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

时间:2023-03-06 08:16:20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喜欢阅读课外神话传说故事,并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主动交流听后的感想,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2.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我会变”。

  3.养成自觉区别形近字的好习惯,并且在自我发现中培养探究意识。

  4.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

  课前准备:

  收集歇后语、成语故事、神话传说故事等。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阅读了许多神话传说故事,我想同学们课外也读了不少这类故事,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分组讲故事

  1.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讲的同学要把故事内容讲清楚、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讲完后评一评。各小组选出本组“故事大王”1~2名。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大家掌声祝贺。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先给全班同学讲?

  四、共同评议讲述情况。

  如内容是否讲清楚、情节是否完整、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五、学生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想请同学们来总结。在总结时,你可以表扬表现最出色的,也可以夸奖进步最大的;可以谈谈你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的心得,也可以发表一下你的希望、设想和创意……每组请一名同学做总结。

  习作训练

  主题:编故事——假如我会变

  一、明确要求:

  围绕“假如我会变”这个话题,进行大胆的想象,如果你会变,你会变成什么?把自己的想象变成一个故事。

  二、习作指导:

  1、展开想象的翅膀,围绕“假如我会变”,大胆想象。

  2、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想象,把自己的想象讲给同学听。

  三、自由习作:把自己的想象编成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写下来。

  四、例文欣赏,吸取营养。

  五、修改初稿。

  六、课外拓展。把写好的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根据他们的意见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例文1:假如我是善良女神

  假如我是一位善良女神,我会让世界充满爱。我会让盲人们重新看到这美丽新世界,看到红的花,绿的草,看到他们从未看到的景象;我会让没有小伙伴的孩子变的快乐,我愿陪在他们的身边,与他们一起嬉戏、玩耍;我会让伤心的人们,变得快乐、幸福,让他们忘记昨天的悲伤,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

  我的邻居就是一位需要帮助的人。他的父亲去世了,只有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又得了重病。家庭的生活的重担,就压在了他那双稚嫩的肩膀上,他只能凭着打工挣钱,成天是早出晚归,才能勉强维持下去,他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上学,玩耍。整天累得筋疲力尽,可是见到妈妈还要装出一副快乐的样子,他多么希望妈妈的病快些好啊,自己也可以像同龄人那样生活……这孩子真可怜,如果我是善良女神,我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母子俩。让他的妈妈快点好起来,让他和别的孩子一样幸福起来……

  假如我是一位善良女神,我会让这世界变得更加温馨、可爱;我会让所有的人都健康快乐地生活;让人间充满真、善、美!

  思路剖析:这是一篇想象作文,小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位有超凡能力的善良女神,帮助盲人、孩子、身边的一切有困难的人,特别是举例来反映自己对不幸者的同情与关爱。语言优美,情真义切!

  例文2:我变成了一只小蝴蝶

  一天早上醒来,我发现我长了两对翅膀。我好奇地挥动着翅膀,咦?我的脚怎么离开了地面,而且越升越高,我再一使劲,啊!我飞起来了!

  我飞到一个大海边,从平静的海面上看到了自己的倒影,我变成了一只蝴蝶。我飞呀飞,飞到了一朵洁白的小花上。我正要采花粉,忽然,一群淘气的孩子跑过来,他们想要抓住我,我左躲右藏,可还是被一颗小石子打中,从空中掉了下来。他们把我关在一个冰冷的瓶子里,那里没有新鲜的空气,没有美丽的花。我在里面拼命地挣扎着,呼喊着,但是没有用,没有人理我……

  我想对人类说,请不要伤害我们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啊!

  思路剖析:《我变成了一只蝴蝶》的作者想象自己变成了一只被孩子们捉到的蝴蝶,表达了人与动物要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例文3:假如我是孙悟空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会去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变出一些书和文具,建设更多的学校,让没钱上学的孩子都能上学。我还会去干旱地区,叫来龙王,让他下点雨浇灌庄稼,再去边防,造些先进武器,防止敌人侵略。变出更多的高楼大厦,把城市打扮的更美。让森林更多,草原更绿,河水更清,动物生活的环境更美……然后我还要去各个煤矿都装上灾害防御系统,让矿难不再发生。

  办完正事我也要去逍遥一下了,先去天上,在月亮床上睡一大觉,再去好莱坞拍电影,展示一下我的七十二变。然后,变点俗的,那就是钱,去肯德基大吃一顿。

  我想成为孙悟空,让这些美梦成真。

  思路剖析:这是一篇想象作文,想象丰富,写出了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不失儿童情趣。

  例文4:假如我是小鸟

  我是小鸟,名字叫海扬,我还有个最好的同伴叫绚丽。我们原本是两只快乐的小鸟,在森林中飞翔歌唱。可是我现在并不快乐,我失去了同伴,被关在一个笼子里,有了观赏和伺候我的主人。

  那天我们在森林里快乐地玩耍,忽然我听见了可怕的声音“沙沙”,我熟悉那是猎人的脚步声。我们飞到很远的树上,但我们没想到我们已经是猎人追踪的目标了,一张大网罩住了我们,我们被关到笼子里了,然后被拿到市场上去卖。一个瘦子买了我,今天我就住在这里了,绚丽去了哪里我就不知道了。我住在新主人家里不愁吃不愁喝,可是天天只能在笼子里跳来跳去,失去了自由。

  我多么希望自由啊,多么希望能再见绚丽啊!如果不能飞翔,我们还算是鸟吗?

  思路剖析:作者以小鸟的视角描写了鸟儿对自由的渴望,呼吁人类保护动物,爱护小鸟,选材比较独特,描写也很生动。

  ●写作知识

  怎么写出“新”故事?

  故事之“新”其根本不在于创作技巧的新和选材的新。这两者固然也很重要,但故事作品要“新”,最重要的是观念的新、内涵的新。就是要体现一种时代的精神。有些故事从材料上看写的是过去时代的事,但从中传递的观念和精神却是与时代合拍的。这样的故事就是“新”故事。反之,一些故事虽然以当代为背景,甚至很多情节都涉及了当下流行的一些话题和热点,但由于观念陈旧,仍然只是“旧”故事。因此大家在思考一个故事的主题和切入点时,要多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想提供给读者一种怎样的观念和导向?这种观念和内涵是否具有时代意义,而不是新瓶装旧酒。

  在故事创作问题上,再和大家交流一个不算新,但很实用的技巧:换位思考。当别人给我们讲一个故事时,我们往往很快就有自己的真实感受:新鲜还是老套,有趣还是乏味,符合逻辑还是胡编乱造。但当我们作为作者在构思故事、创作故事时,却往往丧失了一个普通读者具有的识别能力,编造出很多毫无意义的生硬可笑的情节。所以在创作时,我们要时常提醒自己跳出创作思维,站在读者立场上看问题。有时当你陷入构思较深无法自拔时,不妨把自己的构思说给身边朋友听。他们会帮你指出故事中最大的问题。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表达的愿望。

