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1500字

时间:2022-12-19 14:06:3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1500字(精选5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1500字(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1500字(精选5篇)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1500字1

  每年的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2014年的7月1日,我有幸以预备党员的身份观看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以此缅怀我们的先辈,学习他们作为共产党员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影片背景取材于中越战争,反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战士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经受的考验,以及他们一心为国,以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为己任的高尚品质。影片以四个人物为主线----“梁三喜”、“靳开来”、“小北京”、“赵蒙生”,四个人物,四种性格,也代表四种不同的背景特征。

  代表人物之“梁三喜”,梁三喜是本片中的主导人物,首先他在自己的岗位上以身作则,勤俭刻苦,他是连长,为了带好队伍,探亲假一拖再延,错过妻子生孩子做月子需要人照顾的关键时期,当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时,更是义无反顾带头杀上战场,最终他为了祖国,奉献了自己的生命,英年早逝,他给家人留下的唯一的“遗产”是一件军大衣、一个拨浪鼓(那是对他不曾见面的初生儿的念想),另外他还留下了一张六百二十元的欠款单。留给妻子的书信中,除了表达对妻子的感激和歉意,更叮嘱妻子万一自己牺牲了,也要将欠款还上。接到三喜牺牲的噩耗,三喜的母亲梁大娘和妻子玉秀千里迢迢赶到连队,尽管给满月孩子买奶粉的钱都没有,她们还是用抚恤金和卖猪凑的钱坚持为三喜还清欠款。从三喜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光是他本人的光辉形象,他更影响着他的家人和他身边的人。

  代表人物之“靳开来”,靳开来是个个性鲜明的人,他心直口快,敢说敢做,或许在外人看来他粗俗没太多文化,但他敢于提意见,这与党员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要求是完全相符的。在战争面前,他更是表现英勇,临战前任命为副连长,他当仁不让。在艰苦的环境里,战士们干渴难耐,靳开来为了提高连队战斗力去砍甘蔗,被地雷炸死。但最后上级却以他爱发牢骚、违反纪律砍甘蔗为由,没有给他的家属发军功章。靳开来同志是好样的,他代表的是那些正直的敢于向组织发表意见的群体,他的事件也反映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一些不好的现象,给后世也是警醒的作用。

  代表人物之“小北京”,小北京,直到他牺牲了,人们才知道原来他是雷师长的儿子。小北京的牺牲反映了三个问题,首当其冲的是他的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其次他代表的是高官子弟,大战面前,雷师长却把自己的独子送上战场,明知会有牺牲,他还是默默的这么做了,代表什么?人的生命价值都是一样的,他不以领导自居,这和那些为了子女仕途利用职务之便到处走关系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小北京的牺牲也源于当时弹药的质量问题,在战场上武器弹药直接影响生命和战机,这也折射出那个时代背景下,权利相争的年代特征。

  代表人物之“赵蒙生”,可以说赵蒙生是该片中的反面代表人物也是正面代表人物,说他是反面的代表,是因为他首先代表的是高级干部子弟中走后门的不正之风,但是经过战争的洗礼,战友的警醒,他最终觉悟了,突破自我的劣根性,英勇抗敌,在战争中也做出了不俗的表现。后期更是受三喜家属,靳开来事件,小北京的影响,受到深深的震撼,果敢坚决的留在了连队。

  其实影片的主体形象大多是些小人物,梁三喜、靳开来、梁大娘、小北京……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他们都爱自己的家,爱生活,尽管他们生活得并不富足,但他们始终将国家的荣辱兴衰放在第一位,在国家需要时,义无反顾地献出自己的一切,正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国,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人民爱国主义的崇高情怀。

  而作为当代的我们,不用承担战争带来的悲欢离合,我们无比幸福,更应该发挥好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兢兢业业,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在生活上勤俭节约,乐于助人。影响带领身边的人,为身边的人,真正发挥一个共产党员风范。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1500字2

