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的诗词

时间:2023-12-29 17:48:59 刘长卿 我要投稿

刘长卿的诗词

刘长卿的诗词1

  刘长卿

刘长卿的诗词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韵译】

  登上吴公台,观赏这零落的古迹,秋景秋意,勾起了我怀乡的心情。

  荒山野寺,来此旅游的人太少了,因为山太高水太深,隔断了路程。

  夕阳映着吴公台旧垒,依依不去,空荡的山林中,回响清冷的磬声。

  南朝旧事早成陈迹,真叫人惆怅,唯独这长江,自古至今奔流不停。

  【赏析】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诗。

  首联扣题,挈领全篇。由台上落叶起兴,触景生情,悲秋意绪溢满纸端。秋风飒飒,落木萧萧,使人顿生悲凉之意。“秋入”二字有的版本作“秋日”,可能出于对仗工稳的考虑,“秋日”与“古台”相对才恰切。但我以为用“入”字更妥贴,首先它紧承上句末尾时间名词“后”字,揭示了诗人情随景迁的心理流向。其次用“入”字这个趋向动词更有力度,更微妙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怅惘。怀乡病本足以令人黯然伤神的了;且时又逢秋,这种乡愁之苦就更增一层了,仿佛秋风秋气将诗人的一颗伤痕累累的怀乡之心团团裹挟住,沉甸甸的,无法解脱。再者,律诗首联并不苛求对仗,用“入”字,使句法灵活而不板滞。

  颔联宕开一笔,不写乡思;转而细写登台所望之景,别开生面。上句写近景,寺院地处荒山僻岭,故而人迹罕至。着一“野”字,分明投射出诗人处江湖之远、仕途失遇的苦闷;着一“少”字也暗示了诗人漂泊他乡的孤独。下句写远景。隔岸青山层峦叠嶂,云遮雾绕,清净幽深:这样一个超然于熙攘尘世之外的所在或许是荡涤诗人心头重重烦虑的佳处吧。此联景中含情,宛然有一种横空出世的虚静散淡的韵致。

  如果说颔联是用一片清幽的风景将诗人内心的愁绪清洗冲淡,乃至使读者突然不见了诗人乡愁的影子;那么颈联则由小我的运命乖舛之酸辛跃迁到大我的朝代兴替之感喟,笔触更浑厚了。

  颈联继续写景,由远而近,写出了古台四周苍茫的暮色,用笔细致。上句写远景。你看,西风残照,落日熔金,废垒寂寂,钟罄悠悠,声振空林……时间仿佛停止了脚步,空间似乎也在沉思。诗人工于用字,“依”字下得极雅,极有韵味。“依”字在句中有“枕靠”“依凭”之意,夕阳本是无情,而用“依”字,却赋予“夕阳”人格化的形象,仿佛这渐行渐远的夕阳也为“古台”“旧垒”的沧桑之变而叹惋悱恻,而眷恋难舍。若说上句妙在绘形,则下句是精于摹声。以“寒”字来修饰钟磬的声音,将听觉感受的印象转化成触觉感受的.形象,这是通感手法的得体运用。诗人还觉得不够到位,又以“满”字加以强调,写足了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意境。俞陛云说“此二句试曼声诵之,不仅写荒寒之意,且神韵绝佳”,诚为切中肯綮。刘长卿曾有“谪居秋瘴里,夕阳何处归”的感喟,这两句表面上是发思古之幽情,但其底里深处还是脱不了自我身世之痛。