  2、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3、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过程:

  1、 先从两个观察游戏入手的,第一个游戏是观察猜字,学生说出猜的是什么字,并简单说说理由。第二个游戏观察图形,从中找到需要的梳子、哑铃和毛笔。用这种方式导入,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同时老师也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清楚地表达、认真地倾听的能力。

  2、 老师要求男同学闭上眼睛,让女同学观察毛笔的位置,然后让女同学来讲述毛笔在图形的什么地方,只能用嘴叙述,不能用动作来指点,男同学要根据女同学的描述找到毛笔。这就是在训练学生清楚地表达、认真倾听的能力。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醒学生,“谁能讲得比她更清楚?”“谁还要补充?”“根据描述,你找到了吗?”这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3、 由学习伙伴的话作为引子,让学生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自己的发现,指名个别学生在全班发言后,老师安排小组交流,要求专心听别人的发言,记住别人的发现。然后让学生汇报小组的发现。其中,老师适时地对学生语言表达中不准确、不规范的地方进行纠正。

  4、 在小组汇报的基础上,老师启发学生“有没有你们最感兴趣的发现?”,学生纷纷回答,老师从中挑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围绕着这些感兴趣的发现,在全班示范怎样进一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

  5、 最后一个环节是老师出示一个现场观察的情景,让学生观察四幅图:随着太阳位置早、中、晚的变化,猫的瞳孔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观察猫的眼睛,引导学生说得更准确。然后再观察图片,向旁边的同学说说在什么时候猫的瞳孔是什么样子?

  6、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教学重难点:

  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教学过程:

  一、 我的发现

  1、 出示四组词语,学生认读。读给同桌听,互相检查。

  2、 仔细观察每组带点的字,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3、 交流观察后的发现,并说说形声字的特点。

  4、 拓展练习:展示自己课外搜集的形声字卡片。

  二、 读读背背

  1、 学生自由朗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2、 分小组练习背诵。

  3、 说说这个儿歌知道了什么?

  三、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课前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讲名人故事时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讲名人故事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分组举行

  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讲完后评选本组故事大王1~2名。

  4、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给全班同学讲?

  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四、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第二课时

  习作 指导

  一、交代任务

  学了这组课文,我们结识了好几位名人,他们或关爱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诚实守信,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我们大家也有许多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我们就来学着写一写。

  二、选材构思

  1、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个留给你较好的印象?概括介绍一下,口头填写下表。

  人 物该人物给自己的印象李四光 遇事爱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宋庆龄 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事坚决做到。

  2、该人怎么会留给你这样的印象的?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写的事?

  引导学生围绕给自己留下较好印象的人展开回忆,提示要介绍值得写的事──值得宣传介绍的、值得他人学习的事。

  3、我们就来把这件事写下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把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事情发生的时间 事情发生的地点 事情中的主要人物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三、动笔起草

  1、下面就请大家动笔打草稿,把自己熟悉的人身上值得写的事写下来,注意着重写清楚该人在这件事中的举动、表现。

  2、学生动笔写草稿,教师巡视。

  四、修改誊写

  1、大家邀请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

  2、师生共同评议。

  3、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4、誊写习作。提示格式及书写字迹要求。

  5、写完后找机会把自己写的文章读给描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样。

  第三课时

  习作 讲评

  一、读文猜人

  1、教师挑选几篇以同学为介绍对象的优秀习作,请作者隐去习作中同学名字,向大家朗读,全班同学猜一猜写的是谁。

  对被同学猜出了,且公认为描写准确的小作者加以表彰。

  2、议一议,为什么该同学没说出名字而我们也能猜出习作写的是谁?

  3、请作者介绍为什么能把同学介绍得如此准确、生动?

  引导学生明确,要了解一个人平时要多关注他,做个有心人;写作时要用心回忆。

  二、再读欣赏

  1、请以其他人物为写作对象的优秀习作作者朗读习作。

  大家听后议议评评。

  2、教师朗读其他同学习作中的一些精彩句段。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1、轻轻读读本题中的三个句子,相互比较,这些句子有何异同。

  2、出示抄有本题内容的小黑板或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交流发现:

  ⑴ 指名读句子。

  ⑵ 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

  这三句句子都是写人物说的话的,句子中加引号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说的'原话。在引用人物原话时,通常要交代说话者是谁,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等,这部分内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话语的前边,可以放在后边,也可以放在中间。

  3、齐读句子、体会。

  4、到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相应的例子,并说明属于哪一类形式。

  〖日程月累〗

  一、读读背背

  1、我们读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动的事迹,而名人们说过的一些话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多积累一些名人名言,时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获得启迪,从中汲取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请各人轻声读书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3、指名朗读交流。教师相机正音指导。

  4、想想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试着放声读出感情。

  5、指名再读,师生评价。

  6、齐读巩固。

  7、交流各自课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二、我会填

  〖成语故事〗

  1、我们汉语中有很多成语都是从历史故事演变来的,一个成语背后包含着一个故事,了解这样的一些故事会使你获得知识,获得教益。今天就来学一个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2、各自轻声读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借助注音认真拼读,把故事读通顺。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正句。

  4、各自再读。

  5、同桌间试讲。把故事讲给同桌听,相互学习、指正。

  6、了解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们一看到闻鸡起舞这个成语就会想到听到鸡叫就起床练武习艺的祖逖、刘琨。以后说话写作,你想表示珍惜时间、发奋努力这个意思时,就可以用上闻鸡起舞这个成语。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关键句的作用和如何用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2.学会观察时主动思考,并学会表达。

  3.练习使用文章修改符号:对调符号、移动符号和删除符号。

  4.理解《滁州西涧》的含义,能够背诵并正确默写。

  教学重点:

  练习使用文章修改符号:对调符号、移动符号和删除符号。

  教学难点:

  理解《滁州西涧》的含义,能够背诵并正确默写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如我们学习的本组课文,有的写作者留意了鲜花的开放,有的写作者注意了蜜蜂的飞行,有的则发现了小虾的习性。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发现。

  二、交流平台

  1.关键句的概述

  关键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如《小虾》中的“小虾在缸里,十分自在”这句话,直接写出了第3自然段的大意。

  有时候需要对关键句进行改造,才能概括出一段话的大意。如,《花钟》第2自然段的第1句话是关键句,需要把疑问句改成陈述句,才能概括出这段话的大意。

  关键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如,《花钟》第1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第2句。

  2.练习找关键句

  请同学们找出这段话每段的关键句。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三、词句段运用

  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

  1.你平时有没有观察后的思考?都提出了那些问题?

