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4-08-26 16:03:25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1

  高中新课程在我省实施近一年,其间给高中教师带来了新的理念,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对于已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来说,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顺应新课程理念下,经过新课程的实践,我有如下体会:

  1.教育价值的界定

  1.1 价值的含义.作为哲学术语的价值,在时空领域里,它表示物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供求关系,或人赋予物有用性的社会存在.人类生活在今天的社会里不仅是为了生活,而且要生活得更加美好,生活得更加富有价值.教育是达到人生最高目标,实现人生最高价值的一个基础工程.所以教育问题受哲学价值论的支配与价值问题密切相关.

  1.2 化学教育价值.(1)化学教育中的内蕴价值,它讨论社会对化学教育的需要或蓝图规划问题,化学教育应该在学生身上实现哪些价值,即化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教什么".(2)化学教育的功能价值,它讨论怎样的教学活动才具有教育上的价值,即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才能使学生有效地获得化学教育中的内蕴价值.从化学教育的整体过程看,化学教育实践有活动目标和活动手段需要研究,所以必然包括化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和价值目标实现的基本策略这两个价值子系统.

  2.高中化学新教材特点

  2.1 许多学习小"模块".如:学与问、资料卡片、思考与交流、科学史话、科学视野、实践活动、科学探究等.这些学习小"模块"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学习理念,内容新颖活泼.有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与探讨、科技前沿、社会热点、生活生产实际、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史、科学实验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富有"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趣味性"的学习模式,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创设了新颖的问题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突出了基础性和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拓展创新思维;对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十分有利.如: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中有一个"角色扮演"的'实践活动,问题是"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质饮料罐";假如你是以下人员之一,对这一问题有什么看法?请查阅资料并做准备,然后选择角色,进行活动.可能扮演的角色:(1)开采铝矿的工人;(2)生产铝质饮料罐的工人;(3)饮料公司的老板;(4)售货员;(5)消费者;(6)环保局的官员;(7)回收公司的人员.学生对这样的实践活动积极性很高,它不但关注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而且还关注了学生终身发展的愿望和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规划人生的意识及能力,重视与人交流与合作,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有意义.

  2.2 大量的彩色插图.这些插图印刷精美、形象、直观,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使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性和美的享受.如课本中的甲烷、乙烷、苯、溴乙烷、乙醇等分子比例模型图.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掌握这些有机物的空间架构;一些实验现象插图,能有效地解决课堂演示实验中现象不明显的问题,同时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实验现象;通过飞机、自行车、硅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等许多实物图片,学生就能很容易地了解合金、晶体硅等物质的广泛应用情况.

  2.3 从实验中学习化学.必修教材1的第一章第一节就是化学实验基本方法,选修6是实验化学,不论必修还是选修课中还有许多演示实验和家庭小实验.通过实验学化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一些新的化学知识,为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只有亲自动手实验,才能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能,真实地体验实验探究的艰辛,真正感受发现的乐趣和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4 时代性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内容更具备"浅、宽、新"的特点.

  2.4.1 跟踪新科技、新发展. 新教材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增加一些大自然奥秘、尖端科技成果等科技发展.旧教材中也曾经介绍了一些科学家的某些发明和发现,大部分是经典原理知识,有些是同学们早已听说或已有所了解的.新教材除此外增加了较多最近的新科技、新成果等现代内容.通过对新科技、新发展的学习和了解,同学们不仅学到了有关化学知识,而且学习了科学家们从身边小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研究的思维习惯,培养了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品质.

  2.4.2 关注环保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不断产生一些新的影响环境的有害物质.我们可以通过化学知识找到破坏环境的因素,从而研究出减少破坏环境的方案,甚至杜绝污染源或变废为宝的策略.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

  2.5 体现学科融合性.

  2.5.1 与理科间的融合 . 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新教材更加注意与生物和物理之间的交交汇和渗透.在讲述氧化—还原反应时补充了食物在人体中被消化及酿酒的实例;在NaHCO3的性质后,补充了NaHCO3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有讲元素周期表时插有"元素在人体组织、体液中富集情况示意图",还有碘的化合物对人体的作用,有毒物质的中毒原理等体现了与生物学的紧密联系.在讲钠的用途时讲钾钠合金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在讲述摩尔时提到千米、克、秒等物理单位,及气体摩尔体积中相联系的气体状态方程,原子结构中的原子、电子、α、β、γ三种射线等的发现,硅在电子工业中的发展起到的作用,光导纤维等,以及研究某物质性质时讨论的状态、熔沸点、导电性等方面,无不体现了化学与物理学的紧密联系.

  2.5.2 与文科间的融合. 新教材中增添了许多阅读材料,为了帮助理解相关化学知识离不开语文知识的指导作用;化学用语部分离不开外语知识的帮助;阅读材中的历史知识使学生轻松了解化学的发展史;天气预报和空气质量日报及地质变迁、天体成分分析、彩页中的"南极上空臭氧层的变化"也体现了化学与地理知识密不可分.

