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寓言故事成语故事

时间:2023-04-21 16:39:22 城晴 寓言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历史寓言故事成语故事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成语吧,成语的语言文字是非常深奥的,含义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还苦于找不到好的成语?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史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历史寓言故事成语故事

  历史寓言故事成语故事 1

  从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立射、跪射、骑射样样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几乎从来没有失过手。人们争相传颂他高超的射技,对他非常敬佩。

  夏王也从左右的嘴里听说了这位神射手的本领,也目睹过后羿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功夫。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入宫中来,单独给他一个人演习一番,好尽情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

  于是,夏王命人把后羿找来,带他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带,叫人拿来了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用手指着说:“今天请先生来,是想请你展示一下您精湛的本领,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为了使这次表演不至于因为没有竞争而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了的话,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减你一千户的封地。现在请先生开始吧。”

  后羿听了夏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慢慢走到离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脚步显得相当沉重。然后,后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

  想到自己这一箭出去可能发生的.结果,一向镇定的后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瞄了几次都没有把箭射出去。后羿终于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啪”地一下钉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后羿脸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弯弓搭箭,精神却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离谱。

  后羿收拾弓箭,勉强陪笑向夏王告辞,悻悻地离开了王宫。夏王在失望的同时掩饰不住心头的疑惑,就问手下道:“这个神箭手后羿平时射起箭来百发百中,为什么今天跟他定下了赏罚规则,他就大失水准了呢?”

  手下解释说:“后羿平日射箭,不过是一般练习,在一颗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静下心来充分施展技术呢?看来一个人只有真正把赏罚置之度外,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神箭手啊!”

  患得患失、过分计较自己的利益将会成为我们获得成功的大碍。我们应当从后羿身上吸取教训,面临任何情况时都应尽量保持平常心。

  历史寓言故事成语故事 2

  有个楚国贵族,在祭祀过祖宗后,把一壶祭酒赏给门客们喝。门客们拿着这壶酒,不知如何处理。他们觉得,这么多人喝一壶酒,肯定不够,还不如干脆给一个人喝,喝得痛痛快快还好些。可是到底给谁好呢?于是,门客们商量了一个好主意,就是每个人各自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好了这壶酒就归谁喝。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

  门客们一人拿一根小棍,开始在地上画蛇。有一个人画得很快,不一会儿,他就把蛇画好了,于是他把酒壶拿了过来。正待他要喝酒时,他一眼瞅见其他人还没把蛇画完,他便十分得意地又拿起小棍,边自言自语地说:“看我再来给蛇添上几只脚,他们也未必画完。”边说边给画好的蛇画脚。

  不料,这个人给蛇画脚还没完,手上的酒壶便被旁边一个人一把抢了过去,原来,那个人的蛇画完了。这个给蛇画脚的.人不依,说:“我最先画完蛇,酒应归我喝!”那个人笑着说:“你到现在还在画,而我已完工,酒当然是我的!”画蛇脚的人争辩说:“我早就画完了,现在是趁时间还早,不过是给蛇添几只脚而已。”那人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要给它添几只脚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

  那人毫不客气地喝起酒来,那个给蛇画脚的人却眼巴巴看着本属自己而现在已被别人拿走的酒,后悔不已。

  有些人自以为是,喜欢节外生枝,卖弄自己,结果往往弄巧成拙,不正像这个画蛇添足的人吗?

  历史寓言故事成语故事 3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监死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霍光立刘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四十多年,为西汉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勋。

  刘询继承皇位以后,立许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儿成君嫁给刘询做皇后,就乘许娘娘有病的机会,买通女医下毒害死了许后。毒计败露,女医下狱。此事霍光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等事情出来了,霍显才告诉他。霍光非常惊惧,指责妻子不该办这种事情。他也想去告发,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后想,还是把这件伤天害理的事情隐瞒下来了。霍光死后,有人向宣帝告发此案,宣帝派人去调查处理。霍光的`妻子听说了,与家人、亲信商量对策,决定召集族人策划谋反,不想走漏了风声,宣帝派兵将霍家包围,满门抄斩。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霍光传》中评论霍光的功过,说他“不学无术,暗于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读书,没学识,因而不明关乎大局的道理。

  历史寓言故事成语故事 4

  有个城里人非常贫穷,每天都过着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的生活。即使是这样,他还是不愿意脚踏实地地干活,一天到晚做着发财的梦。