  近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看了《高山下的花环》这部优秀的影片。它使我百感交集,倍受启发和教育。影片中那些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英雄们,那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久久地感染着我,震撼着我,教育着我,催我奋发上进。其中,战士薛凯华给我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有句名言说:“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土兵。”诚然,绝非所有的士兵都能成为将军。而我们最可爱的战士薛凯华却一心想要成为真正的将军和元帅。这是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追求与向往!这从他的遗书中,会使我们更清楚地领略到。他在遗书中这样写道:“举目当今世界,眼花旺乱的现代物质文明对我们这一代青年骄子有何等的诱惑力啊!但是,花前月下没有将军的摇蓝,卿卿我我中产生不出元帅的气质。爱我中华的土兵,要想成为真正的将军和元帅,应来自血与火的战场上!”就是基于这种认识,他才离开了繁华的京都,抛弃了舒适安逸的生活,毅然坚定地奔赴了炮火连天的前线,用战斗的实践去实现他的未来的将军和元帅之梦。但是,由于敌人无情的子弹,让这个年仅二十岁的战士,眨眼间告别了人生。当我看到最可爱的战士薛凯华,为了追求正义,捍卫祖国神圣的领土,保卫人民的安定生活,满,赵蒙生的父母都是部队的高官,所以在那个时代他也算是富家子了,但他去前线当了指导员。把儿子送去是为了封个官吗?不管因为什么,赵蒙生开始了前线指导员的艰苦生活。

  军队里虽说吃住不如家里好,不过我觉得还可以接受。战士们互相之间聊聊天、打打牌,有时还会看场电影,虽然训练很辛苦,不过生活倒也富有情趣。

  一天,本来平静的军队发生了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事。在猪食缸里,发现了当时的珍宝——“雪白的”馒头!连长梁三喜严厉的语调中透出了前所未有的震惊和愤怒!那“雪白”二字,让我也很生气。谁把如此宝贵的粮食给扔了?!是赵蒙生。他吃惯了可口的饭菜,嫌弃前线无味的馒头。我感到生气的同时也感到惭愧,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饭菜不合口味就不吃了,米饭掉得满地都是,比起艰苦岁月中前线的战士们,我们嫌不好吃的菜就像他们的山珍海味一般,我们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赵蒙生似乎不这样认为。战争即将打响,他确另有打算。他母亲经常给他来信,他也总往市里打电话。我的担心被证实了,他母亲那样的高官,完全可以调走自己的儿子,让他免受即将到来的战争之苦以及战争所带来的生命危险,让他富贵的做个后方官。赵蒙生要调走这一消息

  赵蒙生似乎不这样认为。战争即将打响,他确另有打算。他母亲经常给他来信,他也总往市里打电话。我的担心被证实了,他母亲那样的高官,完全可以调走自己的儿子,让他免受即将到来的战争之苦以及战争所带来的生命危险,让他富贵的做个后方官。赵蒙生要调走这一消息一传开,部队的所有人都立即表示出了不满,赵蒙生被所有人看不起。

  但赵蒙生到底是个军人,当他被羞辱时,他那种人性的尊严彻底爆发了,他向全连人大吼着宣布:“是英雄是狗熊,战场上见!”

  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这时的赵蒙生,已经不再是那个懦弱的赵蒙生,而是一个英勇的赵蒙生了。副连长靳开来在砍甘蔗给大家解渴时牺牲了,连长梁三喜也中了敌人的枪,无数的战友牺牲了。仇恨吞噬着他的心,他冲出去向敌人进攻,枪弹带着他的决心飞了出去……

  在死伤了无数人之后,他们终于胜利了!我百感交集,心中的悲壮与胜利的喜悦融成一滴泪,滴在我的心上。战后,赵蒙生的母亲叫儿子转业回城,而他却不肯回去,一直坚守在保卫我们伟大祖国的阵地上……

  现在还不需要我们像电影中那样去保卫祖国,那么,什么是爱国的体现呢?我想,是多植树吧,绿化我们的祖国,让它更美丽;是节约吧,减少资源的耗费,让它拥有更丰厚的宝藏;或者,是做眼下最现实的,好好学习,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让祖国拥有更绚烂的明天。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1500字3