  在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些文科方面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方方面面的科学文化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兴趣、爱好、个人情趣和精神生活.强调学生关心世界,关注社会,树立责任感,真正实施科学知识的普及,推行素质教育.学生对这些教材的学习,不仅能够获得相对系统完整的化学科学知识,同时也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和巩固,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事实和坚实的理论基础.

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2

  新的一轮以课程和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初中化学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课程标准作为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阶段教育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的性质,因此它是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直接依据.我们必须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推进教学改革.今年暑假与开学前期,我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澄迈县20xx年化学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学习后,我觉得新课程标准更加具体化,明确化,方法化,也更符号学生的实际.

  从价值取向上看,改版后的课程标准,其价值取向上出现了些许的变化.

  (一)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新课标强调义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部分精英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提高科学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

  (二)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

  各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加强评价改革指导.

  新课标从过去单一的期中考,期末考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转变为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

  学习后,我们今后教学应该怎么做?

  (一)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

  按照建构主义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一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构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便是这个道理.化学教学不应该过多求同,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感受体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是课程标准四条基本理念中的一条,它作为一种精神贯穿课程标准的始终.课程标准规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课程标准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任务,就是要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阅读教学中文本的内容意义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在科学探究教学中学会观察、试验、分类、比较等基本方法.

  (三)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科学素养上

  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化学课程越来越多地关注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化学教学评价正经历从知识取向、能力取向、实际应用取向向科学素养的多元取向的转变.

  总之, 我认为首先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体转为,弘扬人文精神,也体现出了教学内容、知识传授、技能训练、智力开发和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力争与时代进步.

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3

  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以往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制约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我们广大的教师也应该彻底地洗脑,改变我们现有的课堂教学的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下面我就谈一下我的感受:

  一、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化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化学;不同的人在化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之二是“学生的化学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化学活动”。基本理念之三是“学生是化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化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从而得心应手地驾弩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二、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化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化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老师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变得开阔,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变。

  总而言之,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践行课标理念,还原化学本色。

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4

  我有幸参加了8月6号到7号在兰州“20xx年甘肃省义务教育新教材教师培训”的学习。在会上分别聆听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李俊副教授和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的特级化学教师韩立新专家对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分析解读报告,受益很多。

  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情景素材折射出的教育理念

  修订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增加了许多新的教学情景素材,如:新型陶瓷,导电塑料等,这些与时俱进的教学情景素材的加入,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知识会不断更新,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如:硬水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污水的处理和利用,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等。这些情景能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化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社会存在的`一些不安全隐患编入了: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煤矿瓦斯爆炸的预防、面粉厂的防爆措施等教学情景素材,并在标准中特别要求学生“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尊重生命的重要性。编入了:侯德榜对我国制碱工业的贡献。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为科学的不怕困难的献身精神。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教学情景素材的变化,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教育首先是人格的塑造,其次才是能力的培养,知识的传授只是人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一个载体。让学生拥有高尚的人格、过硬的能力和发展的眼光,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能拥有有创新能力的新型社会的接班人。社会才能发展,国家才能强大。

  二、新修订人教版化学教材解读

  (1)修订依据:课程标准、课题研究、教材回访、审查意见。

  (2)基本原则

  增强逻辑性、可读性、趣味性;探究过程的理解、再认识;更新知识内容;更加贴近学生;注意知识的衔接。

  (3)修订内容

  ①增加提示性边框栏

  新版教材增加“方法导引”栏目,如“观察方法(实验)”、“数据处理”、“配平方法(技巧)”、“分类方法”等,取消了“拓展性课题”。

  ②内容顺序调整

  原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和第四单元“物质结构的奥秘”顺序调整、整合。

  ③规定了必须完成的八类学生实验

  (4)重视化学学习的意义

  通过这次的培训中专家对新教材的解读,让我了解到新教材的编写确确实实落实了“以人为本”,“让学生从生活中走进化学”,“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等教育理念。收获很多,加深了对课标的认识,深刻领会了新课标和新教材在修订中的一些新的问题,这些必然会在将来的教学教研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把学到的理念技能转化到教学的行动中,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教学效果。

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5

  20xx年8月18日,xx市矿区“新课标”“新课堂”暑期培训会如期举行。这次培训是围绕新课程、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聚焦课堂变革组织开展的一次分学科培训。厉兵秣马强本领,蓄势待发新征程,一天的培训,紧紧张张,但收获颇丰。特别感谢孙艳梅老师的精彩讲座,更要感谢孙老师结合教学实践,把自己多年来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的“术”与“道”和我们矿区化学教师做分享。

  一、把握课标修订的学科要点,努力抓好课标落地的关键环节

  孙艳梅老师作为一名资历颇深的教师,为我们解读了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

  此轮义务教育课程修订是在中央作出新部署、教育发展提出新要求、课程实施中发现新问题的背景下展开的,具有特定的工作定位以及明确的发展突破。课程修订在完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凝练核心素养、优化课程内容结构、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加强学段衔接等七个方面实现了突破。更好地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立足社会发展新形势、国际课程改革新方向、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要求,准确理解课程修订的工作定位,同时在把握国内国际教育改革新趋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校本化实践。