  一天,他出去的时候偶然在草堆里拾到一个鸡蛋,这下他简直大喜过望,兴冲冲地奔回去,还没进门就大叫:“我有家产了,我有家产了!”妻子忙问:“家产在什么地方?”他小心翼翼地拿出拾来的鸡蛋给妻子看,说:“喏,这个就是。只不过必须等到十年之后,家产才能有呢。”于是,他便和妻子商量说:“我拿这个鸡蛋去找邻居,借他家正在抱窝的`母鸡孵它。等小鸡孵出来,我从中挑个母鸡。小鸡长大后可以下蛋,一个月又可以孵出15只鸡。两年之内,鸡生蛋,蛋生鸡,这样可以得到300只鸡,300只鸡能够换来10金。我用这10金可以买来5头母牛,母牛又生母牛,3年以后可以得到25头母牛。母牛生下的小母牛,又可以再生母牛,再过3年又可以得到150头牛,这样,又可以换得300金了。我拿着这300金去放高利贷,3年之中又可以得500金。这500金中,用三分之二买田产房屋,用三分之一买僮仆、小妾,我便可以与你一起快乐自在地度过晚年了,这不是很快活的事吗?”妻子开始还好,听到末几句话,不由勃然大怒:“什么,你还敢买小妾!”一下子气不打一处来,趁着丈夫不注意,扑过去一下把鸡蛋打碎了,说:“那就不要留下这个祸根!”丈夫一看鸡蛋和梦想一起被打碎了,气极了,取过鞭子狠狠地抽打妻子。打完了还不解气,又到衙门去告状,说:“这个恶妇,偌大的家业败得一文不剩,我请求杀了她。”官老爷奇怪地问:“你的家业在哪里呢?现在又败成了什么样子?”这个人便从拾到一个鸡蛋说起,一直说到要买小妾,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官老爷。官老爷想了想,就命令衙役把他妻子抓了起来,呵斥她说:“这么大的一个家业,被你这个恶妇一拳就毁尽了,不杀了你不足以抵罪!”接着就下令架起油锅,将油烧得滚开。那妻子见了吓得面无人色,号啕大哭起来:“官老爷啊,你可得做主啊,我是冤枉的啊!”“说,你还有什么冤枉!”“我丈夫说的一切都是还没有成为事实的事,为什么要烹我呢?”官老爷说:“你丈夫说买妾,也是没有成为事实的事,你为什么要嫉妒呢?”妻子说:“道理是这样,但是铲除祸根要早啊!”官老爷听了笑了笑,放她走了。

  本来就只是痴心妄想罢了,一个煞有介事的将虚妄当作现实,一个还以此为依据大发脾气,丈夫和妻子真是又愚蠢又可笑。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踏实,不能学这对夫妻把虚幻的东西作为根基。

  历史寓言故事成语故事 5

  1.完璧归赵

  战国时期,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王知道了,他就写了封信,派人去见赵王,说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那块“楚和氏璧”。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那么大方呐?要是不答应吧,怕秦国兴兵进攻,要答应吧,又怕上当,到底该怎么办才好?”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来人啊!先带使者去房间!”使者走后大臣们纷纷议论起来。蔺相如在一旁沉思着。过了一会,镇定地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会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的带回来。”赵王深知蔺相如是个既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中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看,右看看,非常喜欢。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准备给后宫的嫔妃们看时,被蔺相如拦了下来。秦王明白了他的意思,立即叫下人把“地图”传给蔺相如,并指给他看:“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池,都划给赵国,你看行吗?”说着,便把“地图”传给蔺相如。蔺相如看了,总觉得哪儿不对,再定睛一看,呀!秦国的占地面怎么比赵国小啦!而且,秦国的地势总觉得像赵国,赵国的地势总觉得像秦国。蔺相如恍然大悟:“秦王的鬼点子多得是,刚才我要是不仔细看,就上了他的当了!我得小心点!”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安好心,就想了一个法子骗秦王:“这块“楚和氏璧”,是天下人都知道的稀世珍宝,赵王在交给我之前,曾经香汤沐浴,斋戒五天,然后举行大礼,以示慎重啊!”秦王为了得到宝玉,只得找蔺相如说的去做。蔺相如趁秦王沐浴斋戒的这五天内,叫人打扮成讨饭的,把玉璧从小道送回赵国,又叫人又叫人打造一只假的璧玉。至于秦王如何处置他,他想也没想过。

  五天过去了,秦王果然以很隆重的礼节接待蔺相如,蔺相如将“碧玉”献上,秦王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突然大惊失色:“假的!”蔺相如却不慌不忙:“大王,秦国自秦穆公以来,二十多位君王,很少有遵守信约的人,您给我的地图是假的,如果大王真的要用城池来交换“楚和璧玉”,就请先割让十五座城池给赵国,赵王将遵守誓约将璧玉奉上。现在,就请大王处置我吧!”

