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观后感

时间:2022-08-24 09:18:5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圆明园》观后感(通用34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圆明园》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圆明园》观后感(通用34篇)

  《圆明园》观后感 篇1

  暑假期间,我看了记录历史的影片——《火烧圆明园》让我深有感触。

  在影片中,我知道圆明园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有数不尽的金珠玉器,名贵的古玩书画,优美的建筑,这一切的一切都没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片废墟,零零星星的残砖断瓦,这都源于1860年6月……

  公元1860年6月,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如同饿狼一般疯狂的扑向金银财宝。此时的他们在别人的领土上烧杀抢掠,无所不能,却又显得那么肆无忌惮。口袋里全都装满了,还要用窗帘包裹着瓷器,玉器。实在不行就用棍子棒子砸了,或者一把火烧了,一连几天,圆明园到处浓烟滚滚,遮天蔽日,从此世界上最华丽最壮美的圆明园消失了。

  为什么?为什么?是清政府的无能,是清朝人民的软弱?这一切的起因都是封闭祖国的大门。

  看完这场电影,我非常愤怒,回想过去,联想当今。

  如今的祖国,宛如一条巨龙腾飞在世界的东方,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名胜古迹的重放异彩,祖国的变化,吸引了无数外宾来我国旅游观光,那些高鼻子的外国人在中国也会点头微笑,但是,就算他们再点头再微笑,我们也绝不会忘记那载入史册的屈辱!

  《圆明园》观后感 篇2

  我的眼睛在流泪。我的心也在流泪,看完《火烧圆明园》,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的心灵被耻辱着,被那愤怒的火焰灼烧着。

  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想看见有许多美丽传说,极精美的,举世无双的圆明园呢?那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制的楼台亭阁,那奇异的花草树木,那价值连城的国宝,……然而,着一切都不存在了,留下来的只是几根残缺不全的石柱孤零零地躺在那里,它们好象在向人们诉说但年屈辱与痛苦。90多年前,嗜血成性的八国联军,无视中华民族的尊严,恣意践踏中华国土,大肆掠夺圆明园的文物与财宝,推倒圆明园的楼台亭阁,毁坏圆明园的气话异草,为掩饰其罪行,他们放火烧毁了圆明园,大火连续燃烧了三天三夜。大地在颤抖,人们在哭泣,举世闻名的,溶艺术与建筑于一体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

  中华民族是不屈服的民族,怎样蒙受这样的奇耻大辱?看!睡狮已醒,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的斗争,埋葬在黑暗的旧社会,又领导人民在旧社会的废墟上发愤图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巨龙腾飞了,如今,我们伟大的祖国像一个璀璨的明珠在世界的东方闪闪发亮,光彩照人。

  我们的祖国正在发展,祖国未来的蓝图有待我们描绘,我们一定把过去的屈辱牢记在心,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强壮的体魄,培养良好的品德,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圆明园》观后感 篇3

  今天,班主任江老师为了加深我们对圆明园的理解,专门为我们播放了一部片子,叫《圆明园的毁灭》。里面讲的是1860年10月,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了,把属于我们中国人的珍宝自己抢走了。

  在电影中,我知道了圆明园的尘封往事。1709年康熙皇帝建造了圆明园,之后的150年中,圆明园不断扩建,集中了中、西文化的精华,成了一个人间仙境,好像是200多个我们学校一样大。雨果曾说: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

  可是在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进入中国,把中国最强的部队打的一人不活,之后,胆小的咸丰皇帝就把北京放下不管了,跑到避暑山庄去了。英法联军闯入了圆明园,把里面的东西一件不留的带走了。为了销毁罪证,一把大火烧了圆明园。这火烧了我们中华儿女的智慧结晶,也让6位皇帝的心血,全都一把火烧的一干二净。

  这些事情让我知道了一定要振兴中华,有力保卫祖国,不让悲剧再次发生。我们中华儿女要团结一心,建设好祖国的未来,不要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不在乎别人的感受。我们学生一定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加油!

  《圆明园》观后感 篇4

  从影片中,我了解到圆明园是的风景优丽、环境优美的地方。园内宫殿的建筑,美妙奇特,变化无穷。那无数名贵的奇花异木,珠宝玉器,无论是建筑的优美,还是金珠玉器的珍奇,圆明园都可称是世界的杰作。可是,到后来,我越看越生气。片中演到:1860年6月,八国联军闯进圆明园,看见这么多的珍贵文物和金银珠宝,就像恶狼见了猪物,疯狂地抢夺起来,能拿走的尽量拿走,手里拿不下的就用绸缎和刺绣品做包袱,背走成包的珍贵文物和金银珠宝。对拿不走的器具则用枪托或棍棒砸碎,接连几天。侵略者有分头到圆明园放火。霎那间,圆明园被火光烟雾吞没,在烈焰中噼啪噼啪的响了一阵后,一座座宫殿倒下去。整个圆明园变成了一堆堆焦土和破瓦。世界上最辉煌最伟大的建筑物从此消失了。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我们的祖国在历史上有光荣的时候,也有屈辱的过去,火烧圆明园就是祖国屈辱的一页。

  为什么我们的祖国这样软弱?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封建王朝使我们的祖国在许多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清政府对外来的侵略者无力抵抗,又不敢抵抗,还是人民的反抗,使侵略军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看完这场精彩电影,我非常气愤。看看过去,想想现在,如今我们的祖国又像条巨龙腾飞在世界的东方,可我们也永远不会忘记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圆明园》观后感 篇5

  纪录片《圆明园》让咱们回顾历史,让咱们了解圆明园从前的壮观辉煌,也让咱们记住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巨大耻辱。

  在看影片前,咱们已经学过了《火烧圆明园》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了,对圆明园的历史已有部分了解。看完这部纪录片后,咱们对圆明园这座伟大的建筑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在看到皇家画院为圆明园所画的建筑图时,如此美丽,如此壮观的景象使大家为之惊叹,个性是在建造圆明园所花费的人力、物力上,大家不禁感慨道:“这真不愧是在幻想艺术中有着崇高地位的世界奇迹。”可惜的是这个伟大的杰作于1860年10月被毁,从那时开始,这个伟大的杰作消失在地球上。

  看了这部纪录片,我感受到了清代全盛时期的繁华与昌盛,脑海中映起了美仑美奂的圆明园倩影,这个集康熙、雍正、乾隆一生心血而建造的伟大建筑此刻只能成为梦影。而原因正是因为清朝末期的衰落,咸丰皇帝的昏庸和朝政的腐败。这让英法联军有机可乘,掠夺与烧毁了这个伟大的建筑。我对英法联军的残暴行径与毫无人道主义、对礼貌艺术的摧残表示强烈的愤慨,对大清国的衰落腐败表示无奈和同情。只能说是弱肉强食,谁叫咱们当时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优秀的领导者。所以说,要想强国,则务必强民。

  期望大家在和平年代好好学习,为我国的昌盛作出自己的贡献。

  《圆明园》观后感 篇6

  历史是令人回味的,阅读历史可以让我们了解过去,体味未来。记得有好多次,我好奇地想象着过去的故事。

  今天,我看了电影《火烧圆明园》。电影讲了英、法联军攻打中国,无数的战士战死沙场。有些战士虽然受了重伤,但还坚持着,可最后还是被英国人用炮炸死了。城门失守,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抢了很多国宝,放了一把火,在短短的几分钟后,圆明园成了一堆废墟。