  尾联议论抒情,因眼前之断壁残垣的萧索败落的景象,而浮想起南朝的繁华与战乱等等,只觉满腹的惆怅。“惆怅”是本诗的关键,点出了主旨。明则为历史兴衰无常而惆怅,实则有人生坎坷多难而伤感。刘长卿《送子婿崔真父归长安》中写到“惆怅暮帆何处落,青山隐隐水漫漫”,理想破灭、前途难料的凄苦消沉还是融合到吊古伤今的慨叹中来了。值得一提的是,“惆怅”一词(或说“惆怅”这种情绪以及与之相关的诸如“夕阳”“暮钟”“暮帆”“独鸟”“白发”等等意象在刘长卿、李端等大历诗人的诗作中是屡见不鲜的)。“长江独至今”这句以景语作结。大江东去,南朝英雄们都已被浪花淘尽,何处寻觅沈之、吴明彻的踪影呢?正所谓“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依旧夕阳红”,历史的虚无、人生的幻灭等等情愫随着这訇然的江流声纷至沓来。我想这不仅是刘长卿一人的心灵哀歌,也是中唐时期大历诗人共有心态的裸呈吧。

  《唐诗癸签》说“刘长卿得骚人之旨,专主情景”。宋荦《漫堂说诗》说刘长卿五律“清辞妙句,令人一唱三叹”。此诗即是典例,全诗既“工于铸意”,又“巧不伤雅”(清人沈德潜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蕴藉,回味不尽。

刘长卿的诗词2

  【原文赏析】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注解

  1、汀洲:水中可居之地,指鹦鹉洲。

  2、楚客:指到此的旅人。夏口古属楚国境。

  3、孤城:指汉阳城,城后有山。

  4、角:古代军队中的`一种吹乐器。

  韵译

  鹦鹉洲在长江中浮沉,无浪也无烟;我这楚客思念中丞,心绪更加渺远。

  汉口斜映着夕阳,飞鸟都纷纷归巢;洞庭湖的秋水,烟波浩渺远接蓝天。

  汉阳城后的山岭,传来悲凉的号角;滨临江边的独树旁,夜里泊着孤船。

  当年贾谊上书文帝,全是忧心汉室;他却被贬谪居长沙,古今谁不衰怜!

  评析

  这首诗仍然是遭贬后抚景感怀之作。诗意与前一首诗相同,借怜贾谊贬谪长沙,以喻自己的遭贬谪。全诗以写景为主,但处处切题,以“汀洲”切鹦鹉洲,以“汉口”切夏口,以“孤城”切岳阳。最后即景生情,抒发被贬南巴的感慨,揭示出向元