  新课程方案与新课标体现的是一种“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理想,是对已往双基目标、三维目标的升级,是20xx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颁布后落实核心素养培养行动的继续。

  化学新课标的修订,不仅研制了化学学业质量标准,更是增强了教学指导性,注重凸显“教——学——评”的一致性,立足新时代的人才培养和学科价值,在课程主题的设置上都做了一些适度的修订和改进,从而将“素养导向”落在实处,五个学习主题既有相对的而独立性,又有实质性联系,而且每个主题之下都从“大概念、核心知识、基本思路与方法、重要态度、实验与实践活动”五个维度上作出了明确的要求的教学提示、策略建议等,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实操性更强了。

  孙老师抓住要点,紧紧围绕“变了什么”,“我们该怎么做”为我们进行了阐释和指导,也促使我们进行了深入思考:

  1、要深刻领悟课标修订的内涵,努力做好践行,要从主观上克服畏难情绪,把握新课标的基本精神,即“新”在何处,尤其是对“课程目标更高、课程结构更优、强调实践教学、细化教学要求”等吃透,并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

  2、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切实需要把新课标的理想主义要求与工作实际对接起来,处理好知识与素养、记忆能力与创新能力、单科教学与跨学科教学、传统教法与新式教法、教与学等两两之间的关系,不要将彼此进行对立。

  二、潜心问道,努力做一名研究与实践的智慧型教师

  孙老师围绕“新课标理念下的中考化学命题”,以探究性试题的命制为例,为我们分享了他的教学经验。我被孙老师严谨的教学精神所折服,讲座中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一定要将“素养导向”有的放矢、水到渠成地在教学实践中一以贯之。能力都是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培养起来的,尤其是教学中不能放过一个“意外发现”,要勇于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同时要有结合化学学科自身特点,突出实验教学,丰富自己的教学素材,这样就会让自己的`教学贴近考试。尤其是通过聆听孙老师的讲座也帮助我们澄清了一些教学中的模糊知识,促使我们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形成了许多共识。

  通过孙老师的讲座,也促使自己找寻到工作中的差距,仅限于“教”而忽视“研”,不注重梳理总结,更谈不上提升:

  1、智慧型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通过孙老师的讲座。让我感受到无论多么有名的教师,都要从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教学日子里,一点一滴地积累,一课一课地反思,发现疏漏、提高教学技巧,以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完善教学行为,自主地创造有生命的灵动的课堂,这样我们离优秀就会越来越近。

  2、作为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完善自己已成为一种时代发展的需要。人与人的差距大都体现在业余时间,别人在业余时间成长了,你不读书只能是原地踏步走甚至倒退。读书与学习是相辅相成的,这是教师的基本能力。教师要把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作为学习的主要目的。老师要坚持终身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扩大知识面,更好地承担起教育学生的重任。读书是最好的途径,每天给自己留一些阅读好书的时间,并注意读书的深、广、新、专。同时,作为化学教师,一定要有一种批判质疑的精神,敢于向教材挑战,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尤其是要学会在实验中找寻答案和发现问题,这样自己的谢绝就会充满无限的智慧,学科教学素养和能力也会不断提升。

  3、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有教育科研的能力。孙老师的过人之处,就在于自己有一种强烈的研究意识,为自己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源,这一点是我们最大的差距。教师的工作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完成工作量,像传声筒一样去传递知识,死板地按照一个模子去塑造人,那自然就成了“教书匠”。而不断探索,按照科学规律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去帮助不同个性的学生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努力使自己成为“科研型”的教师,那实际就是踏上了通向教育专家的道路。写作使人成熟,使人向善。有时我们上完一个学期,自己一篇象样的文章也没写,试想自己都不动笔去写文章,怎么会让学生喜欢上写作。其实教育工作本身就含有科研的性质。教师反复钻研教材,就是在研究教学内容;经常地了解学生,备课要“备学生”,就是在研究学生;千方百计想办法把学生教会,培养好,就是在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自觉地主动地来做这些工作,就会发现教师在科研上占有极大的优势,因为教育工作本身就含有科研的性质。

  “培训就是最好的福利”,一天的培训促使我们对新课标的实施有了新认识,有了新方向,未来我们一定会立足新课标的有效落地,做实做细做精我们的常规教学工作,登高望远,谋篇布局,为我校化学教学能抢占全市最高点再出发。

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6

  为全面有效执行、落实好国家教育部新制定的20xx版化学课程标准,市教科院于7月5日、6日组织全市的化学老师进行了新课标的培训学习,xx三十七中化学组的老师们全程参加了这次培训活动,通过对一些优秀案例的观摩与讨论,感觉收获满满,受益匪浅。