  2.试着把你观察后的疑问记录下来。

  四、修改符号

  1.对调符的画法和使用方法:表示前后相邻两个词语或短语位置的'对调。

  2.移动符号的画法和使用方法:圆圈内表示想移动的内容,分叉号放在想移动到的位置。

  3.删除符号的画法和使用方法:圆圈内表示想要删除的内容。

  4.将习作时写的《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同桌互相修改,用上修改符号。

  五、日积月累

  《滁州西涧》是韦应物的一首写景诗,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滁州①西涧 ②

  唐·韦应物

  独怜③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④深树⑤鸣。

  春潮⑥带雨晚来急,野渡⑦无人舟自横⑧。

  ①滁(chú)州:今安徽省滁州市。

  ②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即今天的西涧湖(原滁州城西水库)。

  ③独怜:爱怜(一种对幽草的独情)。

  ④黄鹂:黄莺。

  ⑤深树:树荫深处。

  ⑥春潮:春天的潮汐。

  ⑦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⑧横:指随意漂浮。[1]

  译文:

  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的丛林深处,不时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要求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明白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并能达到背诵默写。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声情并茂地背诵本诗,正确美观地默写本诗。

  2.掌握字词句意思,将诗意说准确、具体、丰满。

  3.凭借诗意想象诗境,体会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一、故事导入,揭题释题

  1.推敲的故事——引入贾岛

  唐朝有个诗人,写诗特别讲究。有一回,他写了一行诗“僧敲月下门”。可是他对这个“敲”字还不太满意,换个“推”字吧,想来想去,他还是觉得不满意。走在大街上,他就这样一边做动作,一边不停地念:“僧敲月下门,僧推月下门。”看到他这个样子,过路的人都笑话他,可他一点儿也不在意。结果迷迷糊糊中,他撞倒了当时做大官的韩愈的侍卫队上。哎呀!这还了得!侍卫立刻把他抓到韩愈面前。韩愈了解了情况,不但没有责怪他,还和他一起研究,最后定下了还是“僧敲月下门”比较好。从此,这位大诗人就以“推敲诗人”的美名名扬天下。你们想认识这位写诗特别认真的诗人吗?(板书:贾岛)

  2.揭题、解题:这个题目读得懂吗?寻隐者不遇

  3.读了诗题,你还想知道什么?质疑。

  板书:谁寻?为什么寻不到隐者?隐者是谁?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一串串的好奇和疑虑,轻轻拂去时间的尘埃,翻开被唐朝的风宋朝的'雨清扫过的诗行,走进贾岛精神世界里最幽深的角落,伴随他一起寻找心中的向往和渴望。

  二、反复读诗,了解诗意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用“/”做记号。

  2.自由汇报:读懂了什么?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一行诗句。

  3.说通顺。

  再读全诗,质疑:还有什么读不懂的?哪怕是一个字、词。

  ——真正的高手看起来总是很平常的。这首诗读起来好像并不难懂,但是实际上,大家都知道贾岛写诗是特别讲究,要不然怎么能被称为“推敲诗人”呢!那么,就让我们一边对照诗,一边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看看这首诗除了字面的意思,究竟还有什么魅力让它得以流传至今。

  4.说具体。

  自由说诗意。

  说话发散点——松树外形、童子(儿童诗相机)外貌、动作、采药?(逍遥的生活方式)

  5.说生动,说饱满

  点拨:简洁——以问代答。

  三、再现情境,深化诗意,凸现情感脉络

  1.化境——想象

  让我们伴着音乐(佛教音乐《静心曲》),随着诗人轻快的脚步出发吧!请闭上你的眼睛。

  ——这是一个晴朗的日子,诗人心情很好(词串:兴致勃勃、乘兴而来、兴趣盎然、兴高采烈……),想起自己那位隐居在山林里的好友,便兴致勃勃地上山找他来了。在一棵遒劲的古松下,就看见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

  ——你看见了那棵大大的松树了吗?(看见,什么样子?)

  ——那个小男孩你也看见了么?(看见,什么样子?)

  ——诗人快步迎上前去,兴冲冲地问道:“你师父到哪里去了?”(想象诗人此刻的心情吧,问话时该用怎样的语气?)

  ——童子抬起头来,有礼貌地回答:“---------”

  ——“哎呀,他到什么地方采药了呢?”“天哪,我乘兴而来,真是太不巧了。”

  ——“回先生话--------”

  ——“噢?他到底在山的什么地方呢?能说的清楚点儿么?”“---------”

  2.升华——说话

  睁开你的眼睛(关音乐)

  ——你看到了那座座大山了么?你看见了那迷蒙的云雾了么?是不是这个样子的呢?

  ——说话练习:云海(发散:能把眼前的美景描述出来吗?)

  3.吟哦——背诵

  多么令人神往的人间仙境哪!在这儿生活在这儿隐居,真是自由自在,飘飘欲仙哪!望着茫茫的大山,起伏的山峰,想着正在深山中采药的友人。诗人贾岛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范诵——引诵——再引诵——学生情不自禁跟诵——全体高声吟诵

  4.凝情——书写

  带着一丝失望,带着一丝羡慕,带着对隐者那白云般高洁、青松般坚韧、童子般纯真的心灵世界的向往,诗人贾岛回到家中,挥笔写下了为后人广为传诵的这首诗《寻隐者不遇》。(坐姿、写字姿势)

  四、巩固

  ——贾岛的诗刚写好,一位姓王的朋友正好来拜访他,看见贾岛坐在课桌前,快步走上去问:“贾兄啊,最近又有什么新作啊!”

  ——“王兄啊……”(生读诗)——“松下问童子,贾兄问了什么呀?”

  ——“只在此山中,是谁说的呀?”——“那么他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噢,原来把问话都省略了呀!妙哉妙哉!难怪人们都称‘推敲诗人’呢!”

  五、拓展《剑客》

  中国古代,文人其实都有当文官报国救世界的梦想。真正让他做了官,倒也未必是个优秀的管理人才,大诗人李白就是个好诗人却不是个当官的好料子。贾岛同样如此,大家请看:

  ——也有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体会关键语句在一段话中的重要意义,锻炼学生的文章感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发现句子特征,学会仿写,提高自己的写作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改错掌握修改符号,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

  4、引导学生体会诗词意境,感悟我国传统文化作品中的语言美,学习优美的表达方式。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体会关键语句在一段话中的重要意义,锻炼学生的文章感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用心思考的习惯,提高对生活万物的感知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点拨:

  1、回顾课文,找出关键语句产生了重要作用的地方,同学之间交流一下。

  2、讨论关键语句的作用,以及如何提炼关键句,寻找关键句的方法等等,加深对关键语句的理解和体会。

  二、词句段运用

  (一)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读下面两段话,照样子写一写。

  答案示例:

  ①我们人在完全黑暗的环境里,就容易迷失方向。而猫头鹰即使在夜间也能来去自由,捕食的时候也不会受到黑暗影响。这是为什么呢?