  影片结束了,我心想:圆明园这么美,而我们却守护不了,这是为什么呢?当英法联军进攻圆明园时,我们有这么多战士,可还是输了,这是为什么呢?在他们拍卖从圆明园抢来的古董时,我们却无能为力,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没有勇气吗?不,是因为我们落后于他们。当他们在用枪炮时,我们却还在用刀枪。要想不挨打,就不能落后。要想不落后,就要不屈不饶地努力学习。那样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登玉皇山。一开始,我十分起劲,走在了登山人群的第一个。“这小孩真有劲啊!”一个阿姨说。我听了有些得意。可还没到半山腰,我就没力气了。落在了人群的最后一个。“呵呵!这个姐姐真没用,才走了这么一点路就不行了。”一个小妹妹说。爸爸见了,就鼓励我:“要坚持,只要坚持住,就会成功。”我努力跟着人群,虽然走得满头大汗,但还是没有落下。终于,我走到了山顶。看到了波光粼粼的西湖,波澜壮阔的钱塘江。

  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有不屈不饶地坚持精神。只有具有这样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

  《圆明园》观后感 篇7

  这个寒假,我观看了一部名为《圆明园》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由雨果观赏园后的诗意评价作为开头,将我们引入一个如同仙境般的世界,然后用大半的时间以一个传教士的角度描绘了圆明园以往的辉煌,紧接着便开始英法联军烧杀抢掠的镜头,这一幕幕让人心痛的景象,虽然很短,但已深深地刻入了我们的心中。最后的镜头便是现在的圆明园。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悲愤。在观看到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的镜头时,我想说:这是我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在一片火海中化为灰烬,这圆明园,建造历时150余年,投入的经费更是可以用“无数”二字来形容,而且,圆明园中的更多东西是用钱换不来的,如古老的青铜礼器,精雕细琢的陶瓷花瓶,历代的名人书画……这些东西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了就永远没有了。所以英法联军焚烧的不仅是无数的汗水跟金钱,还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文化,更是全世界的一笔不可估量的历史遗产。

  在悲愤的同时,我也深思:为什么中国自己的珍宝存放在清皇帝的离宫中,却能被西方人轻易地掠夺跟焚烧呢?答案正是清政府太软弱无能,国力太衰败,使得西方列强的铁蹄能肆无忌惮地在中国领土上践踏,如入无人之境。为了不受外族的侵扰,我们的国家应该更加强大,而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争取为国家做贡献。

  《圆明园》观后感 篇8

  看完《火烧圆明园》后,我十分痛恨当时的英国和法国,他们就像一群大强盗,侵略我们中国,还当“老大”!他们怎样不想想,如果其他国家侵略了他们,他们难道不悲哀,不愤怒吗?

  在洋人们的洋枪、大炮的威胁下,清朝的几万人马没有屈服,勇往直前。在骑兵连和弓箭手的强攻下,闯进了敌群中,可惜,冷兵器终究没有大炮厉害。但就是,我认为:清朝的皇帝能够利用《孙子兵法》(这就是我们取胜的法宝),即使敌人再强大,我们依然能够以少胜多。

  还有一点,说明当时的清政府软弱无能,没有统治中国的潜力。

  英法联军侵略了中国领土,烧杀掠夺,最后还抢光了清朝皇帝的行宫,把能拿的拿走,能运的运走,最后放火烧园,真可惜!

  之后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便就是他向受尽屈辱、不够强大的祖国发出的口号。

  看完《火烧圆明园》之后,我才明白,中国的历史原先不止就是三国那一段,原先,在如今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上,以前发生过这么一段黑色的历史。

  作为21世纪的我们,更就应为国争光,让我们用行动改变中国,让世界看到一个崭新的中国!

  《圆明园》观后感 篇9

  那天班里组织了一次特殊的课程,老师让我们看一个电影《圆明园的毁灭》的。按着老师的要求,我们都神态庄重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别毁灭的历史过程。这篇文章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野蛮罪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的痛恨,更让我们青少年值得深思。

  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远、万春园组成的,浓缩了全国艺术精华,是世界举世无双的建筑。用了一百五十多年才建成的。但是,在一八六零年十月六日,圆明园被洗劫一空,十八十九日这两天被英法联军烧毁了,他们想毁灭侵略罪证。现在的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断壁残垣了。我看到这些时再想,难道当时的清王朝倾尽全国的物力、人力、财力,创造的圆明园就这样被他们肆无忌惮的糟蹋吗?清政府为什么这么无能?那些领导官员为什么不管?想到这些我就痛恨当时的清政府。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对中国在深度上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了解了咱们中国辉煌的背后原来也有遭受屈辱的时刻。我更加明白了一个深刻道理,那就是无论是国家还是我们学生,只要贪图安逸、享乐。就早晚会有落后于别人的一天,而落后了就要受到别人无条件的欺压、挨打、掠夺,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压力,紧迫感,自立自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圆明园》观后感 篇10

  从小到大,我看过许多纪录片。比如《大黄山》、《舌尖上的中国》和《兵马俑的神秘主人》等,但是,最让我震撼的一部纪录片是《圆明园》。

  《圆明园》讲的是清朝皇帝康熙死后,雍正、乾隆两位大清帝国的皇帝先后扩建圆明园,以及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致使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杀掠夺的历史。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深深的惋惜。圆明园,这座空前绝后,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这座拥有万千珍宝的皇家园林,这座拥有将近一千座宫殿的皇家园林,竟然就被英法联军,这群毫无人性的、无耻的强盗给烧毁了!我憎恨那软弱无能的皇帝咸丰,那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泱泱的大清帝国竟手无缚鸡之力的任凭这些卑鄙的在圆明园中任意胡作非为,甚至放火……这难道不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耻辱吗?我还 憎恨英法联军,这群毫无人性的、无耻的强盗。他们为了让自己的腰包变得充实起来,竟不惜一切代价毁灭了当时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的圆明园。那么美丽的皇家园林,竟然就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被英法联军用残忍的手段摧毁了!它的毁灭,是祖国乃至世界都不可估量的损失!现在,我们只能凭借电脑和想象,去修复那既美丽,又漂亮的皇家园林了…...

  昨天,已经成为历史,谁也无法改写,但是,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了不让外人侵略,我们现在就要刻苦学习,学好本领,把祖国建设的更强大,让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祖国的上空!