  在培训会上,首先聆听、学习了东北师大郑教授的报告。郑教授非常全面地从各个维度和层面解读了新课标,让我们明白了20xx版与20xx版化学课程标准在学科定位、学科特征、学科价值这三大方面的不同,也因此更加认识到新课标更能体现国家的育人标准,更具有时代特征。然后又听取了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夏教授的报告——《科学探究与实践——发展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夏教授用多个生动的案例启发我们深入思考,在化学教学中“探究”名副其实的重要性。基于以上学习,老师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即“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作为新课改时代的一名教师,应当义不容辞地利用好我们的主阵地——课堂,把新课程理念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分分秒秒,建立起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就如何建立创新模式,我个人有以下几点体会,借此不断提醒和激励自己,以更好地开展后续的教育教学工作。

  创新之一:

  改变单个知识点教学为项目式教学

  这次培训中专家不断提出“大概念”指引下的项目式教学,也就是要进行主题教学。通过学习与聆听几个教学案例,真正体会到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和高效,既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又有助于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智能结构,还能突出内容和过程的联系性和整体性。

  感触较深的是三十九中王老师的的教学案例,她的教学设计中把“海水提镁”这个知识点的学习与海水晒盐、海水制碱这一系列有关利用海洋资源的知识点融合成一个大的课题和项目——“通过实验改造物质”,设计了行之有效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真正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既学会了知识,又具备了化学理念,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体现新课标要求下的注重学科素养。

  创新之二:

  学习方式多样化

  执行和开展好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多种学习方式的引用尤其重要,在此基础上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效果。市北第二实验中学的杨老师展示的`案例让我们大开眼界,在枯燥无味的“原子内部结构”的学习中,她借助了橡皮泥让学生根据问题及资料查证自己设计并捏出原子的多个模型,把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学习变成了生动形象的玩具模型,引导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创新之三:

  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始终以学生为主体

  真正做到“解放自己,让学生动起来”这一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永远要作为我们始终贯穿的教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这一理念最好的践行就是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与新课程标准相吻合的教学活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策略,创造多情境的、生动活泼的课堂,让学生“乐学”,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如此更好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创新之四:

  进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发展学生素养

  新课标指出:“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这样才能做到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情况。我们应该反思,在传统的评价方式中,我们是否过于关注结果而忽略了过程?一次课后作业的好坏或者一次单元测验的优良是否能评价一个学生的素养发展程度?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一个暂时不能熟练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学生可能比其他同学具备更强的跨学科实践能力和更好的小组合作能力,因此我们更应该注重活动表现评价,通过多种形式收集学生的表现证据,作出诊断和评价,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让每一个学生都得以发展,都能被肯定。

  两天的培训远远不够,我们在新课标的学习和执行上依然任重而道远,如何体现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好素养导向的科学探究与实践教学,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反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应该永远在求学的路上,为呈现更好的课堂,实现更好的教育,付出不懈的努力。

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7

  新的一轮以课程和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初中化学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课程标准作为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阶段教育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的性质,因此它是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直接依据。我们必须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推进教学改革。今年暑假与开学前期,我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澄迈县20xx年化学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学习后,我觉得新课程标准更加具体化,明确化,方法化,也更符号学生的实际。

  从价值取向上看,改版后的课程标准,其价值取向上出现了些许的变化。

  (一)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新课标强调义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部分精英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提高科学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

  (二)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各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加强评价改革指导。新课标从过去单一的期中考,期末考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转变为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

  学习后,我们今后教学应该怎么做?

  (一)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

  按照建构主义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一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构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便是这个道理。化学教学不应该过多求同,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感受体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是课程标准四条基本理念中的一条,它作为一种精神贯穿课程标准的始终。课程标准规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课程标准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任务,就是要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阅读教学中文本的内容意义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在科学探究教学中学会观察、试验、分类、比较等基本方法。

  (三)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科学素养上

  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化学课程越来越多地关注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化学教学评价正经历从知识取向、能力取向、实际应用取向向科学素养的多元取向的转变。

  总之,我认为首先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体转为,弘扬人文精神,也体现出了教学内容、知识传授、技能训练、智力开发和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力争与时代进步。

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8

  高中新课程在我省实施近一年,其间给高中教师带来了新的理念,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对于已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来说,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顺应新课程理念下,经过新课程的实践,我有如下体会:

  1、教育价值的界定

  1.1价值的含义。作为哲学术语的价值,在时空领域里,它表示物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供求关系,或人赋予物有用性的社会存在。人类生活在今天的社会里不仅是为了生活,而且要生活得更加美好,生活得更加富有价值。教育是达到人生最高目标,实现人生最高价值的一个基础工程。所以教育问题受哲学价值论的支配与价值问题密切相关。