  中丞寄诗的意图。

刘长卿的诗词3

  南楚怀古

  朝代:唐朝|作者:刘长卿

  南国久芜没,我来空郁陶。君看章华宫,处处生蓬蒿。

  但见陵与谷,岂知贤与豪。精魂托古木,宝剑捐江皋。

  倚棹下晴景,回舟随晚涛。碧云暮寥落,湖上秋天高。

  往事那堪问,此心徒自劳。独馀湘水上,千载闻离骚。

  夏中崔中丞宅见海红摇落一花独开

  朝代:唐朝|作者:刘长卿

  何事一花残,闲庭百草阑。绿滋经雨发,红艳隔林看。

  竟日馀香在,过时独秀难。共怜芳意晚,秋露未须团。

  送灵澈上人还越中

  朝代:唐朝|作者:刘长卿

  禅客无心杖锡还,沃洲深处草堂闲。身随敝屦经残雪,

  手绽寒衣入旧山。独向青溪依树下,空留白日在人间。

  那堪别后长相忆,云木苍苍但闭关。

  将赴岭外,留题萧寺远公院

  朝代:唐朝|作者:刘长卿

  竹房遥闭上方幽,苔径苍苍访昔游。内史旧山空日暮,

  南朝古木向人秋。天香月色同僧室,叶落猿啼傍客舟。

  此去播迁明主意,白云何事欲相留。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

  朝代:唐朝|作者:刘长卿

  秋风飒飒鸣条,风月相和寂寥。黄叶一离一别,

  青山暮暮朝朝。寒江渐出高岸,古木犹依断桥。

  明日行人已远,空馀泪滴回潮。

  长沙早春雪后临湘水,呈同游诸子

  朝代:唐朝|作者:刘长卿

  汀洲暖渐渌,烟景淡相和。举目方如此,归心岂奈何。

  日华浮野雪,春色染湘波。北渚生芳草,东风变旧柯。

  江山古思远,猿鸟暮情多。君问渔人意,沧浪自有歌。

  使还至菱陂驿渡浉水作

  朝代:唐朝|作者:刘长卿

  清川已再涉,疲马共西还。何事行人倦,终年流水闲。

  孤烟飞广泽,一鸟向空山。愁入云峰里,苍苍闭古关。

  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

  朝代:唐朝|作者:刘长卿

  风流一才子,经史仍满腹。心镜万象生,文锋众人服。

  顷游灵台下,频弃荆山玉。蹭蹬空数年,裴回冀微禄。

  朅来投笔砚,长揖谢亲族。且欲图变通,安能守拘束。

  本持乡曲誉,肯料泥涂辱。谁谓命迍邅,还令计反覆。

  西戎今未弭,胡骑屯山谷。坐恃龙豹韬,全轻蜂虿毒。

  拂衣从此去,拥传一何速。元帅许提携,他人伫瞻瞩。

  出门寡俦侣,矧乃无僮仆。黠虏时相逢,黄沙暮愁宿。

  萧条远回首,万里如在目。汉境天西穷,胡山海边绿。

  想闻羌笛处,泪尽关山曲。地阔鸟飞迟,风寒马毛缩。

  边愁殊浩荡,离思空断续。塞上归限赊,尊前别期促。

  知君志不小,一举凌鸿鹄。且愿乐从军,功名在殊俗。

  九日岳阳待黄遂、张涣

  朝代:唐朝|作者:刘长卿

  别君颇已久,离念与时积。楚水空浮烟,江楼望归客。

  徘徊正伫想,仿佛如暂觌。心目徒自亲,风波尚相隔。

  青林泊舟处,猿鸟愁孤驿。遥见郭外山,苍然雨中夕。

  季鹰久疏旷,叔度早畴昔。反棹来何迟,黄花候君摘。

  贾侍郎自会稽使回篇什盈卷兼蒙见寄一首…数事率成十韵

  朝代:唐朝|作者:刘长卿

  江上逢星使,南来自会稽。惊年一叶落,按俗五花嘶。

  上国悲芜梗,中原动鼓鼙。报恩看铁剑,衔命出金闺。

  风物催归绪,云峰发咏题。天长百越外,潮上小江西。

  鸟道通闽岭,山光落剡溪。暮帆千里思,秋夜一猿啼。

  柏树荣新垄,桃源忆故蹊。若能为休去,行复草萋萋。

刘长卿的诗词4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官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注解

  1、独立句:意即威振三边。三边:汉幽、并、凉三州。

  2、江汉:泛指江水。

  3、何之:何往。

  译文

  你是老了流落的征南将军,

  当年曾经带领过十万雄师。

  罢官返乡后没有任何产业,

  年老还留恋着贤明的圣主。

  你曾独自镇守三边的疆土,

  舍生忘死只有宝剑才深知。

  面对着汉水渺渺无边无垠,

  垂暮之年的你将要去何处?

  赏析

  这首诗是赠送退伍军人李中丞,赞扬他久经沙声,忠勇为国,感伤他老来流落的境遇。首联先写李氏曾是十万大军将帅,而老来流落;三、四两联写他廉洁奉公和忠心耿耿;末联写江汉茫茫,年纪老迈,将“欲何之”?全诗对久经沙场,晚沦江汉的`老将,寄予无限的同情。

刘长卿的诗词5

  别严士元

  刘长卿〔唐代〕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水国的天气带着初春的寒意,忽晴忽阴,忽好忽坏;在这春风乍起的日子,我所乘的船停泊在苏州城外。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蒙蒙细雨润湿了衣服,自己却没有注意到;枝上的花朵飘落到地上,听不到声响。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薄暮夕阳下,江上孤帆远去;太湖之南碧草如茵,绵延万里。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或许有朋友会问到我的境遇,请转告他们,我这个一介书生,命途多舛,已被“青袍”所误。