  ②乐乐非要做高空抛鸡蛋的实验,看着他把用几层泡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鸡蛋从三楼扔下时,我不禁捂住了双眼:小鸡蛋啊小鸡蛋,我们这就是永别了吧?

  点拨:

  1、先读一读课文中的两句话,同学之间讨论一下它们有什么样的特征。

  2、这两句话都表明了作者在观察的时候,也会对观察到的现象做一些思考。根据这样的特点,仿写几句类似的话。观察到的现象也许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发现,在发现之后思考一下,提出问题即可。

  3、全班交流一下自己仿写的句子,互相提一提意见和建议,并做修改。

  (二)下面这段话只修改了一部分。读一读,看看还有什么问题,用修改符号改一改。

  答案示例:第一句:他—它;

  第三句:我用一根小棍轻轻点了它一下;

  第四句:我又点了几下。

  点拨:

  1、看看文段,学习表示对调和表示移动的修改符号的用法。

  2、仔细观察,多读几遍,用修改符号将文段还未完善的地方修改完毕,同学之间交流。

  3、试着用掌握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文,也可以同学互改。

  知识拓展:修改符号。

  删除符号——把要删去的部分圈起来,再画个小尾巴;

  对调符号——用于相邻的两个词语颠倒位置。注意必须是紧邻的两部分;

  置换符号——用于不相邻的两部分调换位置;

  替换符号——句子没有其他毛病,只是某个词语用词不当,用恰当的词来代替;

  添加符号——把需添加的部分写在合适的位置,再用符号拉进去。

  1、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①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人们可以吃到苹果、梨子、橘子和水果。

  ②小明的建议基本上是完全可行的。

  ③虽然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但是同学们非常高兴。

  ④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进步了。

  2、试着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

  有一天上课时。我忽然觉得肚子痛得直不起腰。老师问明了情况,背我立即到医院;晚上,老师又冒雨敢到我家来关怀我。我怕当误了学习,急得哭了。老师又亲切地安慰我,“别着急,等你身体好了,我会给你补上的。”

  这学期,课外阅读对我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阅读了“简·爱”“鲁滨逊漂流记”等……课外书,这些书的内容和中心都很丰富。大量的阅读使我们加强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我们班还被学校授予“课外阅读先进班级”。

  明确:

  ①“课外阅读”和“我们”调换;

  ②“‘简·爱’”“‘鲁滨逊漂流记’”的两个双引号改为书名号;

  ③“等……”删掉省略号(因为省略号后还有内容“课外书”)。

  ④“内容和中心都很丰富”改为“内容很丰富,中心很明确”;

  ⑤“加强”与“见识”搭配不当,将“加强”改为“增长”;

  ⑥“授予”与“先进班级”搭配不当,将“授予”改为“评为”,或者在“先进班级”后加“的称号”。

  三、日积月累

  (一)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792),中盛唐之交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较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具有较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潇洒自然,醇厚朴实,在唐代诗人中,自成名家。白居易说他的五言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苏东坡有一首诗言:“乐天(白居易)长短三千首,却逊韦郎五字诗。”因此,韦应物在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高的地位。

  (二)写作背景

  一般认为,这首诗是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他时常独步郊外,滁州西涧便是他常光顾的.地方。作者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三)朗读指导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四)诗歌大意

  我唯独喜爱涧边生长的青草,树荫深处的黄鹂发出诱人的叫声。春天的潮水和雨水夹杂在一起,让人感觉雨势分外急迫。郊野的渡口空无一人,只有空空的渡船自在地漂浮着。

  (五)诗歌赏析

  这是写景诗的名篇,诗歌描写了滁州西涧幽寂的风景:清幽的芳草在涧边寂寂地生长着,幽草附近,有深密的树林,林中有黄鹂在鸣唱。傍晚之时,春雨急骤,涧中之水横冲直撞奔突而流,野外的渡口一片安详,周围了无人踪,只有渡船横在河中。此诗动静结合,风格深远,如一幅清幽的水墨画。描绘了西涧晚潮时雨中的美景及恬淡幽静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恬淡的胸襟和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点拨:

  1、同学之间交流讨论,根据诗中字词大意,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试着用自己的话将诗人所描绘的场景讲述出来,体会其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

  3、诵读全诗,背诵全诗。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围绕“高效的读书方法”展开讨论,在交流平台中交流这个话题。重点了解摘抄法的使用。

  2.掌握助词“得”的运用方法。

  3.了解顶针手法。知道汉字书写中撇和捺的舒展决定了汉字的优美。

  4.积累背诵诗歌《采莲曲》。

  教学重点:

  1.围绕“高效的读书方法”展开讨论,在交流平台中交流这个话题。重点了解摘抄法的使用。

  2.掌握助词“得”的运用方法。了解顶针手法。积累背诵诗歌《采莲曲》。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喜欢旅行吗?还记得哪些美妙的风景呢?外出旅行一定要带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

  预设:

  外出旅行一定要带相机,这样以后可以通过浏览照片,回忆起当时的美妙风景。相机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沿途的风景。

  二、交流平台

  1.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很多东西读完了很快就忘记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预设:把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

  2.读一读交流平台上的话,说一说:关于摘抄你知道了什么?四位同学的摘抄有什么特点?

  预设:

  摘抄主要是摘抄好的句子,摘抄要归类摘抄,摘抄时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优美的语段要尝试背诵,摘抄时还要注明作者和出处,方便日后查找。

  总结摘抄的方法:

  (1)摘抄型笔记: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

  (2)提纲型笔记:将原来较长的书或文章用提纲的形式摘录下来。

  (3)感想型笔记:感想型笔记也就是读后感,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文章保存下来。

  (4)评价型笔记: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

  3.关于读书,你还有什么高效的读书方法?小组交流。

  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

  预设:摘抄法读背法达标法讨论法脑图法

  4.教师总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平时的阅读实践中,摘抄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逐步形成影响自己一生的日积月累的摘抄好习惯,积硅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培养好读书,勤积累,在不断的内外吸收中提高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词句段运用

  1.看看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把后两个句子写完整。说说自己积累的这样的句子。

  小家伙摔得还挺重。

  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妈妈累得。

  得。

  2.说一说你的发现。

  预设:我发现这些句子有一个特点:“得”字后面的内容是对“得”前面动词程度的一个补充。

  3.进行补充练习。

  例如:老奶奶笑得前仰后合。

  翠鸟飞得像箭一般。

  大公鸡叫得非常嘹亮。

  敌人被打得落荒而逃。

  4.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例句一:

  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说一说你的发现。

  预设:后一句开头的词语就是前一句结尾的词语。

  出示例句二: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说一说你的发现。

  预设:后一句开头的短语就是前一句结尾的短语。

  我发现加点词语是上一句话的结尾,同时是下一句的开头,我知道这种写作手法叫顶针。

  5.顶针句欣赏。

  (1)晚会的灯光,由红变黄,黄变蓝,蓝再变成银,色彩缤纷,真是美极了!