  1.2化学教育价值。(1)化学教育中的内蕴价值,它讨论社会对化学教育的需要或蓝图规划问题,化学教育应该在学生身上实现哪些价值,即化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教什么"。(2)化学教育的功能价值,它讨论怎样的教学活动才具有教育上的价值,即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才能使学生有效地获得化学教育中的内蕴价值。从化学教育的整体过程看,化学教育实践有活动目标和活动手段需要研究,所以必然包括化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和价值目标实现的基本策略这两个价值子系统。

  2、高中化学新教材特点

  2.1许多学习小"模块"。如:学与问、资料卡片、思考与交流、科学史话、科学视野、实践活动、科学探究等。这些学习小"模块"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学习理念,内容新颖活泼。有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与探讨、科技前沿、社会热点、生活生产实际、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史、科学实验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富有"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趣味性"的学习模式,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创设了新颖的问题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突出了基础性和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拓展创新思维;对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十分有利。如: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中有一个"角色扮演"的实践活动,问题是"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质饮料罐";假如你是以下人员之一,对这一问题有什么看法?请查阅资料并做准备,然后选择角色,进行活动。可能扮演的角色:(1)开采铝矿的工人;(2)生产铝质饮料罐的工人;(3)饮料公司的老板;(4)售货员;(5)消费者;(6)环保局的官员;(7)回收公司的.人员。学生对这样的实践活动积极性很高,它不但关注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而且还关注了学生终身发展的愿望和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规划人生的意识及能力,重视与人交流与合作,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有意义。

  2.2大量的彩色插图。这些插图印刷精美、形象、直观,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使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性和美的享受。如课本中的甲烷、乙烷、苯、溴乙烷、乙醇等分子比例模型图。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掌握这些有机物的空间架构;一些实验现象插图,能有效地解决课堂演示实验中现象不明显的问题,同时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实验现象;通过飞机、自行车、硅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等许多实物图片,学生就能很容易地了解合金、晶体硅等物质的广泛应用情况。

  2.3从实验中学习化学。必修教材1的第一章第一节就是化学实验基本方法,选修6是实验化学,不论必修还是选修课中还有许多演示实验和家庭小实验。通过实验学化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一些新的化学知识,为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只有亲自动手实验,才能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能,真实地体验实验探究的艰辛,真正感受发现的乐趣和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4时代性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内容更具备"浅、宽、新"的特点。

  2.4.1跟踪新科技、新发展。新教材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增加一些大自然奥秘、尖端科技成果等科技发展。旧教材中也曾经介绍了一些科学家的某些发明和发现,大部分是经典原理知识,有些是同学们早已听说或已有所了解的。新教材除此外增加了较多最近的新科技、新成果等现代内容。通过对新科技、新发展的学习和了解,同学们不仅学到了有关化学知识,而且学习了科学家们从身边小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研究的思维习惯,培养了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品质。

  2.4.2关注环保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不断产生一些新的影响环境的有害物质。我们可以通过化学知识找到破坏环境的因素,从而研究出减少破坏环境的方案,甚至杜绝污染源或变废为宝的策略。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

  2.5体现学科融合性。

  2.5.1与理科间的融合。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新教材更加注意与生物和物理之间的交交汇和渗透。在讲述氧化—还原反应时补充了食物在人体中被消化及酿酒的实例;在NaHCO3的性质后,补充了NaHCO3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有讲元素周期表时插有"元素在人体组织、体液中富集情况示意图",还有碘的化合物对人体的作用,有毒物质的中毒原理等体现了与生物学的紧密联系。在讲钠的用途时讲钾钠合金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在讲述摩尔时提到千米、克、秒等物理单位,及气体摩尔体积中相联系的气体状态方程,原子结构中的原子、电子、α、β、γ三种射线等的发现,硅在电子工业中的发展起到的作用,光导纤维等,以及研究某物质性质时讨论的状态、熔沸点、导电性等方面,无不体现了化学与物理学的紧密联系。

  2.5.2与文科间的融合。新教材中增添了许多阅读材料,为了帮助理解相关化学知识离不开语文知识的指导作用;化学用语部分离不开外语知识的帮助;阅读材中的历史知识使学生轻松了解化学的发展史;天气预报和空气质量日报及地质变迁、天体成分分析、彩页中的"南极上空臭氧层的变化"也体现了化学与地理知识密不可分。

  在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些文科方面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方方面面的科学文化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兴趣、爱好、个人情趣和精神生活。强调学生关心世界,关注社会,树立责任感,真正实施科学知识的普及,推行素质教育。学生对这些教材的学习,不仅能够获得相对系统完整的化学科学知识,同时也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和巩固,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事实和坚实的理论基础。

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9

  7月22日下午两点,在王xx老师工作坊的组织下,我和同伴们一起线上学习了“20xx版义教化学课标教学实践问题研讨”。一个半小时在北师大胡教授和几位名师的问答中很快结束,在直播中各位名师对新课标背景下教学实践问题展开充分研讨,分析细致,讲解实操性强,观看后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浅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由三维目标转向素养立意的教学目标。以素养立意的教学目标不再沿用原有的三维目标,而是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认识知识的本质,形成相应的化学观念。掌握研究方法,提升学科思维能力。感受化学的价值,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