  前日饭后看了《高山下的花环》,次日看了原著小说,补充了很多电影未能提及的细节,应该说电影更震撼,原著更完整。跟朋友说现在看书观影很难哭了,不知是泪点高了还是被自己存在之外的支撑点束缚住以至于离真实的生命渐远,好在这部影片我终于哭了。

  先说梁大娘。大娘已是风烛残年,起伏的皱纹和弯曲的身体上布满夜的阴影,佝偻让她显得格外弱小,这是她送走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孩子了。印象里这样孤寂、清冷与悲戚的气息多少都会招人同情与怜悯,可这位老人面容里没有老无所依的'不安与孤独,没有丝毫的悲戚与苟且,还不忘用庄稼人朴实的话语安慰她不知是军长的父亲。老人究竟承受了多少苦难才战胜了人世间这般悲痛离合?

  大娘端起酒杯对军长说的那段话让人眼泪止不住的流,有谁比一个沉默的老人看得更明白更高远?现在看来,在大娘面前,整日吐槽的我们年轻一代不过是一群自以为是的小白脸。一位逆来顺受的底层女性对信念高于自己的诠释特别是在现在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里是多么地让人羞愧和叹服。从后来她给蒙生的信里我仿佛看到托尔斯泰在说,哪里没有朴素、善良和真理,哪里也就谈不上伟大。

  玉秀。为三喜持家育女,给老人养老送终。结婚这么多年相聚不到90天,没有丝毫抱怨与不甘,满屏的理解与惦念。就连哭也是一个人悄悄的,中国女性这种忍辱负重同甘共苦的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她那么美,才二十四岁,让人心疼。感谢作者给了她一个有归宿的结局,让读者还有一丝慰藉。想到这句话来描述她:过去,真善美常常分道扬镳,到今天,才在她身上得以协调。

  炮排长老靳,说是悲情好像总少了点什么,印象中这种人在弹尽粮绝的刺刀比划中至死不停歇更符合他的脸谱,猜想作者这样写是想让人更多关注他的生前——到底应该怎样对待讲真话的同志?保护还是教育,听取还是打压,不理不睬还是至死不放过,这真是个问题。有些真话不怀好意,有些真话让人难堪,有些真话直指要害,有些真话不是时候,有些真话没人相信,但总体说来真话越来越难听到了。就像凯华在遗书里谈到的,祝愿爸爸永远发扬“甩帽”精神。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个多讲真话更听得进真话的人。

  赵蒙生,硝烟的沂蒙山下出生的孩子,这个温情赤诚有些腼腆稚气的书生。在战场上以同归心端掉敌人藏身洞穴的那一刻,他忘掉了生死。哦!也许还要早些,他的血性被激活是在军长拿他做教材当众骂懦夫的动员会上,在表决心吼着刺刀见红的队列前,在坐立不安泪水在眼睛打转的连部里,在告诉连长想找战士们谈谈的委屈中。连长开心的想,那是多么快速不容等待地成长,谁不是从年轻一步步过来的呢?

  我永远无法忘记指导员摸着小金父亲的手肘说“我们将来一定很好安排他”时深情无措的面容,那侧脸像极了一个做错事的孩子;无法忘记他小心翼翼地为盼盼放下奶粉和桔子汁儿的轻轻模样,他掩盖不住的扭捏与不安;无法忘记他捧起抚恤金和卖猪钱时颤抖的双手叫一声大娘,英雄在保家和卫国之间选择了后者,英雄死后,他的家人谁来庇护?