  《圆明园》观后感 篇11

  这周,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令人兴奋的作业:看电影《火烧圆明园》。

  我一回家,火急火燎的写完其他作业就打开了电脑,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这个历史故事发生在1860年。1860年8月,英法联军共率两万余人从广州开始入侵中国,虽然清朝官兵一直在奋勇抵抗,但大刀砍不过洋枪洋炮,终究没能挡住洋鬼子前进的脚步,甚至到了数千士兵打到只剩七人的地步。随后,英法联军有要求与咸丰皇帝谈判,被咸丰皇帝拒绝,联军又向北大举进攻,咸丰才不得不决定在通州与联军使臣谈判,皇帝误以为使臣是联军统帅,便挟持了他,这为英法联军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进攻北京的理由,咸丰在此时选择逃跑,便引发了火烧圆明园的悲惨结果。

  为什么中国人会被自己发明的火药打败?因为清政府不善用它,外国人拿它造武器,清政府却拿它做烟花。难道皇帝就不知道模仿洋枪大炮来改进武器吗?更何况早在明朝就有火枪了,为什么还要不自量力的去拼大刀呢?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英法联军所造成,更是因为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这一段历史,是让每个中国人都感到羞耻的历史,但这早已成为过去。如今的中国在日益强大,逐渐在世界上有了地位与尊重。中华民族,一个饱经沧桑的民族已不再懦弱,自强不息,现在已是一个屹立在东方的巨人。

  《圆明园》观后感 篇12

  《圆明园》这部电影主要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野蛮罪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电影讲述了1860年8月份,英国和法国联合侵犯我们的首都北京,并到圆明园内把各种奇珍异宝统统掠走,最后竟用大火将圆明园化成灰烬。

  就当我看到“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掠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时,我气得都说不出话了。我仿佛看到那些前来侵略的敌人们见到园中的奇珍异宝都惊呆了,疯狂地将贵重的物品占为己有,他们的腰包都塞得鼓鼓的。要是遇到那些比较重的瓷器,他们拿不走,可恶的敌人就用棍子将这些瓷器打碎。他们如此无法无天,就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太落后了,再加上没有什么先进的武器,所以才处处受到各国侵略者的欺侮。

  我继续往下看,当我看到“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时,我深恶痛绝地说:"你们这些禽兽不如的东西!”他们不仅仅把我国收藏的珍宝掠走,为了销毁罪证,侵略者还把我国这一园林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瑰宝化为灰烬。

  看完这一部令人惊心动魄的电影后。我的眼在流泪,我的心也跟着留下那酸楚的泪水。我们的祖国正在发展壮大,我们一定要把过去的这一种耻辱——永远记在心间啊!

  《圆明园》观后感 篇13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影片,叫做《火烧圆明园》,我深有感触,也有很多的话想说。看着那燃烧起来的熊熊大火,我的心中也燃烧起了愤怒的火苗!那个时候,英法侵略者竟然如此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在我们的家里放火,还糟蹋历史文物,甚至还不知羞辱地大声宣告要毁掉万园之园圆明园!他们将能带走的统统带走,不能带走的就任意破坏,然而,这些珍贵的文物是需要好好保存的,这样子等于羞辱我们中华民族!他们抢了东西,还以极低的'价格将这些无价之宝给贱卖出去,卖给那些不懂得欣赏这些文物的英国民众,让他们把文物当作一个装饰品来放在家里玩,从电影里看到,一幅美丽的画居然1英镑都没有人爱要,过了很久才有人勉强买下来。一个珍贵的青花瓷竟然有人想用10先令买走,真是荒唐至极。

  现在再让我们来看一看圆明园留下的残岩断壁,这也是以前的皇帝一再退让,国家落后的关系,才让外国人认为我们很好欺负,再加上我们的装备也不好,使得外国人得寸进尺,要求愈来愈苛刻,最后打进北京城,想要瓜分我们的国家。

  现在的我们,经历了风风雨雨,终于有了太平生活,国家开始变强,但是,历史的那一段耻辱也才刚刚过去,我们要从圆明园的历史中吸取教训:落后就会挨打。所以,我们要拥有狼的精神,抛弃羊的性格,全力发展国力,使我们中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圆明园》观后感 篇14

  前几天,我看了《圆明园》这一部电影,感到愤怒与惋惜。

  一个多世纪前,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在乾隆皇帝统治这个大清帝国的时候,圆明园已经变得非常豪华了,英法联军就连狂想也想象不出眼前的事实。中国的景点那里几乎无所不有,外国的景点在圆明园中也能看到。一名侵略者说,英国的所有教堂和花园加起来也抵不上一个圆明园,事实的确如此。圆明园占地三千多亩,总面积相当于两百多个足球场。,每一个景点都有着深刻的含义。

  圆明园不但外观漂亮,内部的东西也都非常精致。一眼望去,都是一些特别值得纪念的珍宝。那里大多数是很多名人书画和各种值钱的物品。更让人惊讶的是,那里还有一个钱仓,里面是用不完的白银。

  繁衍了五代皇帝的大清帝国却遭到了意想不到的遭遇。1840年的某一天,英法联军侵入北京,轻而易举地通过了大清帝国的三道防线,占领了圆明园。他们把值钱的东西统统掠走,一件不留;拿不动的或者不值钱的就毫不留情地破坏、毁掉。为了留下胜利的证据,英法联军放火烧掉了圆明园。大火连烧三天三夜,圆明园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那些值钱的东西有些在国外的博物馆里,但是大部分都没有下落。

  但是回过头来,我觉得大清的皇帝也有错。他们不应该把所有的精力和钱财都投入到建造和改良圆明园上,应该把部分精力和钱财投入到生产和改良自己的武器上,这样,圆明园就不会“死”得这么惨。

  想到这里,我不禁为圆明园的遭遇而惋惜。

  《圆明园》观后感 篇15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看了历史纪录片《圆明园》,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请用华美的汉白玉,建造一千零一个美梦……”影片一开始,我就被震撼了:这是哪个地方,能这样华丽,如梦如幻?

  过了一会儿,我知道了这个犹如仙境般的地方是圆明园,它的整个建造用了150年的时间,每一个建筑物都是用汉白玉雕建而成。住在那里,真是冬暖夏凉。它花费了国家大量的财力、物力,役使了无数的一精一工巧匠,倾注了大量劳动人民的血汗。从大清王朝第一代皇帝到最后一代,几乎没有停止过修建、扩建这个无与伦比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的一切好像都是一个谜。没有人知道它从头到尾共花了多少钱,也没有人知道圆明园里到底有多少件稀世珍宝......如果它现在还存在的话,恐怕世上的一切景物都无法与它相比美!

  可是,科学的发展使它被消掉了——消掉的几乎没有痕迹。当时,乾隆皇帝一心沉迷在诗情画意的圆明园里,还认为研究科学就等于玩物丧志!直到去世,他也没意识到世界变了——

  法兰西和英吉利这两个罪名远扬的强盗,用武力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他们一路打到了圆明园里,又野一性一大发,把圆明园里的宝物能拿走的一个不剩,拿不走的就毫不留情的毁掉!

  唉,如果乾隆理智些,制造些先进的兵器就好了,那样圆明园就不会被烧,那一定会让世界震惊的!如果外国侵略者不抢走那么多东西也好,我们可以在博物院里看到那些幸存品,我还可以和同学到圆明园的废墟中寻宝……

  圆明园,真的像梦一样,来的快而美,碎得惨而重……

  我真恨不得能穿越时光到圆明园还没被烧掉的时候,再穿越回来,向大家汇报我看到的金碧辉煌的景象。

  《圆明园》观后感 篇16

  今天,我看了一部关于世界文化史上最大的损失的电影——《火烧圆明园》,每个中国人看了都会为这而感到羞耻。

  电影中的英法联军十分蛮横,霸道。他们在我们中国人的眼皮子底下踏进了中国的土地。不,这哪里是踏,明明就是闯!当时的中国哪是英法联军的对手——中国用的武器是冷兵器,而英法联军使用的则是槍和大炮,这根本不是公平的战争。但是,俗话说:“弱小就要被强者挨打。”落后的中国还和敌人硬拼。结果自然可想而知。最后老百姓也要受灾。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烧毁了这座万园之园——圆明园。最让我气愤的是:在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一江一山被敌人所占为己有,特别是在圆明园被毁于一旦时,皇上却和他的随从们逃避了,他们到好,游山玩水,自己的臣民们却不闻不问,让这么大的国家被别的国家这样侮辱。身为国家的领头羊,自己的国家都快丢一了,这样的人,配当皇上吗?