  秦王被说得哑口无言,心里虽然很生气,却也佩服蔺相如的英勇,不但没杀他,还以礼相待,送他回赵国。

  2.一字千金

  秦孝文王有个儿子叫异人,被大商人吕不韦一手导演,立为太子。孝文王死后,异人即位为庄襄王,吕不韦就做起丞相来,并受封为“文信侯”。庄襄王死后,他儿子政即位,称为始皇帝(即秦始皇),吕不韦又被拜为相国,号称“仲父”(参看“奇货可居”)。 读后感

  当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都是有权有势的贵族,家里都养着上千有学问的门客,名声很大。吕不韦认为像秦国这样的强国,在这方面却不如魏、楚、赵、齐各国,是不光彩的`。他便广纳学者名士,给他们很高的待遇,留养起来,一时竟达三千人之多。吕不韦就让他们各抒所长,人人写作,结果辑成一部巨大的著作,分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六卷,二十余万言,内容包括天地万物、上下古今,洋洋大观,应有尽有。吕不韦非常得意,把这部著作定名为《吕氏春秋》,并把原稿在秦都咸阳公开展览,欢迎一切人等参观。还宣布:“能指出错误,删去一字或添加一字者,赏给千金。”旁边搁着现金,表示决不食言。(秦时一金即一镒,计二十四两;金,是铜一类金属。)

  3.鞠躬尽瘁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主张联吴伐魏。他平定南方以后,一直积蓄力量,准备北伐曹魏,为蜀国的生存争夺空间。

  过了一阵子,诸葛亮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决定统率人马,攻打魏国。出师前,他给皇帝刘禅上了一道奏表,名曰《出师表》,劝刘禅虚心纳谏,重用人才,把心思都用在治理国家方面。

  可惜的是,第一次北伐失败了,诸葛亮只得退兵,等待时机。过了几年,诸葛亮又决定北伐中原。当时,很多大臣觉得蜀国力量太小,老是这样动用军队,不是国家之福,因此反对北伐。

  诸葛亮针对这种情况,又上表给后主刘禅,对当时的敌我形势进行详细分析,说明蜀汉和魏国势不两立,你不去伐他,他就会派兵来对付你,倒不如主动攻打他,说不定还会找出一条生存之路。后主刘禅看了,表示全力支持诸葛亮伐魏。

  这第二道表,史称《后出师表》。在这道表的最后,诸葛亮表示他一心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历史寓言故事成语故事 6

  宋清卖药

  长安城里有一位人人皆知的药商,叫宋清。宋清待人仁厚,药的质量也好,所以远近闻名。

  宋清收集药材很严格。凡是到他这里来卖药材的都知道宋清的人品好,价格合理,而且对送药材的人十分客气,热情地款待他们,请他们吃饭,远道来的还安排在自己家里休息过夜。所以,采药人都争先恐后到他那里卖药。

  宋清的药好,来他这儿买药的人自然就很多,他配的药又从没有出过一点儿差错,人们都很信任他。加上宋清卖药,如果对方一时无钱付账,可以欠账,宋清总是说:

  “治病救人要紧。钱什么时候有,再送来就是了。”

  人们因此十分赞赏他的人品。有的人家药费拖了一年,仍无钱付账,宋清也从不上门讨账,每到年底,宋清总要烧掉一些还不起钱的欠条。

  有人对此颇不理解,说:

  “宋清这人一定是脑袋有问题,否则,怎么会办那样的傻事?”

  宋清却说:

  “我并不觉得自己傻,我卖药挣钱不过是为了供养家人的生活所需,我现在生活得很好不就行了。

  卖药40多年,我总共烧掉别人的欠据数不清了,这些人并非是为了赖账,有的人后来当了官,发了财,没有欠据,他照样不忘当初,会加倍地送钱来还我的,真正不能还的毕竟是少数。

  如果像有些商人,对欠账的人不依不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买主上门救药?人品是最好的宣传,人们对你信任,才会有事来找你,而不找别人,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友情。”

  宋清的确就是以德取信于民,赢得了众人的敬重,他的生意也就随之越做越大,成了有名的富商。

  对此,社会上议论颇多。

  有人再说:

  “无商不奸,无商不黑。”

  人们就用宋清来反驳这个论点。

  柳宗元就说过这样的话:

  “如今的朝廷、政界充满了唯利是图的市侩风气,而商人中却有宋清这样的正直人,这真是一个很大的讽刺啊!”