  2、用大概念统领学科内容。大概念对各学习主题具有统摄性,体现了核心素养在各学习主题的内容化和特质化要求。针对每个学习主题,首先明确需要建构的大概念,进而明确建构大概念所需要学习的核心知识、需要建立的基本思路方法、需要形成的重要态度价值观以及需要经历的实验和探究实践活动,形成大概念统领的多维课程内容结构。

  3、合理高效开展跨学科活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xx年版)》规定,各学科用不少于本学科总课时的10%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胡教授说,跨学科活动不是做加法,她建议将其学生必做实验的教学进行整合,推动其他90%课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真是拨云见日般豁然开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程技术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科学家精神教育等转化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内容,有机融合在相应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凸显义务教育化学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如何高效开展跨学科活动,值得我们一线教师不断去研究。

  4、在真实情境中促进深度学习。九年级化学课本中的很多背景内容都与生活密切相关。为此初中化学教师要想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就应该将化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厨房中的化学”,“如何选择清洁剂”等真实情境。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才能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掌握化学知识的重要性,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做到积极主动地学习,化学综合素养与能力自然也会随之得到提升。

  20xx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为我们国家基础化学教育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实现路径,如何使新课标落地生根,最大化的促进教与学,需要我们一线化学教师一起努力奋斗,攻坚克难、探索创新。

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10

  20xx年九年级化学《课程课标准》课程理念部分第三点:构建大概念统领的化学课程内容体系的内容是,精心选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化学课程内容,注重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反映化学科学发展的新成就,体现化学课程内容的基础性、时代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科内的融合及学科间的联系,明确学习主题,凝练大概念,反映核心素养在各学习主题下的特质化内容要求。

  每个学习主题围绕大概念选取多维度的具体学习内容,既包括核心知识,又包括对思维方法、探究实践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充分发挥大概念对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和素养化的功能价值。

  一、什么是大概念?

  课标明确表述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中的大概念,是指反应化学学科本质具有高度概括性,统摄性和迁移应用价值的思想观念。

  大概念1: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

  大概念2:认识物质是多样性的,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大概念3:从分子、原子、元素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

  大概念4: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而且在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

  大概念5: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和绿色发展观。

  二、学习启示

  1、大概念是课程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一个维度的课程内容。我们要改变原来对于教学内容的这个要求的定位,大概念也是要求学生去建构的。

  2、大概念更重要的体现了统摄作用。我们要清楚大概念的具体内涵跟主题下的核心知识思维方法,重要实践、重要态度之间的关联性。

  课程内容部分每个学习主题,主题内容中的第一条1。12。13。14。15。1,这些都是大概念。

  例如主题五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的大概念是5。1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三句话阐述了大概念的具体内涵。第一句更多阐述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这既是让学生要有这样的观念性的`认识,同时它也是让学生要去明确围绕建立起来,化学、技术、工程如何去解决跨学科问题的思路方法;第二句主要阐述要认识化学在解决资源、能源、材料环境、人类健康等相关问题中的作用,这就将5。2主题的核心知识,化学与资源,能源,材料健康,进一步去体现了这个主题,它的跨学科实践活动,是要去解决面向这些真实问题的。最后这一句话,要求学生要去建立、树立建设美好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做贡献的信念,主动践行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科学观和绿色发展观。这段话主要表述的是态度情感,跟这个主题下面的5。4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挑战是关联起来的。这就是大概念的统摄作用。

  大概念教学通过传统单元的性质可以更好的将相关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整合,而在整合的过程中有机会让学生对大单元设计目标及知识和方法进行体验,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达到量变到质变。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和方法学习的价值,感受到学有所用,更有利于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其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需要我们老师不断的去领会主题大概念,进而去用大概念的教学,改变我们的教学。

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11

  通过这段时间的网络学习,我对高中新课程改革,有了一定的认识,以下是我进行培训学习的一点体会。 今年暑假的这次新课标的培训是全国同步进行的,国家花了很大的财力、物力、人力,体现了教育改革的决心。这次新课标的培训的是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指《化学1》和《化学2》,选修包括6个模块,即《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每个课程模块2个学分,36学时。学生在高中阶段最低必须修满6个学分,学生在学完化学1、化学2模块之后,至少还应学习选修课程中的一个模块,以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

  我们省是这样统一安排的:高一全体学生共同学习必修内容后,从高二年级开始,向人文方向发展的学生可在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两个选修模块中任选一个模块;向理工方向发展的学生则规定必须选修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化学。目前我省学业考试制度设想如下:高中化学实验考查时间定为高一第二学期末,考查内容为《化学1》和《化学2》必做实验内容;高中化学学业考试时间定为高二第一学期末,考试内容为前三个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云南高考到底怎么考,到现在专家们也没有一个说法,具体未定。

