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公开课教案

时间:2023-04-13 18:04:17 兰亭集序 我要投稿

兰亭集序公开课教案

  书圣王之的《兰亭集序》,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五第四专题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巅峰,而且是文学艺术的瑰宝,二者相得益彰,确立了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立意深远的优美散文,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兰亭集序公开课教案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新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学科指导意见》指出:《兰亭集序》的教学应从文本出发,牢牢抓住文章的核心观点,文章侧重谈人生是短暂和渺小的。那么如何超越人生短暂的客观现实?教学应在文本诵读、文思梳理、文词理解、文意阐发的基础上挖掘内涵,以文章那个包含的人生境界深深感染学生。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掌握 “修、致”等实词,“之、其”等虚词,以及其他文言基础知识。

  2、在诵读、梳理过程中,使学生理解王之人生的认识和看法。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2

  教学难点:3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猜这是谁的书法作品?王之?不,是我的学生于菁同学临的。

  她在到大学去之前,临了《兰亭集序》赠送给我,我问她为什么要选这篇文章,她笑着对我说,因为这篇文章里有你我都懂得的深刻的真意。那么,这真意究竟是什么呢?同学们想了解吗?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一疑问一起去品读王之的《兰亭集序》。

  二、检查预习,朗读课文

  1、重点解决字词理解,初步把握文意

  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知道,学习文言文要重视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下面让我们看一下,这项基础工作做得怎么样?

  修:修事也 茂林修竹

  之:仰观宇宙之大 不知老之将至 句读之不知 及其所之既倦

  其:列坐其次 其皆出于此乎 其可怪也 吾其还也

  小结:积累陌生义项,根据语境猜测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一觞一咏

  足以极视听之娱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觞为妄作

  小结:根据在句中所做的成分,根据对称结构,利用提示词,择优录取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当其欣于所遇

  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死生亦大矣

  小结:根据各类句型特点,根据句意判断

  2、歌词是用来唱的,文章是用来读的。我想请同学来朗读课文,分别由课代表、文娱委员、学习委员来朗读。其他同学在享受的同时完成两项任务:一要注意他们的停顿、读音是否正确;二要找出能体现作者情感起伏变化的词语。(读后)给些掌声!

  3、听了同学们的朗读以后,老师不禁心痒,于是想给同学背诵一遍课文。请注意停顿和读音与我们同学的朗读有何不同。(背之前)也给些掌声!

  三、研读课文,分情感

  本来听一遍的,现在又让你们赚了一遍是吧?不知是否找出了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请全体同学大声回答!

  乐——痛——悲

  1、分第一段

  “信可乐也”,是说有值得他乐的东西,他并不是“没事偷着乐”, 那么他乐什么呢?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我们才两遍呢。女同学朗读男同学寻找:

  明确:

  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良辰美景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流觞曲水,一觞一咏----------------------赏心乐事

  括:《牡丹亭》里有: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2、分第二段

  王之乐着乐着,就痛从中来,不知他痛什么?

  男同学(女同学可自愿支援)朗读,女同学找。

  朗读并找出能表现“痛”的问句并揣

  俯仰一世:人生短暂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世事无常

  那朗朗的书声、谆谆的教导、殷殷的笑容好象还在眼前、耳边,但是,在李惠利中学的三年读书生活挥手之间就将成为一个美丽的回忆。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不可掌握,面对死亡

  面对须臾人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态度。

  试赏对联:

  卧龙岗上,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谋鼎足三分之壮图;

  西子湖畔,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成梅妻鹤子之美谈。

  欣与所遇,快然自足

  所之既卷,感慨系之 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快乐不常

  3、分第三段

  王之不仅痛,还要悲,却不知“痛”与“悲”之间是否可以画上等号,且看他“悲”什么?

  集体朗读,一起找。

  提示:前两个关键词都在段末,这次关键词是在段中,那么要看上文还是下文呢?下文有个“故”,就是“所以”,因此要看上文。

  关键句:后之视今,应犹今之视昔。

  古人伤感于人生短暂,那么作为今人的王之呢?

  王之还推想后人难以逃脱人生短暂的伤感,于是大叹,多么可悲啊,可见悲的不再是自己,而是古人、今人和后人的总和,那就是人类。这是一种伟大的悲悯情怀啊!

