的父母双双过世,他南下到了楚国。楚王聘他当官,对他很是礼遇。俸禄非常优厚。每天吃的是山珍海味,一出门就有上百辆的.马车跟随,过着富足的生活。

  但他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好而感到欢喜,反而时常感叹,哀伤父母早早过世。他是多么希望父母仍然在世,和他一起过这样的好生活呀!可是即使他想再负米往返百里之外奉养双亲,都永远不可能了。

  孝的小故事 11

  三国时期有个人叫陆绩,他特别孝顺父母。6岁那年,一次他到袁术家里做客,袁术命人取出蜜橘招待他。但他没吃,而是悄悄藏在怀里。

  后来他向袁术行礼告辞,叩头的时候,怀里滚出三个蜜橘来。袁术大笑道:“你吃了不够,还要拿呀?”他回答说:“我没见过这么好的蜜橘,舍不得吃,想拿给母亲尝尝。”

  袁术听了大为惊讶,心想一个6岁孩儿便懂得克制自己,孝敬长辈,实在难能可贵。

  他感叹道:“小陆郎有这样的品德,来日必成为报效国家的栋梁!”的确,据有关历史记载,陆绩长大后对国家的`贡献相当大。

  孝的小故事 12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之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孝的'小故事 13

  有位先生在花店门口停了车,他打算向花店订一束花,请他们送去给远在故乡的母亲。

  先生正要走进店门时,发现有个女孩坐在路上哭,先生走到女孩面前问她说:“孩子,为什么坐在这里哭?”

  “我想买一朵玫瑰花送给母亲,可是我的钱不够。”孩子说。先生听了感到心疼。

  “这样啊……”于是先生牵着女孩的手走进花店,先订了要送给母亲的花束,然后给女孩买了一朵玫瑰花。走出花店时先生向女孩提议,要开车送她回家。

  “真的要送我回家吗?”

  “当然啊!”

  “那你送我去母亲那里好了。可是叔叔,我母亲住的地方,离这里很远。”

  “早知道就不载你了。”先生开玩笑地说。

  先生照女孩说的一直开了过去,没想到走出市区大马路之后,随着蜿蜒山路前行,竟然来到了墓园。女孩把花放在一座新坟旁边,她为了给一个月前刚过世的.母亲,献上一朵玫瑰花,而走了一大段远路。先生将女孩送回家中,然后再度折返花店。他取消了要寄给母亲的花束,而改买了一大束鲜花,直奔离这里有五小时车程的母亲家中,他要亲自将花献给母亲。

  孝的小故事 14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因此,子女的身上有着父母的影子;一个人的言行,隽刻着家风的铬印。

  在我们家,每个人都不会忘记“百善孝为先”的家风。从小我就耳濡目染着父母对奶奶的孝行,伴随着父母以孝为先的谆谆教诲,直到现在,即使我已经有了自己的子女,我也时刻不会忘记这样的家风。

  父亲兄弟姐妹虽多,却命运多舛。老大腿脚不便,老二妻子身患癌症,需要长期化疗,老三从妻子去世后,精神就出了问题,奶奶也因长期操劳得了海默尔氏综合症。作为老幺的他,没有享受过一天安稳的日子,在照顾好自己小家庭的'同时,还要尽力帮扶兄弟,承担起照顾奶奶的重任。

  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天气骤然降温,奶奶的支气管炎犯了,父亲赶紧请来相识的医生给她输液,可奶奶突然大脑失控,显得极度亢奋,不仅从病床上蹦了起来,嘴里还不停地嘟嚷着:“有鬼,柜子后面有鬼,快来打鬼啊!”父亲紧握着输液杆,寸步不离地跟在奶奶身边,细声地哄着说:

  “妈,鬼跑了,没有鬼,我们躺下好好挂水。”奶奶哪里听得进去,转身随手拿起旁边的物件,向“鬼”砸去,并喊道:“砸死你,砸死你。”父亲怕伤着人,让我们都出去,自己紧抱着奶奶,小声地在奶奶耳边说:“妈妈乖,妈妈听话,鬼跑了,不会再来了。”奶奶无法动弹了,只能在父亲身上发泄,撕、咬、拽、拉,父亲都纹丝不动,还一直轻声哼唱着儿时的歌谣,僵持了好一会儿,奶奶才安定下来,闭上眼睛沉沉地睡去。