  不知怎的我重读了《一个人的百年》,那是感慨自己的老师在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中有尊严地活了百年。像结尾写的那样,“一块对恶没有激烈反抗却有持久拒绝的石头,一块对善没有悲壮献身却有耐心执着的石头以她不绝的微光烁伤我正在死去的心”。也许英雄的时代早已过去,日常生活的重负与担当落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那些像大娘一样举重若轻的人让生命看到了希望。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1500字4

  《高山下的花环》为我们广大塑造了一群既保持着我们军队光荣传统,又具有八十年代鲜明色彩的当代军人和普通群众的英雄形象,在矛盾、对比中写出了人物性格的鲜明特征。作者着力描写的是九连连长梁三喜与指导员赵蒙生。他们两个人一个是老区人民的儿子,一个是将军的后代,历史使他们曾经生活在一起。吮着同一个山村的奶汁长大,但是曲折而复杂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在经历了截然不同的生活遭遇之后又走上了共同的战斗道路。在紧张、艰苦的备战时刻,带着“曲线调动”的目的来到九连当指导员的赵蒙生,既经受不住连队摸爬滚打的训练之苦,也吃不消连队单调简朴的生活之苦,完全陷入了个人主义的泥坑不能自拔。

  而出生在沂蒙山区老根据地的农家子弟粱三喜是个忠于职守、带兵严格的连长。他宽厚通达、质朴刚毅。面对新任指导员赵蒙生心神不宁、不负责任的表现,他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决心有一次放弃回家探亲的机会。当他得知赵蒙生在临战前夕拿到调令,要临阵逃脱时,他怒不可遏,破例训斥了赵蒙生一顿。在他的身上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艰苦朴素的本色,为了给爹爹治病,他负债累累,一声不响;他唯一的“财产”就是一件用塑料袋装着的新军大衣,这是他为自己万一牺牲后留给妻子改嫁用的“礼物”为报效祖国和人民,他立下以身殉国的誓言。战场上,他身先士卒、英勇奋战,最后为掩护战友而壮烈牺牲。在他牺牲之后,留下的欠账单和遗书交代了两件事:“人死帐不能死”,要家人用抚恤金还清债务;希望妻子韩玉秀改嫁。对国家没有提出任何一点的要求。这些细节的描写,把梁三喜高洁的情操、传统的美德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种令人荡气回肠的阳刚之气,也是一种民族志气。他的梁大娘和妻子韩玉秀是两个感人至深的妇女的形象。当她们得知梁三喜牺牲后,到前线奔丧,未来节省路费,婆媳两人竟然徒步走到军营;在处理儿子的后事时,这位伟大的母亲恪守儿子的遗言,一次偿还了亲人生前欠下的债务;生活艰难却拒绝一切的馈赠。表现出了老区人民克己奉公、深明大义的崇高品德,也进一步地拓展了作品“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主题。

  虽然是再次翻看这本书,但是每每都被这些细节感动得热泪盈眶,仿佛自身回到了那真实的现场,又由此生发开许多的感慨和想法。当看到连长梁三喜那封遗书时,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流了下来。你听他说:“秀:我除了给你留下一张帐单外,没有任何遗产留给你。几身军装,摸爬滚打全破旧了,唯有一件新大衣……”你再听他说:“人穷志不能短。再说我们的国家也不富,我们应多想想国家的难处!”都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这封家书,价值何止万金?一个老区人民的优秀子弟,一个铁骨铮铮的好战士,他难道不懂得生活的享受,他难道不懂得生命的可爱,他难道不懂得去孝敬自己的父母和珍爱自己的家庭吗?……但是当他把祖国的利益放在首位时,就毅然放弃了许多人舍不得放弃的东西。在和平年代也有无数的英雄。在2008年那场突然来临的汶川大地震中,我们也看到了我们中国人子弟兵在灾难面前不顾一切,英勇奋战的热血场景;也看到中国人民是如何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如何团结一致重建家园的感人画面,真的,他们无愧是时代英雄。

  同时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上,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看到了中国运动员如何用自己的汗水和泪水,让那一面面承载着所有中国人骄傲、自豪与梦想的五星红旗,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是运动员们通过他们顽强拼搏,勇往直前,永争第一,让我们挺起胸脯告诉世界:我们中国是富饶而强大的!他们也无愧是时代的英雄。