  高中化学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教师以鼓励式的教学评价语言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以前课堂上回答问题,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较直接的肯定与否定,如“回答得好”“不错”“不对”等。而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要求老师评价语言多样化,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现在教师在评价时多用“你的想法有新意”“你的见解有独到之处”“你还有什么新设想”。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你考虑到这方面因素,你再想想有无另外的因素影响呢”,不伤学生自尊心,他们容易接受。 新教材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但有些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家中几乎没有什么书籍、杂志,惟一的信息来源就是电视机,找资料难且又无目的性,这就要求教师在现有条件下加大备课量,多找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相关的材料,才能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也就是说 教师头脑中要有三个阶段的'知识,整合核心知识,提高教学时效:清楚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的内容和程度,知道学习在必修模块中要掌握的程度,了解在选修模块还有哪些进一步的延伸。

  从教材的基础化学主干知识来看,教材有新的处理: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知识,新教材以主题覆盖、多元线索、螺旋发展来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知识与观念的建构,理解力的发展,认知结构的形成;对于元素及化合物这个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之一,不再按照元素自然族来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再追求从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有关的物质,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经验出发,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从自然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对于有机化学知识内容的处理教材将有机化学知识和有机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主要安排在必修《化学2》中的“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主题中。

  学习探究有关新课程的根本任务、基本理念、教学方式、等等问题。课改所倡导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逐渐深入教师心灵,改变着现有的课堂和教学方式。现淺谈自己对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一些感悟,高中化学课程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以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教材中栏目的设置,蕴含着教与学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了解、借鉴教材倡导的教学基本方法,选取素材创设学习情景、设计学习活动,考虑教学设计要点,有助于教师驾驭教学过程。

  多样化活动:实验、探究、交流讨论、调查参观、资料收集加工、自学、文献探究、网络查询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每种学习方式各有长处和短处,运用得好都会发挥其他学习方式不能代替的特殊功效。

  知识情景化:“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从自然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应用”。两大好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能力,体会知识的价值;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转变教

  学策略,强调“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 另外,从教材的微观结构看,《化学1》借助各种栏目完成了教材内容的呈现,如“你知道吗”、“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观察与思考”、“问题解决”、“信息提示”、“拓展视野”、“整理归纳”、“化学史话”等。这些栏目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教与学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如果运用得当,既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起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作用,对学生适应新课程教学活动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同时设置的栏目对新课程实施的教师来说课堂行为的科学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都有帮助。

  我对新课程的几点困惑

  1、课时不足与教学容量大的矛盾如何解决?虽然我们经过了新课程培训,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课时不足的问题还是令人担忧。必修教材的内容涉及面广,栏目多,教师很难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更何况探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另外教材重视科学探究活动,很多结论在教材中没有直接写明而要求学生自己归纳,同时教材打破了原有的知识体系,很可能使不少学生不能适应而觉得化学太难、太繁?

  2、教材中某一知识点的多点分布是否都合理?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编写者将某些知识点内容分散排布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手头的资料很少,其中很多还是换汤不换药的,配套的练习是否很难找。还有我们也没拿到教材,有些内容专家说要发展,我们也不知道该发展到什么地步?考试大纲到现在还没确定,不知道高考怎么考?

  4、学校实验室的配置是否能跟上?新教材增添了大量学生探究实验,跟据新教材的意图有很多时候我们的化学课最好是搬到化学实验室去进行和多媒体室去进行。现仅靠一个实验员准备人手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化学教师的从旁协助,大大增加了我们化学教师的工作量。

  化学课要特别注重学生质疑能力和用科学方法探究事物能力的培养。化学还需要一定数学模型,深入探究化学问题往往都需要数学作帮手,我认为不能过分淡化数学在化学中的运用。

  总之,新课程给我们教师带来很大的冲击波,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只要我们能不断探索新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的思维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就必须首先要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学习,以便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实践中全面贯彻改革精神,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其研究能力和形成新知新观念的机会,从而更好地推进课程教材的改革。

  希望通过我们的教学尝试,我们的学习和摸索,并且通过实践不断调整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的化学新课改之路会越走越宽!

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12

  通过进行远程新课程培训,有了很大收获,也有很多感触,心里有了改革的冲动,有紧迫感,有危机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准。通过研究下面谈一谈我自己的一点体会: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通过观看视频我收获很大,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研究化学、理解化学,同时把研究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化学,感到研究化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勉力进步研究化学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不少!你设想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研究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心。

  3、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化学学科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可以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曾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一切教师的职业追求。

  4、灵活利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5、努力使学生应成为课堂研究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研究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研究的主人。

  6、追求教学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目前,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研究的体式格局,不给学生足够的机遇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程度同步;其首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觉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答应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力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总之,通过研究,了解到新的教学模式,懂得了学生发展应当怎么做,公道处置惩罚考试与能力之间的干系,不断研究,不断进步,学海无涯,成为一名优良教师真不容易,让我们为新课程发展尽一份气力,争做一名优良老师。

