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赤壁赋》阅读练习及答案

时间:2024-07-10 19:21:09 夏杰 苏轼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轼《赤壁赋》阅读练习及答案

  赤壁赋

苏轼《赤壁赋》阅读练习及答案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②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④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⑤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选自《苏轼文集》)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白露横江

  B、徘徊于斗牛之间

  C、凌万顷之茫然

  D、挟飞仙以遨游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赋,原指铺陈描写的手法(《诗经》六义),以文体雏形出现的是屈原的辞赋,唐

  以后出现的文赋,是散文化文体,用韵自由,句式参差,清新流畅,如杜牧的《阿

  房宫赋》及苏轼的《赤壁赋》。

  B、壬戌,中国传统纪年方式,按天干和地支组合而成,前面的“壬”是天干,后面的“戌”是地支。天干一共十个,地支十二个。

  C、既望:既,过了;望,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D、美人:代指有美貌的人。古诗文多用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①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明月、白露,水波之美。

  B、“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有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的感情。

  C、第②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愉悦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

  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

  D、第⑤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0、【答案】D(3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词语古今异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A项“白露”古义为白茫茫的水气,今义是二十四节气之一;B项“斗牛”古义是星宿名,今义是一种游戏方式;C项“茫然”古义是旷远的样子,今义是完全不知道的样子。D项“遨游”古今义都是指逍遥自在的嬉戏游玩。

  11、【答案】D (3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D项“美人”代指有才德的人。

  12、【答案】C (3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分析概括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C项“客人愉悦的箫声”错,应是“客人悲凉的箫声”。

  【答案】(1)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

  (2)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翻译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翻译时要结合上下句读懂大意,抓住古汉语特殊语言现象及重点实词和虚词等。每小题各5分。第(1)题翻译出“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侣、友”(名作意动用法)各1分,大意2分。第(2)题翻译出“寄蜉蝣”、“哀”、“ 须臾”各1分,大意2分。

  《赤壁赋》参考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的“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

  于是,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歌词说:“桂木的棹啊,兰木的桨,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啊,船儿迎来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声吹箫应和。箫声呜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悠扬,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啜泣。

  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会这样?”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洒酒祭奠,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经常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才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为颜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们共享。”

  客人听了之后,高兴地笑了,洗净杯子,重新斟酒。菜肴果品已吃完了,杯盘杂乱地放着。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亮了。

  【扩展】

  苏轼的《赤壁赋》是他的代表作,是赋中的精品,也是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赤壁赋》的思想蕴含深邃,艺术水平高超。

  先从思想方面来说。

  这篇赋反映了苏轼被贬黄州后思想的深刻变化,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苏轼的《赤壁赋》是苏轼被贬黄州之后的第四年写的,这篇赋反映出了苏轼这一时期思想的深刻变化,反映了苏轼由苦闷烦恼到旷达超然的过程和对哲理的感悟。苏轼自考中进士进入官场后,一直是比较顺利的。到了王安石变法时,苏轼遭遇“乌台诗案”,险些丢了性命,经友人极力相救,才得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名为官员,实同囚徒,没有俸禄,得自力维生。在这种情形下,苏轼自然会苦闷烦恼,并深深思考社会、人生、官场的问题,他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篇《赤壁赋》反映出了苏轼思想的变化的过程。