  历史寓言故事成语故事 7

  以德报怨

  魏国边境靠近楚国的地方有一个小县,一个叫宋就的大夫被派往这个小县去做县令。

  两国交界的地方住着两国的`村民,村民们都喜欢种瓜。这一年春天,两国的边民又都种下了瓜种。

  不巧这年春天,天气比较干旱,由于缺水,瓜苗长得很慢。魏国的一些村民担心这样旱下去会影响收成,就组织一些人,每天晚上到地里挑水浇瓜。

  连续浇了几天,魏国村民的瓜地里,瓜苗长势明显好起来,比楚国村民种的瓜苗要高不少。

  楚国的村民一看到魏国村民种的瓜长得又快又好,非常嫉妒,有些人晚间便偷偷潜到魏国村民的瓜地里去踩瓜秧。

  宋县令忙请村民们消消气,让他们都坐下,然后对他们说:

  “我看,你们最好不要去踩他们的瓜地。”

  村民们气愤已极,哪里听得进去,纷纷嚷道:

  “难道我们怕他们不成,为什么让他们如此欺负我们?”

  宋就摇摇头,耐心地说:

  “如果你们一定要去报复,最多解解心头之恨,可是,以后呢?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如此下去,双方互相破坏,谁都不会得到的一个瓜的收获。”

  村民们皱紧眉头问: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宋就说:

  “你们每天晚上去帮他们浇地,结果怎样,你们自己就会看到。”

  村民们只好按宋县令的意思去做,楚国的村民发现魏国村民不但不记恨,反倒天天帮他们浇瓜,惭愧得无地自容。

  这件事后来被楚国边境的县令知道了,便将此事上报楚王。楚王原本对魏国虎视眈眈,听了此事,深受触动,甚觉不安,于是,主动与魏国和好,并送去很多礼物,对魏国有如此好的官员和国民表示赞赏。

  魏王见宋就为两国的友好往来立了功,也下令重重地赏赐宋就和他的百姓。

  历史寓言故事成语故事 8

  著文戒虎

  从前,有位先生姓杨,名叔贤。他恃才傲物,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有一年,他去荆州做官。到了荆州,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呢,就见天天来人报告老虎伤人的事,他很气恼。

  这天,又有人来报:

  “山上有一虎穴,卧有雌雄两只老虎,常常出来伤人,人们吓得已经不敢进山砍柴了。请求官府派人去捉,否则后患无穷。”

  杨叔贤听说此事,拍案喝道:

  “地方上出了一些动物也要老爷亲自过问,真是些没有的东西!”

  杨叔贤说着,拿出纸笔,奋笔疾书,写下一篇《虎戒文》。写完之后,交给差人,差人不解,杨便骂道:

  “真是些没用的东西!且看我写的这文章就可以把老虎轰走。”

  文章对老虎出没乡里、不守规矩、且屡屡伤人的行径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且斥责老虎:从此以后,不准这样不仁不义,要爱护百姓,否则,将会受到惩罚。

  这是一篇声讨老虎的檄文,他命手下的人将文章张贴于老虎出没的山上。

  过了几天,果然没有再听说谁受到老虎的伤害,杨老爷洋洋得意,对周围的人说:

  “怎么样?还是我的文章有神效吧,如此犀利的文章,量它老虎也不敢不思量。”

  其实,偏巧那些日子老虎到别的地方打食去了。

  后来,杨老爷又被调任到郁林地区做官,这里倒是没有老虎,但这里的`百姓可不像荆州那儿的百姓那么老实。他们常常给杨老爷出难题,弄得杨老爷整日烦躁不乐。

  无计可施的杨老爷又想起当年在荆州一篇文章就镇住了老虎的英雄业绩,可是,一时又写不出有分量的告民众书。忽然想到,何不把那篇《虎戒文》抄来镇一镇这里的百姓,便派人去荆州抄《虎戒文》。

  几日之后,派去的人仍不见回来,又派另外一人去打听,回来报告:抄文之人不幸落入虎口。

【历史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的区别04-23

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的写作方法04-16

成语故事与寓言故事有什么区别04-22

动物寓言故事成语故事(通用11篇)02-03

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有什么区别04-29

寓言故事成语故事100字(通用11篇)05-10

打鸣的母鸡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11-23

经典寓言故事03-18

寓言故事12-24

经典寓言故事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