  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刘长卿〔唐代〕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一个晴朗的日子,斜阳低挂在天边,一叶孤舟载着友人离去,此刻是何等令人惆怅!鸟儿在平旷的原野上远近地飞翔,好似人随流水各奔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愿白云将自己的思念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愿那一轮明月载着我的愁思随着溪水带到友人的身边。友人贬谪去的苦恨让人难以言状,就如那江边繁茂的春草一样杂乱而无际。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唐代〕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古台破败草木已经凋落,秋天景色引起我的乡思。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荒野的寺院来往行人少,隔水眺望云峰更显幽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夕阳依恋旧城迟迟下落,空林中回荡着阵阵磬声。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感伤南朝往事不胜惆怅,只有长江奔流从古到今。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唐代〕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当暮色降临山色苍茫的时候,就越来越觉得路途遥远,当天气越寒冷茅草屋显得更加孤零零。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原来是有人冒着风雪归家门。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唐代〕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的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我在秋草中寻觅着你的足迹,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汉文帝为何独对你恩疏情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被贬到此地呢?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唐代〕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遥望苍苍山林中的`竹林寺,远远传来报时的钟响声。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斜阳一作:夕阳)

  他带着斗笠身披斜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渐行渐远。

  听弹琴

  刘长卿〔唐代〕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七弦一作:七丝)

  七弦琴弹奏的声音清冽,曲调悠扬起伏,琴声凄清好似风入松林。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我虽然很喜爱这首古时的曲调,但在今天人们大多已不去弹奏了。

  新年作

  刘长卿〔唐代〕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新年来临,思乡的心情格外迫切,想到自己漂泊在外不禁潸然落泪。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年老了反而被贬谪他处居于人下,连春天也脚步匆匆走在我的前头。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在岭南早晚只能与猿猴相依作伴,或与江边杨柳共同领受风烟侵吹。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我已和被贬为长沙太傅的贾谊同遭遇,不知今后还要几年才能还乡?

  送方外上人/送上人

  刘长卿〔唐代〕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野鹤驾着孤云高飞天空,怎能在人世间栖居住宿?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要归隐请别买沃洲名山,那里是世人早知的去处。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刘长卿〔唐代〕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鹦鹉洲在长江中浮沉,江面没有风浪也没有烟霭迷离;我这楚地客子的相思,就像江流浩渺无际。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夕阳斜照着汉口,飞鸟都纷纷归巢;洞庭湖的秋水,烟波浩渺远接蓝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独树一作:“戍”)

  背山的孤城响彻号角,一声声透出凄寒;滨临江边的独树旁,夜里泊着孤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当年贾谊上书文帝,全是忧心汉室;他却被贬谪居长沙,古今谁不衰怜!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刘长卿〔唐代〕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夕阳的余晖映照着荒凉的村落,树上的秋叶随着风纷纷坠落。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平日无人影迹的绵远古道上,唯一见到的就是你熟悉的身影。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一场秋雨之后,山野小桥被大水冲断,山涧中溪水暴涨,溢向岸边田地。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要不是顾惜深厚的知己情谊,在这种时候,谁还会跑到这白云出没的山野来啊。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唐代〕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新雨过后松色青翠,循着山路来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看到溪花心神澄静,凝神相对默默无言。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唐代〕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望着你的小船驶向茫茫云水,频频挥手惜别泪水沾湿佩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你像一只飞鸟不知归宿何处,留下这一片青山空对着行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江水浩浩一叶孤帆远远消失,落日下你将欣赏着五湖之美。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谁能见我伫立汀洲上怀念你,望着白蘋心中充满无限愁情。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唐代〕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黄昏时分,猿声凄切,江边送客早已四散。无情的流水只管载着离人不停远去,心中更加悲凄。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同被贬逐漂泊,只是君行更远。一路远去,只有那万里青山与你相伴。

刘长卿的诗词6

  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语言朴实浅显,写景如画,叙事虽然简朴,含意十分深刻。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公元709—780年)字文房,河间(今天的河北省河间县)人。唐代诗人。青少年读书于嵩阳,天宝中进士及第。肃宗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尉,因事贬潘州南巴尉。上元东游吴越。代宗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贪赃,贬为睦州司马。德宗朝任随州刺史,叛军李希烈攻随州,弃城出走,复游吴越,终于贞元六年之前。作品集为《刘随州诗集》。其诗气韵流畅,意境幽深,婉而多讽,以五言擅长,自诩为“五言长城”。其流传于世的诗中,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最为有名。