  看了这部电影,我敢觉受到了千千万万的侮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包括我们小学生,长大后都可以为祖国出一份力,那时,一些英雄好汉英勇杀敌。可那时国家虽然大,可实力却实在有限。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好好读书,掌握很多知识,长大为祖国出一份力,不要让圆明园被烧毁之类的事情悲剧再次发生。

  《圆明园》观后感 篇17

  圆明园里随处可见荒草废墟,让人不由得想起几百年前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那个人心惶惶的时代,那个……

  看着眼前荒芜的景象我不由得想起曾看到过的那篇关于罗马废墟的文章,当时对于文中提到的罗马废墟不进行整修感到惊讶,因为那时还未曾见过像罗马那样保持着原本模样的古迹,如今见到了圆明园,算是明白了罗马人的意图。

  在我看来,其原因之一便是工程过大竣工时间遥遥无期,其次便是要让国人记住祖国曾经的耻辱,记住弱国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国人发奋图强,为祖国的发展献一份力。

  圆明园印证着中国曾经的辉煌,也见证了中国的衰弱。如今,国富了、民强了,我们这些中国人应该让“圆明园”,看到“中国”正在走向通往巅峰的一个又一个台阶,也让那些曾看不起我们的鼠目寸光之辈看一看我们是怎样的庞然大物。沉睡的狮子苏醒,必然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圆明园》观后感 篇18

  圆明园的创作超乎人类的想象,它是一座残暴的艺术宝库。鸦片战斗之时,西方列强用鸦片和大年夜炮攻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年夜门。

  英法联军和大年夜清帝国开战了,清军勇士用战马和弯刀大胆的朝着侵犯者冲锋,固然他们的勇气让英法带兵的将军认为震动,但成果倒是英法联军以武人的渺小价值击败了帝国三万大年夜军。这场战斗过后英法联军便开端掠夺圆明园,他们把能带走的一切带走,不克不及带走的一切毁掉落,他们抢完后向清当局提出战斗补偿一千六百万白银的请求,在未能获得应许的情况下,便火烧圆明园。

  之所以出现 如斯悲剧,是因为大年夜清视“科技”为玩物丧志的器械没让先辈的科技进入国门,没有让他们拥有同仇敌雷同的兵器,大年夜清皇帝不知道西方国度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工业革命,以科学前驱的西方国度蒸蒸日上,大年夜清帝国陷入风雨摇曳之中,英法联军占据圆明园的两次大年夜肆掠夺安慰了他们欲望的贪欲,每一个兵士都获得了丰富的奖品。当我们看到圆明园中的财物在西方人手中大年夜肆公开拍卖的时刻,你是否认为这是一种耻辱呢?拍卖整整持续了三天,最终他们把三个最美丽的花瓶给了维多利亚女王,每个士兵分得八枚中国银元,相当于 4 磅黄金。

  而大年夜清皇帝依然认为“天朝”无所不克不及,无所不有。

  道关于这段史实,法国作家雨果曾经如许说:“世界上偶存在人类的一大年夜事业这个事业就是圆明园……这一事业已经荡然无存。两个强盗闯进圆明园,一个强盗大年夜肆掠劫,另一个强盗放火焚烧,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端了,之后两个强盗等分赃物。挽手回到了欧洲。他们分别是英格兰和法兰西”……雨果直截了本地揭穿了英法联军的丑恶嘴脸和无耻的行动。

  看了《圆明园》,我久久按捺不住冲动和悲愤的心境,因为圆明园的创作是超人类想象的结晶,即使是全世界珍异的总和也抵不上一个圆明园。圆明园的息灭已经成了一段弗成改变的汗青,我们无法改变汗青,然则我们却可以或许创造将来。为了不让汗青重演,为了中国的繁华昌盛,我们现代学生必须谨记“保卫故国,振兴中华”的誓言尽力为我们巨大年夜的故国供献一份力量!

  《圆明园》观后感 篇19

  周日,我们一家去圆明园游玩。

  刚进圆明园,就看见了残垣断壁,想:当时真是太落后了,这么好的院子都被烧了。再往里有一点,发现。有一座破烂的石桥,上面介绍:这是唯一的到保护到现代一座古代时的桥了。我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说:“当时的中国真是太,真是太落后了!”接着我们就去了西洋楼遗址。

  原来书上的那幅图就是西洋楼遗址,西洋楼遗址的残垣断壁更多。据介绍,西洋楼才占圆明园的百分之二。那为什么其他的建筑都没有了呢?原来中国古代的建筑都是用木头建造的,在英法联军防火的时候基本上烧得不成样子了。那为什么只是基本的烧坏,而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没有了呢?原来圆明园曾经遭到过四次破坏:第一次是英法联军,第二次是八国联军。而第三次第四次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是我们中国人自己造成的。第三次:太监与游勇兵的抢夺,第四次是农民的开垦。唉,圆明园拥有着百年的历史,而一把火却把它烧毁。真是太可惜了。

  在回去的路上,我更加的惋惜。我们走进十二生肖兽首博物馆。据介绍我国现在只有五个真的,其中有一个在台湾,而有两个被法国巴黎收藏家收藏。另外五个下落不明。

  现在有些人说,到底重建不重建圆明园。我认为圆明园不可以重建,我们要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知道:圆明园曾经是个美丽而又富饶的公园,而由于我们的落后遭到抢劫。所以你们要知道:贫穷受欺压,落后就挨打。我们不能再让这样的悲剧发生。

  《圆明园》观后感 篇20

  在一个官吏腐败的国家中,每一丝空气都弥漫着虚伪、庸俗、封建的气息。这就是曾经〝繁荣〞的中国,在这繁荣的背后,千万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为清朝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们,是他们为清朝扛起了一片兴旺的盛世。

  有一座建筑在这样的背景中诞生——圆明园。凝聚了两代人的心血与智慧,在电影中,一道道光芒映着圆明园,在日光下曜曜生辉,这座奇迹对于西方人来说是东方文明的完美体现。雨果曾说过:〝法国所有的城堡加起也抵不上一个东方的圆明园。〞单从它的地位来说是举世无双的,必须有一位学者、诗人、画家、鉴赏家、历史学家集于一身的人,才能解释民和形容。在我看来,这正说明了清政府的腐败。想象一下当,时奴役了多少人用于建造圆明园,此规模之庞大,又有哪个人是真心愿意为此卖力呢?康熙帝是设计明园的第一人,说明他希望用科学改变中国。

  可是清朝的封建思想导致清朝不相信科学的落后导致中国被欺凌。以史为鉴:当我们用鸦片腾云驾雾飘飘欲仙时,西方人用鸦治疗疾病;当我们用火火药制成炮仗驱鬼拜神时,西方人在用火药造出枪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当我们用罗盘测量风水时,西方人把罗盘运用于航海技术上……

  也许我的文字太过于匮乏,我早已无法形容圆明园的美或英法联军的残暴。从前,我看过《雨果写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其中强烈立谴责了英法联军所犯下的罪行,当那两个强盗扔下火把,带着胜利满载而归时,所有的奇迹倾刻间化为乌有,圆明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巨大灾难。法国军官与吕西阿尔芒回忆:“《一千零一夜》对我来说,完全是实在的东西,而我在价值3000万法琅的珍宝财富中徜徉。”这句话充分体现出这些士官们的强烈占有欲,这些财宝,智慧霎时间变成了手中把玩的消谴品,他们已经沉浸在抢却和掳掠当中,英法联军的劫使得圆明园满目疮痍。可是,清政府对侵略者屈膝退让,答应接受全部所谓“议和”条件。我想问问,当敌人的炮弹挤开中国的大门之前时,清政府在做什么?“前车覆,后车诫。”前人做过的错事,又为何再次重演呢?谏言不讷,却闭关锁国,耻辱啊!万园之园早以无昔日的风彩,今日唯剩断壁残垣。

  当中国古老文化被破坏、遭蹂躏时,我又能说什么?当一座座亭台、一张张写满中国文化的书籍时,那种心痛不是笔墨能形容的啊!智慧被摧残,但那个年代,这之算得了什么?当一幅幅字画抛到火堆中焚烧,又有几人为之痛心疾首?