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13

  新课程培训即将结束,我认真的听了各位专家对新教材的解读和分析,并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教师的观念应发生改变高中化学新教材学科难度明显下降

  知识面和新科技的介绍有大幅度的增加,课时大幅下降、与此同时新大纲所赋予化学教学的任务明确指出:化学教学的第一任务,就是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为此承担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转变。要从注重具体的化学学科知识点的严谨性、深刻性转变为进行化学教育的大教育。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并能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不能只注重化学学科本身的知识结构,而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学生可以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的贡献,学会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治理污染、合理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使化学教学更清醒,充分体现化学教育的功能。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具体的化学知识点,而更是可以与具体化学背景联系的实际问题或思考方法。

  二、教材的内容和功能发生了改变高中化学新课程与现行和原有课程相比

  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堂教学、课程和教学管理、考试评价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必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课程,要不断的更新自己教育观念和知识体系,及时补充新知识,并对原有知识进行整合,更需要调整自己原有教学思路和方法,是自己的教学节奏适应新的教育形式。新课程在教材的取材和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知识体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新教材采取模块式教学,分选修和必修两类,采取学分制,因此新课程表现出模块化、多元化和层次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和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以三条内容线索来支撑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和落实,体现知识的基础性、时代性、多样性和选择性,要从生活走向化学,再从化学回归社会,以高视点、大视野、多角度、多层次地传授知识和方法,将化学溶解于实际生产生活中。

  三、教学方式的不断改变。

  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不同知识内容的特点,化学课的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很多,如:探究讨论式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单元结构教学法、发现法、自学辅导法、实验探究法等多种形式并举。可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学而不厌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应该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定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式和内容统一,并且要强化化学作为教学主体的'能动作用,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使教学形式多样内容新颖,达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效果。

  四、学生的评价方式发生改变高中化学课程实行学分管理

  学生要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必须完成必修课程模块化学1、化学2和一个选修课程模块,即至少要修满6学分的化学课程。对化学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再选学若干个化学选修课程模块。鼓励学生尤其是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在修满6个学分后,选学更多的课程模块,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化学素养。有理工类专业发展倾向的学生,可修至8个学分;有志于向化学及其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可修至12个学分。这样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此次新课程培训给我感触很大,对新课程的理解又更深一步。在听取报告的同时,我也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理论,重新思考,也得到了很多启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当中,对新教材的理念有更好的体现。

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14

  通过这段时间的集中网络学习,我对高中新课程改革,有了一定的认识,以下是我进行培训学习的一点体会。一、对高中化学新课程初步认识1。高中化学新课程结构

  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指《化学1》和《化学2》,选修包括6个模块,即《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每个课程模块2个学分,36学时。2。高中化学新课程要求

  学生在高中阶段最低必须修满6个学分,学生在学完化学1、化学2模块之后,至少还应学习选修课程中的一个模块,以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高一全体学生共同学习必修内容后,从高二年级开始,向人文方向发展的学生可在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两个选修模块中任选一个模块;向理工方向发展的学生则规定必须选修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化学。3。高中化学新教材特点

  从教材宏观的体系结构看:苏教版《化学必修1》包含四个专题: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化学物质、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物质、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其专题内容的选择不是单纯从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入手,其顺序的编排,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特点。通过专题一学习研究化学的方法思路,而专题二、三、四则是关注身边的化学:与海水、矿物、空气有关的物质的宏观性质,来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

  从教材的微观结构看,《化学1》借助各种栏目完成了教材内容的呈现,如“你知道吗”、“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观察与思考”、“问题解决”、“信息提示”、“拓展视野”、“整理归纳”、“化学史话”等。这些栏目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教与学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如果运用得当,既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起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作用,对学生适应新课程教学活动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从教材的基础化学主干知识来看,教材有新的处理: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知识,新教材以主题覆盖、多元线索、螺旋发展来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知识与观念的建构,理解力的发展,认知结构的形成;对于元素及化合物这个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之一,不再按照元素自然族来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再追求从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有关的物质,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经验出发,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从自然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对于有机化学知识内容的处理教材将有机化学知识和有机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主要安排在必修《化学2》中的“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主题中。

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15

  通过进行远程新课程培训,有了很大收获,也有很多感触,心里有了改革的冲动,有紧迫感,有危机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准。通过学习下面谈一谈我自己的一点体会: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通过观看视频我收获很大,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理解化学,同时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化学,感到学习化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努力提高学习化学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3、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化学学科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4、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5、努力使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6、追求教学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总之,通过学习,了解到新的教学模式,懂得了学生发展应该怎么做,合理处理考试与能力之间的关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学海无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真不容易,让我们为新课程发展尽一份力量,争做一名优秀老师。

【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范文05-17

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03-22

化学新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通用9篇)02-23

2022年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1篇)05-23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01-30

化学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01-04

化学新课程教学反思04-10

化学新课程教学反思04-10

新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