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为什么辞官归隐?

时间:2023-03-28 16:57:30 陶渊明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陶渊明为什么辞官归隐?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为什么辞官归隐?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为什么辞官归隐?

  在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时,有的同学问:“陶渊明怎么就不喜欢做官呢?真奇怪!”有的同学说:“陶渊明因为厌恶官场的黑暗才辞官归隐的。”现在学习《归去来兮辞并序》了,学生对课文注解上的“一直厌恶官场”之说及课文中的相关内容仍旧大惑不解。这既反映了学生受当代社会思潮影响之深,也可见出学生对陶渊明所作所为及所处历史时代的隔膜与陌生。下面拟就此谈一些最基本的情况以帮助同学们理解课文并就教于大家。

  首先应该肯定地说,从各方面的情况看,并不是陶渊明本人不喜欢做官。第一,从家庭背景看,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父亲均作过太守。外祖父孟嘉曾任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长史。所谓将门出虎子,出身于世代官宦家庭、又是元勋之后的陶渊明,不可能不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第二,从“猛志逸四海,思远”(《杂诗》)等诗作看,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陶渊明青年时期就曾立下“大济于苍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第三,从陶渊明的个人经历看,陶渊明出生时,陶家已经衰落,所谓“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不给”(颜延之《陶征士大讲述》),“逢运之贫。箪瓢屡,希谷冬陈”(《自祭文》),好酒的陶渊明除了必须解决全家人的口粮问题吃饭问题外还得解决酿酒用粮,而出仕前陶渊明已经“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归去来兮辞并序》),为了“酒计”、生计,出仕做官以获得尽可能多的禄米无疑是最佳途径。因而,有如此形势,再加上“亲故多劝”,陶渊明在他二十九岁时便毅然走上了仕途且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先作江州祭酒,不久,因“不堪吏职”辞官而归。州府召他任主簿,他不肯就职,在家中闲居了几年。三十六岁时,作荆州刺史桓玄的僚,不久,又辞归。四十岁时,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后又作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四十一岁辞归。同年八月,在亲友的劝说下,自觉着“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归去来兮辞并序》),便毅然出任彭泽令。只是在任职八十余天时,传来了妹妹死于武昌的噩耗,又恰逢郡里派督邮来县里巡视,听到县吏“应束带见之”的告诫,陶渊明才发下了 “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小儿(萧统《陶渊明传》)”的惊天大誓并于当天解绶辞官回乡。

  一发而不可收之势”终于被他给“收”住了,陶渊明终于同污浊喧的官场彻底决裂,抛弃了功名利禄,归隐于恬静的田园——可这并不是由于他对做官、对政治原本就不感兴趣。那么,陶渊明辞官归隐且如此坚决的原因是什么呢?归结起来,不外乎如下几点:

  第一,陶渊明的成长经历使他具有了较之同时代的人更为复杂的思想从而使得他的归隐成为一种可能。陶渊明年幼时,家庭已经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亲病逝,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兼收并蓄了儒、道两家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儒家积极用世、兼济天下的思想使他具有济世之志,故而多次出仕,而他所继承的正始以后道家批判现实、否定现实的精神,以及老庄思想中固有的消极避世、清静无为、顺适自然的一面,又给予他以消极的影响,使他在现实生活中稍不顺意就退避归隐,这时,儒家安贫乐道、君子固穷的思想又成了他有力的心理支撑。因此,他在出处问题上反反复复,出仕做官合情合理,辞官归隐也自然而然且十分坚决,甚至后来农田不断受灾,房屋被火烧,境况愈来愈恶化,朝廷征召他任著作郎,他都拒绝得异常坚决!

  第二,东晋士族文人普遍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气,对陶渊明对陶渊明辞官归隐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归园田居》所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之类,就是这一影响的最直接的反映。该诗中间写景的一节,“方宅”以下四句,以简淡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暧暧远人村,依依里烟”,视线转向远处,使整个画面显出悠远、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这正是作者拿自由、隐逸之类的时代精神比照衡量自己所处的官场而得出来的必然结论,作者也正是以此作为污浊喧的官场——所谓“樊笼”——的对立面,来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和人生观念的。由诗的结句“复得返自然”中既指自然的环境也指自然的生活的“自然”也可以约略看出,陶渊明向往的社会是和平安宁、自耕自食、无竞逐无虚伪、没有相互压迫和残害的社会;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淡泊高远、任运委化、无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爱的生活环境,也是恬静而充满自然意趣的乡村。这种追求使他的心情更加冲淡、平和、旷洁、悠远,离官场的氛围也越来越远,做起官来越来越痛苦,他不辞官归隐又能往哪里去呢?

  第三,陶渊明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向乡小儿”而辞官归隐,是深受外祖父影响的个性使然。其外祖父孟嘉是当时颇有影响的一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这对于陶渊明“质性自然”、秉性真淳的个性修养有深远的影响,陶渊明是在“亲故多劝”、生活逼迫之下因“公田之利,足以为酒”而出仕的,他“少日,眷然有归之情”,认为“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以“口腹自役”“深愧平生之志”,因此,本打算收了公田里成熟的庄稼即“敛裳宵逝”,一得到“程氏妹丧于武昌”的消息便立即“因事顺心”挂印而去还认为“以往之不柬”、“来者之可追”、“今是而昨非”(以上因文均见于《归去来兮辞并序》)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心惮远役”的心理“风波未静”的时局(《归去来兮辞并序》)使陶渊明辞官归隐成为必然。他所生活的东晋时代,是一个宗室内部斗争愈演愈烈、对政权有野心的军阀相互混战、经常血腥杀乃至激烈火并的时代,这种混乱局面不仅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同时给社会上层造成了严重的不安全感,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也不能不有所消减;另一方面,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又使秉性真淳的陶渊明难以忍受;再者,当时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的严酷的门阀制度和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使他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所以,强烈的归隐愿望便最终压倒了相对淡泊的做官心境,“爱丘山”的夙愿也终于战胜了“逸四海”的猛志,可以说,陶渊明的辞官归隐,实际上是纯真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是生性自然的心境与暴戾残酷的官场无法统一的必然。

  鲁迅先生曾经看出了陶渊明在隐居中仍然渴望强烈的、有所作为的人生,并特地指出陶诗不但有“静穆”、“悠然”的一面,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陶渊明是抱着彼此矛盾的愿望走上人生道路的,当后一种愿望占据了主导地位时,他便义无反顾地出仕,相反,他就归隐田园。因此可以说,辞官归隐并不是起码并不仅仅是因为陶渊明厌恶官场的黑暗,出仕做官的过程是陶渊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的过程,也是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过程,更是陶渊明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过程。

  (原载《中华活页文选》)

【陶渊明为什么辞官归隐?】相关文章:

关于陶渊明辞官归隐作文(通用31篇)10-10

陶渊明为什么要归隐11-11

陶渊明归隐的真相10-20

陶渊明归隐的原因分析05-26

陶渊明为何归隐田园09-26

陶渊明与苏东坡的归隐比较10-11

语文知识积累之陶渊明归隐原因10-25

重亲情的陶渊明:曾辞官为同父异母的妹妹奔丧06-17

陶渊明为什么饮酒04-28

王维的归隐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