  (2)建筑房屋,必须有强固的地基;地基不强固,就不能砌成坚硬的墙壁;墙壁不坚硬,怎能盖成漂亮的楼房呢?

  6.你能试着说一个顶针句吗?

  学生自由表达。

  四、写字有法

  1.出示“英、柔、蒙、煤、及、雾、奏、翅”等8个汉字,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书写,重点观察撇和捺的书写情况。

  2.发现撇的差异和捺的不同。

  预设:并不是所有的撇都是一样的。撇包括长撇、短撇、斜撇、竖撇等,捺包括长捺、短捺、斜捺、横捺等。

  3.感受撇和捺在汉字书写中的地位。撇和捺写得舒展,字形就优美。

  五、日积月累

  出示诗歌《采莲曲》。

  1.领读古诗。

  2.翻译诗文,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的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3.按照节奏背诵诗歌。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六、布置作业

  1.学生谈收获,总结本课内容。

  2.布置作业:背诵诗歌。使用学到的摘抄法做好读书笔记。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交流和了解童话,学习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认识口字旁的字,学会三种修改符号。

  2.通过、诵读,体会人生格言,帮助小学生积累句子。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格言意思。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句子,理解格言意思。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1.(课件出示2)

  童话是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在童话的世界里,植物、动物不但和人一样会说话,而且也有喜怒哀乐。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段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了解的童话作品里人物的喜怒哀乐。(板书:交流童话)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

  (3)(课件出示3)

  去年的树:从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感受到他们的快乐;从鸟儿第二年春天从南方飞回来找不到它的朋友感受到他的忧伤和惆怅。

  那一定会很好:从大树变成手推车等感受到小推车为人类服务的快乐。

  在牛肚子里旅行:从一只不幸被吞进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的经历中感受到红头由绝望、悲痛到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后对朋友的感激的感情变化。

  一块奶酪:从蚂蚁队长带领自己的队伍搬运粮食的事中感受到蚂蚁队长复杂的感情变化。

  2.(课件出示4)

  这个单元的童话故事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蟋蟀可以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棵树也有自己的愿望……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段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了解的童话作品里充满丰富的想象。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

  (3)(课件出示5)

  去年的树:鸟儿和大树是好朋友,大树不见后鸟儿去寻找大树。

  那一定会很好:树有自己的愿望,它想站起来,想跑,想坐下来休息,想躺下……

  在牛肚子里旅行:红头在青头的帮助下,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

  一块奶酪:蚂蚁队长带领队伍搬运粮食不受奶酪渣诱惑,以身作则。

  3.(课件出示6)

  阅读童话,我们能交到很多奇特的朋友,经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还能获得很多启示。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段话进行交流,探究从奇特的朋友,不可思议的事情中获得的启示。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

  (3)(课件出示7)

  去年的树:读故事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那一定会很好:从一粒种子的经历获得了奉献教育,明白了要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牛肚子里旅行:从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吞进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懂得了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吃食时具有反刍现象。

  一块奶酪:从蚂蚁队长带领自己的队伍搬运粮食的事中懂得了在集体活动中要以身作则,严守纪律。

  (二)识字加油站

  板块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8)读一读,比一比,认一认。

  伸—申(申请)界—介(介绍)棕—宗(祖宗)

  忆—乙(乙方)招—召(召开)教—孝(孝顺)

  2.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4.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1)复习形声字:(课件出示9)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其中的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本题是强调了声旁表音的功能。后面的字都是前面字的声旁,表示前一个字的读

  音。如“伸”的声旁是“申”,前后两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板书:形声字声旁表音)

  (2)本题形声字的分类。

  (课件出示10)

  左形右声:伸招棕忆

  右形左声:教

  上形下声:界

  (3)复习识字方法。

  (课件出示11)

  部件识字法:所谓部件识字法,即是利用已学过的熟字部件,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换掉字的偏旁,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此方法主要适用于形声字和部件相同的字。如记忆“请、情、清”:利用已学过的“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再联系“清澈的.河水”就知道了“清”与“水”有关,又理解了字义;“请”,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个言字旁;“情”,与心情有关,所以加上竖心旁。利用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识记字,既利于掌握汉字的声,又利于掌握汉字的形和理解汉字的义。

  5.小组交流,再找一些这样的汉字进行识字练习。

  6.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12)

  左形右声,如:清(青)、松(公)、城(成)、渔(鱼)

  左声右形,如:功(工)、领(令)、战(占)、郊(交)

  上形下声,如:露(路)、花(化)、岗(冈)、芳(方)

  上声下形,如:烈(列)、忘(亡)、警(敬)、堡(保)

  内形外声,如:闻(门)、闷(门)、问(门)

  外形内声,如:圆(员)、阁(各)、病(丙)、赶(干)

  (三)词句段运用

  板块三: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13)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1)小组交流,代表汇报,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14)这些字都带有“口”字,但是表示的意义不同,可分为三类:(板书:口字旁)

  跟口有关的行为:咬叼嚼咽啃吞含

  拟声词:啪哗吱嗡嘟鸣嘀

  属于语言方面的事情:叫喊嚷吼吵啼唤

  (2)你还知道哪些偏旁的字?交流举例。

  手:扎扒打扑扔托扫扩扣扛扱扬执扙抛扭拟抡抠抗批

  心:忌忍忐忑忘志忽念怂态忠急怒思怨怎总怱恶恩恳

  水:汉汇汁池汗汲江汤沟沪沥没汪浅沮泪泠沫泥泞泼

  2.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课件出示15)

  (2)集体交流,分析句子出现的问题,修改病句。

  (3)仔细观察修改前后句子,作对比,学习了解修

  改符号。(板书:修改符号)

  认识三种修改符号:改正符号、增补符号、删除符号。

  观察一下,这三种符号分别有什么作用?分别在什么

  时候使用?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小结:

  ________是对句子中有错别字、词的改正,________是增补符号,对文句中漏掉部分的增补,________是删除符号,对多余部分的删除。

  (4)练习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

  (课件出示16)

  鲁爷爷今年八十多岁。他身穿一件黑棉袄,戴一顶旧棉帽,仍旧保持着艰苦朴素。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推起小车为前线运送小米、小麦和粮食,不知走过多少城

  市和村庄?他曾经被评为“支前模范”的光荣称号。他经常对我们说:“他经历过两个新旧社会,深知今天辛福生活来得不容易,你们一定要爱护它啊!”

  修改如下:在“朴素”的后边用增补符号加上“的优良传统”;用删除符号把“小米、小麦和”删掉;把“?”用改正符号变成“。”;用删除符号删掉“的光荣称号”;把最后一句话中引号中的“他”用改正符号改为“我”;再把“辛”改正为“幸”,再用改正符号把“爱护”改成“珍惜”。

  (四)日积月累

  板块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17)。

  (1)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2)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3)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

  2.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

  3.小组交流,深入体会。

  4.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板书:辨理格言)

  (1)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意思:灯芯不拨,灯不会变亮;道理不去分辨就不会明白!