  四、课外延伸,积极探究

  1、感叹人生的短暂

  正像王之所说的那样,人类对人生短暂这一严峻残酷的现实有真真切切的感受,于是乎发出了很多类似的感叹,在我们学过的课文里包括读本里,你记得有哪些文句吗?

  需要温提示吗?

  屈原《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王勃《王阁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苏轼《前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课外延伸:

  刘彻《秋风辞》: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文姬《胡笳十八拍》: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

  2、超越人生的短暂

  然而我们发现人类并没有沉溺在人生短暂的悲哀中难以自拔,而是千方百计地超越这种短暂,在文中王之又是如何来超越这种短暂的?

  你觉得要超越这种短暂,最主要的是什么?请就你认为最重要的一点谈谈你的认识。

  课内:

  忧患意识

  创造价值

  课外:

  志向:土地说:我要接近天空,于是山脉耸起。人说:我要生活,于是洪水退去,河流优美地流着。——江河《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毅力: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

  主观努力:天空不曾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泰戈尔《流萤集》

  蜘蛛定律。

  从小事做起: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微之事——汉初陆贾

  陈藩(东汉)说:“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

  勤对陈藩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2、填空(视时间而定)

  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能增加人生的厚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能改变人生的终点)。

  ——通过主观努力来改变人生。

  是用三年的时间换来一辈子的幸福,还是(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忏悔这三年)?

  ——要珍惜现在的光阴。

  文嘉的《今日歌》

  五、结束并布置作业

  1、介绍学生于菁的情况

  于菁同学以三限生的身份进入我们学校,进入学校第一天起,她就下定决心要考入北京的重点大学。她学习《兰亭集序》的时候,读懂了其中的真谛,那就是人生应该有忧患意识,应该有目标,并为之孜孜不倦地努力!于是三年来,她“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三年后三限生浴火重生凤凰涅,成了奉化市文科状元。

  在这幅书法作品里,有她十年学习书法的心血,更有她对《兰亭集序》的深刻理解,她希望以此与我共勉,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兰亭集序》,我希望以此与同学们共勉!

  2、集体朗读课文

  让我们再一次用心灵去感受王之的乐痛悲,感受他那伟大的忧患意识和悲悯情怀。

  3、布置作业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览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请你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写一则300字左右的随笔。

  最后,我想告诉同学们,和你们的合作非常愉快,非常感谢在座的每一同学!

  六、教学反思

  本人以本教案为蓝本,参加了宁波市优质课评比,获一等奖。但课后思索,倍感课堂处理还不够理想,未能完全如愿,尤其是在学生预习不够充分的情况下。现小结如下:

  本教案以学生的书法作品作为切入口,通过讲述学生身边的榜样的事情来营造情境,又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结尾时结合文章主题,解决悬念,同时实现首尾呼应,使整节课浑然一体。

  主体部分的教学分学生朗读、教师背诵(教师背诵流畅、有感情,是课堂亮点之一)、落实关键虚实词、结合情感变化过程分内涵、引申并分主题等环节,并注意各环节之间的衔接过渡。在落实基础上,做到了“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文章的难点是王之“悲”“痛”内涵的把握,通过学生细读文本、教师指点、课外引申等方法,力求解决这一难点,在解决难点的基础上 探究如何超越短暂的人生,从而使课堂内容更有深度。

  《兰亭集序》是一篇比较典雅、蕴藉的文言文,对高中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难读懂,需要学生在课前作比较充分的预习,否则课堂上可能出现教师唱独角戏的尴尬。

  本教案内容比较多,需要老师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大胆取舍,灵活处理,否则容易造成时间仓促,课堂处理浮浅。

  本教案未能较好地体现以读为本的文言教学思想。

【兰亭集序公开课教案】相关文章:

兰亭集序的公开课教案06-23

兰亭集序公开课教案08-26

《兰亭集序》公开课教案(精选10篇)11-15

兰亭集序教案11-05

《兰亭集序》教案11-17

《兰亭集序》教案【热门】01-14

《兰亭集序》优秀教案12-11

《兰亭集序》教案(精选12篇)05-16

《兰亭集序》教案15篇11-17

《兰亭集序》教案(精选15篇)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