  说了这些还是难解我心头之恨,但《圆明园》这部电影向我们诠释了圆明园的历史,恢弘壮阔的圆明园的创建,扩建,被毁的全过程。好似就近在眼前。看到这些,证明着如今的中国发达了,正如一只咆哮的雄狮证明着自己的强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决不能让历史重演。

  《圆明园》观后感 篇21

  这部影片是近代史的老师推给我们的,开始大家对这个电影都不是很在意,毕竟在现在这个充斥着流量明星和美国特效的电影市场里,一部纪实性的老电影的确无法让我提起兴趣。但是,就在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我突然想起了近代史老师提到的这部电影。虽然是抱着打发时间的态度搜来看看,但这部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时长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却给我带来了深重的感受。

  《圆明园》是由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出品,2006年9月9日在中国上映,由薛继军担任总导演,金铁木执导,刘俊清、哈日巴拉等人主演。影片从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切入,描述了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从初建到大规模扩建成旷世园林,再到英法联军对这座人间仙境的破坏、焚烧的发展历史。对这部电影的简介虽然只有寥寥几句,但当你真正去看这部电影,你才会读懂这从到之中的深刻含义。

  (上)主要讲述了圆明园修建时的背景,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48年),是康熙赐给尚未即位的雍正的园林,用于打发空闲。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时节会来这里理政,故圆明园也称夏宫。(中)主要讲述了圆明园扩建的盛况,扩建后的圆明园,占地面积达到3000亩左右。每个景区内,既有庄严宏伟的宫殿,也有使人感觉轻松灵巧的楼阁亭台与回廊曲桥,假山、湖泊以及蜿蜒的河流点缀其中。在雍正朝时期,圆明园的格局基本完成。影片是以郎世宁的视角来写的,所以着重介绍了仿欧式建筑的西洋楼景区。西洋楼景区整个占地面积不起过圆明三园总占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只是一个很小的局部而已。但它却是成片仿建欧式园林的一次成功尝试。这在东西方园林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曾在欧洲引起强烈反响。一位目睹过它的西欧传教士赞誉西洋楼:集美景佳趣于一处,凡人们所能幻想到的、宏伟而奇特的喷泉应有尽有,其中最大者,可以与凡尔赛宫及圣克劳教堂的喷泉并驾齐驱。这位传教士的结论是:圆明园者,中国之凡尔赛宫。可能就是这种与凡尔赛宫齐名的盛誉,或是圆明园美得让人心生嫉妒,最终,也是最沉痛的结局,在影片的(下)部出现了圆明园的毁灭。

  据当时《泰晤士报》一则通讯称:据估计,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镑。但我觉得,圆明园的浩劫,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相较于将他称为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楼阁,在我心里,它是活的,他有血有肉,英法联军的暴行,是在抽他的筋,剥他的皮,食他的肉。当看到下的时候,我感觉那烧杀抢夺的声音,就萦绕在耳畔,久久不能平息。

  影片总体的节奏是缓慢的,就算到最后也没有陡然的变化,但就在这种缓慢的,如同置身当时的情景,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都是一种折磨。看完后我靠在床上安静了很久。最直接的,是对园林被毁的惋惜,对美的事物消逝的沉痛。深层的,是对国家无法强大到保护一片园林,战争的后果就是山河破碎。我没有哪一刻像那刻那样喜爱和平,喜爱宁静。窗外有阳光倾泻,我闭上眼睛,仿佛那道光从遥远的地方传来,而我是圆明园的一棵树。

  《圆明园》观后感 篇22

  圆明园的创作超乎人类的想象,它是一座璀璨的艺术宝库。鸦片战争之时,西方列强用鸦片和大炮攻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英法联军和大清帝国开战了,清军勇士用战马和弯刀英勇的朝着侵略者冲锋,虽然他们的勇气让英法带兵的将军感到震撼,但结果却是英法联军以武人的微小代价击败了帝国三万大军。这场战争过后英法联军便开始抢夺圆明园,他们把能带走的统统带走,不能带走的统统毁掉,他们抢完后向清政府提出战争赔偿一千六百万白银的要求,在未能得到应许的情况下,便火烧圆明园。

  之所以出现如此悲剧,是因为大清视“科技”为玩物丧志的东西没让先进的科技进入国门,没有让他们拥有同敌人相同的武器,大清皇帝不知道西方国家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工业革命,以科学先驱的西方国家蒸蒸日上,大清帝国陷入风雨摇曳之中,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的两次大肆掠夺慰藉了他们渴望的贪欲,每一个战士都获得了丰厚的奖品。当我们看到圆明园中的财物在西方人手中大肆公开拍卖的时候,你是否觉得这是一种耻辱呢?拍卖整整持续了三天,最终他们把三个最美丽的花瓶给了维多利亚女王,每个士兵分得八枚中国银元,相当于4磅黄金。而大清皇帝依然认为“天朝”无所不能,无所不有。

  道关于这段史实,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这样说:“世界上偶存在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这一奇迹已经荡然无存。两个强盗闯进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之后两个强盗平分赃物。挽手回到了欧洲。他们分别是英格兰和法兰西”……雨果直截了当地揭露了英法联军的丑陋嘴脸和无耻的行径。

  看了《圆明园》,我久久按捺不住激动和悲愤的心情,因为圆明园的创作是超人类想象的结晶,即使是全世界珍奇的总和也抵不上一个圆明园。圆明园的毁灭已经成了一段不可改变的历史,我们无法改变历史,但是我们却能够创造未来。为了不让历史重演,为了中国的繁荣昌盛,我们当代学生必须谨记“保卫祖国,振兴中华”的誓言努力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圆明园》观后感 篇23

  圆明园是中国历史上,甚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它是超乎人类的想象的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不仅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文化宝库,更是全世界的一笔不可估量的历史遗产。

  留在历史的画卷上的“万园之园”无疑是一出可怜的悲剧,法兰西和英格兰联军的士兵与1860年10月6日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和牲口搬运,实在搬不动的,就任意毁掉。在实施这一掠夺的过程中,每个士兵的脸上充满了喜悦。他们把掠夺来的珍品在园内进行了三天的公开拍卖,每个士兵都分到了八枚中国银元,相当于4磅黄金。为了毁灭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魅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这个伟大的杰作就此消失在地球上了。