  启发:只有去做才能明白其中的奥妙!道理要分辨才能明白!

  (2)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意思:有理到哪儿都行得通,无理到哪儿都不行。

  启发:指人的言行必须有理可循。

  (3)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

  意思:一时的胜负得失可能靠平常谁更强势,但长期的胜负还是看谁顺应潮流谁更在理。

  启发: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5.自由朗读,背诵积累。

  【设计意图:三个病句,三种最常见的修改符号,学生从中领悟了如何使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读一读,比一比,组词语。

  伸—申(申请)招—()()棕—()()

  忆—()()教—()()界—()()

  2.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

  (1)这场雨下得太大了,我身上的衣服完全湿透了。

  (2)鲁迅先生如果爱惜自己的时间,就从来不浪费别人的时间。

  (3)我要改正上课做小动作的不正确的毛病。

  (4)通过同学们的亲热帮助,王小刚的语文水平大大提高。

  3.把下面的名句补充完整。

  (1)灯不拨不亮,。

  (2)有理走遍天下,。

  (3)一时强弱在于力,。

  参考答案

  1.召召开宗祖宗乙乙方孝孝顺介介绍

  2.(1)改法:去掉“完全”。

  (2)改法:关联词“如果……就”改为“不但……而且”。

  (3)改法:去掉“不正确”或者“毛病”。

  (4)改法:“亲热”改为“热心”。

  3.(1)理不辩不明

  (2)无理寸步难行

  (3)千古胜负在于理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交流童话

  形声字声旁表音口字旁

  修改符号:改正符号增补符号删除符号

  辨理格言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 篇9

  知识目标:

  1、完成习作。

  2、准确区别区别的不同读音。

  3、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情感目标:

  熟练背诵古诗。

  能力目标:

  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我们的课余生活

  1、导入:

  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乐趣与大家分享。

  2、生分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3、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4、评议

  (1)看学生他们的课作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注意内容充实)

  (2)选拔优秀,颁发小奖品。

  (3)生谈交流后自己的打算。

  二、习作指导

  1、导入。

  2、生选择写作题材

  游戏娱乐生活:踢毽子、跳皮筋、跳绳……

  课余辅导训练:网页制作、科技小发明、绘画写生、足球比赛……

  个人爱好:小收集、小饲养、小种植、小演奏家……

  家务劳动家庭帮手:洗衣服、餐具、打扫卫生……

  3、写法指导:

  这篇文章只需集中写一项课余活动或一件课余发生的`事。

  4、生拟定提纲、评议。

  5、生起草。

  6、生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7、生各自修改。

  8、誊写文章。

  三、日积月累

  1、生自由轻声读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指名横着诚。

  3、揭示发现:

  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4、齐读巩固。

  四、读读认认

  1、生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意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的共同之处。

  4、齐读巩固。

  5、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

  五、读读背背

  1、师范读古诗。

  2、师引导。

  3、生模仿读。

  4、比赛读。

  5、师生合作、表演。

  6、竞赛背诵。

  六、展示台

  1、小组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

  2、了解展示准备。

  3、举行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评选优秀展示组。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 篇10

  学习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学习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讲名人故事时用。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讲名人故事

  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分组举行

  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讲完后评选本组“故事大王”1—2名。

  4.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给全班同学讲?

  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第二课时

  交代任务

  学了这组课文,我们结识了好几位名人,他们或关爱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诚实守信,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我们大家也有许多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我们就来学着写一写。

  选材构思

  1.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个留给你较好的印象?概括介绍一下,口头填写下表。

  人物 该人物给自己的印象

  李四光 遇事爱思考,善于提出问题

  宋庆龄 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事坚决做到

  2.该人怎么会留给你这样的印象的?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写的事?

  引导学生围绕给自己留下较好印象的人展开回忆,提示要介绍“值得写的事”──值得宣传介绍的、值得他人学习的事。

  3.我们就来把这件事写下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以“保护环境”为主题展开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的能力,探究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加强对比喻句的认识。

  3.积累反义词。

  4.背诵描写景物的优美古诗句,培养对古诗的领悟力。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导入:同学们,我们的家乡美吗?但是我们美好的生活环境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状况。这段时间,你观察到了哪些环境问题?

  2.交流:各调查小组派出代表,根据本组的调查情况,采用数据、图片或其他方法,围绕以下方面再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调查的哪方面内容?采用什么方法?在调查中有什么发现?了解到周围的环境受到哪些污染?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3.讨论:以“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为题,对改善家乡的环境提出几条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

  各调查小组先在组内讨论,然后推选出代表在全般介绍,其他组的同学可以共同出谋划策。

  习作

  1.同学们,大家围绕“环境保护”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一定对保护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你愿意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一篇短文吗?可以写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写几年后家乡环境的变化,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2.学生自由写作,教师巡视,引导学生使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

  3.交换习作,互相修改,教师就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共同问题给予指导,对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并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

  第二课时

  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两组句子和学习伙伴的话。

  2.发现了什么?第二句话好在哪里?

  3.你能仿照例子说一组这样的句子吗?

  日积月累

  读读认认:

  1.学生自渎,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抽生读、同桌互对、师声互对、齐读。

  3.拓展:列举一些自己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反义词。

  读读背背: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句,读准字音。

  2.采取多种形式读古诗句。

  3.采取多种形式背古诗句。

  展示台:

  安排学生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主题,就其所获得的综合性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和展示。可以采取制作保护环境的标语牌、保护环境的建议书、保护环境的手抄报等形式,可以单独制作,也可以多人一起制作。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 篇12

  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

  ★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题。

  教师结合本堂课上两位学生的实际由衷地进行夸奖,让被夸奖的同学谈谈感受。

  学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难忘的一次夸奖以及当时的感受。

  二、讨论明法。

  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例子讨论:应该如何夸奖别人。

  三、分组交流。

  可按教室自然组分成四组。先想想小组里每个同学的长处,再用具体的事情来夸一夸组里的同学。注意小组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夸奖同学,每一个同学也都要被夸奖到。④全班交流。

  四、填写“成长卡”。

  成长卡上分四栏:“教师说”“家长说”“同学说”“自己说”。同学间交换填后两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能发现ABB式词语重叠部分的读音变化,感受重叠的表达效果。积累ABB式词语和成语。

  ★读背《三字经》节选,大致了解意思。

  ★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①出示“我的发现”中的列出的词语。引导学生认真读读,再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②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

  ③互相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都是ABB式。这种形容词的重叠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或带有某种感情色彩。

  ④指导朗读,通过读体会这样重叠的表达效果。⑤拓展积累。

  二、读读背背

  ①请学生捧起书,借助拼音,反复练习,把韵文读正确,读通顺。

  ②指名试读。

  ③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指导。

  ④怎样理解这几个句子的'意思?