  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没过几天,奶奶又惹下了一个大大的麻烦。那天,临近中午,母亲下楼去超市买东西,留下奶奶一个人在家。可能是奶奶潜意识中有想要煮饭的念头,她一个人走进厨房,点着了煤气灶,然后就把看到的东西都扔进去,顿时,火光冲天,火势蔓延。邻居看见黑烟,急速拿来灭火器,才避免了一场灾难。父亲到家后,虽然知道母亲不是故意的,但还是斥责了她对奶奶的照顾不周。母亲什么也没有申诉,只在一旁独自流着委屈的泪水。由于类似的事情时常发生,为了保证奶奶的安全,父亲专门将家中重新布置了一番,将尖锐、易碎、易燃的物品都搬离了房间,从而将危险系数降到最低。

  尽管父母对奶奶的照顾无微不至,可不测的风云仍然无法预防。去年夏季一天的午后,父亲安置奶奶睡下后,就去外面买了个西瓜,来回也就十分钟,可到家一看,奶奶不见了!父亲立即扔下西瓜,出门一路询问,得知奶奶坐上了拉客的电动车。顿时,一家人像热锅上的蚂蚁转个不停。奶奶会去哪里呢?父亲联想到她平时老念叨“我是苏州人,我娘家是苏州齐门的,我要去找妈妈”的话,立即猜测可能去苏州了。父亲连忙奔到车站,请人打开监控找寻奶奶的踪影,果不其然,奶奶上了去苏州的大巴。他立即联系兄弟姐妹,全家奔赴苏州,同时,一路上不停地打电话给苏州的亲戚,让他们帮着四处打听。父亲清楚地知道,苏州那么大,想找一个头脑不清的老太太,简直就是大海捞针。可以孝为先的他,怎么也不肯就这样让奶奶流浪街头,再苦再难也要把奶奶找回来。因此,到了苏州后,父亲先赶到派出所登记后,立即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各个路口,不停地路人打听,希望能发现蛛丝马迹,可忙活了一天却一无所获。

  到了晚上,派出所打来电话,说流浪人救护站有一位老奶奶,自称是从靖江来的,不知道是不是你们要找的人?大家都累了一天,都不想前去核实。可父亲却认为,奶奶思维错乱,万一言语不清,错过就太可惜了!因此,他一放下电话就赶去救护站,到那却扑了个空,救护站的人说,刚刚还在这的,可一转眼就不见了。瞬间燃起的一点希望突然又破灭,父亲伤心难过至极,在异地的路灯下,步履蹒跚、泪流满面的喊道:“妈,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啊?”或许是父亲的孝心感动了上天,又或许是母子连心,让奶奶听到了父亲的召唤,奶奶回来了,是由联防队员送回来的。在见到奶奶的那一刻,父亲整个人都颤抖了,紧紧拥抱着奶奶,丝毫不肯松开。奶奶那一刻恢复了神智不停地抚摸着父亲的头说:“不哭,不哭,我的好儿子!”那一刻,真可谓时间静止,万物动容!从苏州回来的路上,父亲一直拉着奶奶的手,始终不肯松开!

  毕淑敏曾说,“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是无法重现的幸福,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父亲没有太多的文化,却用最朴实,最简单的行为诠释了百善孝为先的真谛,他的孝心让我肃然起敬,他的孝行让我铭刻在心,他的言传身教让我终身受益匪浅。作为他的子女,我将时刻谨记孝道,并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传承永恒的孝心,留下生命永恒的奇迹。

  孝的小故事 15

  有这样一个儿子,他是个大款,母亲老了,牙齿全坏掉了,于是他开车带着母亲去镶牙,一进牙科诊所,医生开始推销他们的假牙,可母亲却要了最便宜的那种。

  医生不甘就此罢休,他一边看着大款儿子,一边耐心地给他们比交好牙与差牙的本质不同。

  可令医生十分失望的是,这个看是大款的儿子却无动于衷,只顾着自己打电话抽雪茄,根本就不理会他。

  医生拗但是母亲,同意了他的要求。

  这时,母亲颤颤悠悠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布包,一层一层打开,拿出钱交了押金,一周之后镶牙。

  两人走后,诊所里的人就开始大骂这个大款儿子,说他衣冠楚楚,吸的是上等的'雪茄,可却不舍得话钱给母亲镶一副好牙。

  正当他们义愤镇时,不想大款儿子又回来了,他说:“医生,麻烦您给我母亲镶最好的烤瓷牙,费用我来出多少钱都无所谓。但是您千万不要告诉她实情,我母亲是个十分节俭的人,我不想她不高兴。“

  这样的孝心,这样的孝顺,这样的爱是不要回报的。

【孝的小故事】相关文章:

孝亲敬老的故事03-09

孝亲敬老的故事(精选)10-08

关于孝的简短故事03-13

(热)关于孝的简短故事03-14

关于孝的简短故事(热门)03-15

(优)孝亲敬老的故事03-14

经典小故事03-27

关于孝亲的故事(精选19篇)06-08

[经典]关于孝的简短故事38篇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