  当圆明园陷入一片火海时,英法联军得意忘形,那时肆意的哈哈大笑,穿越时空,穿越历史,仍然响在耳旁。看到圆明园这一残柱,废墟,我的眼前浮现出了侵略者毁灭圆明园时那种种罪恶情景,真是可恨可气!但是,圆明园之所以以为毁于一旦,是因为当时我们落后和贫穷。我们中国虽然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我们最先发明了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由于我们太关门自守,盲目自大,当别的国家正在迅速发展时,我们中国却还在原地踏步,自以为是,为祖先的发明创造感到沾沾自喜,所以当别的国家拿着火炮攻打我们时,我们的大刀,长矛怎么抵得过人家的火枪,就只好眼睁睁看着别人掠夺,却没有还手之力。

  这一把熊熊大火也燃烧在我的心里,说不尽的心酸和愤怒。“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在我耳边回荡,不忘国耻,只有多学知识,多学本领,让我们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永远扬眉吐气地屹立在世界东方。

  《圆明园》观后感 篇24

  看完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我知道了圆明园是闻名世界的皇家园林;

  知道了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还知道了圆明园是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可是观看了圆明园毁灭后,我又知道了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我觉得很可惜,也很可恨,还很可耻。可惜是因为这个圆明园毁灭了太可惜了,可恨是因为那些侵略者毁了中华民族的东西。可耻是因为,在皇帝知道这件事之后不但不去阻止还逃跑,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

  圆明园里的建筑雄伟壮观,亭台楼阁玲珑剔透,还有许多景点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圆明园里还有许多奇珍异宝。可是那么美的园林,竟在短短的三天内,就被英法联军用残忍的手段毁掉了。大家想一想我们中国人用了一个半世纪的时间才做好的圆明园,要花几代人的心血,就被英法联军三天三夜就给毁灭了。

  我觉得英法联军很霸道、野蛮,他们不择手段的毁了圆明园,圆明园的毁灭就是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烧毁圆明园的最好罪证。掩盖他们的可恶。

  有很多人想到要重建,我不太赞成,这样即一浪一费人力又一浪一费物力让每个中国人看见自己国家的国耻。

  《圆明园》观后感 篇25

  今天,我们在学校里用了两节语文课的时间,欣赏了一个皇家园林“一生”的纪录片,看后,我们有许多话语想与众议论。

  圆明园由康熙、雍正、和乾隆精心设计,着手打造,用了151年的时间建造了一个好比人间仙境,漂亮精美,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圆明园。并藏有大量奇珍异宝。圆明园内有数不尽的宫殿和令人陶醉的景点。乾隆皇帝认为圆明园非常了不起,不论外表,和建筑所蕴含的含义都别有一番风味。

  这样的好景不长,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清军也在大力抵抗。但是,英法联军仅有三千人,用先进的武器把超过三万名的用鸟枪和腰刀抵抗清军统统杀死,让我感到无比的痛惜。我同时也非常愤怒,中国拥有人力物力,拥有许多资源,就是没有好好地利用起来。庞大的队伍没有优秀的武器和高超的武技,最终只能全军覆没。更何况国家拥有着英式枪,但又未曾批量生产,给清军使用。令我最气愤的,就是乾隆对科学的厌恶,甚至认为科学是玩物丧志。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不认同科学,那么,国家的强大又从何谈起?就是因为大清帝国的落后,才使得英法联军得逞。

  乾隆皇帝实在是对外国太敏感,只想靠自己的实力走下去。合作可以促进国家的文化发展,科学技术发展,还可以使两国更加了解对方,并对对方更加友好,能保持和平。相反,乾隆皇帝对他国的不认同,让英军难以完成女王使命,才用武力侵入中国。对于咸丰,他实在是个败家子,享受皇帝所拥有的豪华生活,但又不治理国家,在危机爆发之时,也不想办法,只顾着逃难。因为这样的皇帝,在危机关头,我们只有饱受折磨。一个国家文明的落后,和不做事的统治者,加起来就是一场不可言喻的灾难。

  我对英法联军是非常痛恨,这庞大的队伍用机枪无情地夺走了3万多人的生命,又侵入了圆明园,可以抢的东西都被士兵们抢光了,拿不走的就任意破坏。几千声打破玻璃瓷器声在同一秒同时发出,这样的情景也持续了许久,这多年前的精美艺术品在瞬间就变成了碎陶瓷块儿,当今谁也不知道这曾是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谁也不知道破坏它们的人是谁。这些还不算什么,英法联军还有条不紊地把火把统统投向圆明园,使圆明园在几分钟内便燃起熊熊大火,三天三夜的时间里火带着圆明园和三百名官女一起离开了我们。英法联军却带着胜利的笑容。这群人从此让了令人神往是圆明园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我的心头充满着愤怒的气,久久不能平息。

  简单的说,一样好东西突然失去,你只会痛心。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一天,有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毁灭了圆明园……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英法西和英格兰。”

  《圆明园》观后感 篇26

  今天下午的班会课,我们观看了一部关于圆明园的记录片。看完之后,我感到非常震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圆明园被世人称为“万园之园”,是清朝历经五代皇帝倾心营造的,占地350公顷,是人工创造的一处规划宏伟,景色秀丽的大型山水园林。它汇集了各地风景的精华,有江南的烟水迷离,有北国的峰峦雄伟,还有外国的异国风采。圆明园内还收藏着许多国内外的奇珍异宝,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博物馆。

  咸丰十年(公园1860年),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两个强盗闯进圆明园,一个叫英国,另一个叫法国。他们侵入圆明园,大肆抢掠,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惨遭蹂躏,园中的珍宝被抢掠一空。为了掩盖罪证,他们放火烧毁了圆明园,“火熊熊地烧着,仿佛一张幔子,蜿蜿蜒蜒到了北京,黑云压城,日月无光,看起来仿佛一个长期的日蚀。”

  如今,圆明园满目疮痍,曾经令人赞叹不已的亭台楼阁已是一片废墟,长满荒草。它就像一个伤口,深深地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圆明园,你是心灵手巧的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是侵略者犯下滔天罪行的铁证,你是激励中华儿女远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警钟。

  《圆明园》观后感 篇27

  今天我看了《圆明园》这部电影,看完后我感到无比的惋惜和愤怒。

  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在众多园林中鹤立鸡群,汇集了天下的风景名胜,将中西建筑风格融为一体,还集中了华夏民族五千年来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它的存在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可是,这样一座有着一百五十多年历史的皇家园林,却在英法联军的一把火被烧成一片废墟。当我看到“那些侵略者见到园中的奇珍异宝都惊呆了,疯狂地将贵重物品据为己有”的片段时,我的肺都快气炸了,我们这个拥有黄河、长江和万里长城的民族,这个拥有亿万铮铮铁骨儿女的民族,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灰烬……

  看完影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小小心灵受到无比的震撼,为了中国的繁荣富强,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学好本领,努力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圆明园》观后感 篇28

  我是个多愁善感的女生,和多数同学一样,我很不愿意观看有关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电影。可是,老师偏偏带我们去看了一部名为《圆明园》的影片。

  电影《圆明园》描绘的正是我们不忍回首的一段耻辱历史:第一次战争时期,英法火烧圆明园,世界上最壮丽辉煌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顷刻之间化为灰烬……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到清乾隆9年,历经41年,基本建成。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一直在扩建。圆明园由圆明、长春、万春(绮春)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占地5200余亩,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是一座大型皇家宫苑。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清王朝修建这样一座规模空前的园林,一是为了满足皇家穷奢极欲的享受,二是为了向万国来朝的番邦外国盛陈天朝威仪,展示帝国尊严。