  ⑤自由朗读,熟读成诵。同座互相检查背诵。

  三、课外扩展

  有条件的,再找《三字经》读一读,以后背给大家听。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积累成语。猜字谜,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读读记记

  ①自读“读读记记”中的词语,读准带拼音的字的字音。

  ②同座互相检查是否能读正确。大致说说词语的意思。

  ③分类记忆这些词语。

  二、趣味语文(猜字谜)

  ①仔细看看谜面,你能猜出谜底是什么字吗?(是“口”字)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③请同学们在搜集的字谜中,选一个让大家猜猜。

  ④试着编一个字谜。独立编、合作编均可。

  ⑤交流,并评选星级字谜。

  根据所编字谜的准确和巧妙,评选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字谜。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 篇13

  一、学习“交流平台”。(板书)

  1.课件出示: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难懂的词语,方法比较近似。

  2.学生交流:平时学习中你是怎样理解难懂的词语或句子的?(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

  3.(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①写出了“我”理发时的难受程度。

  ②我的经历:我不愿意吃放,被妈妈抢拖到餐桌旁坐下,又是吃又是喝的,像受刑一样。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联系上文“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我发想,原来这个句子写的是采蘑菇的孩子们的样子。

  4.互相交流:还有理解句子的好的方法吗?(学生交流,教师小结:理解难懂的句子,还可以查查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

  5.查资料理解,《江上》一诗中“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作者为什么写到了“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江上》一首,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回忆。小时候有年夏天,在家乡的小河里游泳,作者和一位表哥在水中争夺一根撑船的篆竿。两人面对面站在齐胸深的水里,各自抓紧篆竿,一拉一推。篆竿在胸前晃动,忽听“啪”的一声,篆竿一下重重地碰在作者嘴上,把一颗门牙打断,终身成为“缺牙巴”的诨名,对“一阵浪花,两对虎牙”,印象终身难忘。

  1.读句子,完成练习。

  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1)从词语 ,明白宋庆龄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

  (2)联系下文庆龄没有去伯伯家,可以体会到庆龄为

  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

  1.学生独立朗读 “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读一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3.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通过词语看到的画面。

  4.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5.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小结:

  (1)旭日: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照耀在河面上,反射出星星点点的光芒,银光闪闪。

  (2)岛屿: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小岛被大树笼罩着,远远望去,像一个绿草球,郁郁葱葱。

  (3)海滨:晚上,人们住在海滨宾馆,打开宾馆窗户,阵阵海风袭来,远处的海面上可见到稀疏的渔火点点。

  (4)沙滩:在沙滩上还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在海边游玩的各色人群,人们有的正在挖贝壳,有的正在捞小鱼,还有的在水中嬉戏,你瞧,那边有两人穿着婚纱,正在拍婚纱照呢,他们笑得好幸福。

  (5)瞭望:海防战士警惕地瞭望着广阔的海面,注视着海面上的动静,保卫祖国的安全。

  (6)巡航:巡航导弹在高空飞行。

  (7)缆绳:轮船被缆绳紧紧地固定在码头上。

  (8)铁锚:轮船进入了码头,铁锚缓缓地沉入水底。

  2.看拼音,写词语。

  xù rì

  ( )

  dǎo yǔ

  ( )

  hǎi bīn

  ( )

  shā tān

  ( )

  liào wàng

  ( )

  tiě máo

  ( )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体会加点词语意思的不同。

  (1)自读两组句子。

  (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字,想想它们的意思。

  (3)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4)交流自己的发现。

  ①指名说说“熟”和“味道”在不同句子中不同的意思。

  熟 A.米饭没熟,还要再蒸一会儿。(食物烧煮到可吃的程度。)

  B.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熟练,对某种工作精通而有经验。)

  C.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柿子熟了。(成熟,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

  D.我正在熟睡,被吵闹声惊醒了。(程度深。)

  E.慢慢的小孩和我混熟了。(因常接触而知道得清楚。)

  味道A.我很喜欢苹果的味道。(舌头接触东西时所得到的感觉。)

  B.这本书越看越有味道。(比喻某种感受、情趣、意味。)

  (5)联想发现:你还发现了哪些字也有这个特点?

  如:花

  A.公园里的花可多了。(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

  B.奶奶眼睛花了。(模糊不清。)

  C.我不乱花钱。(用掉。)

  D.林子里鸟可真多,有白的,有黄褐的,还有花的呢!(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

  (6)总结拓展:我国的汉字大多一字多义,了解一字义的现象,对阅读、写作都大有好处。理解一字多义并不困难,可以联系上下文,可以查字典,还可以向人请教。

  2.下列例句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读一读,再选一个开头照样子写一写。

  (1)读句子,了解每个句子分别是围绕什么意思来写的。(“我的`表弟天生胆小”“他们高兴极了”)

  (2)自由选择,围绕一个意思写句子。

  (3)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4)教师小结:

  ①小丽多才多艺,经常给同学们唱歌跳舞,还代表班级参加过绘画比赛。

  ②雨下得真大!豆粒大的雨点密集地倾泻而下,砸在路旁的柳树上,砸在屋顶的铁皮上和窗户的玻璃上,噼噼啪啪的雨声在耳边响成一片,好喧闹的雨世界!

  3.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只填序号)

  (1)“新鲜”的解释有:A.少见的 B.不含杂质,纯净 C.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

  ①菜市场的绿油油的青菜真新鲜。( )

  ②病人需要新鲜的空气 ,这样有利于健康。( )

  ③爸爸出国回来讲了许多新鲜的事。( )

  ④瞧那花瓶里怒放的玫瑰花,我猜准是新鲜的。( )

  (2)“漂亮”的解释有:A.好看、美丽 B.出色

  ①“六一”节那天,我们穿着漂亮的衣服来到学校。( )

  ②这一仗打得真新鲜!( )

  ③李海能写一手新鲜的毛笔字。( )

  ④王小东狠很地扣了新鲜的一球,为中国赢得了一分。( )

  4.围绕一个意思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1)超市里真热闹。

  (2)雨下得真大。

  (3)公园里的花开得真美。

  (4)操场真热闹。

  二、学习“日积月累”。

  1.学习生字,准确朗读。

  (1)自由读,借助拼音学会生字。

  (2)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3)纠正字音,学习生字。

  (4)小组展开朗读比赛。

  2.简单理解。

  (1)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4)改过不吝,从善如流。——苏轼(改正过错不要吝惜,听从正确的意见要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 一样迅速自然。)

  3.教师小结: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有过则改,在一次次错误中,不断汲取教训和经验,我们才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4.朗读背诵。