  苏轼思想变化主要是由抑郁悲观到豁达超然。苏轼刚出狱,接着被贬去黄州,内心十分是无限痛苦的。这期间虽有官职却无实事可做,经常游览山水,思考问题。时间一长,精神逐渐轻松了许多。他写了一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且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文字是写自然界的风雨,而实际是写官场的风雨,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对“乌台诗案”态度,也反映了苏轼这个时期思想上由抑郁悲观到豁达超然的变化。最能反映这种变化的应该是《赤壁赋》中的主客的对话。苏轼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饮酒乐甚而高歌,客(有考证为道士杨世昌)吹箫而悲,一悲英雄永逝,“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二悲自己是个小人物,“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三悲人生苦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四悲壮志难酬,“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壮志难酬,也是人生得失的问题。客心所悲,实际就是苏轼自己心中所悲,这就是苏轼的抑郁悲观。而这种抑郁悲观是只是苏轼思想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苏轼通过苏子答客阐述了自己思想的深刻变化。苏子主要阐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人生长短,一个是人生得失。这两个问题实际包含了上面的四个问题。对这两个问题,苏轼都表现了豁达超然的态度。《赤壁赋》中说“客亦知夫水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段话从“变”与“不变”两方面辩证地看待自然与自身,回答了客的第一个问题,要辩证地看待人的生与死;下面又写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些话回答了客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即人生的壮志难酬、人生取与舍、得与失的问题。苏轼的这一篇宏论,表现了他对待人生长短得失的态度,表现了他由悲观抑郁苦闷烦恼到豁达超然的深刻变化。当然,苏轼的豁达超然的人生态度在此前是有一定基础的,他在密州任上写的《超然台记》中就显露端倪了。

  这篇文章回答了这两个问题,都是关于人生的问题,关于人生的长短得失的论述具有辨证法思想,因此,这篇文章是蕴含哲理的,思想是深邃的。

  再从艺术方面来说。

  这篇《赤壁赋》,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

  第一,赋中创造了如仙如幻的美好意境。赋的开篇就创造了优美的诗意与仙境般的意境。赋的开篇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这段话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环境,写苏子与客泛舟于大江之中,圆月朗照,饮酒赋诗,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接着是“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月光之下,大江之上,舟行如飞,如凭虚御风,遗世独立,恍如身登仙境。赋的开篇描写层次清楚,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如仙如幻,为全篇赋的人物活动安排了优美的活动场景,为全篇增加了无限的美感,并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了伏笔。

  第二,这篇赋中多方面运用了对比方法,喜乐气氛贯穿全篇,突出了苏轼的豁达然超的心态。赋的开篇“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上东山,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凭虚御风,羽化登仙,简短几句就创造出了笼罩全篇的喜乐气氛。接着“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明确突出了“乐”的气氛。再接下来是乐极而悲,“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歌词很优美,应该是快乐的,但依客的箫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来看,这歌是由乐而悲的。由乐而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悲衬乐,从全篇看突出快乐的气氛。苏子答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几句话表现了苏轼豁达怡悦。“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几句话表现了苏轼的廉洁超然与快乐。赋的结尾“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同样表现了苏轼的快乐。这样这篇赋喜乐气氛贯穿了全篇,突出表现了苏轼的豁达超然的心态。

  第三,赋的特点很明显。赋的突出特点是主客之间问答,《赤壁赋》以问答为主体,苏子与客的对话占了全篇的三分之二,而且是这篇赋的中心。赋的再一个突出特点是铺陈,这篇赋的描写对话,铺陈很多,如“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等等,较多地运用了对偶或大体对偶的句子,语言流畅优美如行云流水,一泻而不止。

  第四,铺垫照应,细密周严。这篇《赤壁赋》主要是借水与月来论述哲理,在论述之前,尽情为议论做好铺垫。赋的开篇就说到水与月。“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暗示了阴历十六的圆月。“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暗示长江之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明写了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又一次明写明月。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又写了月,“顺流而东也”“羡长江之无穷”等又写了水,等等,这一切都为苏轼由水与月引起说理做了充分的铺垫,苏轼就水与月说理就顺畅而自然了。文中做到了铺垫照应,细密周严。

  苏轼的《赤壁赋》思想深邃,艺术高超,是赋中的精品,是值认真阅读理解体会的。

【苏轼《赤壁赋》阅读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前赤壁赋》阅读练习及答案01-16

苏轼《南乡子·送述古》阅读练习及答案03-10

苏轼《舟中夜起》阅读练习及答案03-11

北宋苏轼《赤壁赋》字词整理及练习08-11

苏轼《赤壁赋》习题训练以及答案12-08

《赤壁赋》阅读试题及答案02-19

苏轼《浣溪沙》阅读题及答案01-09

苏轼《蝶恋花·春景》阅读答案06-14

苏轼《浣溪沙》阅读理解及答案05-27

《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及赏析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