  然而,有人不请自来了。他们就是来自号称文明、自由和绅士之国的英吉利和法兰西的英法联军。只不过,他们不是带着礼物来朝贡的,而是举着枪炮、端着刺刀闯进来的。这是一群不折不扣的强盗,他们把园中能拿动的东西统统抢走。车拉人扛,实在搬不动的就一律毁掉。最后,竟公开宣布要“文明”的把它烧掉。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万园之园成了一片废墟。熊熊大火中,康熙皇帝的北国江南顿成好梦一场;熊熊大火中,多少奇珍异宝化为乌有;熊熊大火中,龙的传人只能泪水涟涟,无言以对。熊熊大火,照亮了强盗峥嵘的狞笑,更使大清的外强中干暴露无遗。从此,国无宁日,厄运连连。昔日的文明帝国沦落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东亚病夫。

  圆明园的一把火,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民族的不尽的痛楚,更昭示了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

  转眼150余年过去了,历史已经进入21世纪。正像凤凰涅盘、浴火重生,中国在经历了百年磨难的洗礼后,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东方巨人傲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但是,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时刻在警醒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只有居安思危,奋发图强,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永远生生不息,繁荣昌盛!

  《圆明园》观后感 篇29

  今天,我们在教室观看了电影《圆明园》。我的情绪一波三折,看完之后更是感慨万千。

  其实,圆明园不仅仅是圆明园,更多意义上它是一个王朝的缩影,一个民族的兴衰史。每次面对这段历史,总是难以平静。影片用大量胶卷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气派,其目的是为了让观者震撼。越是为圆明园所震撼,也越是心痛。看完之后,圆明园中的景物我没记住多少,倒是外国人的几句话像一把利剑插入我的胸膛:“技术和科学似乎比数量更占优势”。英法联军区区几千人,就把一个自称天国的大清撕得粉碎,只有一批又一批的清军死在敌人的枪口之下。

  看完之后,几乎每个同学都愤恨不已,咬牙切齿。同时,我也深深感到了科技的力量,也突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自己和祖国贴得这么近了。我想,再升国旗的时候我会想起这些的,也明白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的重担。

  一部电影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震撼,更重要的是觉醒和行动。大到一个民族,小到一个个人,如果满足于现状,停止不前,结果只能被历史淘汰。所以,没个人都应当发奋拼搏,在这个知识经济的年代,知识更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青少年,我们的目标一定要明确,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复兴中华。

  另外,我还体悟到:无论什么人都有他自己的苦衷。即使是皇帝。他拥有江山和至高无上的权力,拥有人间最奢华的生活,但他缺少的也是他最渴望的,仅仅是做一个普通人。权力是他的荣耀,也是他的负担。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不禁猜想:也许正是这些造就了一个王朝的兴衰。因为一个拥有至高王权的皇帝,周围的空气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一面是宫廷不休止的争斗,一面是江山无尽的灾难,批不完的奏折,忙不完的公务,而从没有一个人明白皇帝内心的想法。于是,只有逃避。他去建造空前绝后的皇家宫殿,只是为了向世人来炫耀自己的功绩,来掩饰自己已经超负荷的心。他不断地杀人,只是为了排遣心中的郁闷,他的脾气越来越大……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哀,而是一个王朝的悲哀,至高无上的王朝把一个个的人逼疯,有的逃避,有的承受,至于有出家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之,看完之后我有两个感受,一是我们不能盲目自大,应该开放发展,才能得以生存;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我们不要给别人太大的压力,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圆明园》观后感 篇30

  观看完了纪录片<圆明园>,我的心情是无比愤怒和惋惜。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的智慧的结晶,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馆,就在几日之内被两个强盗—-—法兰西和英吉利洗劫一空,化成一片废墟,世界上从此就少了一座伟大的博物馆。几代杰出的建筑师的心血也在他们的魔爪之下变为灰烬。

  圆明园曾经是清朝皇帝的离宫,它汇集了中国许多的风景名胜,还有诗人在诗词中描绘的美丽景象。整个工程花费了好几个世纪,历经三代皇帝修建,才全部建成。在现在看来,圆明园的整个工程仍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许多外国人参观过这美妙、伟大的奇迹后叹为观止,著名作家雨果曾把它描述为一个用琉璃、青铜、丝绸、宝石装饰的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圆明园也收藏着最精致的历史文物,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

  可是,有一天,法国和英国的军队闯进了圆明园,肆无忌惮地抢夺,拿不动的则全部毁坏。更不可饶恕的是,为了留下”胜利的证据”,他们又放火烧了圆明园,三天三夜 的大火 把这个世界的奇迹化为了灰烬。我感到非常愤怒,但也为圆明园的遭遇感到惋惜,世界上就消失了一个伟大的奇迹。

  《圆明园》观后感 篇31

  曾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智慧的凝结、艺术的融合,圆明园,有着无与伦比的东方魅力,然而一切的一切都毁于强盗的战火。

  影片讲述了一个辉煌雄伟的圆明园从繁华到衰败最终成了一片灰烬的全过程,不得不让人为之惋惜和叹息。

  野蛮的侵略者炸开大门,烧杀掠抢,将圆明园毁于一旦。有人会说:“圆明园的毁灭不就是英法强盗害的吗?”是的,这是历史的事实,铁证如山!可是,圆明园的毁灭难道不是当时的中国自己造成的吗?圆明园的悲剧不是偶然,是历史的必然,她不过是在这个必然中不幸被选中,成为万古的悲哀而已。如果我们中国不那么落后,怎么会让贼兵在堂堂中华的皇家园林里为所欲为?

  能建造如此完美的圆明园的中国人,为何在侵略者面前如此不堪一击?不就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太闭塞了吗?自认为老大,拒绝外来先进科技和文明。然而,自傲自闭,拒绝沟通,拒绝科学就会停止进步,就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落实,落后就会挨打。美丽的圆明园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化成了灰烬。

  所以,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主动融入全球的科技文明,才能始终屹立于世界名族之林!我们青少年应该发奋图强,刻苦学习,积极地接受先进科技,为祖国的未来做出应有的贡献!

  《圆明园》观后感 篇32

  今天我们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看了圆明园,看了圆明园,我对外国充满愤怒。我们中国的皇家园林是经过好几代皇帝才建造出来的,而且有一个皇帝还有世界的3/1的财产和粮食,这样一个宏伟的建筑,我们可以想象那是需要多有钱的人才能建出来?

  康熙是一个勤劳的的皇帝,他一年才休息一天,一天睡4小时,他的勤劳是有回报的,现在的人都吃惊他写了几千万字。但他没有钱财,所以只能一点一点的建造着圆明园,圆明园经过这么多代人的建造终于呈现了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中间还有一个很大的游泳池。但最让人不理解的是那个十二生肖喷泉,一点老鼠喷水,二点牛喷水,三点老虎喷水,四点兔喷水...........我们现在的电脑技术当然可以做成。但那时没有电脑,更别说这么发达的技术了,连个手机都没有,所以这又是一个奇迹。圆明园本来就是一个奇迹,现在又弄出一个奇迹,是不是圆明园所有东西都是迷?