  5.背一背,填一填。

  (1)见善则迁, 则改。

  (2) 不改,是谓过矣。

  (3)人谁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4) 不吝,从善如流。

  三、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名句,课外积累更多的有关名句。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语文园地六

  交流平台

  识字加油站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教学反思]

  今天顺利完成了语文园地六的教学,针对教学情况进行简单的反思。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例如,在“交流平台”和“识字加油站”的教学中,我放手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只在全班交流中给予适当的点拨。

  日积月累中的名句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指是引导学生大致理解名句的意思,重在指导学生背诵积累,随着学生知识积累的增加,学生对自己积累的东西就会自然而然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受到教育。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我”舍不得这棵树的原因

  教学难点:

  感悟梧桐树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高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质疑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全班齐读课题两遍。

  刚刚读的课题,同学们心中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

  为什么让作者“我”舍不得?(放DVD光碟)

  (放DVD光碟,看现实生活中的梧桐树是什么样的。这样,学生心中有个对梧桐树的模糊印象,再进一步看看课文对梧桐树的描写,这样梧桐树的样子在学生心中有了清晰地印象,这样对课文的理解分析作铺垫)

  二、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学生评读。

  2、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排比句,并点出读起来一句比一句强烈。

  师范读

  全班感受齐读。梧桐树在作者心中如此的平凡。

  过渡句:梧桐树既不高大、娇艳,也不古老,老师心中就有一个

  疑问:作者是真的舍不得这棵吗?随即在课题旁边板书“?”,请同学们用疑问的语气把课题读一下。

  (这样做的好处,可以使学生带着疑问走入课文的下一节内容,

  抓住孩童的好奇心,使学生主动积极去课文探索答案。)

  三、 深入课文,探究问题

  1、快速默读课文3——6自然段,想想作者真的舍不得这棵树

  吗?它到底是一棵怎样的树呢?找到关键的句子,画上横线。

  指名回答:这是一棵鸟树、这是一棵花树、这是一棵果树、这是一棵有灵性的树。

  2、师:这些句子在自然段的哪些地方?这样有什么好处?

  生:中心句,都在自然段的开头,可以一看便知道全段的内容。

  师:我们在写作文时,也应该学习这种中心句的写法。

  (顺便提下作文的写法,在课文中学习作文,这是很实用的方法。)

  3、过渡句:你最喜欢它是一棵怎样的树?

  生随机回答。 师相机指导朗读、理解

  (1) 学习第3自然段 板书:鸟树

  ①指名读,说感受,为什么喜欢这段?

  ②老师进一步引导想象,让学生脑海展示一幅树鸟图。

  看!鸟儿从四面八方飞来了。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听!你听到了什么?听到这美妙的音乐,我们陶醉于其中。假如我们是小作者正站在树下,请闭上眼睛感受想象下。

  (其实这段话DVD光碟中,有树,有鸟飞,歌声清脆。但我没有使用,因为那只能是在视觉一下子代替学生的想象,而学生没有真正感觉。我想要学生在我的引导语句下让他们自己真实的感受感受。)

  让我们带着高兴的语气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吧!

  (2) 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谈感受。 板书:花树

  ②师: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③引导理解:“灌满”一词语。

  师:看到“灌满” 这一词,大家脑海中会浮现这样的画面:一个瓶子灌满了满满的水。作者说花香灌满了我家的小屋。也就是说……

  生:小屋的每个地方,每个角落,都有弥漫了花香。

  生:梧桐树的花香很浓郁。

  生:真是一棵花树。

  (从词语理解为切点分析这一自然段,可真正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花树,学生更有感情朗读。)

  让女同学带着我们,再去欣赏欣赏这美丽芬芳的梧桐吧!

  (3) 学习第5自然然

  ①师范读,学生谈感受。 板书:果树

  ②出示课件:果实

  师:瞧,这串串小汤匙里盛着什么呀?全家人吃得怎样?

  ③赏读句子:

  课件出示:好好把它们摘下来,炒熟了,全家吃得香甜香甜,乐呵乐呵。

  师:同学们看着流口水了吗?让我们一起品尝果实的香甜,以高兴的语气读这自然段。

  全班一起读。

  (4) 学习第6自然段

  ①全班齐读 板书:有灵性的树

  ②老师引导想象:听大家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小作者和小伙伴在梧桐树下,快乐地跳绳、做功课。你呢?谁来接着说?

  ③师引导边做动作边朗读。

  师:现在我们就是这棵梧桐树了。

  生:夏天来了,我看见这群可爱的孩子顶着烈日,在玩耍,心中很难过,于是撑开自己绿色的大伞,给他们遮荫。

  生:冬天来了 ,我看见所喜爱的这群孩子们在树下玩耍,生怕把他们冻坏了。于是我使劲地抖抖身上的树叶,让温暖的阳光照射到他们的身上。

  ④师:梧桐树只真的`会撑开大伞,抖落树叶吗?

  生:不是,当作人来写。所以真的是一棵有灵性的树呀!

  生:梧桐树它懂得作者的心,能为作者撑伞、抖落树叶。

  生:作者十分喜欢梧桐树。

  (这一自然段最难理解的是“灵性”这一词语,怎样让学生理解呢?机械地照搬字典的意思,灵性——指某些动物经过人的驯养,训练才具有的机灵表现。这样填鸭式硬塞给学生,学生不能真正地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站在梧桐树的角度为切口点,让学生假想自己为梧桐树对作者的喜爱,主动为作者撑伞、抖落树叶。从中也体会到作者对梧桐树的喜爱。于是梧桐树“灵性”这一形象自然而然就呈现在学生面前。)

  四、 赏析文中难句

  (1)学习第七自然段

  ①让男同学齐读第七自然段

  ②过渡句:梧桐树给“我”花香、歌听、果吃、阴遮……它对我非常好,然而它要求我为它做了什么事情吗?

  ③想想梧桐树是棵怎样品质的树?

  板书:不求回报、默默奉献

  (2)激发学生想象:就要离开了“我”想对梧桐树些什么呢 ?

  学生自由回答

  师:我们一起来说说作者的心里话吧,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五、 拓展升华

  师:现在我们知道为什么舍不得这棵树了,因为这是一颗鸟树,给我们带来音乐所以我舍不得,同学们,你还知道作者还有什么原因舍不得这棵树呢?请用“因为……所以……”来说。

  六、 课堂小结

  师:是的,就要分离了作者是多么舍不得这棵树?(板书:将先前的“?”,改为“!”)请大家一起说说作者这句心里话吧!指着可课题,学生齐读。

  (课堂前后分别用疑问、感叹语气读课题,达到前后呼应。)

【三年级语文园地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园地教案02-26

《语文园地》教案10-06

语文园地的教案09-04

语文园地教案02-28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10-03

语文园地的语文教案08-2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8-06

语文下册语文园地教案02-26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