  无论是作品中的英雄还是现实中的英雄,他们的事迹应该给我们任何一个国人都以鼓舞,都以力量,教我们奋发,催我们上进,使我们懂得做人的尊严,懂得了如何做一个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秉承他们的优良品德和传统,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在广大的教育长线上作出应有的贡献,做一名无愧于国家和人民的“英雄”。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1500字5

  一部展现家国情怀的影片、一部塑造平凡英雄的影片、一部致敬吾辈先烈的影片——这就是春节期间我观看的红色经典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影片以对越自卫反击战为背景,展现了共产党军人、普通老百姓感人的爱国情怀、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影片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小人物,他们热爱生活,更热爱脚下这方土地;他们经历战火,在洗礼之下成长为值得我们铭记的大英雄。

  爱国爱家的英雄——梁三喜

  九连连长梁三喜是电影着力刻画的英雄人物,影片以梁三喜申请到探亲假打算回家看望母亲、妻子为开端,从他想回家、暂时不能回家再到永远无法回家,三喜的故事成为连缀起整部影片的主线。在连队,三喜时常翻看和妻子的结婚照、摇着给孩子的拨浪鼓,他是那么想回家看看辛劳的妻子、看看襁褓里的孩子,可他不能走,因为在他心中还有作为连长的职责、作为中国军人的使命。“中国是我的,可也是你的”,三喜质朴的话语中道出了对祖国最深沉的爱,他是千千万万普通战士的代表,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地踏上保卫国家的征程,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来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最近报道的00后戍边战士陈祥榕,他在去年6月加勒万河谷冲突中与越线挑衅的印军英勇斗争不幸牺牲,翻看他留下的笔记本,上面写道“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在花一样的年纪,他舍弃了自己小家的幸福,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完整。“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祖国河山、寸土不让,致敬英雄,致敬他们感人至深的执着守护和家国情怀。

  正直无私的英雄——雷震

  雷震军长是打了几十年仗的老革命,作为一名军人,他不仅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甚至将唯一的儿子雷凯华也送到了战场的最前线。雷凯华梦想成为一名元帅,却在承担冲锋任务的时候不幸牺牲,直到牺牲前他也没有告诉战友自己是军长的儿子,只说自己叫“小北京”。在雷家父子身上,传承的是中国军人的血性和拼搏、正直和无私,是一种愿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奉献一切的高尚品质。雷震军长曾说“共产党的字典里,没有‘功臣’二字”,他从不因过往的功勋而忘记身上的使命,这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百年的风风雨雨,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正是因为一直走在“赶考”路上,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从未忘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百年峥嵘岁月,虽有惊涛骇浪、险峰重峦,但流淌着正直无私、拼搏进取血液的共产党人,始终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斗志昂扬、乘风破浪。

  作为国产战争片的经典之作,《高山下的花环》在塑造真实客观的英雄形象方面堪称典范,从赵蒙生这一人物身上便能够体现。前期的赵蒙生虽有胆小怕事、贪生怕死等弱点,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致敬蜕变成长后的他,这是因为在生死考验面前,哪个正常人会不害怕呢?英雄之所以能成为英雄、之所以值得我们尊敬,不是因为他们生而无畏,而是因为他们明知前路生死未卜,却仍旧义无反顾逆风前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致敬英雄,更要像英雄那样敢于直面人性的弱点,战胜恐惧、迎难而上。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回顾整部影片,《高山下的花环》对战争场面的着墨不多,导演更钟情于通过战争前和战争后的日常生活来表现一个个有血有肉、真实可亲的英雄人物。他们是铁骨铮铮的硬汉,他们更是普普通通的人,和我们一样有着对家人深深的牵挂和依恋,可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他们甘愿抛下一切冲进枪林弹雨中,为中华民族、为中华儿女无私奉献、矢志不渝,这才是平凡英雄身上最让人敬佩和感动的闪光点与共情点。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1500字】相关文章: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01-20

观《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10-17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通用10-17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600字11-22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范文(精选8篇)10-13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通用19篇)08-05

泪水浇灌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03-16

小学生《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10-17

《高山下的花环》的观后感范文(精选10篇)09-23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范文(精选14篇)09-23