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中考

时间:2020-08-27 15:53:31 记承天寺夜游 我要投稿

记承天寺夜游2017中考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恰如一株文学奇葩,无论从其立意选择、文章意境,还是写作手法、文章结构等等各方各面,均是一篇文质兼美之作。放在今天,就是我们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

记承天寺夜游2017中考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试题集锦

  (2015•重庆市A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月色入户()(2)欣然起行()

  (3)念无与为乐者()(4)水中藻、荇交横()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文章第①②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C.文章第②③向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4.文中“闲人”—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写出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示例:

  闲人——表现出苏轼的自得之情。月夜处处都有,可只有他和张怀民这种情趣高

  雅的人才懂得欣赏。

  闲人——

  答案:

  1.(1)门(2)高兴(3)考虑,想到(4)交错纵横

  2.(1)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2)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意对即可)

  3.D(水不属于庭中景物)

  4.示例:表现出苏轼的悲凉心情。他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受污遭贬,不愿做闲人,却只得做闲人。(意对即可)

  2007年浙江省湖州市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7—19题。8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怀明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 )

  念无与为乐者 ( )

  庭下如积水空明 ( )

  18.翻译句子。3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译文:

  19.“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

  参考答案:

  17.高兴地 想 形容水的澄澈 解析:考查的是解释加点的'词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

  18.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解析:考查的是翻译句子,要注意重点词语的对译,还要保证句子通顺、无语病。解析:苏轼的《记 承 天 寺 夜 游》是名家名作,考查的是课内重点文言文知识。

  19.贬谪的悲凉 人生的感慨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 解析:考查“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解答此题一是要结合语境,把握题干活所给信息“沧桑凝重”,二是要根据文章的写作背景来考虑。

【记承天寺夜游2017中考】相关文章: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原文及赏析08-16

记承天寺夜游作文01-01

记承天寺夜游作文12-31

改写《记承天寺夜游》07-10

《记承天寺夜游》学案11-11

记承天寺夜游讲解11-07

翻译记承天寺夜游11-05

古文记承天寺夜游09-04

记承天寺夜游评析09-04

记承天寺夜游划分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