  [注释]

  宿——过夜,夜里睡觉。

  芙蓉山——山名,在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县南,山下有芙蓉湖。

  主人——指留宿诗人的人家。

  暮——傍晚,天色将要暗的时候。

  苍山——山名。在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县东近百里。

  白屋——这里是指茅草屋,很简陋的房屋。

  柴门——用树枝和柴禾编制的简陋的门。后用来比喻穷苦人家。

  犬吠——狗叫。吠,狗叫。

  [译文]

  夜暮降临,连绵的山峦在苍茫的夜色中变得更加深远。

  天气寒冷,使这所简陋的茅屋显得更加清贫。

  半夜里一阵犬吠声把我惊醒,原来是有人冒着风雪归家门!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

  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历来解释不同,主要分歧是在对“归”的理解上。一种意见认为“归”是诗人的来到,诗人在迷漫风雪中忽然找到投宿处,如“宾至如归”一般。另一种意见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关键是诗人的立足点在哪里。前者,诗人是在“白屋”外,在风雪途中;后者,诗人在“白屋”内,或前两句在屋外,后两句在屋内。

  拓展阅读:刘长卿生平

  刘长卿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关于刘长卿的生平一直没有确考,《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他的传记,闻一多先生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先生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因官至随州刺史,也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唐玄宗天宝进士。肃宗至德间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代宗时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二年(781),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

  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之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如《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疲兵篇》、《新息道中作》等,笔调苍凉沉郁。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五律简练浑括,于深密中见清秀。如《新年作》、《岳阳馆中望洞庭湖》、《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海盐官舍早春》等。七律也多秀句 ,如“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长沙过贾谊宅》)。

  五绝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中对月》、《送灵澈上人》,以白描取胜,饶有韵致。但他的大部分诗内容单薄,境界狭窄,缺少变化,有字句雷同之感。

  年轻时在嵩山读书,玄宗天宝中登进士第。在天宝十四载(755年)他可能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安史之乱就爆发了。756年,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至德三载(758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上元元年(760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离开苏州到洪州待命。在赴洪州途中,逗留馀干,与大诗人李白相遇,“谁怜此别悲欢异,万里青山送逐臣。”(《将赴南巴至馀干别李十二》)李白当时在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放还,而自己将远行岭外。

  其实,刘长卿终于没有到南巴任职。次年(761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

  后来数年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元人辛文房的《唐才子传》卷二这样说:“长卿清才冠世,颇凌浮俗,性刚多忤权门,故两逢迁斥,人悉冤之。”上元二年(761年)从南巴返回,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刘长卿有诗纪其事:“空庭客至逢摇落,旧邑人稀经乱离。”(《自江西归至旧任官舍》)代宗大历五年(770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

  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兴元元年(784年)和贞元元年(785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时离开随州。

  刘长卿曾两次遭到贬谪,旅居各地期间多次遭到战乱,因此他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也反映了安史之乱以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如“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鸟雀空城在,榛芜旧路迁”(《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勾当苗税充百官俸禄》),以及《疲兵篇》、《新息道中作》等,笔调苍凉沉郁,内容具有时代特征。

  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权德舆《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序》)。《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他的集子10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同。据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有《唐刘随州诗集》11卷,为明翻宋本,诗10卷,文1卷。现在通行的如《畿辅丛书》本的《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的《刘随州文集》,都为这种11卷本。《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刘长卿的诗词】相关文章: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诗词赏析12-21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诗词翻译及赏析03-29

刘长卿的精选06-26

刘长卿新年作诗词的注释翻译及赏析10-20

《弹琴》刘长卿10-14

刘长卿的读音03-22

刘长卿的诗集05-28

刘长卿李白08-16

刘长卿《弹琴》10-10

刘长卿的生平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