  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他们把可以拿走的东西都拿走,那不动的东西就用牲口搬走实在那不动的东西就任意破坏然后再用大火连烧三天,烧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秘密仓库,那里面有大炮机枪,却没有用,放在那里摆设或玩。我想他们一定会嘲笑中国,因为就连我都嘲笑我们,因为我们太笨了,一天只知道学习,从来不会钻研什么新的东西,我想我们的好奇心要重一些,但要在那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在好奇,不要动不动就好奇,因为那样会有危险。但我看完的时候真的很愤怒,那些人怎么可以这样,八国联军来欺负实力不是很强大的中国。

  《圆明园》观后感 篇33

  曾经去过圆明园,满目所及只有一片废墟,残缺的大水法孤独地伫立在那里,依稀想提醒人们它的旧日辉煌。的确,从1709年初建时,历经康雍乾三朝盛世,圆明园是中国最为繁华旖旎的存在。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

  用雪松做骨架,披上绸缎,注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黄金,施以脂粉。

  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

  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境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这是维克多·雨果1861年写下的,也是电影《圆明园》开头的篇章。整部电影从开头到结尾,贯穿其中的是惊叹与愤怒,惊叹于圆明园的巧夺天工,愤怒于英法联军的残暴,将这样珍贵的人类文明毁之一炬。

  而愤怒之后,更多的是思考。我们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财富,我们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我们曾经也应该一直是世界上最聪慧的民族,正因如此,我们才得以建造汇集人类智慧的圆明园。但当我们站到制高点时,我们开始固步自封,陶醉于既得的一切,丰饶富足,衣食无缺。我们的耳朵开始听不见声音,我们的眼睛看不见改变,我们的心,再也容不下外部世界的一丁点缓慢却一直持续的进步。而或许这,正是当英法联军的大火焚烧圆明园时,我们无力阻止的原因。

  而造就这一民族性的或许更多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制度。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缔造了第一个统一帝国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也随之建立。朝代几经更迭,这一制度却从未改变,并不断加强。所谓物极必反,封建制度在经过不断的发展之后,到明清达到顶峰,也开始了它的衰弱。

  “大清帝国好像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她之所以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它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影片中这样评价大清帝国的覆灭。我们无可否认,帝国的命运都掌握在皇帝的手里,而一旦帝王没有足够的眼光与才华驾驭这个帝国,面对列强的侵略,我们唯有叹息。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废丞相制度,直接管辖三省六部,曾经对皇帝最有制约力的相权至此消失。而清雍正帝又设军机处,将军事权力进一步收归至皇帝,并随后扩大了军机处的职能范围,各个领域的事务都由皇帝及其亲信大臣处理,标志着封建皇权达到顶峰,而这带来的后果是皇帝权力极度膨胀,无所制约。

  圆明园的毁灭固然令人叹息,但遥想它的建立,难道不是封建皇权肆意使用的象征?封建皇帝力图作为封建文人的审美情趣,搜罗全国的奇珍异宝,珍贵字画,囊括全国建筑园林形式,穷全国之力图一己之私欲,它的繁华背后早已预示着当日之殇。倘若投入圆明园中的金钱人力用于发展军事力量和科技,或许就不会有当日的悲剧。

  除却皇权的极度膨胀,强大而腐朽的封建制度也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封建制度是以封建性质的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剥削农民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其基本剥削形式是封建地租,农民耕种封建地主的土地绝大部分产品作为地租被封建地主剥夺。

  我们无可否认,封建制度在中国成立之初在巩固统一,促进发展的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商品经济的逐渐发展,小农经济占比的逐渐下降,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已然发生改变,这时封建制度对社会发展更多的不是促进作用,而是阻碍。

  英国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但不可忽略的是其也是最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1640年的权利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稳定的政治环境,也是在鼓励科技创新的背景下,纺织工具的创新拉开了一系列工具创新的序幕,使得英国在经历两次工业革命后,在1840年的六月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而当时的中国,在封建制度的主导下,仍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但小规模的农业经济在技术上难以有所突破,技术创新得以产生并发展的商品经济又遭到抑制。同时天朝上国的思想深深地印在各个皇帝脑海里,乾隆就曾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而闭关锁国,重农抑商的中国,也因此错过了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在随后的百年间遭受外辱。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法抹去的伤痛,那里曾经猎猎生长着我们的骄傲与光荣,那里也永远埋葬了我们的荣耀和自大,那里永远提醒着我们不能忘怀的屈辱和愤怒。如果我们不能正视所有的伤痛和屈辱,我们就不能真正地崛起,如果我们只喜欢那繁华盛世而避开战乱流离,那么圆明园的冤魂将仍得不到安息,她用她炫美的生命所付出的一切,将仍得不到我们的痛惜。

  因而我们,更应铭记伤痛,奋力前行。

  《圆明园》观后感 篇34

  在寒假里,我上网看了圆明园这部片子,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部让人震撼的纪录片,它以独特的视角向世人诉说了圆明园的故事,这座大清帝国旷世园林的初创、辉煌和毁灭,历史的沉重与不可逆转,让我们在现实的浮华中思考过去与将来。

  1644年,一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开始南下,铁骑越过长城,直达北京,象征皇权的紫禁城落入满族人之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国大清开始了。这是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帝国,皇帝为了寻找凉爽宜人的居所,在距紫禁城20公里的一片开阔地,开始建造一座离宫。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仰仗殷实的国库,累积无数能工巧匠和诗人般建筑师的才华,这座离宫被建成一座人类历史上最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成就的皇家园林,一个东西方艺术结晶的神话。然而因为大清帝国的昏庸和没落,最终在西方工业革命蒸蒸日上的车轮下,这座神话般的殿堂在劫难逃,轰然倒下,被放火焚烧,被掠尽珍宝,随着一次又一次外强的入侵和毁坏,终究消失在亚洲东方的地平线上,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泣诉历史。

  从极盛到极衰,仅仅150年的历史,大清帝国好像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之所以一直还没有沉没,只是因为它的体积与外表。但是一个没有才干的指挥者站在甲板上,就无法想象它还有应有的纪律与安全。从秦始皇到乾隆帝,中国经历了整整两千年的封建皇朝,而衰败也就在这倒退而耻辱的朝夕间。

  圆明园倒下整整五十年之后,大清帝国宣告灭亡,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此后无数次抵御外强,无数次国内战乱,直到新中国的建立,亚洲的地平线上重新站立起一个民族的巨人。虽然那座神话般皇家园林的风采已难觅踪影,废墟上崛起的是开明开放的新的中华文明。中国不沉沦,民族不沉沦,科技与文明并举,历史将铭记耻辱不重演。

  圆明园的故事,非常艺术和富有哲理,正如片子结尾处娓娓诉说的那段: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东方博物馆,其中充实和藏有多少文物和珍宝已无从知晓。今天它是一座遗址公园,向后人诉说它的过去,那曾经辉煌的一千零一个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和梦的破碎。历史终将抹去那最灰暗的一段,圆明园的艺术不会就此真正毁灭,我们的努力将为它续写新的东方神话。

【《圆明园》观后感】相关文章:

《圆明园》观后感09-22

《《圆明园》》观后感09-24

圆明园观后感06-02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10-12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09-07

电影圆明园的观后感12-06

观赏圆明园的观后感10-30

圆明园观后感的结尾02-09

看完圆明园的观后感02-09

圆明园遗址的观后感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